|
發表於 2014-11-17 11:45:40
|
顯示全部樓層
Prentice接著指出:「企業組織必須顧及所有智慧物件所提供的資訊,在資訊的收集與分析,以及資訊的流失或誤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物聯網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凸顯資訊安全、資訊科技安全、營運技術安全以及實體資安之間的緊密關聯。企業主管現在必須做出決策以決定企業資安的未來,還有該由誰來規範、管理與運作企業資安。Gartner表示,在2017年結束之前,將有超過20%的企業組織設有數位資安服務,專責保護利用物聯網裝置及服務的企業專案。 4 J2 F! q$ z* p3 N; H1 t
9 I1 d% X0 z. ~6 }, z
物聯網將為數位資安架構引進數十種新型平台、數百種經過整合的複合式IT/物聯網,而且每個產業都將更新標準,各個應用也將有全新觀點。未來IT主管必須適應不同領域之間的技術差異,並開發出全方位的技術應用方法,以因應物聯網相關風險與安全問題。此外,由於有些機器會產生大量資料,有些感測器每天或每週送出的資料量則比較少,IT主管必須要在數位商業的需求與數位資安實情兩者之間達成平衡。 $ D1 o; z2 c, k; o3 U
2 |1 l2 F# U# K( a/ G8 G) gPrentice分析指出:「連網智慧裝置的數量將持續倍數成長,讓『智慧物件』具備感測、詮釋、溝通與協商的能力才能確實產生數位『音量』。企業資訊長必須找出商機所在,根據此一成長趨勢打造全新的服務、使用案例與商業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