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360d - 流行話題 | 2007-09-20 11:52:06
: q/ l- J3 I$ P) R, Q
+ Q0 ?8 n: W2 O" ?% h
W* w; j: \% ]8 D" K0 T回顧時代變遷,台灣的經濟發展重點從1960年代的「客廳即工廠」的輕工業時代,到1980年代的「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的製造業時代,到21世紀的「兩兆雙星」的知識經濟時代,這樣的歷史更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因素,不可不謂是創新的力量使然。# J0 J: d1 {+ @' O. I
$ _" J0 P" J# c$ ~, F' q( t, h「創新資源」,是我繼踏入人力資源領域將近20年後,深信另一個必然是未來個人、面對全球化競爭的致勝關鍵;也因此陸續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成立相關事業體系,希望有朝一日能成功整合國際創新資源,爲個人、企業、國家略盡棉力。* a8 d d0 M* K" C5 ]. g
: w5 j1 g7 Q, c2 ~$ c
在中國大陸這幾年,關於「創新」,我觀察到了以下現象:
- f( y+ o4 L; Y8 E0 ]1 t! m. C" W9 U3 t: P+ b
一、 政府領軍、民間響應:' @$ h: C; |* P2 x- i1 n
自從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於2005年提出了「十一五規劃」~要用十五年時間建成「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後,由北京中央政府領軍的創新之路,正式在中國大陸漫天鋪起;地方政府也積極推動以創新為名的各項政策,除了透過媒體開設相關節目加強思想宣傳外,連小學生都辦起了創意設計的比賽,2006起的中國大陸,無處不瀰漫著創新的氛圍,這種由政府發起、民間熱烈響應的盛況,不可不謂是世界少見,或可說是計畫性國家體制下的一大特色。# p4 U6 f- o0 W3 F6 w
" c/ `5 p, s, z1 q: d4 A& q/ |
二、 科研掛帥、產業鏈接:& r: ?" \( P, G
而要打造「創新型國家」,就不能不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除了中國大陸眾多人口中的濟濟人才外,在改革開放後大量回流的海外菁英(海歸)及伴隨外資引入的國際技術,都是讓中國大陸科技創新能力迅速提升的強大助力。政府的發展目標是「集中力量發展在關係到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科技,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科技問題,力爭國防科技基本滿足現代武器裝備自主研製和訊息化建設的需要」;而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中對技術創新進行了如下定義: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品質,開發生產新的產品,提供新的服務,佔據市場並實現市場價值。從中可以看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是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前提。要通過改造傳統產業、發展現有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一批由技術創新突破帶動的新興產業」後,進而出現密切的產業鏈接。2 Z$ x, @, ?' X8 C y
2 R7 V( E' c2 P三、 國內交易、海外交流:) q2 l; L' y) ]6 e+ r4 J" q
經常出入大陸的人士可以發現,隨著經濟型態的變化,這幾年的各類交易會或大型交流博覽會於中國大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大至一省之會,小至鄉縣市鎮,創新商品與創業商機在神州大地快速地四處竄流,形成一片發展榮景;而對海外的交流頻率也不遑多讓,除了中國海外留學生已經成為全球出國留學生人數最多者外*,隨著中國大陸慢慢開放資本市場,當地具有眾多的潛在IPO和股票增值機會,使得美國的證交所和其他先進國家的證交所將不可避免地對此市場展開爭奪到海外上市,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企業的海外上市的數量正在持續中,因為在海外上市除了有助拓展投資者基礎,為海外併購計畫籌資,且股票的流動性較高外,也能為品牌建立國際知名度。 2007年第一季度41家中國企業海內外上市籌資就已達到141億美元。
& X$ g( }3 m8 |* ~4 E U( \, L2 {) e& O, \ V- W
*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6年世界教育數據彙編》統計,截止到2004年,全球出國留學生共有250萬人,而中國一國就佔了14%,為整體人數最高之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