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14437|回復: 1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創新者的思考: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就是對知識充滿好奇,不斷地提出疑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4-28 16:33: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s7 Q- V  o' D1 A2 `8 k8 R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就是對知識充滿好奇,不斷地提出疑問。向前輩們學習思考的模式,不學習已經獲得的答案,才是致勝的關鍵。
+ u7 m, |, h$ R" a/ R5 ]! P
0 H3 G1 h/ g& |2 n) }) j8 J% H上架時間:2006-06-06  檔案大小:292KB 下載次數:8402 次
( K$ @/ @' @) Z& N3 G& [4 j$ {3 p+ v  t* [) M7 X1 p5 f
遊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隱藏內容請回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8-4-28 22:41:08 | 只看該作者
GOOD   T* r8 M8 I' O( u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3#
發表於 2008-4-29 09:22:25 | 只看該作者
Learning to do and willing to do!
4#
發表於 2008-4-29 09:39:30 | 只看該作者
是阿 做任何事情總是要充滿活力 有熱忱 而且要能獨立思考8 }4 V- p9 G0 {
而不是一昧的應付了事 才能有與眾不同的成果
5#
發表於 2008-4-30 15:23:22 | 只看該作者
思考是一方面, 不断的实践证明思考的正确性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6#
發表於 2008-12-26 19:57:23 |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r paper for me,it is good?
7#
發表於 2009-1-10 21:46:35 | 只看該作者
值得學習參考..多謝分享大師級好書..
8#
發表於 2009-3-29 21:08:23 |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r paper for me,it is good?
9#
發表於 2009-4-5 20:14:23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your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atice thinking can converge your idea.
10#
發表於 2009-9-27 10:26:21 | 只看該作者
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就是對知識充滿好奇,不斷地提出疑問。向前輩們學習思考的模式,不學習已經獲得的答案,才是致勝的關鍵。/ T5 f% u6 B% p$ |# S. o  G9 U

& i- p+ e  m# J4 t是這樣嗎?
11#
發表於 2009-9-28 11:19:47 | 只看該作者
good; M) W5 T( U5 }! ?
very good
  b. I/ l8 F( ^直的推介的好文章
5 L  d  ~/ E. ]% f2 s
12#
發表於 2009-11-2 01:13:58 | 只看該作者
是阿 做任何事情總是要充滿活力 有熱忱 而且要能獨立思考
- W. u, B" ?6 E而不是一昧的應付了事 才能有與眾不同的成果
13#
發表於 2009-11-3 09:30:29 | 只看該作者
very interesting topic," k0 k' O7 E* q$ x

+ T7 h1 G4 Z) {$ Sthanks for sharing~
14#
發表於 2012-5-9 20:24:37 | 只看該作者
不斷地提出疑問,向前輩們學習思考的模式.
15#
發表於 2012-10-30 10:02:21 | 只看該作者

從想法預測未來成功指數

(20121030 09:35:54)從小到大養成的根深蒂固想法,最容易反應出其如何「解讀別人的行為」,以及怎麼「理解環境的訊息」,進而依據這些想法去執行工作任務。所以,從一個人所抱持的想法多少可以預估其未來的成功指數。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 林萃芬指出,為什麼「想法」具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夠左右我們的前途呢?這是因為想法會影響我們對工作的投入程度,還有對自己達成任務的信心指數,特別是「阻礙生涯發展」的想法,更關係到我們的事業前景好壞。
: x3 _+ b* o; h* E, w6 s9 |3 ~: h1 I/ ^4 z" Y0 ]" b) r, M) u
說到想法,就讓我聯想到好友梅子的災難化想法。每次只要開口問好友梅子:「最近過得如何?」絕對可以聽到一連串的災難新聞。「全世界就屬我最倒楣,連人躲在家裡不敢出門,信用卡都會被不法之徒盜刷,唉!」梅子總是擔心:「所有的倒楣事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2 i  N  O7 C/ g1 {4 h* I

3 j, w/ B. m8 H& e$ g- X$ k  B聽到瓦斯爆炸的消息,梅子馬上緊張地跑去檢查「瓦斯關了沒有?」邊檢查還會邊不放心喃喃自語:「好可怕,不曉得瓦斯什麼時候會爆炸?」看到飛機從天空飛過,他也會五臟六府揪成一團,極度焦慮飛機會失事掉在屋頂:「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人在倒楣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會發生。」
: Q" S% N$ [+ {. A1 k3 R9 P' ]
; v5 p. K$ O  X: c6 q從他透露的訊息中,我找到兩個原因:一是他凡事泛災難化,梅子經常把普通的生活小事看成天大的災難。二是過度自我連結,幾乎所有的壞事都會跟自己連上關係。如果習慣將每件事情都和自己連上關係,加上又有「災難化」的想法,那麼,人生大概就會過得「非常悲慘」。習慣凡事泛災難化的人,常常會逢人便傾訴自己的不幸遭遇,簡直就是苦難的代言人。看到他們過得如此悲慘,大多數人都會於心不忍,開始努力為他們設想解決方案,企圖幫助他們去除霉氣。
& b: M6 M( [0 q1 L+ B+ F0 L7 V
3 I9 h; K$ N1 A& U& }( h根據我自己親身經驗,再多的安慰和方法,都沒有辦法解救他們脫離苦海。因為他們真正害怕的是,面對挫折會嚐到痛苦,重新起步會遇到困難。避免災難最好的方法即是,「什麼事情都不要面對,什麼事情都不要嘗試,這樣最安全。」要想將「災難」趕出生命,光靠訴苦很難達到消災解厄的目的,需要拿出具體行動才能逢凶化吉。下面這兩個具體行動可以協助自己找到方法和力量。
16#
發表於 2012-10-30 10:02:39 | 只看該作者
第一個方法:將「問題」與「自己」分開" C7 n# J3 P4 f3 p8 I) Z
( k, L: `  j- R
在心裡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V6 Z' \( [: j9 f& ]1 h* M
1 這個倒楣的狀況是怎麼形成的?
, D+ {/ i. w& i/ mA:舉例來說,逛街的時候,遇到一個態度凶惡的售貨員。
: ]- j9 k9 J8 {  l( ?2 為什麼會對自己造成困擾?; x9 h! a: |8 `3 N' i( ~
A:早知道就不走進這家店,也不會碰到這麼倒楣的狀況,惹來一肚子的氣。
$ K0 w2 {4 r0 E1 \( B9 ]3 把「問題」與「自己」分開。
: c: F/ \  J, X3 r+ F: ^8 L: LA:問題出在售貨員缺乏專業素養,服務態度欠佳;而不是自己選擇錯誤或有任何疏忽。
6 p1 z( P/ D# A: I' R. F, d. O5 _4 希望事情有什麼不同的轉變?' W) [+ D- X+ F- L( l
A:希望能夠得到店員親切平等的對待。
8 [# D4 i9 |- Y( c6 t  P2 }5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這個倒楣的際遇?  `: K: h& e# ~  \) m5 d' U
A:以後不再光顧這家店;或是寫張顧客意見表,告知店家老闆自己受到的委屈。2 P; w" E$ A6 w
6 {+ x# v) h7 k4 K
抱怨訴苦與期望改變,可說是一體的兩面,當我們用「希望的語氣」述說事情的經過時,往往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不僅能夠減少情緒困擾,更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相反的,當我們用「抱怨訴苦的心情」描述事情發展時,則會湧現不滿的情緒,非但無法減少憤怒的情緒,反倒會卡在憤怒中,每訴說一次,身心就再度歷經一次傷害。
17#
發表於 2012-10-30 10:02:43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個方法:把「萬一」改為「即使」
+ m$ T* k: U  `* O$ r& ~/ |
1 U+ ?- ?0 T3 ?/ l我認識一個朋友幾乎看遍所有神秘學的書籍。他經常會憂愁地對我說: 「西元多少年,世界會發生大災難。」假如屆時有個地震,他便會驚慌地想像:「地球是不是快要毀滅了?」萬一事後地球還健在,他就會一手按住胸口一邊安慰自己:「好在,逃過一劫。」然後繼續等待下一個「世界末日」的來臨。2 r/ l0 \8 M! }% O& L
事實上,很多人都抱持「人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想法,那麼與其活得提心吊膽,不如乾脆把「萬一的狀況」改為「即使發生」,會怎麼樣?
8 X6 W% X8 R- c7 f/ p- P* M3 m& I4 M) V5 M  @4 p) x: L
1 假想最糟糕的狀況已經發生了,用「失望」的心情去面對一切。
6 D: R+ S8 h' Q2 然後問問自己:「即使發生了,我要怎麼應對?」事先想好面對未來的因應之道,而不是一味沉溺於焦慮的情緒中。
; X9 x9 `+ X' C3 _2 a0 Z& D6 [2 N3 y3 ^" Q3 V! f
成功的關鍵不是「感覺」,而是「行動」,不要老停留在空想的階段,也別讓負向的想法絆住自己的美好前程。" S2 A$ D* t1 M3 c" G* e

* g! B( Z$ j1 \5 v# C;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員工心理諮商輔導人員認證」由員工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及聯合心理諮商所院長 邱永林聯手專業擘畫,在歷經超過百家企業輔導及員工諮商經驗後,以實務角度規劃企業必備的心理輔導與諮商技巧!身為人資主管該如何處理員工的抗拒心理,以避免影響公司營運?如何協助新進同仁快速融入工作環境,以提高留任率?除了解決壓力問題外,更要具備員工諮商輔導的能力,才能激勵員工士氣,本課程將於台中12/15、台北12/16開課,要引導員工正向思考,營造成功的團隊共識氣氛,千萬不要錯過!  R& w7 Y# q8 x3 N6 G2 ^1 n

" w% J3 @4 \3 @擁有中華人事主管協會相關認證已成為就業市場人才評鑑標準,目前已有超過百家知名企業,指名擁有中華人事主管協認證之求職者,具有優先面試機會,以證照證明職場競爭力的時代,千萬不要錯過為自己加分的機會!相關課程諮詢請洽02-5581-8080或上協會網站www.hr.org.tw, `$ u# J! L+ d6 w) p/ T
& l0 \- |' J: ~& k+ K) o0 e! ~- m& \
訊息來源: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6 04:50 PM , Processed in 0.1500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