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8998|回復: 6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產學合作] 「自主創新」到底該如何突破產學研結合瓶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2-24 09: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stdaily.com/big5/misc/2007-12/23/content_756694.htm$ N" k7 E( l5 \' A0 H5 Y
! v/ L% ^1 Y, v7 l$ g5 A
  
(科技日報本報記者常麗君)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在19日下午召開的“2007中國經濟展望論壇”上,與會專家對“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專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其中,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謝天宇教授主要從創新環境、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和誤區。 3 d/ k1 P( k, F5 ?' {* f7 z% h- g5 V

- g" \# t2 @9 B! v  謝教授指出,當前世界大環境已經改變。中國現在開始走創新之路,在專利、國際法、金融等各方面的國際性的規章和法律等方面,所處的環境都是由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制定的,用來維護他們的利益,對他們有利,對我們很不利,中國走創新這條路和國外有很大■突,越往后越艱難。 ( C/ X" v' k1 c8 O$ u7 ]2 H- ~6 d$ t

% V8 l- n, K. ?0 B( o2 O  因此,雖然要以企業為創新的主體,但大多數企業缺方法、缺人才,還不存在這個能力。應該以企業為主,大專院校和科研機關為輔。當前最大的瓶頸問題,是怎么推動大學,尤其是工科與產業的結合,幫助產業去摸索怎么樣能夠創新,并向產業提供人力資源。
" v% E" P1 p5 O- V& j
6 `1 ^, p# f( @, E, \$ C% `  中國的大專院校,尤其是北大、清華,爭創世界一流大學,卻沿襲歐美的評價標準。評價要用論文,要SCI索引,這個索引主要對美日的產業有用,絕大多數對中國是沒有用的,因為中國整個生產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大學做的事情多數是在為美國做、是在為日本做,不是在為中國做。 9 p4 a. \) t$ p8 ?& g# t' [

7 W& U4 n/ P# P: ~. F  此外,我們在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企業理解上存在著誤區。高新技術企業并不是產品形態上含有很多高新技術,從企業角度講,是生產的產品里面,附加了多少他創造的新技術內容。在工業界有一個很籠統的評價方法,就是這個企業每年超過4%%以上的銷售額要用于研發,像日本奧林巴斯高的時候超過10%%。
3 j2 _" g0 |! _; d9 k! t) h2 U; C$ l1 y; O7 \) Q- h, b
  中國大多數企業長期以來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比較粗放,利潤結構比較低,他們沒有這么大的力量去搞創新、去搞研發。創新有幾個要素,第一要有資金,第二要有人才,第三要懂怎么去創新。在日本和美國,公司發展戰略里頭有一個市場戰略、有一個人事戰略、有一個技術戰略,還有生產戰略,很多,最主要的是這四個到五個,但是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技術戰略,國內很多企業都沒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12-24 09:19:28 | 只看該作者

自主創新和制定標准是中國消費電子業兩大關鍵

DWNEWS.COM-- 2007年12月22日2:24:25(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 U+ y2 {  i7 L) j
http://www6.chinesenewsnet.com/M ... 1_14_24_25_582.html1 {7 ~( ~. M7 x4 ?
2 P' z& j. X- z9 c( W! P7 t3 V
──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訪談錄(chinesenewsnet.com); y, z* n( g( I% N
. K4 w8 L7 E- i
朱毛齋╱(提要)中國消費電子產業持續保持高增長﹐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基地。但大而不強是困撓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的老問題﹐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水平低﹐與消費電子產業生產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國家標准及行業標准制定的滯後﹐影響了快速發展的新產品向市場推廣。國家應在關鍵部件的研制開發上給予有力扶持﹐並在制定標准上要加快速度﹐才能促進消費電子產業不僅做大而且做強。
" {$ k0 F4 {& B4 x  y
& e. h9 v( n' [) ^“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在連續十年保持20%的高增長的基礎上﹐今年1~9月又保持高增長態勢﹐手機、家用電腦、攜帶型電腦等主要消費電子產品仍保持30%左右的增長﹐電視機增長平穩﹐但產品結構調整在加快﹐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也保持較高的增長﹐中國可以說是世界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基地。”中國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王寧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
2 j( Z/ K$ ~- d- ?" b, i- d5 a0 F& k, C" D/ a# }5 [
王寧早前曾任職於電子工業部﹐1993年開始在中國電子商會工作﹐先後擔任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等職務﹐這位高級經濟師也坦言﹐中國是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大國﹐但還不能算是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強國。他認為﹐要把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做大做強﹐首先要堅持自主創新﹐對主要電子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不是花費昂貴的費用購買國外即將淘汰的技術﹐永遠跟在別人後面走﹔其次﹐國家要重視與消費電子產業相關的技術標准的制定和推廣﹐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普及﹐並注意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他還認為﹐隨著消費電子新產品的不斷出現﹐消費電子產品售後服務不能及時跟上﹐也是制約消費電子產業做大做強的因素之一...
3#
發表於 2008-2-8 08:26:59 | 只看該作者

圍繞著技術創新……

看來 中國 自主研發的技術創新道路 是 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8 G. h7 @, U0 q7 ]4 H
$ L! @. s$ E  z4 l6 J
減碼科專預算產官學鳴不平: p) F$ }+ {/ I7 g7 U2 w% f2 O9 K' }
新臺灣新聞周刊 - 2008年1月11日
  m( v/ W6 [; X& N, ]+ F「台灣產業競爭力來自於產官學界積極從事研發創新,研發的推手大多來自政府科專補助。去年科專被刪了四十二億,今年又被刪了五十五億元,年年刪減,許多年度計畫都被迫延誤」政大智慧財產研究所劉江彬所長憂心忡忡地說,中國、新加坡、韓國政府近年來都是大量投入經費在 ...
' B. e5 L" d8 m- B0 g" K
! G4 x& S' H& y0 n大創新平台》打造競爭園區推動區域創新" Y3 ?6 y! I! [# x7 s
聯合新聞網 - 2008年1月12日
* U5 [6 L  I/ B競爭園區的評選標準包括:創造附加價值與工作機會、高度潛在成長力、全球競爭環境、合宜的統治結構、合作關係、經濟發展與創新研發策略的目標與手段等。 「跨部會國土整理與競爭力委員會」(CIADT)於2005年7月12日公布67個獲選的競爭園區,其中標示為世界級有六件,準 ...# F3 h  j# ]3 f) U

* P2 v5 G' r6 [( t6 S6 ^5 h. z蓋茨:我們需要技術服務窮人的創新資本主義
) @# n  x9 @: i0 ]& z中國經濟網 - 2008年1月24日
( N7 |9 ^% `8 H: j) I+ r. ?9 q六月底,蓋茨將會從微軟公司退休,他將不再參加微軟的日常管理,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蓋茨夫婦基金會的項目上。蓋茨的基金會創建於2000年,目前從事著有關衛生、脫貧和高技術普及方面的多個項目。 蓋茨還說,資本主義背後的利己思想驅動了許多技術創新,但是把這些技術用於 ...
9 V' I1 r0 [: a: v. F- ~3 y9 Q: v$ h) k$ {8 C0 N# O
創新永不止新力AIT引領綠色存儲新潮流6 \# S6 Y- M3 ^4 Y0 k7 B+ h' e, V
賽迪網 - 2008年1月28日0 ?" T6 b, f+ _; }# h3 M4 L- f4 m  r
針對以上難題,新力公司很早就前瞻性地不斷技術創新,實現小空間大存儲,高效率、低成本、環保節約等方面的探索,走在綠色存儲潮流的前沿,並推出了許多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全球範圍內,在存儲介質領域,新力是創新領導者,是數據存儲領域主要的發明者,是發明、 ...
. P  M$ W  B, F% m+ {1 y5 M- |+ J4 ~$ H

! K( P! O. U8 |/ x. W江蘇民營科企:立足創新天地寬/ W% h) W: t! v5 [
科技日報 - 2008年1月27日: c- T! s' A0 K. c
技術創新、研發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圍繞著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創新也伴隨民營科企共同成長。現在,江蘇的民營科企已經廣泛建立起產權清晰、管理規範、機制靈活,以股份制為代表的現代企業制度。 進入新時期,不少民營科技企業進一步完善創新機制, ...7 K$ p7 \8 S9 ^

$ e* c7 E" N1 @8 o' c9 `1 D8 ~成思危:要大力培養,促使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
* p* C8 e4 Z4 J8 o. x/ m新華網 - 2008年1月14日' k+ V2 q( F: Z1 U6 }1 z
編者按:1月14日下午2:30,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將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題,進行十七大報告解讀。 我們要促進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們要解決哪些主要的問題。實際上中央已經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首要的就是要讓企業成為 ...
; l7 I4 {' b7 C: H1 F; s; T
8 I# c* y  j3 Z  {4 Q科技成為西藏百萬農牧民的“吉祥寶”
) |) \9 f: M7 n. {) c4 ]
新華網西藏頻道 - Lasa,Xizang,China6 k4 q3 T3 U1 ]6 C  k: K0 B+ Z  D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這句話不僅讓白朗縣的蔬菜種植戶心�踏實,更是讓“養豬大王”楊開平信心十足。 楊開平的養豬場在藏東林芝縣布久鄉孜拉 ...
2 h7 ?; W5 `: |- a. i6 y; Y7 \/ Y. ?+ s
+ b. I4 p  ?$ c
創新使浙江企業家在世界市場更有話語權
8 \: H# K' W! f" U& m中央日報 - 2008年1月20日/ k) K% ]- d6 D% V& y
談到企業的技術創新問題,浙江省人大代表、諾力集團總裁丁毅的每一個字擲地有聲。 據大陸中新網報導,時值浙江省兩會,記者採訪了湖州代表團人大代表丁毅。早在中國大陸入世之初,國外接踵而至的反傾銷讓國內企業應接不暇之時,丁毅帶領著他的浙江長興諾力機械股份有限 ...
7 g, E, n. w2 M' Y; q" {- a) H3 |, U
與自己賽跑——億陽信通自主創新紀實
6 b& o  V4 R% o3 i4 V科技日報 - 2008年2月3日
/ {3 d' B5 r2 M* |( @9 J! \為追求高質量客戶滿意度,億陽信通走的是自主研發的技術創新道路,不斷資本化研發投入,保證技術先進性。 “從2001年到現在,我們幾乎沒有做死過一個項目。”億陽信通總裁任志軍說得平淡。但行內人知道,作為以項目為核心業務形態的軟件廠商,這份平淡背后是公司對客戶的 ...5 {/ g" a4 O5 S5 ?) n% x% W
# i1 \, e4 I/ R5 o: Z7 K, [
有效整合創新資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U. [5 t# F# s) |
南方日報 - 2008年1月22日% W, U& G, \! q: V$ q) g! Z+ a3 Z
“單項技術研發和單項技術創新是必要的,但如果隻看單項技術的研發,缺乏明確的市場錯位定位及其他相關技術的有效銜接,將難以形成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省人大代表、廣州市光機電技術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任豪說,要打造產學研戰略聯盟,與大專、研究院所等科研單位聯袂, ...
6 `9 `# z1 v7 w5 ^& Q! L) F4 D1 @; m1 X# S2 _. j
產業創新不應固步自封于3G" ^' H5 q' A: T! Q
科技日報 - 2008年1月22日7 W2 `9 c7 P5 P
有專家認為,這是國家希望能通過這一方案的啟動推動中國的技術創新贏得國際化、高起點的競爭機會。但這次會議在行業內外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誤讀”,有人視后者為3G牌照即將發放的信號。一些專家就此警告:“現階段發放3G牌照,將把整個行業拖入泥潭。 ...) c" ^6 `1 T/ V) \0 O5 O
. f0 j2 p* [4 G/ G$ N
電子工業利潤率下降凸顯企業創新能力薄弱
! K- P  h: j8 r- Y5 ]7 p臺灣新浪網 - 2008年1月22日3 U1 w) W+ _- u' w1 h5 n
當前,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狀況沒有得到有效扭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自給率低,企業創新能力差,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還沒有形成。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層次的提升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創新是跨越式發展必備的條件。我國電子工業要實現跨越式 ...
4#
發表於 2008-3-9 12:53:02 | 只看該作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6年度傑出研究獎獲獎人名單- E5 ^% p: J. H3 n4 L

/ G" y- ~9 {& S! c9 X5 [/ [5 e- K
 
1 X! Q* y' D& }) }# `6 @
姓名
9 ^; m% \6 x" z* x
性別

9 ]' q0 Y) ^' y5 Z
服務機關及工作單位

. q8 t5 D3 h5 ~6 c2 t) f+ K; t+ H0 {
職稱

0 m+ v3 Q4 M& t& @; T' I6 N" z
歸屬處別

8 g6 \2 P- W! e4 S& K
1
+ z9 _4 b3 o2 Y. }. I
吳俊傑

+ j1 G! |4 P+ Q
. y+ T$ u, ]/ h! a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暨研究所. d; y) v6 X8 [6 i2 K  H  F
教授
4 _, G/ \* j9 p8 ~* m0 ?* H
自然處
. t: T- p4 h) [1 c7 G! i  V
2

- U! F) s8 G+ j1 H
李鴻
1 M1 Q- k- c/ A

6 F$ q: N) B3 [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t  Y" K$ Q/ K; D% o
研究員
2 f7 W* g* F: Q' T
生物處

" r$ d- m& W" x
3
0 I4 _0 x: C. U5 n
林以行
- M* z8 F' r: S  u0 d5 Y: l
* y0 r: J5 w' U$ m# G% h
國立成功大學微生物學科(所)* y2 Z1 @5 C0 Q  }+ _  Y$ A& T- R  i% C
教授

0 Z! i3 g% X8 P7 _- e9 c
生物處

# F( ?8 v3 z/ u/ g$ S/ S6 s
4

0 l1 }& N# z) L; y: h) X
林智仁
& K, w0 H3 s9 ~; i% V  _8 p0 w
4 [+ S* G; I% R, H5 d) L! g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W( u( P) F0 u
教授

7 P5 b& N" F) u
工程處
" s$ V0 a# t2 ?, K
5
( p5 e& \3 k4 {7 D% R
邱志聖
' a4 A; X* p& ?7 E  O- c
9 V. |+ y2 N' s8 a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 U; b; n( I6 o0 Q4 z. D
教授
9 `! M$ B$ x2 D% d' v# |8 _4 P( ^
人文處

6 f5 \; ?- C- a' U9 s
6
0 X! g7 ~( w. p( f6 R
胡育誠

$ S9 P: o, O! w3 U4 L
$ u3 s; m2 U! T4 \$ x# ~% w4 ]6 M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所)
4 [; H0 c7 M% n  o' I! _& y
教授

! ~1 @; I1 I) Z2 E
工程處
" }+ G$ v0 X7 b& s! |
7

  ~# r: T, m9 [* Z. E0 {
胡啟章

* V8 \. o, _: p$ I5 B! ^
$ H$ @( C4 j% q' q" v5 b2 A/ S3 e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所)' }* K5 t* t) ]/ C& }1 K0 f7 k
教授

; n, n: P0 B/ u8 q% g
工程處

4 n- o! o; h+ o1 H
8

- N% k4 P, _  V$ J
徐子民

. L  F! ~1 N/ b$ F9 P: B+ I

! e5 e( \0 A$ B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
% P( }4 I+ W1 j8 W. g
教授
( x4 H+ d- K* \7 r7 h: k
自然處

" ^; A! J" m4 g& K* @8 ^  q
9
% w& u$ v: z3 k3 h& [2 V$ I# K
高振宏
' g0 @4 L8 d7 a
# G, ~. J* J1 f9 M: u8 f: T
國立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y8 ?, F! x1 g2 e/ _3 s# m
教授
6 ^# @8 }3 b6 `. |# w$ L% A
工程處
3 X" f. N( O, B5 |5 u
10
- y) S$ z& I2 }' K
張煥宗
6 {( H( E3 Q/ ^" K9 ?

: H7 }9 |$ a& r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暨研究所2 p( c+ g; \0 K6 K
教授
+ ^$ z4 C* E7 _, U( i' f
自然處
( l6 p, M' V% L: b
11
; F) T1 C+ |# ?5 {
張耀文
/ E( Z5 k  P7 e" H  i9 B4 _

5 Q0 R( q0 R. \
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
: E& M" r3 ]1 j* \0 D9 M
教授
' a# P( K9 B" g/ j0 A  g" @: n
工程處
6 a& ^/ s& x, c* S. ~+ e7 N  W
12
3 e; h' v; q) g3 @# [4 {. D
郭仁財

8 E' M' k' D* I7 b1 ~$ t

) R! }, G8 ^; W/ f  r+ x
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系(所)
( o$ U. i+ P1 K9 e, q" c9 K3 q
教授

* b5 @  w+ I  x. |8 _6 J
工程處
" ~! x3 Z4 z( O. m! m& y
13

* n- W; {1 {1 B* [+ v# i
陳宏文

; y$ s$ U8 i7 z9 e

- ?5 C* v2 w2 F( T8 A; }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 j# [6 O: Y: M' M3 ~7 S  q4 Z
副研究員

) w! F3 @( q6 c8 L8 N
生物處
7 r0 k* I! G  |2 [/ J% x
14

' A6 y5 V* T0 C/ X+ z5 V; D$ P5 u
陳炳煇

  K% `' J/ r4 b0 A
' K/ v, K1 I# R$ ^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E" Q& g4 E' H  f$ i  L
教授
( c0 o' }) U2 w( k
工程處

& p$ g- c- S; n! q5 u, l7 U0 i5 K. F
15
( I* j( U8 X- W4 I* r! {
陳健尉
- ~' c. H4 E) |4 |$ [
6 t; ]5 b8 f! ?" s! ]8 @4 s' |
國立中興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q$ J$ r& y) F: D) l8 b  H& p
教授

+ G; N1 I1 R! @4 V6 H  A% E
生物處
8 l! j3 ~6 P+ G' A$ N
16
5 s, L. K" Q9 r2 B' X2 J8 V' Z4 S
陳國璋
. h: G8 E& D) l& ~. v& U
) G, _% }* H; M+ y5 i+ _
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所). {2 y% N( h" _* o* _% {
副教授
' o# S1 N2 C. X: ^+ n
自然處
$ [8 W; n/ Z# w% T1 o4 x# M( M' ~6 ~$ y
17

! N+ g+ I3 d  r( d. A
曾郁仁
, I4 L. c) a& o; i% O0 A

% q( X3 N4 V" q6 q
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研究所
$ M# P# G$ U3 m4 m
教授

( |( o$ l9 G; q! R6 z0 A2 V, C  i1 i
人文處

' C) i) ?/ E/ }$ P4 L
18
8 j- N) ^7 c3 l2 {8 e. o
馮品佳

4 D3 |' v; X' e" w
6 N, ~0 T% Q; r; c% b/ U. L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2 O) W0 \5 g4 K1 Y
教授
1 G4 |9 p8 F; d8 Q4 U2 [, F' q
人文處

& D  L6 m( @' I  `
19

0 q+ |7 [( X8 r
黃國禎
* g; ]- |: Y; |8 e+ U. |

' N6 F: F& m% [1 s4 P8 |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所)3 c* w$ E8 v( ~, n. E9 d
教授
! p9 M% L) \6 `; R9 j8 E
科教處

% L9 J' X/ P; V+ a9 S6 W
20

( c2 V! p, v. a$ a- H, a5 b
楊家輝
* S) k$ y3 Z# W! `7 n8 U* A
, C! k$ L$ o$ B# S% g' H3 E
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3 J* |5 x; E$ f
教授
1 t5 F( i8 b+ A5 G
工程處

% N0 r6 s( H+ E& X# l
21
. C9 A$ ~5 v) ~1 {- Q! Y( L
楊智偉
  h3 B( c  k6 ~7 C2 X; w9 J
5 O7 a  p, v- ~
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7 a6 n1 `( z: v
主治醫師
. A2 N( n" T  J8 ]% O  G
生物處
( f/ Q% [9 o7 F! f2 n9 N. Y% {
22
6 z: v- r0 ^' ~9 t( N" B; K7 q: [* H
楊瑞珍

; r0 Z0 R( f3 _3 I* r
; S! C3 }8 B. B- j5 e) ?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所)& m/ q1 d/ w2 j* V! C: H
教授
" B- J% _- l' ^1 A
工程處
+ R; t# ?, X$ Z9 w$ N& O
23

; p% Y  F* i/ P7 k# e1 c
葉弘德

! w: }# \* @; \" l. x
. \0 r- h  T: P" V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 |8 x# b- s
教授
0 E4 U3 h1 }- _4 e6 N
工程處

) r- m$ g. M5 q! v9 I2 W4 H) A$ T
24
2 T/ O) l4 m) x- {( Y& j& L6 k; g
葉光輝
& E+ ~' ]" L  {$ J5 w9 @9 A

& L" f, Q0 H( |# Q3 u%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x5 K) ~2 ?: q1 d" n1 E
副研究員
, o- S$ H" w6 [0 b* R: W3 }) y) X
人文處

2 D7 E, C7 \& H2 o- I+ k6 X
25
# Y% b& N8 U/ v
葉國良
% U7 ~* i! e4 n: i: ~

% z' M. a! y  J1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 n) O, P2 C# B: a% z
教授

1 h! H* L, m: A
人文處

# D6 ^) e% Y* e. ]1 V/ }  J
26
: c+ V4 H; n/ [$ {
葛應欽
2 I( b$ `2 c+ `6 J/ Z* y7 G

4 ]4 @' g9 ^. ^& [# P( l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 d9 \* Q1 a( B9 r
教授
5 A4 B! C: j  j1 h
生物處

& L- G5 F! z* D% j. D) R
27
7 X7 t- L) ~0 w; z1 O0 W
劉志文

7 P  C$ n' o* ]3 q+ ~" g
6 J1 t7 c* x( a; Z, q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 w2 I! J" U5 k0 A9 F( G
教授

" Z. i' n7 K2 }  F) x2 s
工程處

6 Q. {' c* u8 m  M% [
28

7 o$ X: V" R7 P2 W7 k7 |
蔣鎮宇

& d0 h1 _3 A& b3 J( p( L( w& Q
+ x1 F1 ]% L! O" \) W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2 ^7 V: q* B3 s: z7 |2 `
教授

0 z6 B0 z. F; U7 v6 r6 U
生物處

/ `3 h2 v' Q/ I, g
29
/ O3 Z  Z0 T% [6 i' D6 \3 k
鄭木海
- }( U* a* g+ K5 ~0 y
$ L$ w; [. Z. i+ ^9 x
國立中山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G4 }- z: y5 E  Y8 L! H
教授

2 z7 F. b3 q0 h
工程處

5 b( {. c) n) M+ }$ w; L
30

: U+ [( p" Z& t; P
賴瓊慧

: h* a* N, {6 l: C% W0 U4 ?8 A

6 X: r# V7 |5 E
長庚大學婦產科
8 g* r% \0 d: c% ?6 Y' R6 Q
教授

1 k9 ?: ~5 D  k0 s0 p
生物處

: G* n! {. v# K. V# H# }. m4 X
31
6 r: @" k5 E5 N3 Z1 E
薛一蘋

% Q  i1 n# z6 c

( `2 @6 s( Z5 t' i. a# m6 ]8 B4 N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9 b5 i4 E' E1 b8 |! t+ F7 `7 w" j3 i
副研究員
% E0 u: W( S3 U
生物處
0 a2 U# \; i( {) N; L' a
32
9 O9 Y0 N! K2 T# q$ \
謝淑蘭
9 @# ], h$ Y' r) d) R

8 Q$ j) l& i5 M9 p6 ?5 K" g( d+ Z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d3 A0 O7 H$ a$ C* _8 l
教授
; g3 i0 N* q; b% O
人文處

% W& Z& H, y; \3 f7 |: _3 v2 E3 g
33

: h8 p: W- r: {. {* ^6 F
簡禎富

& c% N3 i' H2 x

: y9 H5 z6 ]; {0 b# G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所); i( d& \% [+ z4 b6 M6 w
教授
: A2 x$ ~6 T9 c7 n9 y( ^! X. B
工程處
* H3 i5 R+ q& N6 h) x6 Z3 w
34

. P3 H' S' |' ]# H- J
藍佩嘉

' L8 P* W' Y+ i- |4 ^

8 d; n  R. P5 T; ]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 d+ A0 O% `2 `! _* n% T  j
副教授
8 v: ~& p. {3 D4 `
人文處
2 Z9 G# j# r- i
35
0 ~0 V$ q2 I& s& E: b
魏志平
( L+ D! v" _9 i$ B. T0 ^
/ V' k' w% A% u2 ~2 g7 \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 e! K4 a& ^$ \$ n) @
教授

, w) s5 E" }% d3 k; z
人文處
$ O4 Y; ^# Q+ @/ S: B% H* ~
3 w. q2 ^$ w  K
*以上名單係按姓氏筆劃排列 # h8 Y2 \5 i. @7 m3 |5 g/ [
5#
發表於 2008-3-11 11:48:01 | 只看該作者
對應的,台灣只有新版本的 產業三法 麼? + s( U" L) r, u0 V! B
& b5 h+ b8 D$ \; |5 H) i: r2 f
全國人大代表呼吁立法推進自主創新( v- l9 n7 l4 M( W& k
2008年03月10日 17:19 來源:新華網  ) P9 l+ S0 V- _8 @

; B, l  U% i! P4 H  x! N5 F4 {* F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岳德亮、李亞彪)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惠芳等30多位代表呼吁,全國人大應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創新促進法》,建立科學規范的國家自主創新管理制度,為政府和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 ~9 v: M8 r. R' C8 q1 o; K5 F, ]& A3 Y8 j1 S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世界各國的技術創新競爭日趨激烈,都在積極探索和制定創新立法。程惠芳代表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繼出臺了一係列關于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的法律。美國在1980年制定了技術創新法,在促進美國的技術創新,支持其國內技術轉移等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 F9 A' M( G* X3 M$ A

1 V+ Q) L. l7 k2 f$ {3 J0 k    目前,我國由于缺乏一整套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國家戰略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企業和政府在應對自主創新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時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程惠芳代表認為,企業創新投入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影響企業創新投入的積極性和企業創新的可持續性,影響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我國的創新環境還很不完善,高層次人才和資本為代表的創新要素流動和流向不合理,知識產權保護還不夠健全。 4 H" \( o, A$ l1 n+ E% C

2 t  Q/ W) H0 d3 b+ b    程惠芳等代表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創新促進法》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促進自主創新的研究開發機構制度、促進自主創新的資金來源與使用權制度(研究開發準備金制度,創新基金制度)、創新人員的激勵和管理制度(技術及人才開發費稅金減免制度,創新人員的收入分配的激勵制度)、促進自主創新的投融資制度、創新產品的政府採購制度、與自主創新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
6#
 樓主| 發表於 2008-3-17 14:31:01 | 只看該作者

黃國禎教授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臺南大學舉辦慶祝茶會


" Z2 x7 a. O8 Y4 ?$ @: O南大黃國禎院長, f) p4 i- N0 ^0 e

- }, C* h( I8 Q6 s$ _3 C8 m) U(20080317 10:24:06台南 )臺南大學學術研究傳佳績,該校理工學院院長黃國禎教授榮獲96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喜訊傳來,全校師生莫不與有榮焉。黃院長是南大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教授,校方特於3月13日中午在該校誠正大樓休憩中心舉辦慶祝茶會,讓師生共同分享與這份榮耀與喜悅。: B( w- S  Y* I& C
# U! c3 B. r9 B1 U% L
傑出研究獎是國科會為了獎勵研究傑出的科學技術人才,以提升我國學術研究水準及國際學術地位所設,每年獲獎名額為35人,每人終生只能獲一次獎,不僅獲獎不易,對學術研究者更是極高的肯定與榮耀。* ^4 j* T: U! }4 ~2 _/ Y. w
, S0 e8 f$ }( t' e3 Q
國立臺南大學理工學院院長黃國禎,將科技與教育結合,致力於「線上評量與回饋機制的建立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對於未來在數位環境中的學習者提供莫大的幫助,是96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的35位得獎者中,唯一在科學教育領域獲獎的學者,殊為難得。7 b# B" E0 z! K  P

  {& C3 y  N9 |5 r' B4 Q6 u獲獎的黃國禎院長表示,能夠得獎非常高興,感謝前任黃政傑校長及現任黃秀霜校長一直以來的支持、鼓勵及信任,讓他在學術研究上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術專長。黃教授認為,臺南大學的優勢在於教育,也感謝教育學院院長洪碧霞的幫忙,提供他許多的想法;透過和教育學院師生的互動,在研究的規劃及創意方面都獲得莫大的幫助,讓科技與教育理念結合,進行跨領域的合作,達到雙贏的成效。另外,黃教授特別要感謝指導教授曾憲雄及好友蔡今中教授在研究方面的指導與啟蒙。& c! q1 `: Q- Z7 `+ L& U- @
* C: `2 S, ^8 ?% A' p
黃國禎表示,從事研究工作是相當艱辛的過程,從開始計畫撰寫的題目到論文的完成,中間所花的時間、金錢、人力及物力都是可觀的,許多人往往望而卻步;而他卻不以為苦,將研究當作是樂趣,他人的批評指教當作是邁向成功的動力,因此才能獲得今日的成就。; }" q6 ]" k2 a

# b3 c6 V0 j7 ~7 k4 S南大黃秀霜校長對黃國禎教授優異的表現深感驕傲與欣慰,稱許黃教授為南大之光,並頒贈獎牌乙座。黃校長表示,她自96年8月1日起接任南大校長一職以來,致力推動教學卓越、研究頂尖、服務創新等重要任務,以期南大能因應外在環境的變革,超越時代脈動,更為精進卓越。黃國禎院長傑出的成就已為南大學術研究樹立了最佳典範,也代表著南大的學術研究水準更上一層樓,黃校長期許師生要以黃國禎院長為榜樣,積極創新、精益求精,讓南大得以學術研究殿堂綻放光彩,成為南台灣學術研究的重鎮之一。會場恭賀之聲此起彼落,尤其在音樂系學生優美的樂音中,更洋溢著無限溫馨與喜悅。
7#
 樓主| 發表於 2008-3-19 12:17:52 | 只看該作者

台科大技轉中心獲頒國科會96年度「績優技轉中心」獎項

化工系陳威凱、機械系呂秉澄獲得「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項」8 p9 w' T/ X: @; n( q8 C2 Z
" s7 X$ J( V5 z5 a7 _' S. |3 \+ t9 @
(20080319 11:03:38台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6年度各類研究獎項頒獎典禮於97年3月18日舉行,台灣科技大學技術移轉中心獲得「績優技轉中心」的獎項,化工系陳威凱及機械系呂秉澄獲得「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項」。其中,台科大以研發成果技轉授權金累積達996萬3000元,成為各大專院校「最會賺錢」的績優技術移轉中心。 ) V) S8 }5 ]+ B, O

% E: _, Y1 q6 o/ z( ^        國科會研究獎項係國科會為了獎勵研究成果傑出的科學技術人才、長期從事學術研究,以提升我國學術研究水準及國際學術地位、增強國家科技實力所設置的獎項。國科會各類研究獎項被大專院校視為學術榮譽指標,也是教授升等的主要考評依據。
% T6 @/ _5 e% X7 X9 t% @; S, o/ C* T8 n) E
        這次頒獎典禮共頒發「傑出特約研究員獎」、「傑出研究獎」、「傑出產學合作獎」、「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績優技術移轉中心」及「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等六種獎項,共計有173位研究人員,與五個單位獲獎。
8#
發表於 2008-3-24 15:12:22 | 只看該作者

日本產業應用創新體系成功案例對我國之啟示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經濟部 工業局 ; D$ q4 t0 n5 ?7 L1 H
" Y  F* m: q5 @) l" k3 t7 s( f4 L
一國的產業應用創新體系在協助產業科技的提升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而體系中的各成員(產、官、學、研)彼此間之互動是否活絡,實為創新體系成敗之主要關鍵。例如美國創新體系乃長期藉由「創新」來帶動產業發展、政策重心偏向於創新環境的塑造、學校扮演科技創新及創業的領先角色。而日本的創新體系則具有完備的創新決策和管理架構、高效率的創新子體系-大學和研究機構,而且企業的創新能力亦居全球領先地位,本局於95年度委託拓墣產業研究所針對日本創新體系成功案例進行研究。 - p* T  C/ L4 D

; F! V6 Y9 z. I, t) z在實際深入日本東北地區的宮城縣及關西地區的福井縣進行產業應用創新體系成功案例的探討後發現,日本地方政府在推動產業應用創新的產官學合作及資源整合方面,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而且產學之間均設有溝通媒介;除了運用產官學合作推動技術研發之外,亦相當著重於推動研發成果的商品化;加上國立大學法人化更是一重要關鍵點,使學校的技術研究能量可透過企業來發揚光大。 " G$ j3 Y1 n5 [4 G; x% {

6 V* ~" Q8 w( F, k+ X% o& c日本東北地區對於產學合作的實施可說是日本先驅,早在1917年東北大學校長本多光太郎博士就積極提倡將對KS鋼的研究成果進行產業化;而宮城縣政府對於產業應用創新的推動也十分積極,特別在產學合作上,旨在把學校及研究機關等的尖端研究成果迅速轉換為產品,以進行實用化。 . `! S3 p- A7 J0 Q; t: ?) f
+ q1 y$ f- z  ?# v5 T- o
宮城縣政府在執行產學合作時,採取並用“基盤技術高度化的短期對策”與“地區之先端技術研究中心的長期對策”之「雙引擎政策」,不僅照顧到既有產業,幫助其技術升級,同時具有前瞻性,發展先端技術於區內生根。特別是基盤技術高度化支援中心,結合包括東北地區10所大學和ICR(Intelligent Cosmos Research)機構進行共同研發、人才培育、實驗等工作,且統一由產業技術總合中心負責推動,提供一站式服務,提供真正需求以使產學緊密合作。 % k6 e$ |: J* l; L4 `1 g$ g

3 g! j: [, P) t. I! h6 _2 _* L. }: @/ x東北案例對我國之啟示為,地方政府對於產業應用創新的產官學合作推動十分積極、產學之間應有一溝通媒介,如ICR、產業技術總合中心(Industrial Technology Institute, Miyagi Prefectural Government, ITIM)或東北技術移轉機構(Tohoku Technoarch,TTA)等,來擔任供需雙方的一座橋樑,透過推動國家計畫、舉辦交流會、研討會等的方式,來消弭產業界與學校之間的鴻溝,以強化產官學合作,促進新技術之開發及移轉。
8 E" T" ^& X' Q   而日本關西地區雖是日本傳統產業的集散地,但是地方政府對於推動產業創新亦不遺餘力,以福井縣為例,該縣內便擁有有19個與產官學合作相關的機構,彼此間具有緊密的連繫網絡,而支援產官學合作模式的多樣化,也促成產官學合作的熱絡化。此外,福井縣政府明確揭櫫福井的發展願景-成為尖端技術的發源地,並且具體研擬出推動策略,對於帶動縣內產業朝向尖端技術發展具有相當貢獻,此點相當值得我國地方政府參考借鏡。
0 }% W0 H% Q# e7 t- }' C" p5 M+ \2 k' |
除了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技術研發之外,福井縣的產官學合作亦相當著重於推動研發成果的商品化,而其推動模式亦相當具有創意性。包括福井縣政府與伊藤忠商社進行合作,協助福井中小企業的拓展銷售通路,福井大學獨創出稱為ILF(Innovation Life Factory)試作開發事業模式,結合地方專家及經銷商的力量,協助年輕研究者來進行產品試作、試賣,以及福井商工會議所舉辦網路上的“訴願博覽會”,以協助企業在產品進入市場販售後,有管道可了解到消費者的實際反應及需求,以上種種積極而具創意的作法,均有值得效法學習之處。 $ h9 k$ s& E/ O$ Q# D: G- I! h% W
0 e" u* n2 P# X3 L' T) q
福井縣在眼鏡、紡織、金屬加工、機械製造等領域均具有比較優勢技術,而其中小、中堅企業的特徵,在於能循序漸進地將既有優勢技術琢磨至穩固,以達到獨一無二的目標,並能以此技術為基礎,逐步拓展至相關產業的應用創新領域,使其本身的競爭力日益強化,而擁有優勢技術之外,亦具備高度的創新研發精神,這兩點應是傳統中小企業轉型的重要關鍵。
( @* _$ P% y+ a- d! v0 |  p8 r% d+ {8 k
福井案例對我國之啟示為,地方政府在產官學合作的資源整合戮力甚深,且擁有緊密的合作網絡,除了運用產官學合作推動技術研發之外,亦相當著重於推動研發成果的商品化,此外,地方企業本身具有優勢技術及創新研發精神,也促使產業創新體制得以完善運作。 + Y' ]# D# W* ]* o$ q, S* F; H

9 v- M, ?6 P8 h1 h' F$ ^  |此外,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後,促使大學推動產學合作的態度轉為積極,也使得日本產業應用創新體系更為健全發展。日本在2004年4月國立大學法人化之前,雖已有產學合作,但是大多為個別教授與企業合作,並無公開的相關資訊,無法達到全面廣泛的技術擴散性產學合作,而法令鬆綁後,各大學可以自主經營,校際競爭增加之下,促使學校更重視產學合作,且人員之間的交流也趨於密切,連產學合作模式也擴大到組織間的合作,不再侷限於人員之間的往來。我國目前雖尚未通過大學法人化之立法程序,但未來應可持續朝此方向繼續努力。
9#
發表於 2008-3-26 11:33:15 | 只看該作者

開南大學與近三十家知名廠商代表聯合簽約

(20080326 09:25:13桃園)開南大學與拓亞物流、千翔保全、東南旅行社等近30家知名廠商進行產學合作簽約,26日上午9時於開南大學卓越樓一樓會議廳,由各家廠商代表與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博士共同締約。
8 O( c3 F* l2 _7 ~/ X- H, Z% X
0 e7 U/ K: F( [. ?( Z' x為強化產業與學術之合作關係,以提升彼此之競爭力,開南大學各系所積極與廠商聯繫,共同向外擴展產學合作網絡,以產學共榮為發展目標。開南大學校長高安邦表示,此次與多家廠商的合作協議,不僅增進學術與產業界雙方長久以來的交流與互動關係,更整合產業與校園之異業資源,以整合學校教學與研究人才及設備資源,配合產業特性提出合作方案,並以校方專業的師資及優質的教學環境,提供產業辦理專題研究、教育訓練、顧問諮詢和診斷、人力資源、技術性合作等服務,同時,產業也提供學生工讀、實習、成長、訓練、就業等機會及環境,達到雙方利益共享之模式。
10#
發表於 2008-4-16 09:08:56 | 只看該作者
中外合作推動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0 p- F6 q1 e& z2 q" ?新華網海南頻道 - Sanya,Hainan,China
3 r  O' [0 J% z+ Y% X% T8 O% K7 H
; Q& [2 L. J( t  ?, e. ^4 h“跨國公司與中國大學、科研機構強強聯合,能夠加大技術轉化的力度,實現優勢互補、互利雙贏,開拓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新之路。”他說。據了解,加強對產學研結合的支持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促進技術創新的共同選擇。我國在2006年初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和隨後發布 ...3 F7 X0 J# q0 A9 d9 x  Q, Z
" d( a5 B2 {$ ]# o: ]9 |
彰縣斥千萬元助中小企研發聯合新聞網 - Taiwan/ o, s! s" H! F: R" h
彰化縣政府協助中小企業創新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已經研提推動產業升級計畫(A Plus Plan),今年將以1000萬元加強產學合作、增強廠商競爭力。 彰化縣建設處長黃哲崇日前在「產業A (A Plus)97年度彰化縣SBIR計畫」記者會上表示,縣府今年編列500萬元,另向經濟部 ...
11#
 樓主| 發表於 2008-4-27 10:06:25 | 只看該作者

倍增大學校院開創智財移轉收入、學校來自企業研發經費、學校孕育新創企業家數

產學攜手合作 經濟部舉辦專家鼎談會
2 ^0 O+ A8 B# @8 y2008/03/06 教育部技職司 ! z9 F0 ^  c0 A, A  }% J! W: Y
( Z4 K% ?* ~  o  L  r5 s
十餘年來,在知識經濟的思維下,「產學合作」已成為技職教育、高等教育體系的熱門關鍵字。政府更於今年起,整合國科會、教育部及經濟部三大產學合作推手,以跨部會的「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要在四年內達成「倍增大學校院開創智財移轉收入、學校來自企業研發經費、學校孕育新創企業家數」等目標。日昨,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工研院承辦的「產學合作的過去、現在、未來鼎談會」,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主持下,邀請到國科會、教育部及產、學、研各界專家,就產學合作的現況與發展方向進行意見交流。
3 a4 c: K( E8 u4 Q" x) `5 `6 k
1 A/ a  V% y1 Z% O6 ?( x教育部顧問室主任陳南鳴指出,教育部除修訂相關法規外,並推動「大學校院產學合作績效激勵方案」,藉由協助學校設計整體制度,讓產學成為有機的連結。國科會綜合處處長郭逢耀提出,過去「一流教授做研究,二流教授做產學合作」的觀念必須改變,國科會「補助產學合作研究計畫」除了協助產學界降低研發階段及產品化的風險,增加企業投入的誘因外,更要強化產學合作的智慧財產佈局及產出績效管理。! I. t7 W$ ]0 c" B

+ r' {) ?" G  E8 w  N在經濟部的部份,將以全國100所育成中心做為產學合作的基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表示,該處今年已開始積極推動15.5億的「2008-2012產學合作育成加值計畫」,希冀在四年內,透過育成支援網絡的建構,及專業人才的培訓及引進,引領中小企業邁向創新、突破的經濟發展。工總秘書長蔡練生則建議,若能將智財權歸屬於業界,並讓學界透過技術鑑價入股的方式合作,將可提高產業界加入產學合作的意願。工研院產經中心副主任游啟聰表示認同,他指出,若能以專利地圖的概念進行策略佈局,就能更加提升研發應用的效益。
7 B; N8 u' c) v, K3 N
- m. g" v# L3 a- Y8 N2 m& U甫獲得今年教育部「大學校院產學合作績效激勵方案」補助的成大、台科大及逢甲各校研發長,則從校園觀點為我國產學合作的未來,提出建言。成大教授黃榮俊希望業界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及眼光,才不會造成彼此在溝通上的落差。逢甲教授唐國豪分享實際執行經驗,建議將校內嫻熟學術與產業語言的教授組成團隊,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把知識擴散。台科大教授鄭正元指出三校共同關切的問題,他建議,教授借調至民間企業期間的年資認定、產學合聘師資的限制等等關於產、學人才互通的規定應更具彈性,企業對學校的回饋辦法也應訂定,必能落實產學合作的美意,提升績效,創造雙贏。
12#
發表於 2008-7-6 00:38:54 | 只看該作者

華映、大同、交大產學合作成果發表

& h0 \! b- W" `5 w
經濟部工業局影像顯示辦公室經理郝晉明(右起)、大同大學研發長林鴻明、華映董事長林蔚山、總經理邱創儀、交大電機學院院長謝漢萍出席並參觀華映交大產學合作研發成果。大同大學╱提供
& v# e" L% {$ A5 J  k0 ~! m  T& i+ L9 n
【台北訊】中華映管、大同大學與交通大學產學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會日前在大同大學舉行。除進行成果發表會及專題演講,另安排專題論文發表與海報、實品展示。此成果發表是大同大學與華映第一期五年計畫中的第四年計畫的產學合作案,總經費逾千萬。0 O$ e1 ]$ c+ Y9 q

& K2 L8 V0 ?* R0 Q+ E" b為表達對此產學合作成果的重視,華映董事長林蔚山、總經理邱創儀,及大同大學校長吳建國、研發長林鴻明等均出席和參觀,會中也邀請經濟部工業局影像顯示辦公室郝晉明經理、邱華樑主任,及交通大學電機學院謝漢萍院長與黃乙白教授發表專題演講。3 n: l: e) Y# |9 U
9 t& o  c7 W/ G$ \5 y
大同大學以卓越的產學合作著稱,華映支持學界進行研發不遺餘力。此次產學合作總計完成34個計畫,成果發表分六大主題,有Cell元件技術與模組元件技術、TFT元件與應用電子 (color sequential)技術、前瞻顯示技術I、前瞻顯示技術II、光電顯示應用技術及光電材料應用技術。內容涵蓋TFT、LED、軟性電子、3D顯示技術之研發、彩色濾光片噴塗技術開發、ITO原料及製程開發,光源、背光源開發、奈米技術之開發,皆為最先進技術。
13#
發表於 2008-7-9 13:40:15 | 只看該作者

淡大主辦 產學暨育成中心整合座談 回響佳

  由淡江大學建邦創新育成中心主辦,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導之「產學暨育成中心整合座談會」,日前假該校順利落幕,會中北臺灣育成中心經理與隸屬行政院跨部會小組的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辦公室,共同探討此全國性跨部會產學合作計畫,期盼將此計劃落實於各校,達到再造產學合作新契機。
, Q$ z; v7 J- ?5 v2 c" O+ X6 v
# q" c& X! y9 W# l  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辦公室主任孫克成說明,整合三大部會:國科會、教育部與經濟部旗下資源,孕育而生的「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計畫」,目前每年固定撥款6所學校,各編列5千萬元預算,期許中小企業廠商能夠多多向各大專院校取經,建立產學合作新契機。
' s: E4 w! ^8 e: \2 m" M* |8 `% {2 n2 O" I
  該計畫主要為強化產學合作之效益,透過建立產學合作的夥伴關係,促使學校獲贈企業資金、專業設備及技術支援,達到學校知識產業化,同時企業可以獲得增加科技基礎研究、先端技術發展、產品創新支援,進而提升產業前瞻創新等能力。
14#
發表於 2008-7-9 13:44:4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時報社論----小心產學合作被政治鬥爭摧毀" k* }* E  n& b  U; U9 D: R
中央日報 - 2008年7月7日
# ^- h- ]0 X; `  j  g- n其實,寶來集團與交大之間的產學合作並非獨有,在大學經費日窘、而產業界也的確需要學院培養人才的情況下,國內有好幾所大學都有寶來的身影;如果在他遭受媒體「買學位」報導打擊之初,與寶來有過合作關係的大學就願意出面說明這種產學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或許也可以讓社會 ...
: Z$ W" O: ^5 I$ R( j( f& a+ t
# V6 Q6 T/ t* F* I4 c4 _2 o產學合作什麼問題逼死企業家
% ^) W& a7 O8 K聯合新聞網 - 2008年7月4日4 ^: z& H" t9 a' @
企業捐款大學,原本美事一樁;產學合作卻被指控是「政治投資」,甚至描寫成「供養」和「買學位」,不但逼死一個企業家,也讓前大學校長蒙羞。這幾年校園裡水乳交融的產學合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有錢,不見得能辦好大學;但沒錢,不可能成為一流大學。 .../ W0 x6 a, e; p/ \! ^

) l. f4 ?0 w& v, ^, c台灣首位企業家命名為小行星鄭崇華致力環保獲肯定
7 v. |  o+ [9 m9 I  |6 R2 w鉅亨網 - 14小時前
- p- G4 R5 x  {在寶來集團和交大產學合作鬧出風波之後,中央大學卻用台達電董事長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中央大學副校長葉永烜表示,中央大學和台達電的產學合作關係已經很久,不過將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鄭崇華」,主要是鄭崇華提倡「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理念和中央大學環境永續理念一致 ...
0 i2 L$ m1 P5 h( v9 C, C! g& N/ b) U- z2 K' g5 i) B$ v
冷眼集》死諫政商產學遊戲規則7 [: `. Q# t) `/ M+ N6 z
聯合新聞網 - 2008年7月4日) p- ?- s9 a$ Y8 L( n9 ?
壓垮他的心靈,讓他感受到無可負荷之重的那根最後稻草,竟是一篇關於他的集團供養退休大學校長的報導;轉換舞台的退休校長,還沒能當上考試院長,先捲入政界、學界紛爭;但是鬥爭祭品,卻是剛好取得交大榮譽博士學位、而且參與產學合作的白文正。 人言可畏逼死企業家? ...
- Y1 N4 D" O) r) @5 w) m' a# ]6 g6 ?: B! Z3 K' m
產學關係& R+ f8 }  v, d7 U. `
聯合新聞網 - 2008年7月4日6 i7 e# z  r6 P/ u6 `7 o4 D
同理,產學合作是現代社會所應鼓勵,但倘若雙方葷腥不忌,甚至經營私利,亦是軼軌之事。 張俊彥與白文正的個案,正是給產學關係作一整理思考的機會。一方面,對良善的產學關係,應當嘉勉鼓勵;另一方面,若有扭曲的產學關係,應當共同警惕。 如果一個企業家必須用自殺來 ...
15#
 樓主| 發表於 2008-7-20 01:03:34 | 只看該作者

南開技術學院 8 月 1 日改名南開科技大學

【南投訊】南開技術學院將於 8 月 1 日改名南開科技大學,改名後的南開科大成為南投縣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科技大學。
: q7 e8 u7 B  b1 z+ W/ P7 M& W$ ^6 P( T) Q' b
近年來南開在校長王國明帶領下,積極以打造技職教育新典範為首要目標,且辦學績效屢獲肯定,今年更是全國唯一獲准改大的技專校院,也因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連續於 95 及 96 年獲教學卓越計畫獎助,且獎助金額逐年增加,全方位輔導體制成為全國標竿學校,更榮獲 95 年學務績優學校;另外,產學合作方面的表現也在 95 年首度進入全國法人百大排行,名列大專院校第 10 名。; H# i% g& X4 [* v

* Z# r; f* ]) L0 k7 ]7 O南開於日前邀請全省包括明台高中等 32 所高中職策略聯盟學校進行換約,在盟校校長及代表一片恭賀聲中,王國明表示,改名後的南開科大可望在未來能與策略聯盟學校更進一步合作,培育出更受雇主喜愛的學生,打造技職教育的創新發展模式。
( m; ~8 f6 i7 H% s% Z. l, w$ g
2 W8 V, R, d3 a4 g今年南開同時也接受教育部對技術學院的評鑑,獲行政類一等,以及專業類 十 系所一等的佳績,為中區第一,王國明表示,這樣優異的成績代表南開的教育目標與作法深獲評鑑委員肯定。% w( O( }5 y  v
  F! n  e& @. G' K! h$ }( g1 s
南開更於日前獲得 IWA2 認證通過,未來更將朝向於 三 年內獲得國家品質獎而努力。王國明深具信心的向盟校校長保證,在南開「技職一貫雙聯學制」的課程整合設計下,學生從高中時期就能在有系統整合課程下開始學習,並進行專題研究,學生的創新研發能力將會更好,未來將能培育出更受業界歡迎的學生,盟校可以放心的將學生送到南開來。0 i2 s- B5 J- \8 G' _
7 u, [/ G) M$ J& f/ R- q
王國明說,在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及市場的強大競爭下,如何提升競爭優勢成為各大專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而未來南開科大將持續朝向形塑一個以福祉科技與照顧服務為重點特色的優質科技大學而努力,不但將導入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並將持續精進教育品質,積極發展兩岸及國際交流,打造南開科技大學為技職教育典範,朝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16#
發表於 2008-7-22 08:11:49 | 只看該作者
成大技轉育成中心、南科育成中心與南科產學創新中心服務 能量再擴大,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新氣象
0 n6 A0 [% j% t2 ~0 d5 O8 J+ y9 |9 b0 D! M
; s3 o, a2 e8 {有鑑於「產學合作」的重要性,教育部大力推動「 97 年度激勵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績效方案三年計畫」,以期藉由協助學校設計整體制度,讓產學成為有機的連結。國立成功大學與校內外相關重要單位進行策略聯盟,組成一個以成大技轉育成中心為主軸的產學聯絡網,藉此促進產學合作,達成產學接軌目的。! x! s( W7 q4 u

7 z0 N/ U5 F# m; N" {國立成功大學有豐碩的研發能量及傑出的產學合作基礎,獲教育部第一年度激勵獎助,為有效運用政府資源不再落於口惠而不實,對外徵聘曾任職百大企業擁有豐富相關產業資歷及學界產學合作經驗之資深經理人為中心執行長,並組建具豐富業界經驗之專業團隊,以企業化經營方式將該校研發成果及智慧財產進行管理及運用。" Y# u9 f6 A- ^3 y8 f' e
0 Q! S) f' `7 X8 J! Y  H, ^
成大技轉育成中心將以專業、服務品質及效率為導向,從學校及企業界供需角度出發,以專業積極的態度來經營,中心提供的服務如下,一、技術 / 授權移轉, 專利盤點 / 分析 / 布局、市場調查 / 授權廠商,協商談判 / 權利金計算 / 合約擬定;二、新創事業 / 育成,前期:軟硬體設備提供、協助撰寫 BP/ 資金來源、法律意見之專業建議,後期:人才移轉 / 經營管理;三、產學合作 / 建教合作;四、 區域產學合作。+ t* _* c; a0 i' f5 i: o4 f
+ n9 {- a9 s  |+ s" {7 x
由於成大技轉育成中心在產學合作績效卓越,受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肯定,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內設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時,委託國立成功大學營運;為國內第一家設立在科學園區內的旗艦型育成中心,軟硬體機能齊全,同時中心內部引進許多知名專業服務機構,在金融、財會、法律、人才等多面項上提供進駐企業及時的諮詢服務,也讓廠商能更專注於研究開發上。亦歡迎相關專業服務性廠商洽談進駐。# N  K: c% v7 Y& Z
& P. g6 r$ Q9 c- f; t3 k
南科育成中心與成大技轉育成中心的資源共享,主要的培育範圍與南科園區契合,包括電子光電、醫藥生技、精密機械、奈米能源等,堪稱為進駐科學園區的最佳跳板;服務觸角亦於 2007 年前進南部科學園區的高雄園區,與南科產學創新中心一同為業界服務。9 L0 J8 i) _" M0 k$ `

. {9 l; X+ T" g8 q# I南科育成中心 2008 年擴大協助培育廠商產品與技術行銷推廣的服務,除 7 月發刊的「國立成功大學產學合作季刊」外,該中心亦將與進駐廠商生合科技、大能生物科技、星輝生技共同參加 7 月 24至26 日於台北世貿舉行的「 2008 台灣生技月」展覽,歡迎至展覽會場參觀及洽談。
17#
 樓主| 發表於 2008-7-28 01:00:22 | 只看該作者
從實驗室到市場:如何跨越鴻溝
# P+ u+ O; x7 s! c4 s% s+ l  h' |4 L科技日報 - 2008年6月28日2 Q3 `, b1 M7 e% |& B4 Y1 J* N' V
; I& T8 _( y: R; x! `, W
富有創意的想法一旦產生,通過由大學與企業界組成的評委會評估認可后,即可得到專項的研發資金資助。研發成熟后迅速從學術領域剝離出來,大學老師成為初創企業的首席技術官,他的學生就是該企業的研發人員。 具體做法是在系里設項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研發、充分得到實踐 ...
18#
 樓主| 發表於 2008-8-12 17:30:12 | 只看該作者

高雄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設立開放實驗室及培育室

【高雄訊】高雄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為整合產業服務網,建構完善培育環境,透過「技術共同研發計畫」及「開放實驗室╱培育室」,提供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及創業之全方位服務,及提供學校軟硬體資源及教師之技術,以支援產業界進行研究開發。 $ v9 ?$ n7 _' S
* H+ Z- |& R) X' Z7 w* |
該中心培育的重點有:教育開發產業、新興生化科技、環保生態資訊及精密電子工程等四大類,並以:1.協助企業開發新技術及新產品,以提升產業的競爭力。2.加強與媒體互動,以協助企業進行產品廣宣、展覽及行銷推廣。3.加強國際間育成經驗之交流,並開拓廠商經營視野。4.透過學校教授研發成果之推廣合作促進產業與學術的共利發展等為未來發展目標。
. v% C9 X) k& Q) |/ a
/ v9 r$ q8 D+ I  n/ s) A7 ^該中心表示,創新育成中心成立於民國96年2月1日,辦公室位於燕巢校區的致理大樓405室及高雄市三民區黃興路158 巷2號,主要目標為強化與業界合作及民間投資計畫的拓展,做為業界合作及民間投資的平台。高師大雖為師範體系,近年因應轉型積極投入產學領域,自成立以來,已積極延伸觸角至各項產業界,並斥資百萬重新整建五棟學人宿舍,改建為獨棟別墅型辦公室之培育室,為45坪大空間,In House提供廠商進駐,其地點位於商業區與住宅區間交界的黃興路,環境清幽,並附停車位,此項優勢亦帶動廠商進駐熱潮,之後陸續將該區之學人宿舍全部改建為創新育成中心之培育室,以提供廠商進駐辦公及研發產品。 2 H& W# J" b$ p- ^0 ~  [

* Y$ J' K' g8 n% x中心為加強服務進駐廠商,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與育成交流聯盟、臺灣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行政院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金屬研究發展中心,商談策略聯盟之相關事宜,並於日前簽訂策略聯盟合作備忘錄及合約書。金屬研究發展中心允諾協助招商,並提供共同培育的實質合作。在以結合理論與實作之方式,提供師生產學互攜之教學內容與訓練課程。 / a. x5 G9 U3 t+ e
% x9 V+ S7 z! C) Y& N
該中心積極延伸觸角至各項產業界,並創造佳績,日前與多家廠商簽下產學合作協定,於96年12月5日與樂活國際有限公司簽署營運輔導合約,於97年4月3日與新富山國際企劃公司簽定「營運輔導合約書」,期許未來能呈現不錯的佳績,令人期待有更多優質廠商進駐本中心之培育室,近期進駐另有優惠。
19#
發表於 2008-8-21 12:05:14 | 只看該作者
量多質不精產學合作遇瓶頸
& u3 v8 j5 i( B6 F1 e自由時報 - 2008年7月26日
& J0 ?: o/ Q5 }4 r. g9 H$ `6 f( W
〔記者劉力仁、胡清暉、陳宣瑜╱台北報導〕被形容為大學全民運動的「產學合作」,推動六年來,專利、技術開發產量驚人,但學界及業者都傳出「量多質不精」的檢討聲音;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產學合作這一塊幫助很多技職體系的孩子學習,教育部也投下很多資源,但他相信仍有 ...
20#
發表於 2008-8-28 11:30:54 | 只看該作者

加值產學合作 育成專業化 藉由更積極輔導,倍增新創事業培育成果

  歐美國家在面對新的經濟環境,早在1950年代即開始倡導育成中心策略型態,直到進入21世紀,育成中心朝向營利事業化發展,其媒合動能足以不再僅靠政府經費而生存。我國也在11年前也開始發展創新育成中心,當時著重在育成企業成效上的量化,為了讓創新育成可以朝質化發展,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表示,今年開始推動產學合作育成加值專案,藉由更積極的輔導,倍增新創事業培育成果。 1 d/ W- u! S" S# X4 `0 S+ G" J8 i

4 c# L; ]( E  X- r$ u7 K$ I1 c  長期致力推動育成中心的中國生產力中心表示,早期歐美先進國家政府所倡行之育成中心,重點在強化科技進步與企業家精神,當時,先進國家育成中心主要目的在使企業面對高速變化的全球化挑戰,可以持續保有競爭力及市場地位。到了1990年代,多數先進國家政府提出「創業育成」概念。「創業育成」其構想是讓育成中心可以扮演「有利職場空間」的單位,他們的功能是可以提供育成企業顧問諮詢、技能發展及聯繫網路。這個方向讓每家育成的標的企業都能夠享有專業化支援、種子資金及連結內部、外部資源。
* e/ q. d0 Y+ s8 |' i$ J: f1 M2 e. O( r0 N
  創新育成中心另一項值得重視的趨勢是朝「網路育成」、「專業性社群」、「虛擬社群相聯結」發展。以美國北達可達大學(Universi ty of North Dakota)1984年成立的創新中心為例,該中心透過其多年育成經驗,目前該校育成中心發展出三個創投網路,這三個創投網路總計育成400多家新創事業,創造了4000個就業機會,吸引超過一億美元的投資。北達可達大學2003年更投資將近420萬美元設立InaM aeRude Entrepreneur Center(IMREC),提供創業者在良好區域環境、魅力辦公空間及便宜租金、濕式實驗室、大型伺服器支援設備、創意實驗會議空間等有利條件。 3 q% P& K: t" I# `9 S
0 i' C. {- K7 T0 T. F* O
  我國每年新創事業達10萬餘家,為讓具潛力之新創事業不再因受限於資金、人才、技術等因素限制而發展受阻,延續過去育成中心發展的成績,未來將朝更專業化育成服務。賴杉桂處長表示,中小企業處今年著手推動「產學合作育成加值計畫」將是一個以「育成精進化」、「服務特色化」及「發展差異化」為主的嶄新政策,期能藉由跳脫單純育成企業的作法,培育具特色、優質且有潛力的新創事業,營造台灣成為全球亮眼的三創(創意、創新、創業)發展園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3 01:44 PM , Processed in 0.16602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