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sunny.y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也開始認真思考當「漂鳥」的可能性?希望能夠闖出一片天,活得更自由自在?

[複製鏈接]
21#
 樓主| 發表於 2010-6-2 08:31:46 | 只看該作者
「農的傳人」6人棄百萬薪 耕地圓夢 6 l- }1 j: {' h+ Z
聯合新聞網 - ‎2010年5月31日‎
4 j( i1 q! Q1 m1 Y  T4 o. O
, o/ T6 c$ D  ?「看見玉米收成時,那種喜悅真的無法形容」。39歲的半導體工程師蘇建信,一年前,放棄年薪200萬元的工作,參加農委會農業職訓課程,遇到其他五位同樣有「農夫夢」的青年,現在六個年輕人一起在苗栗承租2.8公頃土地,耕作有機農業,並且自創品牌,開創人生第二春。 ...
22#
 樓主| 發表於 2010-6-2 08:33:19 | 只看該作者
解甲歸田!逾九百位青年加入農業行列
- t- g& L5 N% t1 D, r' p; B中時電子報 - ‎2010年5月30日‎
9 |; b% A8 Y( B: u- r5 ?; i
) p5 a! m# X8 Y& [5 b" X1 q這當中,不乏學經歷亮眼的人才,例如半導體工程師、大陸台商公司主管、房仲老闆、業務高手等等,他們的投入,為老年化的台灣農業,注入一股新氣息! 現代社會職場壓力特別大,很多上班族一早七點出門,到了晚上九點還在公司上班,下班後可能還有應付不完的應酬。 ...
23#
發表於 2010-8-8 00:41:28 | 只看該作者
科技新貴捨高薪_開拓有機夢田 * U, p  B& Q5 n6 S" w% z
中時電子報 - ‎2010年8月5日‎  }, L. ~7 b5 M5 F
! Y8 ]  Q+ N+ ?1 I2 P7 O8 \$ |& V
四十歲的楊從貴原是外商科技公司管理階層,放棄高薪在官田鄉隆本村開拓有機農業,結合同樣來自科技業、機械業同好,租了五公頃農地營造溼地生態環境及有機農場,有機菱角、有機稻米產量雖不高,因生產過程堅持不使用農藥及化肥,農場也成水雉等保育鳥類棲地。 ...
24#
 樓主| 發表於 2010-8-17 07:32:26 | 只看該作者
科技新貴捨高薪_開拓有機夢田
# K* N* X+ ^! {& j4 w: n$ b中時電子報 - ‎2010年8月5日‎
/ w/ K0 J. e/ G# `% R* v6 P0 P' {9 v0 S3 h" a* C  e; {' |
四十歲的楊從貴原是外商科技公司管理階層,放棄高薪在官田鄉隆本村開拓有機農業,結合同樣來自科技業、機械業同好,租了五公頃農地營造溼地生態環境及有機農場,有機菱角、有機稻米產量雖不高,因生產過程堅持不使用農藥及化肥,農場也成水雉等保育鳥類棲地。 ...
25#
 樓主| 發表於 2011-3-22 13:50:47 | 只看該作者
漂鳥歸田 工程師老師種花去
5 V9 U& H2 A. a/ d聯合新聞網 - ‎10小時之前‎: a; u2 @6 J9 `' M

( I6 L1 I1 j) ^5 s* }# p# e3 x$ Y兩名電腦工程師及一名補習教育老師到內門火鶴花產銷班見習後,投入種植約2公頃的火鶴花,他們對務農都是「門外漢」,但對種花充滿信心。產銷班也歡迎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內門加入這項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產業。 這3位「火鶴花生力軍」,陳姓花農擔任補教老師、李姓與曾姓花農 ...
26#
發表於 2011-4-9 23:37:18 | 只看該作者
昔日電子新貴 談農耕心得完整版
6 x$ @: Z/ r0 X# s! x公民新聞 - ‎2011年3月23日‎
$ M+ }, C$ v- u7 ?( Z4 @  f3 u8 v0 B# ?1 y& M3 d1 y" x
他是我們熟悉的科技人,將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奉獻給工作,對於參與孩子的成長或與家人相處,成為一種奢求。 但他也是我們不熟悉的科技人,38歲就擔任知名光電公司研發協理,是公司年輕的協理級主管,卻在39歲那一年,帶著曾在知名外商銀行上班的太太,和一對分別就讀國小 ...
27#
發表於 2011-5-13 16:23:27 | 只看該作者
【一畝田總裁】遊子回鄉耕耘 面版工程師改製茶
( C) J; Z0 t9 X2 f! ]) H, d7 m% w商業周刊 - ‎56分鐘之前‎6 c' H: ~% [$ w7 i. i
/ h7 E' c) j, D" K  f$ s
王維誠民國69年次,原本是個觸控面板研發工程師,25歲那年毅然決然回到三峽安坑老家,守護這座家族傳承將近百年的茶場。 回來的第一年,王維誠就奪下第一屆天下茗茶大賽金牌,老父親雖然沒多說什麼,但誰都知道,有子承衣缽,他是全家最開心的,儘管這一個事業轉彎,原本 ...
28#
發表於 2011-5-19 15:02:31 | 只看該作者
顧不了肚子 科技新貴退場4 r; @2 R$ H8 U9 K. L3 U, x
yam天空新聞 - 2011年4月26日
" g8 Z' U5 C; a; [6 z# [/ G/ _  L( F; L! ]1 f1 [
科技新貴洪辰岳因崇尚樂活,毅然放下高薪工作,返鄉開設有機農園,但民眾對產品價位難以接受,面臨經營困境,入不敷出,為維持生計,只好「退場」。 ...
29#
發表於 2012-1-15 18:23:17 | 只看該作者
大村葡萄晚採 搶攻春節市場
; S( N) c4 A/ S2 K& G) d聯合新聞網 - 2011年12月27日8 a: N  f* c2 g3 |; L5 A
... 把目標放在明年的夏季葡萄,因而今年冬季葡萄栽種面積只有200多公頃。 陳正恩說,去年他放棄科技新貴行業,返鄉務農,今年夏季葡萄上網直銷,很快賣光,收入過得去。
30#
發表於 2012-1-15 18:25:14 | 只看該作者
淡水秘密景點 情境展報你知1 P4 X0 O6 T* z" M$ p- F8 K% D
中央通訊社 - 2011年12月21日
& d' p/ ?! n( L) x原本從事成衣批發的李漢威,在三芝開起咖啡烘焙坊;吳仲宗放下鍋鏟,改抓起泥土、畫筆和刻刀;曾經是科技新貴的劉力學,在山海環繞的三芝種起有機蔬菜。 ...
31#
發表於 2013-2-25 14:01:18 | 只看該作者

農信保基金 協助科技人士投入農業 活絡農村經濟

(20130225 14:02:44)近年來台灣越來越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轉行返鄉投入農漁事業,他們對傳統農漁業的產銷經營有不同的看法,對土地及環境有更多的關懷,本著原有行業的專業與經驗,並擅於汲取並運用多方面的知識來從事農業,運用策略聯盟,結合異業作為農業精進發展的助力,往往能在短時間內,從農業的門外漢進入成為農業專家。+ c+ F0 }& k  g8 b% e$ a2 \
- l5 {! `) S' @6 d1 G1 O0 k; N+ Z% k
在台灣農民年輕化、科技化、全方位的發展過程中,融資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為提高金融機構對科技農民的融資意願,農業信用保證基金亦積極提供信用保證服務,協助擔保能力不足的科技農民順利取得經營所需資金,發揮農業融資的中介角色功能。3 S8 o" m0 F2 p4 G3 f

0 i7 q( p$ w1 I) V+ r+ ], U位於高雄市大樹區的綠冠有機農場,負責人巴錦楙先生,曾是台灣最大半導體公司台積電的經理、封測大廠日月光的廠長,頂著這些耀人的頭銜,巴錦楙卻在50歲前,選擇返回高雄大樹老家,和2位同樣想要走出辦公室、曬到太陽、接觸土地的同事,一頭栽進種植有機鳳梨的世界。
32#
發表於 2013-2-25 14:01:24 | 只看該作者
但是從台灣最先進的科技產業,轉型到最傳統的農業,而且是與慣行農法完全不同的有機農業,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巴錦楙一方面到屏科大學習有機農業課程的理論,並以自家農地實證紀錄,更不斷瀏覽國內外書籍刊期、蒐尋網路資訊以汲取有機農業的知識來反覆驗證,選擇以通過MOA自然農法和土地共生價值的有機驗證為目標,同時將過去在職場上的經驗和訓練,運用在農場經營上。巴錦楙表示「技術是台灣農業的強項,但因受限於土地狹小,很難達到一定的經濟規模,必須透過有效的經營管理來提高效益」、「經營農場和經營公司一樣,要有績效管理的觀念,注重成本核算、產銷調節,並訂定年度成長目標,做有計劃的生產」。別人稱他們為科技農民,他們則稱自己是知識農民,必須藉由不斷的學習,以知識來創造經濟效益。( |! u7 b* n8 M+ T" q
" c& r3 Q' q( F5 \$ i" ]1 D$ p
綠冠有機農場位於高雄市大樹區,沿著山坡地種植的有機鳳梨,地勢上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及適合鳳梨生產的黃沙壤土,環境條件也有利於從事有機農作,大部分已通過MOA自然農法有機驗證。但綠冠最大的挑戰是「良率」問題,平均只有12%,亦即每生產100顆鳳梨,只有12顆可以「現貨賣出」,鳳梨生長期又長達18個月,種植成本過高。因此,綠冠訂下多加工、少鮮果的策略,鮮果與加工的比例是二比八,並嚴守有機概念與供應鏈管理,與業者合作研發各項有機食品,包括鳳梨酵素、碎片、軟糖及果醬等產品,均通過慈心有機驗證,巴錦楙提出「有機,不是友善土地的唯一,消費,決定自然生態的未來」的理念,在網路、國內超市,有機連鎖店銷售,積極推廣有機食品。他雇用社區裏的媽媽們採收鳳梨,增加就業機會,開發加工食品增加社區產業發展,活絡農村的經濟活動,這也是鼓勵年輕人返鄉務農、吸引人力回流農村的利基。1 O" H3 ^1 ]& R1 G5 y' i

) k* P+ c* |4 k- L5 Z1 d. l; h巴錦楙以有機農法逐步調理土地,想讓整片坡地成為有機耕作地,讓自己生長的農村成為有機農村;為了擴大有機農業的經營規模,向大樹區農會申請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性貸款,用以承租大面積土地及購置設備,並透過農信保基金保證,順利取得資金,有計劃的朝目標前進。9 ?# x/ ^2 b0 X' z1 O( ^1 ?
# F1 t' N2 W4 l4 K  X! r" M) @  ?
基金網址:www.acgf.org.tw 4 t' l* m! H4 Y# F, E0 Y# W1 n

* _8 N+ p* c3 s( I6 g/ O" H0 i訊息來源: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6 07:47 AM , Processed in 0.1340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