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chip1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RM硬體工程師的困惑與轉行的思考(轉)

  [複製鏈接]
21#
發表於 2007-10-12 14:55:58 | 只看該作者
看看別人,想想ARM,這些資訊很實用,希望你的路越來越順!!
22#
發表於 2007-11-9 15:29: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sonchung 於 2007-9-10 07:13 PM 發表 1 u) @# o. G) T* ?: L3 J1 v) l
其實再怎樣精通這些TOOLS和流程* i0 _! x* Z9 N# A
若是沒有興趣做到後來到都會存在一種困惑和轉行的迷失
* q& q$ P6 C# R5 {# J軟體硬體韌體和IC設計都只是為了要實現產品而已- S; _8 d0 k/ `% _* c0 u* U
你說精通這些技術有多偉大嗎? 並沒有.
5 k1 @% y5 X6 |( t4 U3 F讓公司賺錢這樣就算盡了工程師的本分 ...
! x- B) A( ?$ L9 y2 L# p  b* t
是啊.時間會考驗一切的.剛摸時.恩.興致勃勃.做越久.沒興趣支撐的話.或是其他動力.大概就會困惑和想轉行吧
23#
發表於 2007-11-9 18:18:49 | 只看該作者
其實arm也是需要興趣的...
: ]& M0 ~- g2 W, q9 C/ c不然真是很枯燥的工作...
24#
發表於 2007-11-12 17:18:41 | 只看該作者
准备切入这一行,分享一下大哥大姐们的经验
25#
發表於 2007-11-13 16:19:40 | 只看該作者
辛苦總是有代價的,+ E; L# {' t/ _% c& T" ?4 \+ U
從最初一竅不通慢慢磨練,
2 o" y( a( L# D( w8 m  C* q學到就是你的了。
26#
發表於 2007-11-14 11:19:48 | 只看該作者
Good topic. Thank you for the share!!
27#
發表於 2007-11-18 12:46:11 | 只看該作者
小弟也是初學ARM的新手~想了解ARM工程師未來的發展~
28#
發表於 2007-11-21 22:17:10 | 只看該作者
對這方面有興趣
8 f7 o. d/ l* A) K1 _& J! N, c所以來看看 是不是一個適合我的職業
  ^% ]' C/ a: y( Othx
29#
發表於 2007-11-30 00:04:32 | 只看該作者
我不是做embedded system的,不過看一下你的感想。
30#
發表於 2007-12-11 16:10:38 | 只看該作者
幫推,真是說到心坎裡去了∼~2 P2 Z/ X0 t& E. T. K
有高手...介紹一下吧````````
31#
發表於 2008-7-11 11:16:26 | 只看該作者

看看

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回復來看看

評分

參與人數 1Chipcoin -3 收起 理由
chip123 -3 敷衍回覆!何不交流點心得?

查看全部評分

32#
發表於 2008-7-15 22:07:50 | 只看該作者
來了解一下,對ARM工程師的認知!!
33#
發表於 2008-7-15 22:13:30 | 只看該作者
身為相同的行業的人6 j2 Z3 ~4 ~3 g: c" d
我也想看看未來的出路
34#
發表於 2008-7-15 22:13:54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能力,對我而言,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
35#
發表於 2009-8-29 12:58:38 | 只看該作者
嗯嗯,感謝大大的分享啊,也是最近轉職到Embedded system hardware 的啊,剛接觸 都不懂所以拼命上網爬文,做功課啊,找了幾本書正要去買中說……
36#
發表於 2010-6-19 10:48:1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了前半部分,我覺得那個人很強了。但是擔心也是存在的。何況有些公司driver部分不是由硬件工程師來做的
37#
發表於 2010-6-23 16:00: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ImLesley 於 2010-6-23 04:02 PM 編輯
3 w, Y3 M# n! }6 n4 t
! X5 f9 i# C' }% P" X真厲害!!
& Q8 q# X% |& G* q: y* W% c+ L4 d不因已有的技術而自滿,時時刻刻都想提升自己,值得學習~
38#
發表於 2010-6-23 19:34:47 | 只看該作者
我是剛剛才轉過來的 , 在硬體方面總覺得不是很難 , 難的應該是韌體的部分..
39#
發表於 2010-12-21 17:31:38 | 只看該作者
這確定是發生在台灣的事情嗎?如果是,我有個疑問:為啥不換工作?+ f" ]' Y2 u- ~$ ?) i2 i" Y$ p$ u
這已經是老闆要你作超出你負荷的工作,不可能要你又寫硬體描述語言,又要你寫程式;硬體和軟體基本上很難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7 c" k+ G' _/ C" z& a. P

% A8 O' Z+ Z0 A. M7 H0 e如果老闆真要這麼玩,那好,要不要過安規?要不要做穩定性測試?環境測試?這些找誰做?
: o' d1 ]/ s3 y2 I換工作吧!不管怎麼看,這家公司一點前途都沒有。
40#
發表於 2010-12-21 18:09:04 | 只看該作者
硬體做到最後,能做些什麼?' D6 u; I7 b8 v4 O5 u
  第一:RF。; X5 Y) _$ j( g. n6 ~8 d6 O
  這一塊需要非常多的理論和經驗,只要一聽到這塊板子上有RF,這個案子就會變成每個硬體工程師的夢魘。+ y3 V. g& h1 _, a
  但是就因為入門門檻非常之高,所以這一塊也很肥,油水也最多。
$ T% l- f! u0 `- e6 ~& [* ?; Z# l  第二:安全規格工程師。
+ K7 [4 A; l1 p4 E  要知道,EMI這種東西,你根本無法想像的出來哪個地方在哪個頻率會冒出一根能量出來;而且每個板子的狀況都不同,幾乎沒有通解可以。
% k3 j& d+ z# o- W( j: O  雙面板、四層板也就算了,六層以上的話,如果你不從PCB堆疊的方法就來抑制EMI的話,那會搞死一個工程師。如果遇到機車一點的客戶,還會要求under 6db。: v' S7 ~$ H& S, y. [
  不要小看這6db,不知道有多少工程師的青春消耗在這上頭。
% l3 ?. B0 `- `( b0 V  最後:Power。( y7 X) h: v8 o: R2 s  x
  這一塊,是最簡單,但也最棘手的一塊。" x6 Y# R+ Q, W2 c$ Y! q1 r
  首先就是要不要加電池?如果要加上電池的話,你就必須要做硬體的電源管理;充電要怎麼充?用什麼電來充?要充多久?你的電池如果沒有保護電路的話,你還得加上保護電路。
: h/ }- V. w$ E/ b" K% E  再來,這一條線要走多少電流,太細會變成保險絲,一般的情形還可以撐得過,如果一個湧浪電流過來,抱歉,馬上就變成垃圾。太粗又佔面積。8 t8 k+ w% O- c9 B% D
  DC轉DC的部份,有分成LDO和Switch,用LDO的話,會有效能轉換不好,容易發燙的問題;Switch雖然效能很好,也不會發燙,但轉出來的電源上的ripper又比LDO來的大。
6 w6 _+ k! s0 j  硬體最後的出路就這三塊,其他的一點複雜度都沒有。3 X: g/ O" u6 \2 F. W: R2 h
6 ?5 }2 m# v  y4 v0 b$ ?( h
  ......: P0 K- J! q4 d8 ]
  其實還有一塊,叫做系統整合。
. \* K8 z" J. d" k% \  就是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加加起來,A/V,類比、數位、IO……全部弄在一塊板子上。$ w/ W* {9 J  C9 p0 F2 n6 P
  但我知所以沒有把這算在裡頭,是因為這是硬體工程師的基礎課程,基本中的基本,所以根本不能算一塊領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5-31 02:45 AM , Processed in 0.1260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