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chip1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站務討論] 網路市集 vs. 社區聚落感

[複製鏈接]
81#
發表於 2014-5-9 09:53:50 | 只看該作者

「2014薪火相傳」社區文化有活力!

(20140507 15:35:38)由文化部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苗栗縣三義鄉救護協會辦理的「2014薪火相傳」活動,將在10日(六)08:00至13:00於三義鄉救護協會前廣場(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八股路重河段745地號)辦理。主辦單位表示,這次活動為免費參加,詳情請洽劉欽格理事長037-873269/0932-617228,從早上8點啟動,「活力相續,熱情接力」,場場精彩,歡迎您蒞臨來感受社區的活力與文化的多元性。5 Q3 J% r5 Q7 \3 h

1 R3 h8 c, r) O1 ^. p「2014薪火相傳」活動主要呈現三義鄉親老、中、青、少四代多元的社區文化,由育英國小、僑成國小、建中國小同學表演熱歌勁舞及客家民謠,展現在地客家文化活力,代表「年青」一代的三義高中表演「客演舞集」,西湖社區、雙潭社區各自演出代表客家舞蹈的「採茶舞」,三義鄉老人福利會更是熱情贊助我們「大日子」的演出。+ \7 N  @! C% n( N: [- V* [/ V+ n4 V
! l8 T' K* P2 C. e
三義救護協會之成立,緣由於該地救護醫療缺乏,劉欽格理事長有感於此,乃召集鄉內志工成立救護站,今年屆滿20週年,節目中場將特別感恩已服役超過10年,今年必須除役的救護車;更感謝在地企業「青志工業公司」捐款致贈新的救護生力軍。
0 C$ I. ~) z1 R$ ^# [
, V3 y- w! b! _  J1 ]客家人「好客」是國際馳名,當日午膳將動員三義鄉內各村志工300多人,分別料理客家炒米粉、竹筍湯等等傳統美食,份量足以提供3,000人食用,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一同來參與。更多的藝文活動詳情請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http://www.nhclac.gov.tw查詢。- Z! \' {$ Z. A

; v/ G8 t: l, n$ Z% A6 m6 g3 C  _訊息來源:文化部
82#
發表於 2014-7-29 10:27:55 | 只看該作者
廣邀天下善士 共聚環保善念
& M5 n/ e8 u9 ]/ P) {1 g  Z, {2 D# ^+ z  A
圖說:梧桐環境基金會陶曉怡經理(左二)與陳仁真(左一)專員蒞臨大愛感恩科技研發中心參訪,透過研發部 陳意容博士(右一)詳細介紹回收再生聚酯纖維於搖籃到搖籃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產品永續環的目標理念。(攝影:邱浩喆)
$ N; j' {/ C% v$ p& B5 ~9 [4 ~' A. G/ p, b( Z7 w8 n/ m2 j3 i) i
(20140726 10:07:57)靜思語:「發心、用心、集人人愛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梧桐環境基金會計畫於年底舉辦「想得美」論壇,邀請各界人士於不同領域提出『綠色經濟』的經驗分享,希望能邀請大愛感恩科技一同參與此次論壇分享,並且建立長久資訊交流的合作關係。
- s. R# n9 P. e: m9 i) ?- ?/ K  Y' C$ l: X* R+ x' I
梧桐環境基金會以植樹與改善環境為使命,屬於環境保護類的非營利組織,與大愛感恩品牌同為綠色領域的整合平台。梧桐自從2013年成立後積極將產官學資源整合成綠色活動、論壇、影展等,同時與社區透過專案送出樹苗,來鼓勵大家多多種樹。: P! O" J/ }, Y, u1 ^

/ d9 R4 u% a9 k7月17日梧桐環境基金會陶曉怡經理與陳仁真專員蒞臨大愛感恩參訪,希望了解大愛感恩科技的企業社會責任如何結合品牌行銷及研發技術,將回收寶特瓶轉換成終端環保產品。首先由虞珊明師伯導覽低碳生活概念館,並由研發部陳意容博士詳細介紹回收再生聚酯纖維於搖籃到搖籃的過程中,能夠做到產品永續環的目標理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3#
發表於 2014-7-29 10:27:59 | 只看該作者
陶曉怡經理說:「梧桐基金會是一個整合的平台,將好的事情或好的企業傳達給政府機關、學校、消費者;今日參訪過後,透過平台傳達環保理念來讓更多人落實在不同層面,譬如: 消費者能夠請購大愛感恩科技的環保產品來支持,政府機關能配合綠色環保產品來執行業務等,每個人在各種崗位上,都可共同努力讓這個理念昇華發芽。」
% p1 ~( ^% u9 Y; M) _' P1 s7 X
陳仁真專員說: 「大愛感恩科技品牌並不是為了做環保而刻意製作產品,而是經由創意行銷及技術,將一般人認為廢棄物 (錯置的資源) 轉換成環保再生產品,並且加入產品背後與人連結的生命力及故事,讓資源再生的製程變成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6 f) \4 T& S+ C1 t$ k; o8 R- w$ m1 i; ?2 |0 J' I* W
梧桐環境基金會2位貴賓於大愛感恩參觀低碳生活空間概念館,以及與大愛感恩科技李鼎銘總經理深入談話、分享經驗,對於年輕人希望投入社會責任企業並且擔憂是否能夠順利營運下去,李鼎銘總經理說: 「 證嚴上人慈示:『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權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不管各企業於環境領域的哪層面努力經營,不管企業大小規模,只要有心投入都是對關懷社會/環境永續的事情。」現代年輕人或小型企業不需要擔憂,只要懷抱著理想勇往前進,膽大心細並且永不放棄,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D6 {  j, F5 @

: a3 C! O2 @0 ~( c5 J* x( c9 F大愛感恩科技 廖佩吟 台北報導
  m1 X  E/ C2 z8 b; x連結: 0142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參訪 http://youtu.be/V4BdYNWDw3A
& |7 v0 _9 ^0 X" i1 @/ k$ m# I% G
9 Q9 \! W9 E: e# j$ p訊息來源:大愛感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4#
發表於 2014-9-16 12:21:07 | 只看該作者

KANO馬志翔參加樹科大始業式 勉相信自己、認同自己


( l" D1 j0 c5 M9 z& h5 c9 {! V5 N圖說一:志工大學誓師大會: Z- D- G' B. g; r% {; J( l. n
- t5 |. [8 e/ C
(20140916 09:12:24)樹德科技大學學務處主辦的「103學年度四技新生定向輔導」始業式,請來最夯、最帥氣的電影「KANO」馬志翔導演,並由表演藝術系唐甄與黃傳恩等二位同學展開與導演的對談互動。半工半讀做過拆板模工人、模特兒、演員到導演,馬志翔說自己「從抗拒自己的原住民血液、藉由過去及歷史認識自己的光榮與悲哀、從總是被選擇的演員角色轉換壯大自己、在矛盾與挫折的歷程活出精彩,現在的自己充滿自信」,馬志翔告訴同學「抬頭看天空,才能海闊天空;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怕輸,就認真想辦法贏」,語畢,博得如雷掌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5#
發表於 2014-9-16 12:21:32 | 只看該作者
! x+ R' G; x9 h6 P" Q: Z9 B
圖說二:右起馬志翔導演、唐甄與黃傳恩等二位同學
6 \% z$ ?) A# H: m. `8 G) Z
9 L: G; `8 C- V「新生定向輔導」始業式由校長朱元祥主持,日間部及進修部四技生約2千6百位新生。朱元祥校長首生贈送新生五樣見面禮,以及頒發優良志工、社團、國際志工等獎勵狀,並帶領所有學生及出席的行政主管共同宣誓朗讀「志工守則」,期勉師生邁向志工大學目標前進。主任秘書盧圓華、學務長顏世慧、教務長蔡武德、總務長宋鴻麒、設計學院院長翁英惠、管理學院院長陳清燿、公共事務室主任陳慶樑、稽核室主任李玉萍、嚴大國與鄭國華二位副學務長、國際及兩岸事務處正副處長鄭時宜及龔蒂菀,以及蘇登呼、陳佳宏、宋玉麒、胡舉軍、陳怡良、陳宗豪、王昭雄、林志學等系主任共同見證這新學年、新氣象的開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6#
發表於 2014-9-16 12:22:06 | 只看該作者
) _/ [$ F) ~4 O' x3 o. `
圖說三:朱元祥校長、謝文雄副校長與同學合影) p' F$ W! B) U0 Z* A

7 S7 e1 o* w1 l8 K$ |/ G朱元祥校長以「關鍵時刻」強調大學生活在人生各階段的舉足輕重,勉勵新生在就業、深造、結婚交友等三大關鍵時刻,能够有計畫的學習、抉擇,並在關鍵時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副校長謝文雄也以「享受學習、勇於挑戰、絶不放棄」與新生約定,一起四年後的畢業典禮再見。
& ~" }  X8 e, o該項新生定向輔導活動將持辦理至明天(16日)截止,期間有「校園大發現」、「日光大道」、「職涯啟航」、「交通安全一把罩」、「防災安全達人」、「健康大樂透」等定向打通關;「性平Easy go」、與畢業門檻緊密關係的「英檢說明」、「社團表演」、通關英雄榜表揚等,以及同步舉行的防護團防災演練,包括緩降機、消防栓、滅火器操作使用,期待新鮮人四年能快樂學習、平安渡過每一天。2 F2 R/ w* S9 q& C0 }
+ k$ n' p) Y5 s5 h
訊息來源:樹德科技大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7#
發表於 2014-9-26 09:57:17 | 只看該作者

這裡也能施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

「南華愛校‧校園淨美」教職員全體總動員
0 K& f  g, I, W9 R* T
) |: M" m( a$ o, f/ C+ P  q「南華愛校‧校園淨美」教職員身體力行,一起淨化校園。) V1 e9 ?% i: `* c! V+ z0 L' v) ^+ [

' w% @' G+ M/ a$ m* o(20140925 17:29:10)南華大學為落實創辦人星雲大師推動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於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發起「南華愛校、校園淨美」活動,並訂於每月第四週的週二為校園淨掃日,由校長與副校長率領一、二級主管及教職員等,全體總動員清掃校園,共同維護學校環境清潔,以打造乾淨舒適的環境,同時也培養愛護環境之美德,力行數月以來,成效極佳。
- Y) M) Q' w' ^6 W$ C( e
; b' q( I* @& O  v南華大學「校園淨掃日」活動施行數月以來,已讓教職員養成習慣,每到這一天大家皆主動相約集合參與淨掃活動,9月23日由林辰璋副校長率領全體教職員進行校園淨化,適逢開學之際,也特別號召新生一起參與,將環保觀念融入生活中,共同維護美麗的校園,讓南華大學天天都是環保日。此次,更於活動前以「三好歌」搭配暖身操,讓忙碌的同仁們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動動筋骨放鬆一下心情,現場氣氛歡欣熱鬧,也吸引學生停下腳步感受三好氣氛,不少學生也挽袖參與一同加入淨化校園的行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8#
發表於 2014-9-26 09:57:42 | 只看該作者
: j! V$ [  m8 l+ S/ o8 r! l2 X2 [
南華大學「校園淨掃日」教職員身體力行,清掃前特別以「三好歌」搭配暖身操,活絡筋骨。. `  S" S6 u. _9 O; X7 p7 S

. o) {" d4 |" l6 Q# S南華大學行政副校長林辰璋表示,透過每個月一次的淨掃活動,不僅能讓教職員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表達對校園環境的關懷,也能藉此鼓勵學生力行三好,享受服務的快樂,作為身教的最佳示範,同時,更能增進全校師生實踐環保的動力,達到落實清淨校園,提升校園環境品質,維護師生健康的目的。經過教職員們齊心清掃之下,南華大學的校園景觀變得煥然一新、亮麗許多。當天也宣導下個月的淨掃時間,希望10月21日能召集更多學生共同力行三好,一起參與淨化校園的活動。 ; X$ j  }! i6 I8 G& h  _

5 L$ P6 N  m; I$ T' X$ `訊息來源:南華大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89#
發表於 2014-10-20 09:29:02 | 只看該作者

老中青幼齊聚?像夥伴同學會?

社造20-村落文化節 守護臺灣不斷電 老中青幼齊聚一堂 就像夥伴同學會" F5 U8 D* D' S  T/ D# C* S/ k
) ^) w& H' ]" K! Z: T& |9 V
(20141018 10:58:11)就像一場闊別20年相見的同樂會般,全國社造工作領域的老、中、青、幼四代聚集在台北市松山文創園區的「社造20-村落文化節」大展開幕典禮上,公部門和社區代表一起用筆寫下對未來的期許:臺灣社造不斷電。
% s/ W, i1 H0 u, f. u- \  L
' W% i( G2 k& N: W7 a4 K0 a" r對於社造的發展與未來,文化部洪政務次長孟啓提到「臺灣最大的資產是溫潤,社造是由下而上去建立一種全民共識,進而改變政府的態度,這力量是正向也是龐大的。文化部未來會增加輔導過去社造資源弱勢地區,更希望透過村落文化展擴大影響;另外同步透過創力量,將「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期望將文化作最大的延伸,成為一種生活美學或是文創產業,如同大樹或小草要向下扎根,星火燎原的永續拓展下去。洪次長也在會中面對台灣的現況,給予特別叮囑:「產業如果沒有文化,恐怕就會如同近日發生的不肖業者一樣,造成社會現在這種模樣」。
7 }+ ]8 Y/ G# j. [1 w) r& ]7 e1 C- X& n8 }5 `
文化部為讓更多人共同擁抱臺灣這塊土地的美好溫度,於10月17至21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辦理「社造20-村落文化節」邀請各縣市說出自己20年來最動人的一個社造故事,也安排青年展現村落的工藝、表演、故事及生活美學等,希望台灣民間社造的無限力量,能在持續耕耘的第20年頭,擴大引發東南亞各國及大陸地區的參與熱潮,呈現臺灣公民社會的巨人身影。
90#
發表於 2014-10-20 09:29:06 | 只看該作者
早在開幕活動之前,各地村落及社區的熱情就已同步點燃,所以開幕現場由文化部洪政務次長孟啓親自到場「鼓舞」,一鼓聲,勉勵來自全國各地社區夥伴的辛勞付出;二鼓聲,見證用深耕沃土用熱血留下印記的人們;三鼓聲,祈求社造永續及臺灣持續向上的幸福力量,並邀請長期守護臺灣各面向生活或文化議題的老、中、青、幼四代同堂,其中包含黃金人口、青年、原住民、客家、閩南及新住民等族群,大家齊心持續發揮公民社會力,並對社造20年表達最深的敬意,也邀請大家一起接力寫下守護臺灣土地的幸福宣言,代表未來無限的可能與力量,正如巨人腳步協助將臺灣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扎根工作帶向村落桃花源。2 v( x" s0 E+ L! \) t7 Z9 |

, Y4 t5 H& H: w0 Q! g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大展區分別為「社造希望館」、「多元特色館」及「村落大街」。「社造希望館」藉由歷史脈絡的整理,呈現台灣近百年的社會力發展,以及青年及黃金人口們對社造未來的想像及創新模式;三號倉庫的「多元特色館」更邀請文化部社造工作最堅強有力的夥伴,全國22縣市政府為社造20規劃一個不同以往的展示形式,也就是必須由「社造原點」的故事,帶出社造未來的發展方向及願景,同時匯集最原汁原味全臺各地豐富飽滿的文化特色。而村落大街上一邊是展現熱情活力的舞蹈演出,有來自新竹青年管樂團長笛、豎笛、小號演出及互動體驗教學;另一頭是連結青年的創意與熱情,帶領大家體驗傳統工藝及創新美學的手感溫度體驗;接下來還有故事館及生活館,預備各式各樣的故事及生活美學空間,等著您一同細細品味及體驗。
! _1 n% Y! k& {  v7 N5 H1 z* }- Z/ t) `( i& R9 b* l
文化部表示,全世界正面臨老年化、少子化、社會經濟及環境變遷等結構性的改變,社區營造政策除了縮短城鄉間的文化資源落差,更將納入多元之在地特色文化產業的培力,吸引黃金人口及返鄉青年的共同投入,讓臺灣近八千個的村里文化生活品質更家出色飽滿,活出臺灣在地人親、土親之特色風貌。文化部將持續扮演村落文化扎根的資源平台角色,結合民間與政府資源培育村落社區的文化土壤,孕育下一世代社造豐華。
6 d/ n5 T* h' u! B) y' v' _* T
! M' R, n& X4 R! j( `* }% e* j  b4 P訊息來源:文化部
91#
發表於 2014-11-25 08:32:58 | 只看該作者

紀錄社區推動力?

投入愛鄉心工作 素人紀錄社區推動力" n! ]3 |9 {, ~) f
7 r* q" ^2 v2 {" y3 [
(20141124 14:55:26)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深耕地方文化工作,今年以「記錄多樣的社區推動力」為主題,培養民眾成為社區影像記錄種籽。透過民眾的在地寫實記錄,挖掘板橋地區推動社區的前進力量!這些社區影像記錄將在新北市府中15紀錄片放映院播放,播映時間為11月25日下午,本場放映活動由新北市文化局主辦。5 c3 i1 }( A+ `! V

" z, X5 A: p4 O" a  |" @9 g2 ]新北市文化局重視社區影像記錄的推廣,因為社區的議題與社區的現實相伴相隨,有人參與就有蓬勃的社區生命力與各種新生、多樣的方法介入,這些投入社區議題的人物、主題、方法,包含藝術、民風采錄,也包含當地知識分子結合擴大參與的視野。透過培力社區及關注議題的民眾拍攝紀錄片,可以在過程中帶領參與民眾社區議題,並共同進行主題探索,也一起參與構築這些多樣社區文化的搭建,此次成果就是最好的展現。
) a/ R$ \6 P; i1 p- h8 B  F6 o9 Z( G0 g" N; b
本次播映會將有三部素人紀錄片的成果發表,分別記錄了板橋地區社區發展的脈絡與社區工作者的生命歷程。透過素人之眼,可以看見板橋地區的文化、發展、弱勢關懷等面向的公共議題。9 a3 o  U- H. v6 n6 G

" K( g4 E  V! z& H「社區影像培力─紀錄多樣的社區推動力」三部成果發表會11月25日下午15:40將於新北市「府中15」公開放映,放映記者會於14:00開始。除了成果發表外,幾位記錄片作者也將屆臨現場於放映會後與現場觀眾進行對話互動。「府中15」鄰近府中捷運二號出口,為新北市重要的文化地標,此次公映不收門票歡迎對社區影像記錄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92#
發表於 2014-11-25 08:33:04 | 只看該作者
【放映片內容介紹】
# q" a% O6 x0 I# `" L4 l「戀上早期療育」/徐錦雀
( t- g  w5 W. u# P. }( \本片內容記錄了兒童早療教育中第一線工作人員參與特殊教育的過程,既有參予者的甘苦,也有早療兒童的家庭心酸。早療兒童的教育與一般教育差異甚大,教保員與原生家庭兩方面都要需要更有耐心與毅力,這不是一般大眾能輕易接觸的工作,卻是社會社區裡一股支撐向上的暖流。) ~# R* A9 }5 f6 R* K7 i+ s
( k& W0 J; k, f5 i
「港仔嘴的姑姑」/林蘇宗  m# S, x8 H) V* y6 c4 U8 i! ?3 s0 n
透過家族故事呈現板橋江子翠地區的歷史演變,內容透過幾個當地的耆老拉出小市民的生活環境在長時間中一步一步演變。老人的記憶是個人的生命史,而個人的生命史也需要透過地理環境來定標,從這一點上慢慢推出大時代的氛圍。「港仔嘴的姑姑」影像風格抒情而寫實,既記錄了家族繁衍也留下了時代意義。5 M; x7 e" T4 g) H/ E
# x5 F8 d# z7 s: |+ U1 x' h
「移動的原鄉」/陳鵬全
3 j1 h5 f9 E+ h  X9 ~. t: {這是一位曾經遭受勞動傷害者投入板橋地區影像記錄工作的生命故事,「移動的故鄉」則記錄了個人情感認同的源由,作者自傳色彩濃厚的作品,卻也點出了都市變化中與個人遷徙、家族興替的牽連。拍攝者一方面透過自省來理解自己投入社區工作的動力,一方面也經由尋找自我的過程確定了自己對新故鄉的認同。; V, l! p1 [1 ^: q4 @
4 j& N  _3 z* F% h& g
本稿連繫人:陳小姐 02_29516166轉16
, g) q/ @3 L0 z* ^2 I9 e4 a' W% l3 F! h" i. H; g
訊息來源:新北市板橋社區大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10:14 PM , Processed in 0.1290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