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4100|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11/10 2011年ICT產業景氣大預測研討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1-3 08:14: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ICT產業景氣大預測研討會.台北場
5 V9 F% w0 M2 n2 E6 c7 I4 g0 s$ c, Q% Y6 K6 P$ W
時  間:2011年11月10日(三)9:00-16:30" V( e, ~- r( d- O# q
地  點: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201室(臺北市徐州路2號)
: G! `1 b, [/ ]- I- ?/ N7 ]: s6 e09:00-09:40 2011年ICT產業大預測【楊勝帆 副所長】# i+ R! j9 c! g9 Q9 [) g3 v
09:40-10:20 中國ICT產業大預測【高小強 經理】& d- z" |# Z3 I: b
10:40-11:20 面對後PC時代,半導體產業誰將殞落,誰將趁勢而起【陳蘭蘭 研究員】
% @/ p  r3 ^/ `3 G2 t( R. A11:20-12:00 面板供需穩定,中國面板廠崛起【李秋緯 研究員】
% B$ q& e+ X$ B$ J) F' P0 S. x) U2 I+ U; L  i13:30-14:10 智慧型手機擁抱大眾,邁向黃金成長期【謝卓庭 研究員】
3 S8 ]* m8 N+ B/ o# c1 `14:10-14:50 軟硬體交戰,網通迎接匯流新勢力【沈依潔 研究員】* e' S& E' A& D8 u: S
15:10-15:50 揮別衰退陰霾,綜觀2011年LCD TV產業新契機【張乘維 經理】( f  v! u" u' K5 w7 R1 H4 K* K$ m
15:50-16:30 平板電腦帶領NB再創成長高峰【李易聰 研究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4:51 | 只看該作者

2011年全球LCD TV成長16% Smart TV出風頭

在「新興國家需求增加」、「中國TV補貼政策延續」、「歐美穩定換機潮」與「Smart TV新機刺激」等利多刺激下,拓墣產業研究所經理張乘維預估,2011年全球LCD TV出貨量可望達2億1,094萬台,較2010年成長16%。與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新興國家LCD TV出貨量將高達1.15億台(佔全球比重55%),首度超越成熟國家的0.96億台,成為未來LCD TV成長的主要動能。  n( ^0 k* @5 N; C' C. }
, Z. w- b0 T4 ~$ P
而台灣LCD TV代工廠受惠於日、韓系廠商釋單,2011年出貨量將成長34%,佔全球代工比重也將挺進30%,台灣四大LCD TV代工集團也已成型。熱門產品部分,2011年LED TV滲透率將超越五成;3D TV雖然仍是2010年IFA展的焦點之一,但2011年風采恐怕將被Google、Apple領軍的Smart TV大軍搶盡,LCD TV軟體產業生態也將產生質變。. r4 T: w, f2 e7 X% I

6 j5 `& v2 g' }: v- C.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3#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5:23 | 只看該作者
大廠競相投入  Smart TV時代來臨' w7 D% }6 b* ]0 s# K' c, U0 U7 Q

  T' h3 m6 N# @# D+ M拓墣指出,Samsung於2010年1月CES展首次推出具備Application概念的連網電視,隨後於3月開始販售,並於2010年7月開啟自家經營的Application Store。而2010年9月全球第2大消費性電子展-IFA,發現Smart TV與3D TV並列為展中最亮眼的兩大薄型電視產品。緊接著Sony也跟Intel、Google合作於2010年10月開始販售全球首款的Google TV,再再確立了Smart TV時代的來臨。拓墣認為,未來Smart TV將不再只有網頁或視訊影音瀏覽等功能,還將具有搜尋與執行應用程式等更多智慧化功能。
( \! }4 j- _0 B9 T
# I9 M. R6 T3 ~7 W/ I- K" w展望2011年,拓墣認為將會有Samsung、Sharp與LG等陸續投入Smart TV或是Google TV的開發與生產,加上光纖網路基礎設備日趨完備,以及Video On Demand線上租片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Smart TV勢必將成為2011年所有LCD TV產品中最閃亮的明星產品。雖然2010年Smart TV出貨量僅有701萬台,但隨著眾多廠商的切入,2011年出貨量將有機會達到2,562萬台,佔整體TV的比重達10.3%。3D TV則受限於單價過高與3D內容過少,2011年全球3D TV僅成長至1,175萬台。
  u; ?9 a- q+ V, Q9 [- r" l4 t0 A# T7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4#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6:10 | 只看該作者
受惠日韓釋單 台廠出貨成長34%: u8 F& h' `, N" a; Y

+ i0 L* x7 s" p& O& C2 f拓墣分析,過去LCD TV使用介面的軟體主要由品牌廠、組裝廠與TV晶片廠三方ㄧ起合作開發。未來在Google加入網路電視開發,Google的Android與Chrome將可能直接涵蓋Kernel、Application/Middleware、Shell GUI等應用, LCD TV軟體生態即將產生質變。
" [4 b, _. P+ c* B2 [+ V/ t; Q; ?' T" p% U9 K9 {! K+ U
而台灣LCD TV產業ODM業者,2010年受惠於部份日系品牌大幅的提高委外代工比重,使得仁寶、緯創、鴻海等廠商LCD TV出貨皆成長逾70%。展望2011年,受到日韓品牌廠商持續釋單激勵,台灣LCD TV出貨量將達 6,250萬台。台灣LCD TV代工的前七大廠中,2011年預期將以和碩、友達(景智)、鴻海、緯創表現最為亮眼;依照出貨量區分,台灣也逐漸形成「冠捷、群創(1,800-1,500萬)」、「緯創、仁寶(1,100-800萬)」、「瑞軒(450萬)」及「和碩、景智(250-200萬)」等四大集團。而Smart TV的興起,亦將為台灣面板、智慧化遙控器、WiFi產業帶來新商機。
# k2 x" U" a+ ~* R0 ?3 G  T7 Y# w' s& g, x  d& e0 O- 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5#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7:00 | 只看該作者

低階智慧手機撐腰 2011全球手機成長動能足

儘管歐美需求疲弱,但在新興市場需求暢旺,加上智慧型手機保持兩位數高成長率的支撐下,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謝卓庭表示,2010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不含白牌)將達13.29億支,年成長率11.7%。預估在「智慧型手機平價化」與「新興市場需求」兩大成長動能拉抬下,2011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可望衝上14.5億支,產值成長至1,682億美元。其中,2011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為4億支,年成長率高達42.8%,滲透率也將成長至27.59%。但拜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大幅提升所賜,2011年全球手機的ASP將一反下滑常態,由114美元拉升至116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低價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從2010年的300萬支快速攀升至4,000萬支,因此2011年可說是智慧型手機低價普及化的元年。. g: |& v- r5 @+ y
1 C% ^" l0 f! @9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6#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7:32 | 只看該作者
Android平台壓低成本 電信業者再扮推手
8 s, j0 Z3 t' u
* E  t6 Y) r4 f  `9 G6 t" z' ?根據拓墣研究定義,低價智慧型手機是指售價低於150元美元的智慧型手機,係一般消費者可接受的價位,也是智慧型手機走向大眾的關鍵門檻價格,低價智慧型手機與高階功能型手機的區隔在於其擁有高度的操作友好性、執行程式效率及對系統資源的個人化管理系統手機,所以大部分都搭配開放式系統,不過在獲利空間以及高階智慧型手機仍是市場主流之策略考量下,2010年廠商在低價智慧型手機的推廣主力,以新興市場為優先,如Nokia、華為以及來自印度的Micromax等業者,不過機種款式仍然有限,出貨量僅有300萬支。
7 i% E: M& e, Z2 v% P7 q# O
; ^6 O4 u* b* r展望未來,各國際品牌大廠,如宏達電、Samsung、MOTO等已計畫切入,而重量級晶片大廠商如St Ericsson、聯發科也相繼將在2011年初提出解決方案,拓墣預測,2011年低價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快速攀升至4,000萬支,2012年更可望大幅成長至1.5億台,佔智慧型手機比重達30%。由於Windows Mobile平台授權費約10~15美元,對中低價手機而言負擔不小,因此各業者大多選擇Android免費平台,藉此壓低成本,也加快低價智慧型手機在市場流通速度。' G8 I3 w. a) Y
! N1 \$ b; o9 _- [7 A
此外,電信業者為了回收3G網路的鉅額投資,並增加消費者的ARPU值,所以願意針對智慧型手機提供高額補貼政策。其中,低價智慧型手機也成為補貼首選,因為除可降低電信業者的補貼負擔外,也可推廣較先進機種。拓墣預估,在電信業者策略持續支持,以及來自新興市場需求的挹注下,低價智慧型手機整體產值將從2010年的5億美元,成長到2012年的200億美元。
7#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8:10 | 只看該作者
關鍵組件低價化 業界生態重新洗牌! k0 V3 v+ {+ L( a  E4 R' C
7 x; t/ G- w2 ?# g+ G7 u% ~" Y
然而,若要將智慧型手機售價調降至150美元,得先將手機的硬體材料成本降至80~90美元,製造商方有足夠的動力和利潤。現今中低階智慧型手機動輒至少130美元的成本,如何調降,對業者來說的確是破壞性改變,除了領頭的手機晶片製造商得投入研發低階晶片外,其他手機零組件廠也須跟進,才可能達成。4 h2 J9 p: G3 ~* P9 q

5 D3 `$ ~% U% h# \1 p0 n  l% l" Y* S隨著低階化所帶來的衝擊,關鍵零組件也須因此而精簡甚至省略非必要功能,而這些改變也將為台灣廠商帶來新契機。例如過去要求精準度較高以及砷化鎵製程的RF晶片或元件,長久以來並非台灣業者所擅長,因此可供應市場的產品及選項有限。未來在低階智慧型手機大量需求帶動下,元件的價位勢必更加低廉,預期將促使手機零組件廠再度重新洗牌,對於Cost Down能力強、機動性高的台灣業者,可望因此竄起。
8#
 樓主| 發表於 2010-11-3 08:19:07 | 只看該作者
2011台廠重拾高成長 宏達電是關鍵0 a; A6 Z* m. n/ l: Z' x& u/ g
+ _2 b7 k( @8 {% m3 v6 `
預估在智慧型手機平價化及所需機種陸續增加之下,國際大廠為保有自身毛利與分擔研發資源考量,預估將有大規模釋單,台灣代工業者應可在此波市場變遷中受惠。$ A  J% m3 ~- s' Y* d! a" Y. ?" _

8 S/ Y9 m) ^/ ^) g$ v4 A整體而言,台灣手機出貨量在2011年將一掃過去4年陰霾,出貨量將成長至1.15億支,YoY為53%,拓墣指出,有別於過去高度依賴手機代工業者的出貨,2011年台灣重拾手機產業高成長的主因將是來自品牌業者宏達電的亮麗表現。拓墣預測,宏達電在2010年的機海戰略已經奏效,2011年之年度整體出貨量將挑戰5,000萬台,YoY達92.3%,不過,在切入中國大陸市場及消費電子的跌價慣性中,將使宏達電在 2011年的ASP面臨300美元保衛戰。
, j- n. O# G9 f7 W
; t7 [7 g1 h2 I6 }5 n,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9#
發表於 2010-11-5 07:55:11 | 只看該作者

2011中國ICT市場 手機、TV成長最帶勁

中國大陸在歷經經濟增長迅速反彈的同時,整體物價和部分資產價格不斷攀升,引起中央銀行的高度重視,終於在2010年10月下旬宣佈加息,這是中國大陸23個月以來的首次加息,除了拉響收緊貨幣政策、控制通膨之警鐘外,也讓2011年的中國大陸宏觀經濟環境變得更加複雜難測,增加ICT產業的發展變數。拓墣上海資深經理高小強表示,在預期通膨和人民幣升值雙重壓力下,出口並不樂觀,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仍將藉由投資和内需市場拉動,其中LCD TV、LED TV、3G手機、智慧型手機及NB皆位於發展期,市場銷量明顯受內需帶動而成長,其中又以3G及智慧型手機,以及LED TV最受矚目,而NB雖然持續成長,但漸趨和緩,中國大陸現為全球第二大NB市場,2010年占全球市場14.8%。
, X: ]) X; a- e$ B) \  [) w& M4 u) W3 R! `; e
2011年中國ICT內需市場銷量預估
8 I" N% ^2 @% C' i

單位:百萬台

產品生命週期

2007

2008

(YoY)

2009

(YoY)

2010 (E)

(YoY)

2011(F)

(YoY)

LCD TV

發展期

7.7

11.8

(53%)

23.3

(97%)

33

(42%)

42

(27%)

LED TV

發展期

/

0.1

0.9

(800%)

5.9

(556%)

18.9

(220%)

手機 

2G手機成熟期

3G手機發展期

智慧手機發展期

4G手機培育期

220

240

(9%)

255

(6%)

310

(22%)

350

(13%)

NB PC

發展期

6.9

13.1

(90%)

21.5

(64%)

28.5

(33%)

36.3

(27%)

DT PC

成熟期

21.1

20.5

(-3%)

26.3

(28%)

30.5

(16%)

30.4

(0%)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10/11

10#
發表於 2010-11-5 07:58:17 | 只看該作者
3G、智慧雙力拉抬 2011手機銷量大躍進
( R; x1 F- B( q$ O/ \& Z0 Y; @. e3 H; A( f# @' v, R+ b3 T8 _, `4 ~
中國大陸3G手機產品線日趨完整,並為愈來愈多消費者所接受,在運營商及手機廠商的大力推廣下,3G對2G的更新換代正加速進行中,部分地區如東莞,3G手機的銷量占比首次超過2G/2.5G手機,受歡迎機種價格普遍落在千元人民幣,拓墣預估,2010年第四季3G手機的銷售量將突破千萬支,含白牌3G手機預計全年可達4,100萬支,2011年挑戰6,900萬支,較2010年成長68.3%,滲透率達20%。0 E  H) P% M4 A/ s( i

9 G1 i# V# \* z; V( A# s智慧型手機方面,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市場的Nokia一家獨大現象將為歷史,在iPhone、HTC、OPhone、Gphone(Android平台)、QQ手機等品牌的加入,促使多元化競爭成形,而低階智慧手機及本土白牌智慧手機也將為另一大成長助力。拓墣推估,2010年中國大陸智慧手機含白牌之銷量為8,000萬支,2011年上看1.1億支,較2010年成長37.5%,滲透率達23.46%。3 d8 v  Q" ~( W! D: E* ~: U
: C9 D3 F( h' Y( _5 A- H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1#
發表於 2010-11-5 07:59:25 | 只看該作者
2011年LCD TV持續成長 LED、3D成焦點! D- `; q0 k- [  L
9 U4 D/ r" `0 V3 T+ {5 H
在LCD TV、NB相為繼北美之後的第二大市場,全球對中國大陸的觀點從製造工廠轉內需市場,對新技術的要求也與時併進,必須和國際接軌。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研究經理崔晶表示,新技術產品陸續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帶領2011年主要消費電子產品強勁成長,其中LED TV更是表現亮眼,拓墣預估2010年銷售量可達594萬台,而2011年在技術進步、廠商推廣、價格下降及節能環保政策四大動能下,預估將達1,890萬台,滲透率45%,和全球1.06億台、50.1%的滲透率相較,一點都不遜色。, ~/ ?- Z# T8 S: o5 z

- U! p; x* G& T% l' j+ o. G& G
/ J2 }8 K; x3 D7 w: \; I/ l
) x( w0 r$ r8 `( ~整體而言,LCD TV在歷經2007、2008年CRT的取代,和2009年至今的城市TV更新換代及農村市場崛起,LCD TV銷售量一直保持高速成長,一路從2007年774萬台攀升到2009年2,325萬台,雖然2010年年增率首次跌破50%,但銷售量達3,300萬台的成績還是令人咋舌,拓墣預估,2011年LCD TV在城市加快更新動能下,銷售量可達4,200萬台。+ Y9 r, C& ^# n
) p" |6 S0 J5 v; z
拓墣表示,LED TV、3D TV和智慧電視在2011年在中國大陸機遇與風險並存。3D TV為中國大陸的PDP TV業者帶來發展空間,如果3D TV的戰火在2011年提前引爆,銷售量將可望從2010年的29萬台成長到2011年的210萬台,屆時將帶來TV產業鏈的改變,另外,高端產品方面,3D加上LED或3D加上互聯網將是2011年重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2#
發表於 2010-11-5 08:01:31 | 只看該作者

「大陸內需、廉價奢華、智慧化」三趨勢 2011席捲全球ICT產業

拓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勝帆表示,2010年全球ICT產業強勁復甦,促使產值成長達14.7%。但是展望2011年,歐美國家因公共債務偏高,紛紛削減預算,勢必拖累經濟成長力道,且高失業率恐將成為主要社會問題。反觀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相對穩定,可望成為推動2011年全球ICT產業成長的主要動能。. F; }4 F& M& q$ ^
: i+ [7 Y# @5 o; W, x7 w% i; ]
拓墣認為,歐美市場充滿不確定性,突顯出中國大陸內需市場的重要性。其次,Apple領軍推出低價產品(如499美元之iPad),也預期帶動一股「廉價奢華」風潮。而Smart TV、Smart Phone等「智慧化」產品,2011年都將迎來爆發性成長。在三大趨勢的持續加溫下,預估全球ICT產業2011年產值將成長至13,161億美元,年成長為9.2%。若由產品出貨量分析,2011年平板機可望成長233%最為驚人,遊戲機和觸控面板也都將成長6成以上,Smart Phone則以42.8%成長率緊追在後。
$ \8 y( @# ~, a5 ]# [
% I! v" K( z2 {+ e$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3#
發表於 2010-11-5 08:02:16 | 只看該作者
三大趨勢  化危機為商機# A6 X+ L- m& Q/ `$ o3 n

5 y5 I. o6 t1 E: F拓墣指出,三年之內中國大陸可望成為全球手機、LCD TV、PC和NB需求量最高的市場,加上以「擴大消費內需」為重點的十二五計畫即將展開,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肯定成為2011年最大商機熱點之一。4 \4 S* M: D9 D+ D
. {: A, i/ T; w
此外,Apple Macbook Air推出999美元機種,Apple TV新品也僅99美元。而全球主要3C產品如NB、Smart Phone及LCD TV,ASP則分別跌至683美元、275美元及435美元。這波「廉價奢華」新風潮意味著硬體產品獲利將日益艱難,軟體將成為主要獲利來源,同時促使鴻海等硬體組裝廠,重新思考掌握專利、設計、平台、服務、通路的新戰略,以確保企業獲利可能性。
% P! ^+ |. p5 \; _) ~$ J
% m2 D5 }8 U! l' M9 p5 Q另一方面,拓墣認為新世代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在於社群網站、玩遊戲,看電影、照片與音樂,追求的是潮流、特色化和智慧化。而智慧化的目標,在於隨身物品和家庭影音娛樂設備,不斷地升級他們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電視,使得而這些無需貸款就買得起的產品,成為生活必需品。反映到2011年的全球銷售預估,平板電腦為4,500萬台,YoY 233.33%;智慧電視2,560萬台,YoY 265.7%;智慧型手機在150美元低價化的催化下,僅低價智慧型手機就將由2010年的300萬支成長至4,000萬支,暴增12倍之多。7 [9 q: v% I) x  W: ^
+ x# Q$ l) K8 z$ b. ]
半導體業  成長歸於平淡" q- {7 n: @! J* i8 U: ?" X
( ^; ^& y1 K% ?! o" Q6 Q
據統計,201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將達325億美元,較2009年成長104%;2011年半導體設備營收可達353.3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約9%,預估2011年半導體市場應沒有供過於求的疑慮。. E0 c6 A6 U( z
( s& A  a8 I( e5 a( ~3 p% X
拓墣指出,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產值年成長率為30%,DRAM價格較2009年大幅提高是重要原因。2011年由於電腦廠商開始修正庫存,DRAM供給放大導致價格下滑,影響半導體市場的成長力道,預估全球半導體產業年成長率僅5.4%,產值3,101億美元。
14#
發表於 2010-11-5 08:02:55 | 只看該作者
光電產業  LED表現最佳
# R# W8 S9 [9 x# e) J# U  \3 Q3 A) D! i! g/ |, W3 R% d
展望全球光電產業2011年表現,拓墣表示大尺寸面板成長趨緩,觸控面板可望成為面板產業成長主力。從產品面分析,10 吋以下的平板機和電子閱讀器,可望成為下一波新成長動能;觸控面板模組和觸控偵測元件等產品也將呈現直線型快速成長,投射電容式觸控技術可望成為主流。
( ^  D+ }. X  U: E8 S
1 N, r: @5 G/ O& Z而受惠於中國大陸大力扶持半導體照明產業、LCD TV品牌廠持續加碼推出LED TV,以及LED燈泡開始進入Walmart等關鍵零售通路,都將帶動LED產業邁入鼎盛高峰期的關鍵年。因此,2011年光電各項子產業中,以LED產業成長35%最佳,產值由2010年的96.1億美元成長至129.74億美元。) I7 h0 Q5 x, Y2 u' ]( R

9 X/ L" u- E1 o0 S通訊產業  產值再創新高
& T9 _3 h+ g- @( e/ C& f7 L/ z5 J8 |# p1 k$ p7 w: Z& j  T
在通訊產業部份,拓墣預估2011年全球產值可達5,021億美元,創歷年新高紀錄。其中手機產業在新興市場需求依舊暢旺、未開發國家人民手機滲透率增加與智慧型手機高成長的支撐下,依舊能夠保持成長。物聯網和行動上網熱潮,則刺激WLAN、3G相關設備及消費終端產品持續看漲。
% k9 \4 m; T5 l( W8 w8 k) W- M5 j5 \
最後,寬頻基礎建設普遍被視為各國拉抬經濟成長、擴大內需、提供民眾就業機會的振興方案,電信業者持續投入寬頻普及計畫與光纖佈建計畫,也將拉抬2011年光纖暨電信設備市場。
7 [  O. P# {/ s# J; n$ i- A* _% Q7 n  ~+ C  D8 N9 G) l* m8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5#
發表於 2010-11-8 16:56:19 | 只看該作者

半導體面臨後PC時代 2011年行動通訊扮演成長支柱

2010年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而言,可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年,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陳蘭蘭表示,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年成長率將高達30%,創下10年以來新高紀錄。然而,受到PC產業成長趨緩影響,201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僅將成長5%,行動通訊產品反成為支撐整體產業成長的重要動能。預估2011年行動通訊用產品占總體半導體比重將從2010年的26%提升至30%,Mobile DRAM和NAND Flash的重要性,也將隨著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通訊產品興起而與日俱增。
4 ]6 N, S6 d; Y( K3 C: n1 q" N- Q# `2 W# {6 @
至於晶圓代工和DRAM產業,雖然2010年將各成長40%和80%,不過由於全球景氣緩慢復甦,加上2010年基期已高,2011年晶圓代工業產值預估仍僅將小幅度增長5.5%;DRAM產業則因小幅供過於求,將繳出負成長20%的慘綠成績,台廠處境愈顯艱困。拓墣建議,台灣半導體業者由於貼近亞太等新興國家市場,除可積極發展高階產品外,亦可仔細觀察新興市場需求與動態,朝向開發兼具低成本及符合新興市場特性的產品(如3 SIM卡/4 SIM卡手機晶片)發展。
- C: A# \* T4 V
& c5 L4 U# s1 x1 f/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6#
發表於 2010-11-8 16:56:48 | 只看該作者
DRAM慘澹經營  台廠前景有隱憂4 f6 X1 v# ~: @8 W$ ?1 v0 ~
$ b8 T6 ]8 g" \6 t- J
2010年DRAM整體營收成長80%,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韓廠因此獲利大增、排名上升,Samsung僅1~9月總營收即達315.4億美元(28.39兆韓圜),直逼Intel營收規模;但台廠除力晶及瑞晶之外,南科、茂德及華亞科營收皆不如預期。" w7 U4 k7 E/ a6 r6 {
5 F4 |, q" j2 M0 ]) D+ a
拓墣預估,2011年全球DRAM整體營收將較2010年下滑20%,僅322億美元,ASP也恐降至1.2~1.4美元/Gb的低水準,只有Samsung等具有成本優勢之國際大廠可能獲利,對於負債比仍高的台廠來說,2011年又將是艱困的一年。例如無財團支撐的茂德,除寄望Elpida或政府伸出援手外,恐別無他法。$ y1 J/ t% Z1 f" W
$ L- h1 Q: S( h4 `2 C. K$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7#
發表於 2010-11-8 16:57:22 | 只看該作者
Mobile DRAM  台灣布局要趁早4 Q  H' U7 j! G: i4 V/ [% M

7 P* K) U1 J, V0 [+ I' ]+ ~1 i另一方面,近年為滿足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運算裝置使用需求,使得Mobile DRAM這類具有獨特省電特性的記憶體應運而生。另外,追求輕薄短小的手機也為記憶體帶來新挑戰,不僅耗電量要低,更要在有限空間內達到最大容量,只有採用最先進製程,才能符合所有的要求,故Mobile DRAM可望成為引領高端製程的新力量。
/ ^7 t0 _6 g4 e! M; a/ p
$ U: j$ Q, K; b* R0 `! ?拓墣指出,Mobile DRAM不僅具備省電特性,最終產品型態也不同於一般記憶體模組。Mobile DRAM通常採用裸晶配合NAND Flash進行MCP封裝,或採用PoP(Package-on-Package)封裝,再與Application Processor堆疊組裝。無論裸晶圓測試或MCP封裝都必須有完整的配套,台灣DRAM產業應即早切入,發展出完整供應鏈,才能在Mobile DRAM市場佔一席之地。
# z) C3 @0 A/ l. L7 w! W
* L6 E+ t  s: }! L; d7 h6 E" ZNAND Flash  行動雲端帶動成長0 V; {- ]& T& s

+ L6 W& _) o+ r% N: A) r8 y% l而行動雲端運算新趨勢興起,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可即時將時、空、影、音等各項資訊提供給資料中心(Data Center)中的雲端伺服器進行運算,以取得最佳結果。Mobile DRAM、NAND Flash在過程中將扮演更加重要角色,因此兩者占整體記憶體的比重也將逐漸增加。# B) s8 k" t: _1 x2 x( d" Q

! M$ @0 |3 R* D, J9 i% T# `雖然NAND Flash需求量大,但由於各大NAND Flash廠紛紛透過擴產、製程微縮及採用部份TLC顆粒等三種方式來搶攻市占率,預估2011年將有微幅供過於求的狀況,但價格可望維持一定水準。
, t" n) U6 q# \, i8 r3 A
! T% D6 S: i& N' }7 A4 G, g1 f3 ^在SSD部分,拓墣預估2011年開始採用2xnm MLC顆粒單位價格將降至與目前Server級硬碟(1美元/GB)相近水準,再配合先進ECC、Wear Leveling等技術延長使用壽命至伺服器等級,可望大幅度提高SSD在伺服器市場使用率。但由於SSD與PC/NB用硬碟仍存在相當大的價格差異(SSD單位價格約1美元/GB,PC/NB用硬碟僅0.1美元/GB),所以SSD在NB中的運用將仍將集中在1,500美元以上的中、高階機種。
18#
發表於 2010-11-8 16:58:22 | 只看該作者

2011大尺寸面板成長趨緩 亮點聚焦LED、觸控及OLED

2010年面板產業儘管歷經首次「淡季不淡且旺季不旺」、台韓在中國大陸建置面板廠計畫延宕、反托拉斯訴訟、3D和觸控技術提升、中國大陸6代廠正式量產、中尺寸應用產品如平板機增加,以及IPS與MVA再次對決等重大事件,但產值仍成長31.03%。不過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緯表示,2011年在需求趨緩,且僅有TV與NB為市場較大成長力道的影響下,面板片數需求只增加10%,預估年產值為890.66億美元,年成長率僅9.78%。整體而言,2011年全球面板供給仍大於需求,而投資面板產線短期難以回收,面板產業投資將減緩。5 m4 e: v  N1 J7 K' U! x
/ |7 j- i! ]" T5 ^' q  ]! [

# I& }% a0 K6 G  B& J/ `" K" m+ o; B, Q+ ]2 `- d( o8 S
和全球相較,2011年台灣大尺寸面板產值預估達293億美元,在各產品出貨量皆開始落後韓國、出貨主力集中低階面板,同時受中國大陸面板廠開始量產高世代線等諸多因素影響下,預料市占率將開始小幅下滑來到33%。市場價格方面,在LED滲透率快速拉升、觸控面板大幅進入中尺寸產品等附加價值產品成長力道加持下,支持面板ASP上揚,預估未來一年面板價格仍將持平,而這也是產值的另一股提升動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9#
發表於 2010-11-8 16:59:08 | 只看該作者
大尺寸面板ASP保衛戰 LED應用為關鍵
$ f( K8 z6 i: a6 w# y, s) v/ ^: \. k* h2 B2 g  }& K
拓墣預估,2011年TV面板需求達2.26億片,年成長率13%,成長力道有限。而Monitor面板已是成熟產業,維持3%的一般性成長,NB面板成長則減緩,年成長率只有13%。整體而言,2011年全球大尺寸面板產業需求,將倚重TV面板,也就是說,大尺寸面板產業的未來發展狀況,TV面板需求量將有舉足輕重地位。2 e& B* v0 ^6 l

: O9 K! [" C& e; h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LED滲透率快速拉升,對面板產生極大的ASP支持作用。拓墣預估,除LED NB已呈現飽和,2011年滲透率僅從2010年的95%微幅上升至98%之外,其他如LED Monitor從20%上升到48%,LED TV更將從20.4%攀升到50%,兩者都交出好成績,成為穩定面板ASP的重要基石。
, u# p. f: Q. r" M  N
" @% y; N( O& S  c6 x3 f" b觸控面板成長力 平板機、手機為主角 $ D/ K, k7 P4 J% |" C, I8 I& ~

$ G& w: V8 \* M* R# q1 ?* [2010年面板產業最大話題,莫過於Apple推出iPad,該產品將觸控面板應用帶入中尺寸,且快速放大觸控面板市場。拓墣預估,2011年觸控面板出貨量達8.7億片,年成長率29.4%。除來自新產品-平板機的快速增長外,手機仍是觸控面板主要應用,其中智慧型手機搭載觸控面板比例在2011年將達75%,預估2012年滲透率將近100%。3 P& z9 \2 p3 t

0 \1 s& Q7 V+ z, y- 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20#
發表於 2010-11-8 16:59:28 | 只看該作者
拓墣預估,2011年觸控面板產值快速成長,達81.9億美元,年成長率65.3%,追究其因,主要來自平板機從1,500萬台爆衝到4,500萬台的三倍成長貢獻;而觸控面板尺寸放大,價格也相對增加,更是帶動觸控面板產值大幅提升另一原因。不過,隨著中尺寸觸控面板需求增加,供給順暢問題也為市場帶來隱憂。拓墣指出,目前7吋產能多來自3.5代線,在產能分配及貼合良率考量下,2011年業者可供應產能明顯不足,缺口預估將有1,000多萬片,也由於市場仍有利可圖,中小規模面板廠可望相繼投入戰局。另外,為避免缺料問題,部份廠商也可能改採Film方式替代。% U! E! v5 `. e7 ]8 y

1 B! T. c+ F( `$ S2 s" }面板明日之星 看好AMOLED興起
$ K5 n( b; H, i* ^+ x  g$ j! s( I0 y8 t  L6 Y0 z2 Q* @. X+ V
隨著3.5吋AMOLED面板與TFT LCD面板價差逐年縮短,各方看好AMOLED市場發展機會,2011年各業者將紛紛於高階手機推出搭載AMOLED面板之產品。各大面板廠也再次啟動AMOLED的建廠規畫,企圖搶食AMOLED在中小尺寸的市場大餅。
7 `% s) {4 W- S" d+ }! d0 ^$ k3 ^9 h  o0 }- \* ^
拓墣指出,2011年搭載AMOLED面板的手機數量將達6,500萬支,年成長率55%,約2,750萬部MP3播放器搭載AMOLED面板,年成長率53%,市場值得期待。不過,由於2010年AMOLED最大產線為4.5代線,因此AMOLED與TFT LCD之間價差仍大,32吋產品價差特別明顯。未來五年,隨著AMOLED面板產線將往高世代線(如5.5代線)發展,製程技術與生產良率也隨之逐步改善,其生產成本將以5%~20%幅度下滑。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5-30 10:55 AM , Processed in 0.1405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