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6673|回復: 6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裡有計劃轉職的請進來交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6-11-29 08:27: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計劃轉職的原因為何?【複選,至多3項】
6 W+ O& M2 ~0 T- H
) s" i9 k( U% P其他可能原因包括:11.公司離家太遠,12.產業前景走下坡,13.與部門同事無法配合,14.工作環境有害健康,15.其它 等' V: ]. O  |) ~: Q* G

0 e2 _3 Q- X& E每年的季末年終,就是上班族轉職的旺季!!除了工作告一段落之外,多數上班族利用年底的假期思考人生方向,調整職涯規劃,因此造就了年底的轉職潮。為了暸解工程師上班族對於年底轉職的態度及看法,請作答...
2 o2 @+ S$ K* p; I8 Z# X; ^" D1 o. r. b- H1 m0 s& V& V" b
「機會是為有預備的人準備的」,今天正確的選擇,將換來明天的康莊大道。
單選投票, 共有 32 人參與投票 查看投票參與人
18.06% (13)
4.17% (3)
2.78% (2)
5.56% (4)
9.72% (7)
13.89% (10)
4.17% (3)
5.56% (4)
6.94% (5)
18.06% (13)
0.00% (0)
1.39% (1)
4.17% (3)
1.39% (1)
4.17% (3)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1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8-1-12 09:03:16 | 只看該作者

往年在年後才會出現的「年後轉職潮」,在今年似乎已悄然提前引爆

線上市調:主要轉職因素調查' M4 J2 B" E. H. p8 ~, O

  I5 B- w1 n- {; x" }圖/文:沈貴梅& c: B- V9 N2 b8 X" w% D2 v
主計處在最新公佈的95年「勞動報酬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有77%企業在95年「凍薪」,並未給員工調薪,是國內連續第五年維持在將近八成的狀況。根據媒體報導由於薪資負成長、年終獎金又無指望,往年在年後才會出現的「年後轉職潮」,在今年似乎已悄然提前引爆。波仕特針對上班族轉職的主要原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以「薪水福利制度不佳」為最主要促使上班族轉職的原因。! M  F3 D6 m$ U7 k0 D

5 S1 d& G! R) V. u根據資料分析顯示:在20歲以上有意轉職的上班族受訪者中,有35%的比例以薪水福利不佳促使他們有轉職念頭;其次有15.3%的受訪者則表示「不滿意目前的工作環境」、另有14.7%的受訪者表示是基於個人生涯規劃而有轉職想法。
8 p  B  L. |$ R8 H" C! U4 q  y& m
8 G2 O$ n6 A/ i針對資料進行交叉分析後,可以得知在性別、婚姻狀況、年齡等條件有差異下,上班族會有轉職想法的原因也不同,分別敘述如下:
& l( |( w8 J9 l; i1 h* e8 Q( H9 V◎性別差異:
" ]# v1 R; i7 c( O$ u男性比女性重視薪水福利、個人生涯規劃、工作內容、與企業前景等理性因素,只要這些因素有不滿意狀況時,男性就會興起轉職的想法;女性則比男性重視工作環境與人際關係屬於感性因素,也是影響女性轉職的因素。9 K4 V2 R$ K, B: Q! `( w5 c" _# f
◎婚姻狀況:6 G7 m4 R3 Z) y, ]
未婚的受訪者比已婚者更重視以工作環境、人際關係、個人生涯規劃等因素來考慮轉職;而已婚受訪者在職場上的轉職想法則是重視薪水福利、工作內容與企業發展前景等因素。- z; V( Y( r5 b+ v9 f
◎年齡層差異:8 |% s! x6 }) ^1 N! u
20-30歲的族群,在職場上除了企業前景的發展因素影響轉職想法較低外,其他包刮薪資福利、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等都會促使他們有轉職的想法,由此可看出此族群在職場上的不穩定性較高;31-40歲的族群則是以以薪水福利制度、個人生涯規畫、企業前景等因素會影響轉職的想法;而平均在職場上應該都超過15年以上的經歷的熟年層41歲以上族群,相較於年輕族群則明顯更重視企業發展前景、與工作內容,可看出高年層的受訪者更重視穩定的職場發展,與這族群面臨即將退休、或是轉職競爭條件較弱的考量下,只要企業發展前景良好,其他因素促使轉職的動力相較年輕族群就相對降低。6 b  ]& V2 V; X1 M
- [" e- Z. C3 O2 C$ R
此次調查有效樣本為4546份,此調查時間2008/01/04~2008/01/05,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1.5%。執行方式是波仕特線上市調網(Pollster Online Survey)透過網站市調平台,針對會員進行抽樣調查;由波仕特發送email邀請會員填寫波仕特所發布的問卷,進行市場調查及市場訊息搜集。波仕特會員皆經過手機簡訊與email雙重認證通過,樣本資料可信度高於一般網站會員。如需提供線上市調、或是整合行銷服務,請洽詢服務專線02-87510999
9 v# k% Z6 p) n0 c# m& `9 u7 T- v8 X- _$ p
更多調查文章,請見波仕特市調網:www.pollster.com.tw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08-1-17 06:08:45 | 只看該作者

2008轉職很潛水∼37.5%選擇低調找新機會

迎接鼠年轉職潮在即,然而面對景氣蕭條的歹年冬,多數上班族不敢向老闆嗆聲「我要辭職」!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上班族過年轉職意願冷淡,僅28.1%明確表示將離開現職,跟去年相比足足大減25.8%,而轉職降溫的主要首因則是「不景氣離職風險高」。調查顯示,目前的主流是近四成的「潛水轉職」上班族,異動意願低,但密切注意新工作機會。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凍薪時代「轉職」成為爭取調薪的快速捷徑,上班族跳槽一次平均可增加13.6%的薪資;特別是跟隨績效成長的「變動薪資」影響力持續擴大,換新工作更應該要關注獎金、紅利等變動薪資待遇計算方式是否合理。# Q( h7 J" e1 N, Q4 [$ B9 n5 T! k5 Y  J
, Y! C' m- y  }3 Y6 K
 不景氣上班族對於提辭呈也「投鼠忌器」!104人力銀行針對國內五千多名上班族進行大規模問卷調查,發現今年轉職熱潮明顯退燒:15.1%上班族表示「穩定就業,完全不打算轉換工作」, 37.5%的上班族選擇低調「潛水轉職」:這些人目前傾向穩定就業保住飯碗,不過經常在搜尋其他工作機會,當發現有合適職缺時,不排斥轉換跑道。 28.1%「目前有工作,近期會轉職」,但僅2.4%明確獲得下一份工作機會,跟去年高達半數上班族皆蠢蠢欲動想跳槽的情況相比,今年轉職季求職端明顯冷淡許多。2 x  g8 Z/ f/ |( E' ]- _9 S

3 S& v4 F+ F5 t0 _ 觀察超過半數上班族傾向穩定就業的原因,43.6%的不轉職者表示主要因為「大環境不景氣,貿然離職失業風險高」,第二順位原因是「與現在公司的同事之間互動默契佳」,第三名「不想放棄現有公司的假期和員工福利」,然而僅17.1%是因為「對現有薪資很滿意」繼續留在公司打拼。邱文仁表示,在大環境不景氣、個人出路不明朗的情況下,大部分求職者選擇不離職只是隱忍情緒,企業主若在此時願意釋出更多員工假期福利或融洽的辦公環境等誘因,更能事半功倍達到激勵員工心無旁鶩為工作效命。
' s( i9 F, m6 D& O' n/ x) i& Z; d3 a$ Z
 104調查發現,學歷愈高、年薪愈高的人,偏好穩定就業「潛水轉職」的比例就愈明顯。 73年次台大國企系畢業的陳小姐便是「潛水轉職」的代表。陳小姐今年年底順利轉職,進入知名筆記型電腦品牌企業擔任專案工程師。她表示,平日一直都有維護電子履歷並關心人力銀行的職缺配對信件,因此上個月份看到職缺訊息時,立刻寄出履歷資料,搶先眾人一步順利通過面試。1 ?# L2 y9 ]5 M9 n" Z

  |0 {. f6 P. |8 f" r 「轉職」讓職涯路徑愈跳愈寬?還是愈走愈窄?104調查顯示,依照受訪上班族過去轉職的經驗,轉職實際獲得的最大好處分別是:固定薪資比前一份工作高(32.9%)、工作內容更符合志趣(21%)、員工假期和福利安排更符合需求(17.7%)。不過,也有18.3%的上班族表示轉職前後「工作條件差不多,沒有獲得什麼好處」。2 @6 i" \- b5 i5 O: {
+ k9 P  H% c3 a' H& E# R
 邱文仁表示,專業工作者轉職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加薪幅度大。就薪水凍結的時代來說,專業工作者藉著轉換工作創造更高身價的速度,將遠比內部調薪來得快。104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受訪上班族每次轉職平均加薪幅度約為13.6%,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是能靠轉職調薪的幸運兒,也有近三成上班族轉職後薪水沒有變動,年齡越輕的族群,換工作薪水「不動如山」的趨勢愈明顯。) e8 B' d# n* C9 \

9 Y  w3 b3 A" e7 F 邱文仁表示,工作穩定度較低的七年級,高達44.4%轉職後薪資未調高、甚至不增反減,往往是因為年輕人頻繁換工作的經歷,在企業雇主認知之中,非但不是累積專業身價的資產,反而成為被質疑個人判斷力、職場適應不佳的負債,才無法藉跳槽加薪。她表示,11.1%的上班族轉職後靠「變動薪資」獲得更高收入;要藉由轉職爭取更高身價,除了要能以前一份工作經驗,證明個人具有勝任進階工作的專業成績,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尋求獎金、紅利對應績效表現計算更合理的工作機會。
9 _9 j' ]: E$ c+ [8 c' K$ a  r9 a4 [5 j/ h2 {: @
  104人力銀行「2008上班族轉職動態調查」由104市調中心www.104survey.com執行,針對104人力銀行之求職會員於2007/11/21-11/30期間進行問卷抽樣調查,回收有效樣本共5,468份,在95%的信心區間下誤差約為1.3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於 2008-2-17 10:56:20 | 只看該作者

技術人才離職的原因分析——一個技術人員的自我總結 

By  武曄卿 發表於 2007-10-20 22:40:00  
2 B( y9 r; \/ \, ]& c$ ?http://www.chinardm.com/blog/user1/rdcoo/archives/2007/930.html' m. D; X+ C6 r, R8 P
! O, H3 C' w6 d- N/ K0 m2 F
武曄卿
% x( ~2 P- R1 T3 F- P% s- O# ^- K4 E" p% K    十幾年航太技術+機電企業技術與管理經歷,專注於產品可靠性設計技術/測試/設計管理方法的研究;專長於中小企業的可靠性技術和管理實踐方法。
- E- c) G: D; T! [8 b  ^( ]    現任瑞迪航科(北京)技術有限公司諮詢業務總監;
( `, h4 d& ^' z2 g+ C$ @
" T1 F+ {9 X: X4 x7 Q$ A  |# ?! Q技術人員是個特殊的群體,我接觸過的HR人都這樣講,都來問我這樣一個技術出身的管理者一個問題“技術人員拿麼難溝通,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對技術人員的離職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並且有個普遍的特色,技術人員的離職,對直接處理和主責的幾個部門或主管,幾乎沒人能得到真實的資訊和答案,即使有些原因被廣為傳頌,它可能仍然是不真實的,這一點提醒各級管理者,千萬不要被豬油蒙住了雙眼。我在整個與技術人員打交道的多年經歷中,把經過的、經歷的、處理的離職事件的原由一一列舉,供參考並制定應對之策,請注意,很多是我事後,因個人朋友的身份才得到的,我自己都曾經被蒙蔽了很久。
; }. P, K( V) W5 P! k) g
$ x) B  s: x/ j6 n1薪酬
: j4 q% t% N7 A" l7 Z( e首要的因素是薪酬。不知道哪個天殺的進行了統計,還煞有介事的發表出來,說因薪酬離職的比例很低,占30%不到。真不知道他們的調查如何設計的?問卷題目如何設計的?陳水扁的“入聯公投”民調結果是70%支持,協力廠商民調結果是30%多,題目有很大差別。按我的經歷來看,因薪酬離職不是第一位的因素,也是排名很靠前的因素。薪酬主要是對個人市場價值的公平性,有些傳統行業百思不得其解,我和對手比工資不低啊,為什麼還是有人離職,別忘了,您在和整個社會環境競爭,不是所有人都信奉“女不亂嫁郎,男不瞎換行”的,他完全可以換到別的高收入行業去,雖然最後大都是他自己受傷,但殺敵一千自殘八百,你也沒辦法。我就接收過手機行業到醫療器械的員工,也有員工跳到手機行業的,在手機行業4000元月薪的人在醫療器械行業也就是3000元薪酬的水準。( S7 n+ \( H1 Q  D8 {& n
2 s$ C( }; ^! T  T6 d! x6 S! J: x" R% y
2心理感覺
  ~, a! ]2 o. Q技術人員重心理感受,所以他們的心靈是不能輕易被傷害的,不能不被尊重的,不能被他感覺到管理者對他無足輕重的那種感覺,從小企業做大的老闆,有些是這樣的作派,所以他只能做非技術性行業,介入高科技,不學會尊重人是做不起來的。心理感覺的內容有很多種,下面有些因素和這一條有點重複,心理感受是個總括,涉及很多具體的細節。
8 Y* L6 `! t* W/ m. o! X2 Q$ p9 k2 r/ ?1 `7 T  Q) d
3 公平的感覺
) s% C; D$ R: K) s7 H, R: Z這一點被很多文章經常提及,說很多人因此離職,但我的實踐體會對此不太苟同。不公平的感覺,在薪酬處於感覺不公平的人的心理底線的時候,會導致離職,但離職的本質不是公平與否,而是第一條的薪酬競爭力的問題,凡是做過幾年的技術人員其實也不傻,1萬多的月薪,就是實際上有些不公平,那又怎樣,畢竟不是滿大街都能給這麼高的薪酬,一般他都會忍著幹下去。所以離職不應該把此作為太核心的要素,除非貴公司的薪酬都是按照員工的底線設置的,那就要特別小心了,公平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4 r* l' h) h. o( i5 F& P
但較有競爭力的薪酬時,不公平雖不會導致離職,但會導致積極性不高,這也蠻可怕的,需要特別警惕。我有一些解決內部執行力差、精神狀態不佳的原因診斷和解決方法的案子,但不是本文的主題就略過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08-2-17 10:57:09 | 只看該作者
4傷心1 Q+ A% B! \- f4 [$ ]' J
技術人員一般心思縝密,自尊心強,強調心理感覺,第二條裡已有描述。所以技術人員中會產生極富忠誠度的人,都說學歷越高忠誠度越低,這一點在技術人員中不是很適用,技術人員會有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千萬不要用銷售人員的伎倆和技術人員耍小聰明,很多銷售出身的高管或老闆經常犯這種自以為得意實則愚蠢至極的錯誤。技術人員一旦感覺你的真誠,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沒有技術背景的銷售人員做到這點比較難。
6 f! l. d' N, j5 ]/ L
5 U( s# p' Z& T7 d; }$ _一旦技術人員傷心失望,他對其他的誘惑是視而不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技術人員會幹,所以說,正常情況下的技術人員是理智的,而傷心的技術人員,其感性程度不亞于水泊梁山的李逵。解決此題的唯一一點就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真誠發自內心地為對方考慮下的任何作為,只要讓他感覺到,傷心就會避免。
5 \+ |" E4 l$ }0 `0 W; m" o發生這種事情最常見的是老闆或高管有太強的心理成就感,似乎是皇帝了,凜然不可侵犯,對待下屬像演戲,讀到此文的老闆也許對此嗤之以鼻,似乎技術人員迂腐透頂,卻上幾個天塌不了,離職不可怕,怕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職不在心,這樣的事還少嗎?可惜有幾個老闆真正反思過自己的做人。7 H+ }7 s7 ]: c* K
! t9 I4 y& o1 e5 C. @: }+ u2 v
5無所事事
) U& |! G/ w! s這一般發生在小公司,或者大公司新建部門、改編的部門,在沒有理順的時候,或者部門首腦比較無能,不知何處下手開展工作的時候,會發生首腦沒有方向,員工無聊,就擔心自己的水準不提升,持續下去會喪失競爭力,所以離職。
% y/ d" c) G8 s/ b- [
/ w4 o% g! n& E; c" D' W2 d解決辦法比較簡單,第一是換首腦,找有思路的人來領導,或送出去培訓,請顧問專家近來指導工作,把工作開展起來,對員工最大的激勵是發展你的組織和業務;第二是先找些雜事給員工幹著,哪怕暫時和工作不直接相關或者安排學習,華為批量進人幾千人消化不了的時候,就採用帶薪培訓的方式,長的有一年,就是這個解決辦法;
! ]% t. K% v& |" K3 r' k這裡面有個情況特別注意下,就是對新畢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安排了個崗位,其實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比較要命的,企業不願意招新人,這是主要的一點,新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講了吧他還不理解,還很自恃,這是員工的問題居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值得同情,但他們的崗位表現確實差強人意,唉,慶倖阿,當年的我可能也這樣,但感謝航太給了我幾年的磨練,當我明白過來的時候卻開始了不為航太事業的打拼,至今為憾。扯遠了,解決之道是培訓點具體知識,不要弄些勵志類的培訓,讓員工熱血沸騰,茫然無措。# m7 U1 D% h+ B/ D: M# T

) T( [3 d6 d+ @7 M% D( F6領導差勁; z6 [. c5 f5 P# W6 n" }
領導無能瞎指揮,人品差、業務能力差、脾氣壞,都會導致員工不在此混了。文章說員工離職80%和直接上司相關,也不知道他們在哪針對什麼人做的調查,比例絕沒那麼高。這個事比較複雜,基層經理畢竟也要為公司考慮,很多時候也是代人受過,公司政策問題,經理們解釋做壞人也是無奈,出於職業規範,還得打落門牙肚裡咽。解決之道比較簡單,自己去想嘍。技術人員不服氣他看不起的上司,尤其是充內行的上司。作為上司即使真內行,也要慎重,下屬和你觀點不同時,他就認為你未必真內行。7 h# F7 u3 j! M/ b2 H. A
5 L4 g, h) S/ j" L+ W
7壓力太大3 U: B" _$ M7 v1 e
這個主題與本文主題有些偏差,別的都是探討離職因素,但這一條不是離職因素,反而是不離職的因素,技術人員喜歡挑戰,他覺得被安排有困難的任務是受重視,心裡感覺很好。另一個沒人願意當逃兵被人瞧不起,技術人員尤其看重這個名譽。反而是長期沒壓力時倒要小心可能會離職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表於 2008-2-17 10:57:50 | 只看該作者
8不能認清自己! q  O0 w8 S1 ^$ O8 {2 Q' P
我們都知道,不是一個好的技術人員就適合當經理,可惜當事人未必這麼以為,即使他真管很不好,別人都覺得,他自己卻未必這樣覺得,這時候,換人他就會離職,不換人就得由著他糟蹋團隊,這時候才真的難。很多培訓上說,建立雙軌道晉升機制,讓資深技術人員可以享受經理的待遇,說這話的人不知道是哪學校畢業的,按我的實踐體會,就是有很多的技術人員不追求錢,就是想要權管管人。人想要什麼,他越沒有的越想要,所以真正平淡對待管理職位的,反而是些很有管理天賦的人,他們在任何場合都是組織者,就有經常享受管理組織的機會和心理感受,對辦公室的經理崗位反而看淡,不適合作管理的人,在非正式組織中不能脫穎而出,恰恰追求這一點。0 J9 ]/ a$ ?& o7 C0 P$ A3 _$ e* V* l; K$ e
9 v8 j2 B4 m- t
不適合當經理,又不能認清和說服自己,在這個公司得不到,那個公司給個title,就跳了。解決辦法就是對這類專家得玩點政治手腕,誰讓他沒自知之明,你也不能啟齒呢。具體辦法嘛,很多很多,私下交流吧,萬一本文被這類專家看到,你的技巧被看穿,反而適得其反,對你的工作不好。  ~, {! b% W% O# X3 {, ~* P

, p# i2 S7 A1 T/ ~3 g9沒原因,就是想跳. h: x9 Y$ D4 Q5 M0 x6 v( o* z- y/ F
這是一類人的特徵,沒有原因,就像吉普賽人,他們的思維活躍,聰明,在社會上是很好的朋友,可就是在一個機構裡呆不住。沒好的解決辦法,這類人就是自己做老闆都容易煩。乾脆就放棄算了。這類人的特徵是喜歡一個人旅遊,工作能力較強,喜歡被安排“黑盒子”的任務。  A) M( [* @9 k; D! N, l9 D9 z1 \

3 R9 N& I: r8 Y10對未來的憂慮
  a, ~# y: X9 F- O而對於企業的個體來說,人的精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最黃金的年華給了企業,而後半輩子卻得不到保障,則每個個體無論如何是不能安心工作的。這種情況對企業較資深的老人和高級職位者比較常見,天花板也碰到了,生計問題也解決完了,未來自己怎麼辦,這些人一般比較有追求,有獨立的經營能力,曾經和一位高管交流過,“技術人員或銷售人員一旦考慮戰略問題,那離獨立的時間就不遠了”。
  @9 l3 _* u* h- Q; R
: v& j! A$ R2 V& P8 c( ]這個現象比較普遍,怎麼解決我也不知道,有些企業給期權,金手銬一拴,有些企業投資參股,是人才的企業成為公司的左膀右臂,上下游優質資源而不至於成為競爭對手,也有的設置絆子打壓,有的用保密協議旁敲側擊… …
: y' P  X4 M) B/ E0 Q' X6 m2 v1 ~& b2 G6 z3 I7 }9 N; H, g9 y
解決之道是給股份,但也難解決,畢竟股份給少了,他們也沒興趣,給多了人多也麻煩,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不怕資深人員流動的機制,讓每一個人都不是公司這個大廈的頂樑柱,但這樣人力成本會高些。也有些出賣智慧的公司採取“合夥人”制,搞連鎖的採取特許加盟,都是有效結盟,籠絡核心資源的方式,我沒研究好,不敢亂發言了。; P& i' W- ]& j1 P5 m8 v) G- o) a
1 K$ W- Q6 \  Q5 B4 |
以上離職原因在技術人員中比較多見,尤其有些因素是有爭議的,是不同於別人的看法,我不敢確定這是真理,雖然我有技術人員的實際體驗感覺,但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天下的老闆和管理者們心如明鏡,高枕無憂,技術團隊賣命衝鋒,企業業績蒸蒸日上。2 h$ @7 @/ l9 s9 a6 J* R
" p" u5 K2 U1 I
最後用一句話結尾:美國的創業者中技術人員遠多於銷售人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銷售人員主導創業的浪潮終將退去,技術人員主導創業的浪潮終將到來,所以技術人員的離職因素從現在開始就重視,對企業將百利而無一弊,因為技術人員將面臨更多的機會和誘惑,前面姍姍而來的正是技術創業者的春天。
/ G1 J% C% n: b( T+ d! e. B& ]/ }6 o) j1 s
作者博客:rdcoo.chinardm.com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於 2008-2-18 10:39:25 | 只看該作者
已經面臨35歲的年齡了,很想換個大環境,& s% D# _" r% p
現在這個公司制度是差了點,然後福利也一般,
: l5 i4 L2 y/ @% [2 c  s只想可以做錢多一點,辛苦一點沒關係的工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於 2010-1-14 09:00:3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2009企業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職場人心思穩,雇主滿意率不高

-- 前程無憂發布《2009企業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
( n6 |: O! K5 U; R
0 q$ g# v! t/ A: A6 ?9 K1 O上海2010年1月1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 (Nasdaq: JOBS) 今天發布《2009企業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報告說,2009年中國19個行業的員工離職率平均為15.9%,為2005-2009年的最低,其中IT行業的離職率最高。2009年員工主動離職率也創下五年來的最低紀錄,為7.87:1,占離職總人數的88.7%。 而2008年主動離職與被動離職比率為16.3:1,即主動離職員工占總離職人數的94.2%。報告預期,2010年這19大行業的離職率將會上升,薪酬增長也將達到7.8%,遠超過2009年5.1%的水平。# r! v4 u5 v3 Z% b) Y; ~6 m0 Y
3 Z% K7 q% F. o3 f/ B3 g
前程無憂《離職率調研報告》每年發布一次。本次調研于2009年10-12月進行,共收集企業問卷3368份,覆蓋化工能源、金融、汽車制作等19個行業。高科技、制造業、房地產和消費品等四個行業的離職率報告同期出爐。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於 2010-1-14 09:01:17 | 只看該作者
-- 主動離職減少,員工滿意度下降
; z$ m! x4 f% E! X/ [4 q
# I5 n& |, ~0 N$ {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企業經營業績在2008年年底陷入最低點,這一變化也改變了薪酬增長和跳槽離職的節奏。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從“人才爭奪”轉向“人才培養”和“成本控制”。2007、2008年19個行業的平均離職率分別22.3%和23.1%,2009年只相當于2008年的70%。' C% }7 ~. r) L
) J" P, D' Q% ]- Q) e2 p7 a5 A1 f
調查數據顯示,行業間的離職率差異并不明顯。離職率最高的行業是高科技18.3%, 離職率最低的行業是生物醫藥,為12.6%。但是職能間的離職率差異迥然:營銷類崗位的平均離職率最高,達到29.9%, 主、被動離職率比接近19:1﹔其次為技朮研發類的崗位,平均離職類為26.6%﹔主、被動離職率比為13.6:1﹔生產類崗位離職率為14.1%,主、被動離職率6.5:1﹔行政類職位的離職率最低為6.2%,主動與被動離職率比為3.4:1。雖然此次調查數據與2008年營銷類離職率38%,技朮類33%等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離職率高低的排行與2008年如出一轍。
  |0 a. a: f) J- K" Z( w+ W  a1 V5 d  y6 ~" `, u. M( {2 {6 D
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 2009年主動離職率人群明顯減少。2009年全國最大的招聘網站 http://www.51job.com 共發布職位850多萬,雖然與2008年接近,但是2009年1-6月份發布的空缺職位相當于2008年同期的75%。工作不好找,使得人心思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於 2010-1-14 09:01:26 | 只看該作者
另一方面,由于薪酬增長放緩,特別是企業間和行業間的薪酬差異縮小,通過跳槽實現薪酬的跳躍性增長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考慮到通過一些非常手段迫使員工提出辭職等因素,那么實際主動離職率的比例更低。調查顯示,基層員工的離職率和主動離職率最高,分別為29.2%和20.5:1﹔中層高管理和技朮人員(主管/經理/總監)為16.5%和11.6:1,高層管理和技朮人員(副總裁/總經理/總裁)僅為7.2%和1.6:1。
3 V6 k' e3 C3 \3 [0 a1 F! |5 d" @9 q: y& K) w
但是調查也顯示,盡管主動離職人數減少,但是員工對雇主的滿意率卻沒有相應提高,而雇主對員工的滿意度也呈現下降趨勢。薪酬是員工的最大的不滿,其次是不滿于企業對經營狀況的秘而不宣,排列第三的是企業對員工的關愛不夠。而雇主對員工的不滿多為工作知識和技能不足,敬業度和忠誠度。$ K( b, l4 K2 K! T2 l0 ?

7 x; u! V: V# W5 e1 y5 ~前程無憂薪酬調查部分析認為,經濟危機對職場人士的心理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減薪裁員、內部調動、強迫休假、縮減部培訓等等,雖然減少了企業人才成本,但也影響了員工士氣,職場中人普遍存在狀態低迷,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意愿不強。不過,根據以往經濟周期的運行規律,隨著經濟增長,員工離職率將逐漸回升,并可能在短時間出現跳槽高峰。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發表於 2010-1-14 09:01:35 | 只看該作者
-- 2010年加薪預期7.8%,收入彈性進一步加大
2 d1 P' _  Y; f
+ O0 m% L4 H- C" L- Z) @6 F4 F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2009年調薪幅度相比2008年跌幅逾50%,為5.1%。但欣慰的是,調查數據顯示企業在2010年預計調薪幅度、調薪次數等方面的預期都好于2009年。* c7 b$ I- F- G- w, t8 c

; {) b- b# \3 q前程無憂的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企業表示將在2010年增加人才管理預算。由于經濟不景氣影響而造成加薪滯緩的高科技、物流、貿易和機械制造等行業,將在2010年予以“補漲”。而未受影響的互聯網、快速消費品等行業2010年的加薪幅度則等同于、甚至小于2009年。另對19個行業的200多家領先企業調查發現,在2009年憑借實力積極招聘和儲備人才的企業,2010年的加薪幅度也較小。3 w9 u  a1 h) R6 H0 k
* P/ G7 f6 F) V( ^- Y- o9 P$ P
由于對2010年的經濟局勢有不同的預見,一半以上的企業將保持甚至擴大員工現有薪酬中浮動比例,“績優”的員工將獲得更高的收入。同時,八成以上的企業稱,在人才競爭中將首先考慮“加強雇主品牌建設”或者“擴大雇主口碑傳播”,而不是“提高員工薪酬福利”。事實上,很多企業將2009年的業績增長首先歸功于“開支節省”、“國家政策”或“全球經濟好轉”,而“員工的努力和配合”的作用不明顯。
! P4 K$ a0 ^6 \$ Z
; J9 d2 I' S' h! G2009年工資水平占 GDP 的8%,而國務院預測2010年的物價將達到5%。前程無憂薪酬調查部預計,2010年企業提供的薪酬將更具有彈性,同時將會根據業績和物價指數的波動,多次調整員工薪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發表於 2010-1-17 17:18:42 | 只看該作者
跟著兔學生•漫遊科學
2 h4 C; R% ^/ s! q星洲日報 - ‎2010年1月14日‎
5 N; E& Z7 ~+ U. @! E3 a* v/ T; g% q8 Q
中學畢業,方永晉遠赴美國深造,畢業後在當地一家硬盤製作廠擔任電子工程師。工作兩年存夠了錢,便考慮找回當導演的夢想,於是放棄電子工程師這在一般人眼裡較“正常”的優差,到被譽為中國藝術電影搖籃的北京電影學院念書,這也讓他有機會到北京電影廠實習及當導演助理。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於 2010-1-20 07:51:55 | 只看該作者
科技人換跑道_走遍茶鄉變找茶達人
) j, }3 f0 @3 B- X2 I  h4 M( }$ c! C中時電子報 - ‎2010年1月13日‎
) r8 I2 `7 S; t6 F' p
" q" X1 T8 m: D% t9 R3 c四十歲的林志煌原本從事電子商務,自網路泡沫化後,因緣際會投入台灣葉領域,在八年來一步一腳印深入茶鄉,創辦台灣茶訊專業網站,還成功把台灣茶推銷到大陸,最近他耗時半年出版「台灣茶全記錄」之「揭開比賽茶神秘面紗」專輯。 林志煌原本從事電子商務,二○○○年網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發表於 2010-2-11 14:56:09 | 只看該作者
宅男變鳥迷 陳建安環島拍照
7 v# K# ~1 S& x$ I4 e& o聯合新聞網 - ‎3小時之前‎" T4 v/ ]) ?0 n" h1 C

0 Q& c! E- {5 u7 _+ C( ~- {$ ^% k嘉義縣野鳥學會會員陳建安,從電腦工程師「宅男」變「鳥迷」,辭去工作,到各地捕捉野鳥美景,一年多共拍200多種鳥類,放上網與網友分享。為了拍鳥,將車當車床;餓了,就吃乾糧度日,絲毫不以為苦。 「喀擦!喀擦!」50歲未婚陳建安來到東石鄉鰲鼓濕地,躲車上用拍鳥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發表於 2010-10-26 07:58:10 | 只看該作者

轉職 現在就要開始準備


- Y" C; l. {  W圖說:紮實的英語教師培訓課程是晉身專業教師的必經途徑。
% Y" |. q, H: j( N! i* d/ G  I9 N/ j8 ?! b( }$ b7 @, @) `; H
(20101025 14:08:06)有轉職念頭的人,大部份除了對薪酬不滿之外,溝通不通暢、經常沒有機會表達意見,或是即使發表了看法也被忽視等等,都是讓員工產生挫敗感進而想要轉職的主要原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發表於 2010-10-26 07:58:28 | 只看該作者
既然要轉職就一定要轉到更好、更適合的工作,但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是適合自己?通常在短短的面試過程中,是無法有效判斷這家公司或這份工作是否合適等等的問題,唯有實際參與過後才能瞭解。
  R" ~7 c. u; I& T* q2 e1 A9 O( u0 H+ s" u1 Z+ D
在兒童美語界擁有優秀口碑的「佳音英語」,一直對於教師品質嚴格的把關,每年篩選上百位老師至全國各分校服務。為網羅更多喜愛從事英語教學的普羅大眾,特別開設「佳音英語師資培育班」,除了能為台灣的英語教育,培育更多優秀的老師外,亦能為加入職場戰局的求職者,提供一個提升個人能力、競爭力的專業課程。另外透過課程,也能讓轉職者對於「教師」這個行業有進一步的認識,才不會當了老師才發現與之前的想法有差距的窘境。
: H/ J: A$ N- z7 T) _& V( g/ Z1 @/ [
佳音英語師資培育班,從基礎兒美教學概論、單字句型教學、班級經營技巧到教案設計和實際演練,讓學員透過6週的紮實課程,即可具備一定的兒童英語教學實力。佳音英語教學總監黃玉珮博士表示,對於對英語教學有興趣者可以藉由師資培育課程有效率地做好上線準備;英語科系學生則可根據專業講師的經驗分享,以實務補強理論;補教經營者了解教學模式後將更深入了解市場;對於一般上班族來說,多一項英語教學專長將是未來轉職、就業的黃金敲門磚。
& V) X2 \6 H7 ]- ?3 |0 `/ w9 F, ?9 u: @& ~! v& }! P. q
訊息來源:佳音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發表於 2010-11-10 07:35:15 | 只看該作者
換跑道、覓伯樂,博覽會上找機會!「流通業聯合徵才博覽會」11/14登場,五千職缺等好手 9 P+ E: V+ r# g7 b( |- |" O" L* }- i

2 @1 }- s* v  W) {5 z$ W3 ?8 z8 g* b5 }. ?(20101109 17:05:28)年底近,職場大風吹的旺季又揭開序幕,一路熱到農曆年。依據人力銀行近一兩年的統計,總有七至八成的上班族想趁這段期間換跑道、「騎驢找馬」尋覓新東家。而面對景氣回暖,失業率從去年8月的6.13%降到今年10月的5.05%,企業也求才若渴,急於趕快找到好人才就位,以掌握經濟復甦的契機。
2 t9 i1 ^! f$ z& r
7 z8 l' K) A% |2 z- v" M" y" K& G好工作不等人,思考清楚、先搶先贏是最佳策略,一項由經濟部商業司主辦、鎖定流通業的聯合徵才博覽會,將於11月14日(週日)在台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 現場有30家知名企業提供近5000個職缺,包括相當比例的主管職,供求職者投石問路。
: P& u, t# s5 m0 J" }0 Z( ~: B! b8 h7 F5 ?+ Q
這場由經濟部商業司主辦、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執行的「流通業聯合徵才博覽會」,參加現場徵才的廠商涵蓋了量販、超商、藥妝、百貨、運動用品、服飾、餐飲食品、美妝、出版等各類通路。包括家樂福、大潤發、統一超商、全家超商、OK超商、康是美、屈臣氏、躍獅連鎖藥局、微風廣場、摩曼頓運動用品、摩斯漢堡、五花馬餐飲、棉花田生機園地,居家通路Homebox好博家、生活工場,以及Crocs、從網路轉進實體通路的東京著衣等30家。5 J. e* i9 J9 J: n$ y
/ D1 D, }  B7 S, I/ G( Q
在徵才博覽會現場提供的近5000個職缺中,主管職不在少數,廠商希望網羅的主管人才也很多樣化,包括客戶服務、經營管理、採購、財會、人資、行銷企畫、MIS資管、網管、電子商務,和總經理特助等,都很適合有資歷的上班族一試身手。參加一次活動,就能蒐集到豐富的求職資訊,向職涯新機叩關,是年底最值得上班族踴躍參與的求職活動。& B7 Z+ j0 Q: M( c: k7 p# x9 u7 t
1 \2 a* w- _. k2 z5 e2 D
訊息來源: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發表於 2010-11-11 08:10:47 | 只看該作者
科技新貴轉職 兩月成交店面 5 u$ v/ j9 l+ l. G% c3 }
果日報 - ‎2010年10月22日‎
( p7 P& x. L0 l; }* \
% h$ W" i: h8 V& l' j$ w# `地產「菜鳥」陳啟彰原是從事科技業的工程師新貴,1年半前因公司遭受金融海嘯衝擊,年終分紅泡湯,又看到科技大廠紛紛放無薪價,讓他重新思考職涯,毅然轉換跑道加入房仲業。進入信義房屋不到2個月,已經成交1戶近700萬元的店面,突破一般菜鳥入行3個月到半年才能成交的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發表於 2010-12-15 08:06:10 | 只看該作者
神仙川味牛肉麵 安控業務經理轉行
/ v; a( F1 m# z聯合新聞網 - ‎13小時之前‎- r$ X' X6 x6 ^" B9 m

+ X9 }) h0 G) y1 k  _( a今年牛肉麵節參賽店家很跳Tone,不同於以往多數為餐飲出身的老闆,眾強中赫見科技新貴、室內設計師與鐵工廠雇員,半路出家賣起牛肉麵。 六年級生的劉敏郎,原本在電子安控業擔任業務經理,由於經濟不景氣,加上因緣際會獲得40多年經驗老師傅的傳授,讓他毅然放棄高薪的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發表於 2011-12-7 11:57:35 | 只看該作者
2011亞洲最佳撲克選手封冠 台灣俠客林弘盛用撲克寫歷史, n- F# i- U0 E( n% @2 h$ s; p
中時電子報 - 6 小時前) V( W6 l# u1 P; f
今年30歲的林弘盛本來是資訊業工程師,棄3C投向撲克懷抱,打德州撲克資歷約四年,他在 ... 這名前工程師在一整年的比賽中,十次打入決賽桌,包括二月紅龍錦標賽(第三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5-30 11:53 PM , Processed in 0.1435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