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3767|回復: 1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康相報] 10/15 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論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28 12:2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期:2009/10/15   
; n% ~/ v1 d% u: J時間:09:00~16:00   
( _: ?) e$ _8 o9 U$ T" R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會議室   + D& z% W# L5 O; T9 h- u: O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 n# Q& i6 x0 c7 I2 E主辦單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 e5 P1 V  H3 r  L% A: H& e' w協辦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單位)! u- R" P+ h( S; b$ X$ g
) y- P9 V! e) i$ c. @
「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論壇由標檢局及工研院舉辦,特邀請到經濟部技術處、卓訊科技、華電聯網以及交通大學等單位的與談人分享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對台灣通訊產 業之意義、政府對國際標準參與的策略及協助辦法、以及如何協調與整合台灣參與標準能量等議題,以幫助大眾迅速了解參與標準的需要。) D, L* b1 Q  ]$ e+ d

3 p: x2 w7 n* i/ |( n6 E2 D同時分享台灣參與標準組織之成功例子,現場邀請到積極參與WiMAX Forum的立德、台揚科技、摩托羅拉以及聯發科技等單位,分別從測試平台、終端、設備及晶片等不同角度分享參與WiMAX Forum會議經驗,及如何透過標準參與來健全台灣WiMAX產業鏈。
: R/ @' L5 k* Y
; f; g) V$ |. O* e下午將介紹最熱門的LTE、 WiMAX、DVB及Telematics四種無線寬頻技術的標準制定現況,並邀請3G產業的兩大領導廠商Ericsson及Motorola公司的張心 彦經理、黃文傑博士及華電聯網新媒體應用研發處副總經理石佳相博士及卓訊科技的郭聖博博士,提供最新的次世代資通訊技術發展資訊。
, D/ B7 R6 z, m+ ?# S. {+ a0 f% }8 I" a& Y
歡迎下載【報名表】及【議程表】:http://edn.gmg.tw/ACT/download/20091015_order.do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發表於 2009-10-8 08:34:26 | 只看該作者

響應世界標準日 標檢局辦資通訊國際標準研討會

【台北訊】為響應10月14日「世界標準日」活動,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自10月12日起規劃系列宣導活動,包括由工研院資通所執行的「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技術分析及參與制定」計畫,宣傳標準化重要性及提升社會大眾的標準化意識。免費參加,歡迎報名。
2 R8 T" ^  c( ~$ E6 f3 i/ B
. F" n0 _' v( z「世界標準日」目的在促使社會大眾瞭解標準、國際產經活動及地球公民日常生活間的重要關聯,並期盼國際標準化活動能符合各國政府、工商業和消費者需求。「世界標準日」至今年已邁入第40屆,今年度主題為「以標準因應氣候變遷」。據ISO官網指出,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地球平均氣溫逐漸攀升,各地面臨劇烈氣候變化,因此ISO、IEC和ITU等國際標準組織致力於研訂相關標準,期能經由標準促進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溫室氣體減量與善盡環境管理責任等作為,以紓緩氣候變遷的危害並進而達成永續發展理念的實踐。
" I, I* X" O0 [* c
& {7 L) M! e% \3 J3 O過去台灣行動及寬頻通訊產業長期實施跟隨者的策略,少有經驗在技術發展前期投入研究並進入核心組織影響產業動態,以致於研發的起步晚、未掌握國際標準關鍵智財權、創新能力不足、無法開發及建立創新產品及創新市場。因此不僅造成廠商需支付巨額的權利金,我國廠商也未能在產業發展初期建立策略聯盟,並透過國際合作掌握關鍵產品及服務應用趨勢。
3#
發表於 2009-10-8 08:34:32 | 只看該作者
近年來,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下,產學研對「標準的跟隨者」轉而成為「標準的參與制定者」,爭取關鍵智財權已形成共識。研究機構與產業界已逐步投入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對於促進前瞻研究、專利佈局、品牌能見度、策略聯盟與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等方面皆具有實質的助益。然而,目前投入國際標準的廠商仍只有少數,標準的種類亦僅侷限於通訊領域為主。此外,台灣於國際標準參與制定的經驗上畢竟不足,除了人才缺乏外,國際標準的選擇、標準組織的運作模式、廠商間的合縱連橫等都是需要補強與學習。因此,在初期階段,經驗的分享與政府的政策支持便相形重要。
0 n+ Q! u" R0 m; {
5 f9 l4 K* C4 y- h6 K$ y「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論壇由標檢局及工研院舉辦,邀請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IEK以及台灣積極參與標準的卓訊科技、華電聯網以及交通大學電信系教授王蒞君等與談人,分享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對台灣通訊產業的意義、政府對國際標準參與的策略及協助辦法,以及如何協調與整合台灣標準能量等議題,幫助產業迅速了解參與標準的需要。+ v0 D- T. x* f- V
) x  c* ^. ~6 ~, d. K, m4 E
其次的議題是分享台灣參與標準組織成功的例子,邀請參與WiMAX Forum的立德、台揚科技、摩托羅拉以及聯發科技,分別從參與WiMAX Forum會議經驗分享、參與WiMAX Forum的策略、參與WiMAX Forum會議對產業發展的助益、台灣在全球WiMAX產業的地位等議題分別從測試平台、終端、晶片及設備廠商等不同角度,探討如何透過標準參與來健全台灣無線寬頻產業鏈。: R/ B+ m. q  `& S: }
2 g7 j3 {- Q6 h$ s. f8 h0 D5 D
報名洽通訊產業聯盟電話(02)8792-6666,分機233,周克儒;通訊產業聯盟的網址:www.teema.org.tw/ciaweb/index.asp
4#
發表於 2009-10-23 11:02:35 | 只看該作者

資通所推動國際標準制定 從跟隨者到參與制定者

+ k$ j# ^& l5 c4 `

- J- o3 L$ E3 C) O: E經濟部標檢局委託工研院資訊通訊研究所舉辦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論壇,由資通所陳逸萍組長(左起)主持,邀請經濟部技術處顧問詹文鑫、交大電信系教授王蒞君、華電聯網副總石佳相、卓訊科技郭聖博、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楊瑞臨,談參與國際標準會議之重要性及方式。3 F! v; J) |4 L, b, P' c$ @2 ?
& d* E! D6 v  q1 T$ R: `& r% l2 z
■工研院資通所組長 陳逸萍; e2 @3 i# m& L1 H0 h, o% {/ k
5 W0 n! _$ T  a9 S
從無線通訊標準來看,參加標準的制定是連續性的方針,中小企業或學校對參加標準制定的方式和經費等,都有自己的想法,請產官學研各領域表達看法。
5#
發表於 2009-10-23 11:02:52 | 只看該作者
■經濟部技術處顧問 詹文鑫
' L. \, H2 h8 M* h) B% F5 W( F2 @! V7 v. @7 S8 z
台灣以往辛苦研發的產品被抽取高比例的權利金,尤其資訊及通訊產品非常普遍,例如台灣的光碟機不論技術或產量都是全世界第一,但仍被抽取高額權利金,這是一種技術強權。台灣總認為「付了錢,事情就結束了」,並沒有去思考背後的巨大利益,不斷承受被侵城略地的後果。6 J: G8 {( f8 n4 p/ Z1 ?1 t' Y

$ C* S6 O, p- J- i- }兩年前技術處開始思考如何改變這種局面?能不能進入「參與標準」的境界,而不是「製造」的層次而已?於是與各研究機構、業界、學校一起努力,希望參與標準制定時一定要團結,建立在此領域的權威,並與國際性公司合縱連橫。雖然到目前為止,參與的單位都有很好成績,但還沒有辦法做到像國外長期由政府官員參與,累積龐大人脈,在會場就能找到一些合作對象,並能在投票上獲得支持。因為我們參與的法人單位及研究人員,對研究比較專注,鮮少花時間去經營社交活動。希望國家將來能多培養一些相關人才,在經驗的傳承上給與最大幫助,讓WiMAX的參與,成為其它產業的典範。
  G1 k% |% a* {/ z5 w* n* ?4 n& i! H3 l1 }; `
過去台灣產業參與國際標準都各自為政,事實上應將台灣產業看成一個大公司,應用影響力請法人和業界一起去參加及提案。剛開始因為有研發保密的問題,實行有困難。後來發現利多於弊,因此,除了經濟部資助的計畫,其他廠商如何主動參與,目前看起來已有開花結果的跡象,將來更應全力朝此方向去做。
6#
發表於 2009-10-23 11:03:10 | 只看該作者
■交通大學電信系教授 王蒞君
( C% f1 k& Q/ ?7 d& t4 K6 h6 O" N7 m
從學術的觀點看標準,可從研究、教育人才及人才就業優勢三個層面來談。研究的重點是要搶得先機,對參與標準來說,除了基本理論,抓對問題搶到先機,研究才會有影響力。& I1 n" Q1 c* Z4 Y

* Q0 p  m# q$ b/ m1995年我在美國當博士生時,老師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五個P ,也就是Paper、Proposal、Pototype、Patent、Presentation。而參與標準制定,對這五個P都是很好的訓練。
' ]; ]3 W0 G" k* k* x
4 V1 ~5 f6 A3 k8 {# l5 z! ^以往學校太注重Paper,而參與標準除Paper的基本理論外,還要懂得如何提出好的Proposal和具備Presentation的能力。同時,學生除了作學問外,更重要是學習如何問問題與回答問題。在標準會議上,是專家以多對一向學生提出問題,在這樣的互動下,學生成長非常快。還有參加標準在語言上的訓練也很重要,知道別人想要什麼,自己可以給什麼。
  x) P( v- C2 H
+ r5 ]1 ~, L, `策略上要分工清楚,參加國際會議的人不多,但能掌握狀況,隨時回報會議上提出來的問題,有必要時再多帶些人去。此外,要找國際性大公司當夥伴,找出關鍵問題,產生關鍵力量。
7#
發表於 2009-10-23 11:03:26 | 只看該作者
■華電聯網新媒體應用研發處副總經理 石佳相
+ ~+ M' z7 e% F3 t# u, k/ z( O- a, l7 t" c0 ~8 E) P, ~8 H
早期在IBM見識過大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企圖心與遠見,回到台灣後,因服務於中小企業,深刻感到做出來的產品要能走出去,一定要有標準才能流通。所以我們長期都在觀察國際標準的進展,跟得緊、跟得快,就可以搶在前面把產品推出去。台灣大部份是中小企業觀點,普遍缺乏學術背景的人才,很難有切進去的角度,尤其是參與國際標準,幾乎只能單純的當個觀察員,很多場合繳交的費用和正式成員差不多,但卻無法像大廠一樣具有影響力和滲透力,而能從中獲利。! O, b3 z7 O2 z9 D$ C

6 U- s) A# d5 a# m6 k* l- G我長期參與歐美國家的標準,也參與中國標準的制定。中國的做法是,先有國家標準,再往外推到國際標準。在中國有一個「MPEG」工作小組,由北大教授帶領中科院,從事國際標準的成員組成。他們認為,以中國13億人口的廣大市場,與其讓歐美大廠予取予求,不如自己建立「中國的AVS」,與「MPEG」裡的H264相容,並延用大量的技術,和國際大廠談:「我們中國有AVS,如果你要賣產品到中國,請將技術貢獻進來。」
9 K8 m; G0 |4 L6 B5 g  w6 M) K
在參與標準上,目前中小企業都單打獨鬥,而中國是投入國家力量,由國家研究單位帶頭,群策群力去做,但台灣的力量小,政治實力也沒那麼強。我發現,單一公司出去,力量很分散,不僅不會被重視,甚至連派人參加都很難,充其量只能付費取得資料而已。建議可透過協會組織集合對標準有興趣的廠商,先把國際標準沿用進來,形成市場實力再參與,未來希望政府的能量參與進來,再加強研發能力,形成產業智庫。除了組織,還要尋找經費來源,因為參加國際標準是很難有產出的,工業局等政府單位,可否單純針對國際標準組織的某些項目,給與專案計畫,讓廠商能取得經費支助,出國參與相關會議和活動。
8#
發表於 2009-10-23 11:03:39 | 只看該作者
■卓訊科技 郭聖博3 \! E% A9 u+ j! }2 q- L. e3 h
( N& S  K5 j9 V( R0 I% N
我的角色介於學術界與產業界之間,學術界較注重論文的發表,在標準參與資源與活力較不足,因此建議學界可投入更多資源。過去在學界是先有研究方法後再找適合題目匹配與研究,在研究方向上是不符合實際產業或技術發展需求。但若參與標準制定可先掌握技術趨勢與方向,這樣對產業發展才有實質幫助。  n3 Z( b' T3 Q; C0 i) {, ^2 M& Z! q

4 L1 p9 T" M& d( V這幾年因為國內法人單位如工研院或資策會積極投入標準制定,加上廠商的配合,使得廠商可放入自己的專利,在與國際大廠談判或協商時可站在較有利的一方。但與歐美日韓廠商相比,台灣廠商因資源少,主要以製造為主,在研發投資上仍嫌不足,這方面需靠政府與法人單位一起努力,多幫助中小企業提供課程或訓練,使得廠商在標準參與上能更有成效。
9#
發表於 2009-10-23 11:04:04 | 只看該作者
■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 楊瑞臨
- o2 U* m  `0 o% ^+ e" |
' I5 N( ~  J1 M各國行動通訊相關重要業者在參與國際標準組織或外圍組織活動上,除3GPP以及IEEE等外,其他外圍組織主要的有GSMA、NGMN、以及WiMAX Forum等,該類組織最大的特點是許多參與會員為營運商;不論是對網路設備系統廠商、終端設備裝置業者或晶片業者,除了參與國際標準組織制訂的活動之外,參與外圍組織以與營運商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並可藉由與營運商的互動以發掘未來重要的技術開發議題。
6 b0 {6 l& d" N7 T, W) Q5 p2 F" g( L$ ~4 Z. f' b
以LTE來說,所納入的MIMO及OFDM等核心技術,以理論來說可解決許多現階段3G網路面臨的問題。但欲將理論在真實環境中實現卻也產生許多新的工程設計或執行問題,包括基地台與天線設計以及終端的愈趨複雜化等,而這些實作上的所有工程問題,多數都是營運商最為清楚,因此,參加以營運商為主體的國際標準外圍組織(如Forum、Alliance、Consortium等)對許多業者是相當重要且值得的。在通訊產業裡,要綁進標準的專利大部份在傳送端,而不在使用者終端設備,這是台灣的機會,雖然不見得很多重要專利會綁在標準裡,但掌握到的專利,未來仍有機會可以去執行。
# K, o! p. ?& ]' E. }8 m
, v8 E! F0 S4 G! ^; ]參與國際標準組織相關活動是需要相當財力與人力以竟其功的,就以中興ZTE為例,它一家公司就是40多個標準組織、聯盟、或論壇的成員,也是NGMN的贊助商,所以對國內來說,政府相關單位應可考量增加這方面的經費。台灣是一個比較小的國家,如果要參與一些已比較有影響力或組織已相當完整的組織或標準,對台灣是很困難的。但靠著加入新興的組織,像WiMAX Forum,三、四年下來,不管WiMAX未來在全球產業市場會有多大,台灣已在全球WiMAX產業更能發光發熱。因此參與國際標準就要有策略,不能打散彈,希望能像過去聚焦WiMAX,即使只占全球10%-20%市場,就已有足夠聲音。
10#
發表於 2009-10-23 11:04:41 | 只看該作者

/ e5 a3 A: K1 v( d. X8 }" W: v" G  B/ Y& ?& m% i0 |* x8 s
經濟部標檢局委託工研院資訊通訊研究所舉辦次世代資通訊國際標準論壇,由資通所謝慶堂組長(左起)主持,邀請立德副總洪璟榮、摩托羅拉黃文傑、聯發科經理葉家禎、 台揚經理蕭銘貴、 電信技術中心主任林炫佑談從WiMAX FORUM標準參與到產業Ecosystem之建立等成功案例。. h8 x6 @; l6 c4 w4 V
$ y" W9 d* m8 m! D! _: S
■工研院資通所組長 謝慶堂
& ^5 D1 r7 b* K9 s& C2 D* d+ B$ q; R+ |5 \+ S. p& n
我從四年前開始參加WiMAX Forum,已連續參加13次大會。當時台灣只有幾家會員廠商,去年會員人數最高達到40幾人,目前仍有30幾個會員,今年更加入董事會。台灣在全球WiMAX的產業成果卓著,幾乎每一個國際研討會都會有人提到「台彎的WiMAX產業」,而全世界只要有WiMAX的佈建,一定會用到台灣的終端設備,這都是過去積極參與WiMAXForum的成果。
11#
發表於 2009-10-23 11:05:09 | 只看該作者
■ 立德桃園分公司資深副總 洪璟榮$ }/ |: w9 x/ g# I+ w- r0 c+ ]' G( x2 f# [
  h1 s- v- E0 q8 z5 b- x$ L: p! _) r
立德加入WiMAX Forum已有五年,2004-2006在練兵階段,2007取得實驗室資格,2008~2009積極參與活動及標準的制定。這些年下來,立德積極參與WiMAX Forum的活動,包括出席會議、參與提案、及測試平台的建立。測試平台對建立Ecosystem有幫助。例如一個廠商在台灣還沒開始做測試前,把產品拿到歐洲去測試,結果花半年的人力和金錢去做這件事,產品也延後半年才上市,後來可以在台灣測試,廠商只花兩週至一個月時間,就可讓產品上市。
  N* o3 b+ p; R, t# j. j
$ A4 L: U! W/ s' n  I在參與過程中,最困難的是我們公司曾提兩個案子,爭取科技專案的支持,也有加入計畫,但最後都被認為不是主流產業,而未獲通過。政府的科技專案比較重視論文發表,但我們每年最少花100萬元的經費參與國際標準會議,卻沒有一毛錢來自政府的補助。在此呼籲主管機關,能給與有意願參加標準的民間公司實質的幫助。5 W3 @4 q, s' A7 F2 r2 O
; I( r9 b: o1 U7 _0 H& J
參與國際標準會議,很多提案不是報告完就結束,大部份的重要議案和決定,都是在會議外中完成的,所以,參與的業者要利用其他的機會,多與其他會員結盟,如此提案較容易通過。
12#
發表於 2009-10-23 11:05:24 | 只看該作者
■摩托羅拉台灣分公司 黃文傑4 V6 x2 u1 F) x
* M" R. m9 s: F" k
MOTOROLA是少數實際參與LTE及WiMAX的大廠,我們對4G的看法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自己,也就是消費者想要什麼,我們就推什麼。從此核心來看,WiMAX和LTE都是我們要推的標準。MOTOROLA對台灣WiMAX Ecosystem非常重視,2007年決定將IOT中心設在台灣,可減少廠商跟我們做IOT的時間和經費。6 R+ O/ W8 f$ i- y0 e

: R) z# H( J% y  X$ K, m: A我在美國發現中國人參與各種國際標準組織時,技術、理論都很行,但上半場作完專業的簡報後,下半場的交流就很少人再投入,或是比較欠缺這方面的概念,但這部份才是參與這種會議最終的目的。所以要參與國際標準,不僅需要了解技術,還要具備擅於談判的人格特質,可惜台灣不論是政府或企業,多半沒有將這個部份當成專業人才來培養,只是將人送過去而已。
3 c. y* `; P# W, M/ ?, V$ R( k! s$ u( l/ {( K) g" ^' A9 ]  N
MOTOROLA有一個百餘人的團隊,活躍於國際會議現場,由於組織龐大、專業且嚴謹,不論在會議現場或公司,講話都很大聲。這些人在公司的薪資待遇普遍優於其他同事30%-40%,因此他們的流動性低,因為公司未來20年要靠這些人。2 v+ d5 i3 N- I

6 K6 Y9 t3 w6 f/ Q, p除了要有很長的時間去培養相關人才,聚焦也是一個重點。我在國外念通訊時,當時每個來念通訊的韓國學生都指名要念CDMA,一問之下才知道當時韓國政府,在留學生要出國前都會舉辦座談會,轉達學生國家政策聚焦在CDMA,這也造就日後韓國CDMA的蓬勃發展。
13#
發表於 2009-10-23 11:05:40 | 只看該作者
■聯發科技資深經理 葉家禎2 j* \7 o- [9 ]1 C+ i3 M( v
. b7 v' c: l" Z& ?) W" @
聯發科技從2006年開始參加WiMAX Forum,主要參與TWG,剛開始參與人力雖不多,但因以公司為單位,還算有蠻多發言權。我們從剛畢業的學生中,發現有潛力的就推出去,給他們機會去表現,通常他們都能很有條理的表達清楚,也能得到大廠的認同。在參與的過程中,雖然發現標準還不是很完備,但也因為參與過程中的討論,對標準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不去參與,只是關在家裡讀,解讀錯誤的機會很大。
9 P. E8 o8 ]1 |  t" N' ]: I- [% \7 f  W$ d% r
做標準這件事,過程都很枯燥乏味,每一條條文都要非常有條理而細心的去處理,過程冗長。我們的目的是把技術納入標準,但會場有些專門反對,所以,做標準的人,不僅要有技術背景,還要有相當的耐心。參加WiMAX Forum後,我們得到不少收穫,也希望藉此把公司往外推,畢竟WiMAX是很新的產業,不能閉門造車。如回到產品的角度,因對技術更深入,去做產品時,抓的方向會比較準確。而且在會場中建立很多盟友,將來從標準變成產品時,這些盟友對你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幫助,我對參加WiMAX Forum覺得很正面。+ q1 t# p: E* \0 A, Y3 H

) }  p' V6 H3 o0 J2 I對聯發科技來說,參加WiMAX能對台灣Ecosystem有幫助,把晶片做出來,協助台灣終端設備的廠商,做出好的產品。
14#
發表於 2009-10-23 11:05:57 | 只看該作者
■台揚科技資深經理 蕭銘貴
' S9 l$ w2 W# \4 Z( F1 B$ m' c- @- J8 U
我們參加WiMAX Forum已有三年,以不定期參加的方式,定位在觀察員的角色,我們在意的是機會發生的時間點。在參與過程中,從設計的觀點來看,那家公司設計的時間點最早,我就選誰。在我們的經驗裡,局部參與無法看到全面的問題,如果把所有廠商提的建議組織起來,台灣廠商也可以掌握所有議題。( v4 u  V& Q0 h% K
# X+ l! K5 i& _% `# I
參加WiMAX Forum最大的好處是有機會在國際發言,但我們也覺得WiMAX Forum會議的頻率、地點太分散,讓投入設備開發的廠商疲於奔命。國內的情況也一樣,例如台北每年6月公會主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在此同時,荷蘭有一個Global Congress展,而10月國內又有一個「寬頻通訊展」,我們今年參加6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就發現主要客戶都跑到歐洲參展,所以效果很不理想。. n9 J8 M* {0 S) }( b* X

& h* z4 p( H9 H6 N台灣資源有限,應該整合六、七個官方單位及公會,一年有一個具代表性的WiMAX展覽就夠了,再統一集中火力請國外廠商過來,對廠商的效益才會展現出來。至於國外參展的部份,希望官方單位能將廠商組織起來,選擇重點地區和展覽,以台灣館的方式,將台灣WiMAX優勢產業的形象呈現出來,讓國際的焦點和目光能看到我們。
15#
發表於 2009-10-23 11:06:10 | 只看該作者
■電信技術中心主任 林炫佑* ^3 C( C$ x6 L4 s

; A! z; Y' g% E8 B: j& Y, \% x電信技術中心是2004年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成立,參與WiMAX Forum組織集中在驗證和法規兩個工作小組。在法規工作小組的參與非常孤單,因為台灣只有電信技術中心一個單位參加。但一個健全的法規政策,足以帶動整個產業發展,目前台灣在這一塊的連結還有待改善。* _2 p- k' i% l. R3 L
0 R" J+ n/ C& a6 r' G9 v. Y
在參與國際標準組織方面,我們發現歐美國家幾年下來都是固定的人在參加。華人企業常把參與國際會議當成幹部訓練營,派去參與的人常常一兩年後就消失不見,原來是升官、調回總部,就又換來生面孔從頭開始。企業老闆應了解,制定標準是一條漫長持久的路,應該專人專責將這件事貫轍執行到底,對公司的助益是長遠的。
, m6 W8 b# v, S6 p. J6 t% E; _2 C9 ~, Z0 o# n; p* q# r: V3 Q
以電信技術中心的角度來看,目前所遇到的困難是預算來自NCC,非常有限。在參與國際標準部份,國家政策應把它當成大計畫來執行,目前所有的提案都附屬在不同科專底下,如果要有一個比較長足的進步,直接參與國際標準應該在大計畫底下,結合法人和廠商的能量一起執行,往後參與國際標準會有更好的成績。
; K8 _" n+ K: a* F& ^( S# B% W* h6 W. s- G* a
從台灣WiMAX的角度來看,我們是成功了。很多國外的朋友都是因為M-Taiwan,因為WiMAX而認識台灣,往後在產品標準及整個生態的建立,都可參考WiMAX的模式,不管是推廣WiMAX產業,或是推廣台灣,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的WiMAX已受到國際的矚目和肯定。
16#
發表於 2009-11-6 10:41:28 | 只看該作者
+ Y$ |5 F/ W# V* Z  M8 |: W& q
圖說:資策會網多所5日舉辦「WiMAX技術標準趨勢研討會」,邀請國內產業、學研界的重要代表,剖析國內在WiMAX技術上的發展優勢。
" @" w$ N" |" @8 J' A$ R  x: z& c' F2 ]% U5 p8 y+ A
(20091105 18:03:20)根據資策會MIC的統計,WiMAX產業受到新興市場WiMAX CPE穩定成長的推動,今年WiMAX CPE產值可望年成長達11.4%,MIC並預估2012年全球WiMAX軟硬體產值,更可望上看新台幣5,000億元的規模。在WiMAX產業即將快速起飛成長前,國內WiMAX業者能順勢發展,成功整合上下游,建立WiMAX產業價值鏈,包括晶片、局端及終端設備,使國內業者能在國際電信網通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都歸功於政府長期推動參與WiMAX國際通訊標準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 x9 |8 a( x! u( G, A5 k7 M/ n
2 {% C1 K! q" V  B4 a* S為使業者與國際接軌,同步掌握WiMAX領先技術,資策會網路多媒體研究所(網多所)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特別舉辦「WiMAX技術標準趨勢研討會」,邀請國內產業、學研界的重要代表,包括國立中央大學教授許獻聰、台灣可億隆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尹華強、資策會網多所資深顧問暨WiMAX技術工作組中繼台研究群組(TWG Relay Study Group) 之共同主席 (Co-chair) 羅耿介,從長期參與WiMAX國際標準制定的經驗,剖析國內在WiMAX技術上的發展優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7#
發表於 2009-11-6 10:43:41 | 只看該作者

& D0 {  o, L  E% W  H7 @( {圖說:會中台灣可億隆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尹華強(左)、國立中央大學教授許獻聰(中)、資策會資深顧問羅耿介(右)共同拍照合影留念。
' F& t* R6 K: F5 a# b1 f[資策會長期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掌握關鍵專利 領先市場開發WiMAX技術]
4 k& A6 X+ G6 p: J4 Z  {; d2 p# A1 ~( }! L8 ?2 v
資策會網多所所長何寶中表示,資策會在執行經濟部技術處「參與國際通訊標準組織提案計畫」下,積極參與WiMAX國際標準制定,並擁有豐碩的成果,在IEEE 802.16j標準提案部份,提案數僅次於Nortel 居全球第二。而在802.16m部分,截至目前為止,共有206項的提案,通過98項。IEEE 802.16j及 802.16m,佈局關鍵專利在家用基站(Femtocell)及中繼台(Relay)也高達數十項之多。因對國際標準的先期投入,資策會才能領先業界,開發出關鍵技術,取得技術與市場先機,進而技術轉移予國內業者,挑戰全球電信市場。
: h3 Y) X8 U% c2 j, p9 W" O" V) R) \" ^6 P& [/ F
何所長以發展「WiMAX Femtocell技術」為例說明,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調查報告指出,2013年全球Femtocell市場規模,將可望突破18億美元。為了讓台灣業者取得發展Femtocell的商機,資策會領先推出設計上完全符合WiMAX論壇網路工作組(WiMAX Forum NWG)NWG Release 1.6『最新技術規範的精神,於標準完備前率先推出可實際運作的 WiMAX Femtocell系統,並同時通過測試實驗室驗證,能與現有多家的行動裝置互通互連,例如筆記型電腦。事實上,資策會能順利開發WiMAX Femtocell的技術,正因長期投入參與WiMAX國際標準制定,先期掌握關鍵專利下的最佳成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8#
發表於 2009-11-23 07:22:45 | 只看該作者

推動通訊國際標準制定 持續研發與合縱連橫

【台北訊】我國參與行動通訊國際標準制定,經由工研院資通所三年來的努力,從爭取經費、人力,法人帶頭、業界參與到國際合作,可以說從無到有,逐漸建立起標準制定的能量。
! S, v; o' L2 _/ a( A
  ~- l) _, x5 `7 c工研院無線通訊組組長馮文生博士表示,三年來政府一直鼓勵業界參與國際標準,目前除了工研院和資策會外,在標準會議上也看到很多國內廠商參加。最積極的主要為IC設計廠與手機品牌廠,如聯發科、凌陽、華碩、宏達電、宏�、中華電信等。IC設計廠已將自己定位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從IC、硬體到軟體都整合好了,可以直接出貨給製造商。他們若在關鍵智財權(Essential IPR)掌握得比較多,客戶更樂於採用其解決方案。而手機品牌廠一向就被收取高額的權利金,更能體認到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重要性。3 v1 T9 e/ s4 _0 d2 v. U  ^1 `
+ }+ t, G1 a4 F3 a) ]2 Y* g
其他一些中小型企業,雖然想要參與國際標準,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需要研究單位在每次參與標準回來後,能時時更新資料,讓他們知道標準的走向與最新制定的標準。綜觀業者的反應,其實他們已有相當決心與認知,去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目前最缺的是以下兩部份:
19#
發表於 2009-11-23 07:23:02 | 只看該作者
一、研發持續的投入:國際大廠如Nokia、Ericsson,投入研發的基礎砸得深,至少都超過十年,他們很早就開始做專利佈局,再推到標準裡去。目前我們的情況,仍偏向打游擊戰,貼著標準打,看到標準缺什麼就去補,所以真正最有價值的Essential IPR還是拿得不夠多,需要再加強。1 Z9 |* [& B: S8 |' z7 g

: d# ?$ b3 Q& {  _' ^! L) a二、與國際之間的合縱連橫:既得利益的大廠,彼此間已經有默契的形成一個秩序範圍,新進人員要打進去很困難。所以,先前的做法是從比較開放的標準IEEE 802.16切入,不僅比較容易找到合作伙伴,Essential IPR也較容易取得。現在回過來打3GPP LTE-A,雖然比較困難,但如果原先沒有IEEE 806.16的基礎,現在根本毫無機會。
2 u! A6 b& u7 i6 u, S  I& F- \( I  {+ I" v
馮文生說,投入標準參與必須專人專職,差旅費所費不貲。這幾年政府在資通訊標準領域,每年補助超過3,500萬元的差旅經費。目前在WiMAX方面已有進展,也帶領廠商進來,讓廠商體認到標準的重要性。未來還有兩個方向要努力:
20#
發表於 2009-11-23 07:23:06 | 只看該作者
一、加強業界主導的角色:以前是以法人為主、業界為輔;慢慢要以業界為主、法人為輔,畢竟業者較有籌碼去和國際大廠談合縱連橫。
3 q/ g, T* F; V+ j3 m" _5 ^0 h0 N1 \0 Z8 k
二、持續加強分享國際標準制定的狀況及需要的技術門檻,尤其對二線廠商來說,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平台來分享,還有努力的空間。其實政府有很多資源,業者都還不清楚,像標準除了對法人的支持,也有一個辦法是補助業者參與的。不過受限於會計制度及管考制度,諸如預算編製限額、出差限額,參加完會議回來還要做一堆管考文件,造成業者裹足不前,畏懼申請。這個部份希望政府能更有彈性,才不會白白浪費好的政策。
8 p+ _# g! I, v8 g, p$ U9 d! Q: M$ A8 p) I) V% j
馮文生強調,標準是一條要長期耕耘、持續走下去的路。如果我們不走品牌、標準的路,面對中國和東南亞的競爭,製造與代工將更加辛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4 01:14 PM , Processed in 0.1365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