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5812|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驗交流] 竄升最快的科技新貴?工業設計師請進來交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7 13:4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工業設計師來「造福後進菜鳥,留名社群中」吧!? :o
% M* c& l5 q. u1 w! j6 w- `, a( K+ o6 H0 g) C

, B% c" Z  r5 z; T$ c+ n- ]! x/ J& w, Q! a& D" }
Super上班族 - 工業設計師 # u) ^3 ?* n  [! u% o
http://www.ejob.gov.tw/app1_post.php?cat=app1_su&seqno=13
! n7 g6 N* n5 Z( F' E# U6 \( u
在行老手貼心話 明�電通科技 張家誠
0 s# x; ~& y) @. Z8 g' c8 I  O) ]- D4 U& ?8 T& ]7 R/ e8 }
設計是實務經驗的累積,不論何時都可以開始投入工業設計師的工作。7 K/ Y, X( E0 o* f7 q0 P
創造美好的生活方式與型態,是我們工業設計師要的使命與價值!
" p& g4 V+ r- V1 d% d: f$ E
7 K( P6 V) Q. f2 f, U: x職業項目:工業設計師
# x2 ]+ M& Z' j7 ^! s# W$ B職業展望: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文化創意產業# _; K, q1 I, |5 i7 l# r) e
工作場所:工作室、各大公司產品設計部門) f. D# J; E7 C+ I9 ^+ n
工作時間:雖有固定上下班時間,但實為責任制,時間較彈性
: U, _3 x& L$ v4 r9 w7 n) S! { 薪水待遇:初入行大學畢業生月薪約三萬,研究所約四萬元; Q' j2 s6 m# W$ z! _! P! `
相關學歷:工業設計相關系所為主4 u2 F. m( B7 R& w+ p
工作秘訣:觀察力敏銳,創意不可缺

7 z6 Q4 U% E2 A3 D$ c$ _# ?1 \( l
8 _2 x3 ~. P! R9 t2 e工業設計師 竄升最快的科技新貴 平均二十五歲、年薪百萬   文/鄭呈皇
9 l$ h; a% J9 X; B5 l' Ihttp://www.cc.ntut.edu.tw/~wanghh/industrial%20designers.htm
- x2 X" W6 {+ T; D$ i& C2 y$ W3 g
去PUB、逛博物館、聽歌劇,都是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因為台灣越來越重視產品外型與功能,這群設計師也成為繼電子新貴後的設計新貴。 四月十五日,大同集團記者會上,八十六年來第一個副品牌「Elio」正式亮相。強調時尚、質感的MP3多媒體播放機,很難和「生產大同電鍋」的大同聯想在一起,「我們花一年時間,二十幾個ⅠD(工業設計)人員,才決定這個產品的樣子。」大同多媒體通訊事業部處長潘泰吉說著,總經理林蔚山還在一旁拿著這台MP3試聽,畫面玩味呈現新與舊。 事實上,整個台灣的科技業也開始出現新舊分水嶺。許多廠商從過去OEM(專業代工)起家,漸漸走向ODM(設計代工) ,到最近踏入自有品牌發展,一旦決定OBM(Own Branding &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就需成立設計中心,培養自己的工業設計師。 + y4 d: O  u9 H( M3 c. x! t

  C! E4 C$ u6 r5 c: o這幾年明基、光寶、華碩、華寶等公司,紛紛增加工業設計師的編制,甚至檯面下,仁寶、廣達也有意擦亮自家牌子,招兵買馬。其中最積極的便是明基,在李焜耀一聲令下,兩年內一口氣增加近六十多位工業設計師。
- e( V" i# {7 G6 F6 ]6 i4 r+ _/ R9 b- }
• 一畢業就有五個工作機會
0 [" C  r/ s- k$ N
3 g, W& C7 J; _: r; [1 E 工業設計師,從五年前一畢業大部分學生就是走上轉業的道路,到現在平均每一人畢業,「約有五個工作機會等他,」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表示。 這個讓各家大老闆搶破頭要的工業設計師,已經成為繼理工科系的研發人才後,另一個年薪向上竄起的百萬「設計新貴」。 過去十年,一個工業設計系畢業的學生,在市場需求不大,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班上畢業的,只有一成會走設計本行,其他都是轉業。」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現任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研究員的吳文明說。前幾年一個菜鳥工業設計師起薪不過兩萬五千元。但隨著需求增加,現在一般大學剛畢業,大公司裡的設計師起薪除了比照研發工程師外,只要設計的產品有得獎或者銷售創佳績,更是有額外的紅利。 「他們平均二十五歲左右,年薪有百萬以上。」華碩的機構與工業設計部主任李政宜指著眼前一群看來還有學生氣息的同事,描述著這群設計新貴的臉譜。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預估,台灣總體經濟環境裡,各行業裡工業設計的總需求胃納由一九九八年的七十四億元,增加到今年的一百四十九億元,市場成長兩倍。 & C, T( O5 t1 v- t
2 M$ O8 U0 v% _! c4 a0 d2 _
對比以前的零成長率,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王鴻祥解釋,「產業從代工轉為品牌,自然會帶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走進明基的台北總部,員工都知道有一個「神秘十三樓」,謝絕外賓進入,即使是自家的員工也沒有例外。 這裡是發展BenQ品牌的重鎮,再上一層就是李焜耀的辦公室,中間有個白色旋轉梯,是李焜耀專屬巡視部門工作狀況的捷徑,設計部門重要性不言可喻。 過去,工業設計師給外界印象都是只要把外殼設計漂亮,就夠了。都是研發和市場行銷決定產品的功能、定位和風格,最後才「順便」通知設計單位依樣畫葫蘆。但隨著科技產品越來越強調外型,越變越漂亮的結果,已由過去單純強調外型酷炫,進而要求和整個「生活型態」(Lifestyle)結合一起,蘋果電腦的iPod便是一例。
8 G* |9 @0 h2 P9 [4 H& c$ v5 c) b3 h$ m' G/ ?: r+ l
• 抓住消費者想什麼 " O) Z. j# P5 T$ Z2 n1 T

* e1 B7 a2 B) r8 B8 p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系主任丑宛茹認為,iPod能夠造成全球走紅,是因為背後那群工業設計師,知道現在市場上的年輕族群想要什麼,透過分析這個族群的行為與消費模式,設計出白色外型且簡單操作的機器,一推出就熱賣。 她認為未來要能大賣的科技產品,除外型外,一定要抓住消費者想什麼,而這部分也成為工業設計師的任務。 「外型反而是最小的要求,工業設計在整個生產流程中,產生整合市場行銷與帶領研發的作用,」潘泰吉指出。換言之,過去只有聽命研發和行銷人員的工業設計師,現在成了整個研發的創意發想源。 在台灣,現在也逐漸由工業設計做為研發與市場行銷前哨的角色。王千睿就舉例,現在的工業設計師,不再只窩在小小的工作室內,去完成最後的包裝,而是要走上街頭,走入人群才能激發設計靈感。而這也顛覆整個工業設計師的工作型態。 明基一款得到ⅠF設計獎(相當於設計界的奧斯卡獎)的掃描器,便是因為走入人群才激發創意靈感而得獎。4 L# B5 |: e. n, n- u$ ~* R0 q

* u/ z! O8 ?$ e4 i3 l7 W3 a6 L/ v8 ` 明基設計此款掃描器前,先要求設計師隨機到幾個公司去了解現在人使用掃描器的習慣,並聽取消費者的意見。 研究一個月後,發現最大的問題是掃描器占空間、又容易丟掉驅動程式。因此設計師便開發可以直立的掃描器,且機器背後就可以存放驅動光碟片,一次解決問題。
' W5 P( x; F. X7 W5 W* E5 ]; c& f( Q1 Q# c1 q
• 設計竄升為主軸才能大賣
' S* M* z6 W7 I4 X
7 j4 X6 g6 Z# q市場調查工作,過去多半是由市場行銷部門負責,然後反映給工業設計部門。 如今直接落在設計師頭上,是因為設計師才能在親自調查後,做出最符合需求與設計理念的產品;如果先透過市場行銷過濾掉資訊,還是無法做出貼近人們生活的產品。 尤其是手機這類的流行產品,必須由工業設計師主導整個產品流程,翻轉過去由研發做好再請設計師設計外型的程序;設計竄升為主軸,才能大賣,設計中心的地位自然也不同以往。 在這個越發講究設計的年代,工業設計已經變成當代產業的新顯學。在國外,三星的設計部門有四百七十位,新力有兩百多位,也是這幾年陸續擴張的結果。 隨著產品越來越講究美感經驗的使用,以往不被重視的工業設計師,已經浮上檯面,影響台灣產品的風格。而這些最愛美的設計師,也跳脫以往框框,正式成為產業的主流新貴。
, o! U0 X% R9 _$ x9 g

% `8 \* X4 t$ I+ x- a- c當科技變身時尚工藝
; x7 Q' y  L/ ?( E1 Z8 l: r' S7 Ahttp://media.career.com.tw/careerbook/new_magazine.asp?CM_NO=363: Z4 @8 ?- j1 i' j5 j- G
「成為科技界的藝匠,是我們的終極目標。」華碩資深工業設計師儲昭明說。
單選投票, 共有 4 人參與投票 查看投票參與人
44.44% (4)
11.11% (1)
11.11% (1)
11.11% (1)
22.22% (2)
您所在的用戶組沒有投票權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7-5 07:54:06 | 只看該作者

設計師和工程師是一家人

深澤直人幫全球頂尖科學家上課1 k) E9 [  m3 e/ ?# j9 i
http://www.bnext.com.tw/?mod=locality&func=view&id=857. m- @! A! n$ I  K2 ^
( C: a8 e" E4 u9 }0 p
資訊科技愈來愈強調與人性結合,傳統僵滯的學科分野不再適用,不論是設計師或工程師,都必須學著 吸收任何與「人」有關的知識才能存活。關於這一點,各國頂尖學府都早已有所準備……
撰文=鄧兆旻
( @; D6 K: B' _# C- v, X1 Z0 n
& K" e. w1 e5 J; D$ C( X$ M0 [1 Z工程師與設計師界限模糊 7 w4 A* m# s. r/ |) C
/ u8 b9 G, W8 p% d/ Y
演講現場是在為期四天的第七屆國際遍及式運算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Computing),在東京品川地區舉辦。這個會議是資訊科學界近十年來相當熱門的領域之一——遍及式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最頂級的會議,贊助廠商包括許多一線科技大廠,與會人士來自世界各地重要的資訊科技研究機構,例如英特爾、IBM、微軟、新力等研究中心的博士級研究員,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美侖大學、東京大學、慶應大學、台灣大學等高等學府的教授與學生。深澤直人表示,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在這樣的場合跟幾百位資訊科技學術界的人演講,我想這些博士、教授們可能也沒想過,會聽一位產品設計師在台上闡述設計理念吧。 " U. O; t2 L* t8 ?6 E) G  C

  Z3 a; c0 a% v& Z回顧深澤直人與新力電腦科學研究所所長所真理雄的演講,以及四天來的會議內容,我開始思考在遍及式運算這個研究領域裡,究竟應該如何定義工程師與設計師的角色與態度呢?在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我回想起「可觸及式媒體研究小組」(Tangible Media Group)的指導教授石井裕在課堂上說過的一句話: 「我雖然拿的是電機領域的博士,我們小做的東西卻橫跨工程、設計、以及藝術。所以我究竟是一位工程師、設計師還是藝術家呢?在這樣的情況下,為我戴上一個什麼師、什麼家的帽子,其實已經沒有意義。標籤限制了我們的思考與可能,應該要將它剔除。」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於 2010-7-8 14:37:35 | 只看該作者
工業局將訂定3行業人才職能基準 2 F# i% x  M. H0 m! q4 M
中時電子報 - ‎4小時之前‎
8 c) ^% a+ j: Z* w2 `
" l; J5 U4 Z) n: ]; o; W6 @. `+ U2 z... 或者是針對職能鑑定開班授課,讓學子出了校門,就可以順利與職場接軌。 由於工業局已經試辦許久,一旦子法通過後,將會率先制定3個行業別的人才職能鑑定,包括石化產業設備製程工程師、工業設計師以及太陽光電製程工程師,依據上述產業領域,制定專業能力與技術的鑑定。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7 08:49 AM , Processed in 0.1445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