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17292|回復: 4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全球大尺寸面板 台灣業者挑戰50%市占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8-27 10:17: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資策會MIC預估,2007年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規模將達3億5千萬台,年成長率可達22.8%,台灣面板業者的市占率仍將不斷攀升,預估2007年可望挑戰50%的市占率,尤其是大尺寸面板將成為業者的下一波戰場。
: v+ ^3 e  S9 M3 ]( w/ M2 [6 {( [& K- v5 t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周士雄表示,以往大尺寸面板由面板業者獨自完成Array-Cell-Module的模式已逐漸轉型,取而代之的是Open Cell及Smart Panel / Integrator Panel等新商業模式。9 ~/ L0 B; a+ ?7 `  H0 q
5 e& m- J; M* K8 _8 S5 j6 ]3 ^$ w
從2007第一季開始,終端市場需求即持續增加,促使台灣的TFT面板廠陸續將大尺寸面板的產能轉投入中小尺寸面板,但卻導致TFT廠商Module產能不足的缺口更形擴大。導致以銷售Module為主的TFT廠商,在面臨市場需求快速變動,且仍然需要保有應變彈性的考量下,多數傾向不自行設置Module廠,而採取委由STN廠進行代工的型態因應,但因STN廠商也因應STN面板市場需求萎縮的影響,除轉而向TFT廠商購買Cell Panel以生產TFT Module外,也已開始與TFT面板廠合作代工Module的業務。$ C+ ?) Y0 z5 ~: C
0 a" u' ^0 v/ A
台灣液晶面板業者以往的一貫製程包含前端Array Cell 及後端Module製程,然而隨著全球化佈局的需求發酵、原有Module產能更難以因應客戶的要求,Module製程已經成為面板業者、系統業者及品牌業者的一級角力戰區。而過往扮演消化產能角色的中小尺寸TFT面板,因在後段Module的產能並未能與液晶面板的產能同等增加的情形下,導致除了銷售液晶Module的業務型態外,銷售Cell panel也成為另一種常見的業務模式。
9 B6 S# q8 r& ?. u+ m* K: L % u& `, W8 i! M
台灣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 因應國際競爭新布局+ [+ ?' q+ ^% z+ f3 Q$ g8 C
台灣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的互動型態,從營運模式來看可區分為「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合作、系統組裝廠主導、面板廠主導」三種模式。預期此三種模式都將成為台灣面板業者的主要業務型態,對台灣面板業者而言,除仍維持原有的業務規模體系外,在新市場的開拓及模組產能擴增等層面,新的營運模式將可充分強化其應變彈性及競爭力。6 z% l4 b/ n# \) e: t

. q  o3 ]( g5 A, P* w% ?(一) 面板廠與系統組裝廠合作: r+ k2 t' h9 z1 C9 a1 [

, M7 a  ^1 w3 A" X* Z2 ~/ P$ t面板業者的出貨型態為Open Cell,而後端的系統組裝業者則進行Module(不含Module部材的調度)及整機系統組裝業務。由於此業務模式可透過部分製程的減縮或材料的統合,也就是Smart Panel (往面板端整合)或整合型Panel (往系統端整合),能夠有效達到成本降低之效益,因此對於系統組裝業者,也能提高其競爭能力,同時在面板貨源的取得上也相對較具優勢。而對面板業者而言,則因雙方基於互信互賴的前提,更能達到品質保證、售後服務、以提升整體利益為優先考量的共識。; Y9 O( w- e, L% b$ v# T) |
% s7 N# c$ L4 I( G7 z
(二) 系統組裝廠主導
3 l, l. _+ y0 m# J# ~
2 C" W, n5 _- y部分系統組裝業者雖然沒有面板廠,但是握有大量訂單,所以具有較大的議價能力,故形成往上游Module製程整合之趨勢。面板業者的出貨型態為Open Cell,而系統組裝業者則進行Module部材的調度及整機系統組裝業務,但仍未直接進行製造。此業務模式對系統組裝業者而言,雖然可以達到部分成本降低及掌握貨源的成效,一但遇到面板供不應求時,仍然會有貨源不足的隱憂。/ E. G! T* z" {
- {. Q& l9 U3 u6 K: Q* z. \6 a2 p
(三) 面板廠主導
" Y/ a3 Y' P; j* g7 K3 z2 a
. i$ d9 M" H7 p- U& ~5 Q# q面板廠提供完整模組的出貨型態,另搭配或整合部分系統端功能,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對面板業者而言,可提升產品售價及附加價值,而對部分不擅於組裝的業務內容,或議價能力較弱的客戶,利於降低進入門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8-27 10:18:42 | 只看該作者
MIC預估大型公共資訊顯示器 每年將有50%的成長
) P9 i- L+ j" b! d6 p! i( L, W# E* T, w9 S5 P. |
資策會MIC預估2007年全球大於30吋以上之LCD與PDP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8萬台,預期每年將有50%的成長率,至2010年可望達到334萬台的市場規模,市場成長快速的原因來自於大型公共資訊顯示器的發展趨勢。
  _$ }" ~$ J( @" V0 p- ?: E, [& M) y. b- B9 B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何菀容表示,隨著大型戶外廣告朝向影視化的發展趨勢,以及數位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大型公共資訊顯示器將可能成為大尺寸面板的下一波殺手級應用,而在各主要顯示器業者積極以降低售價拓展市場的推波助瀾下,預期In Store應用尺寸之40吋等級顯示器的市場成長最快速,LCD與PDP將是最主要的競爭技術。1 {7 i4 _3 `2 W# H" |4 C1 q6 ^
2 f$ Y! A/ w# a" W% n, j
大型公共資訊顯示器以資訊傳播與戶外廣告為主要發展趨勢,資訊傳播內容將朝向即時性資訊傳遞,如交通資訊、設施導覽、天氣預報、新聞報導、娛樂資訊等,而戶外廣告則以政令宣導、商品促銷、品牌形象、影視宣傳等內容為主軸。公共資訊顯示器市場屬於B2B的商務市場,客製化需求及彈性整合服務為市場經營關鍵,雖然較不利於發展規模經濟營運模式,但高度的客製化需求,反而擁有較高毛利、避免因形成標準產品後的殺價競爭、提供加值服務獲取較高利潤等優勢。
3#
 樓主| 發表於 2007-8-27 10:19:46 | 只看該作者
資策會MIC之台灣家庭數位電視服務需求調查  `, N. |5 T# J3 A' l+ A: s% X
想要看更多頻道、想使用電視上網

) t# J: b5 I9 b$ i
' d3 |" I& T  O/ M「想要看更多頻道」是台灣家庭使用數位電視的主要動機,「使用數位電視上網」是最有付費意願的加值服務。
" S4 C# J- d4 n
2 a1 v' y0 d% G* T! p( a* R/ U資策會MIC針對台灣家庭數位電視服務消費者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安裝數位電視服務的前三項動機,分別為「希望收看更多頻道、希望收看高畫質節目、符合未來趨勢」,而最吸引民眾選用的加值服務,則依次為電視上網、隨選影片與隨選音樂。
/ p$ V# F: g, |7 l7 b3 b" ~) w( }- F9 g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姜漢儀表示,台灣民眾對數位電視的高畫質及未來發展趨勢已經有所認知,對於數位電視的服務內容接受程度也愈來愈高,預期在數位有線電視及IPTV可同時提供電視、網路與電話的「Triple Play」服務發展模式,消費者選擇收視數位電視的意願將會不斷提高,但是要如何滿足消費者想收看更多頻道的預期需求,將是業者在推動初期要多加考量的議題。  W5 G6 Y/ ~. E8 K7 K2 Y8 ^
3 I/ d* q3 y+ E9 Y9 |' ?
資策會MIC以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為主要調查區域,對象為未來12個月內有計畫安裝數位電視服務,包含付費或不付費的潛在使用族群。整體調查資料顯示,計畫安裝「無線數位電視」與「IPTV」的民眾最多,佔全體受訪者的28%,主要需求在於想要收看更多的頻道;其次為「數位有線電視」佔全體受訪者的24%,以及「數位衛星廣播服務」,主要需求在於所提供的各項隨選及應用服務。
4#
 樓主| 發表於 2007-10-4 15:49:29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趨勢分析   大尺寸化趨勢將帶動產值大幅成長
3 d% r8 J+ g* t8 C! v
; ?( n/ \3 i  V0 C2 O0 J0 z* B
隨著亞太市場的需求成長快速,資策會MIC預估第四季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出貨率仍將創出佳績,但同時也會受到明年第一季為傳統淡季的供過於求、價格鬆動之預期心理影響,預估第四季出貨將較第三季衰退3.7%,出貨量仍然可達到4,814萬片,並預期缺貨的面板尺寸價格將有小幅的上揚空間。整體而言,各應用別價格仍將會持穩,在大尺寸出貨比重提升帶動下,預期第四季產值仍將有不錯的表現。
* A8 j8 h- C/ N( c2 J- T6 G) ^# {) K. E9 V# C' w* @2 C6 w; N3 \
2007年第二季台灣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出貨表現搶眼,季成長率達17.9%,出貨規模為4,446萬片,創下有史以來第二季季成長率最高的成績。資策會MIC表示,第三季面板供需失衡狀況已經趨緩,面板價格有回穩的現象,預估2007年第三季出貨量可達到5000萬片,季成長率約為12.6%,同時依據以往面板業者的銷售績效推估,2007年第四季的市場需求仍將持續升高。
) P! ^8 u+ Q7 x: j
6 T4 b' G+ r. U+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何菀容表示,大尺寸液晶面板成長原因在於,面板業者以20吋級以上產品為主要的產品策略,且在性能與價格都較17吋與19吋面板優異的情形下,客戶及市場的反應度佳,而隨著20吋級以上面板的出貨比重增加,17吋與19吋面板產能因受到壓縮而供不應求,客戶在價格高漲的成本壓力下,反而加速採用20吋級以上的面板。
3 x8 ~5 ]$ w/ u) M  N
) n# X/ c, M$ l1 l" ^隨著品牌大廠在消費市場的比重提升,以及PC換機潮帶動Vista作業系統的日漸普及,寬螢幕面板在消費市場與商務市場都會成為主流商品,整體發展趨勢對於在Design in方面領先韓商,且主導寬螢幕規格的台系面板業者較相對有利,而在液晶電視面板方面,隨著台灣面板廠G7.5產能持續開出,以及終端產品價格下滑刺激市場買氣,預估40吋級以上的市場消費趨勢將帶動產值大幅成長。% N+ Z4 I/ E- ?. K0 ?, W

* Z+ |/ N2 J- t2 C$ n$ p( ]6 u+ a* A+ Z5 ?/ X3 G0 s
台灣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產業趨勢分析  7至10.2吋的多元應用將牽動產能配置
9 X. c( C! v6 e8 g- r
3 ~* |0 e- W  F: [6 J5 D
隨著2007年第四季傳統消費性產品旺季的來臨,預期全球行動電話、數位相框、數位相機、PND等產品的終端市場需求將持續增加,並順勢帶動台灣中小尺寸面板出貨成長,預估台灣TFT中小尺寸面板於2007第三季出貨可達135,112千片,年成長率為74.9%;2007第四季出貨可達132,436千片,年成長率為39.8%。
: \5 B5 \5 T0 H, D) i1 F
4 u- [; W2 ]) W: ]+ J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謝佩芬表示,中小尺寸TFT面板應用遍及多項消費性電子產品,包括行動電話、數位相框、數位相機、可攜式導航機(PND, 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Portable DVD Player等,其中行動電話的TFT彩色面板也已佔全球行動電話彩色機種六成以上的比重,且比例仍持續提昇,顯示未來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將會因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多元應用而具有高成長潛力。% J. Q1 p2 P$ t8 \. I
6 C7 p# O* g$ i* w( W' E
7吋至10.2吋面板的多元應用發展,相對影響台灣TFT廠商面板產能的配置,其中7吋面板將以數位相框為主要的應用發展,但在解析度的需求下,部份系統廠商也會陸續採用8吋的規格;面板7吋以上的應用則以車載系統與影音產品居多,而在IT應用方面,無論是低價NB或UMPC,多數的面板尺寸也將以7吋為主流,即7至10.2吋之中小尺寸面板應用,將牽動台灣面板產能配置。
5#
 樓主| 發表於 2007-10-4 15:50:27 | 只看該作者
2007第四季台灣液晶電視出貨迎向旺季
) O1 b  r. f+ O) p& F消費者對37吋液晶電視需求顯著
. z4 I0 f# y1 f+ J3 Z4 O
# j  ^2 X  W- j2 _8 r$ J9 s% X* s3 ], Z; H
液晶電視的平價化已帶動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規格朝大尺寸發展,而在國際大廠仍力圖掌控大尺寸市場導致釋單不普遍的情形下,台灣廠商OEM/ODM在大尺寸的出貨量仍然明顯偏低,出貨主力還是以台灣自有品牌廠為主。資策會MIC預估,2007年第四季,由於消費性電子市場旺季的來臨,以及液晶電視平價化的驅動,預計將帶動北美及歐洲市場的購機風潮,因而帶動台灣液晶電視的出貨量。而逐漸在歐美日等主流市場萌芽的小尺寸換大尺寸之二次購機趨勢,也將會是台灣液晶電視廠商的新商機。% z/ z. \7 \3 d- x
7 C# ^7 e1 i" p8 W6 s  `0 e" ~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王勝宏表示,台灣液晶電視消費市場已逐漸以32吋為入門機種,而目前在32吋、40吋與42吋機種的價差仍明顯的情況下,消費者對於37吋液晶電視的需求逐漸顯著,而且大廠SONY利用台灣面板廠的支援,投入37吋液晶電視機種的競爭,以彌補其在自有面板經濟切割上的弱勢,未來37吋液晶電視的市場競爭發展將變得更為激烈。' h- Z4 P( b, R

- N/ c) r5 O, l/ B0 y資策會MIC指出,全球消費市場對液晶電視的接受度愈來愈高,國際大廠的市場競爭卡位也愈來愈激烈,廠商除了在傳統淡季時推出新機種外,仍然不斷的以價格競爭來爭取消費市場空間,不僅持續的取代映像管電視市場,而且更逐步擠壓電漿電視的市場空間。隨著SONY BRAVIA液晶電視成功的產品訴求,將消費者選購液晶電視的比較焦點從面板尺寸、反應速度,轉移至色彩及影像品質,這項轉變將可能成為新一波的成長重點。
6#
 樓主| 發表於 2007-11-12 10:03:46 | 只看該作者
中小尺寸TFT面板出貨超過預期 未來兩季將微幅下滑

, a9 [3 ]9 M4 `$ m) X! B1 b* k, z0 `3 x+ O0 N
  2007年第三季台灣TFT廠商中小尺寸面板出貨較前季成長20.6%,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87.7%,成長動能來自傳統旺季的消費性應用產品需求,資策會MIC表示,由於模組出貨占整體出貨比重的56.8%,以及部分尺寸供不應求的情形,使平均銷售單價有向上調漲的空間,其中以7吋面板的漲幅最為明顯。展望2007年第四季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傳統旺季,但是在前三季累計出貨量已佔預估全年出貨比重的七成以上,且在總體出貨量呈現小上漲的情形下,故預估台灣中小尺寸TFT面板於2007第四季與2008年第一季的出貨表現將呈現微幅下滑趨勢,但年成長率仍達到達到46.2%。
+ ^3 O4 P. \" R; h
) |% |+ m) |- \& {% {  觀察面板尺寸應用發展,2吋級面板的主要應用為行動電話與數位相機,行動電話主要以2.4、2.6與2.8吋為主,數位相機則以2.5、2.7與2.8吋為主,也有部分大廠開始採用3吋及3.5吋的面板,而部份可攜式導航裝置(PND)的出貨尺寸,也從3.5吋朝向4.3吋的寬螢幕發展。雖然7吋TFT面板的主要需求來自數位相框及簡易型電腦等應用產品,但因產能擴增有限,部分廠商已規劃朝向8吋發展。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周士雄表示,觀察近期發展趨勢, 面板尺寸的主流應用仍將朝向大尺寸、高解析度的方向發展。
8 {3 w6 H+ W7 e' T' J) N
/ u! V2 P% x6 r% E# T6 T+ z' k! u   p  X. E4 j( n6 d8 M2 y, ~5 m
大尺寸TFT面板產業需求持續暢旺

' m+ I# `% O* C7 f3 w
. q/ f, w5 R, ]6 B6 p9 R+ h9 h& Y  2007年第三季台灣大尺寸液晶面板產業需求持續暢旺,季成長率為13.4%,第三季面板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的情形,整體產能規模成為出貨供應量的主要限制。由於面板廠產能擴充成長速度緩慢,主流尺寸在需求大於供給的情形下,造成平均銷售單價持續向上攀升。2007年第三季台灣面板產業季成長率為32.1%,平均單價為173.3美元。預估2007年第四季,傳統面板的出貨高峰將從11月起開始下滑,但在品牌大廠預期面板缺貨而積極提前備貨的效應帶動下,第四季面板出貨仍有 2 %季成長。
7#
 樓主| 發表於 2007-11-20 18:08:37 | 只看該作者
台灣/中國/美國/英國液晶電視消費者認知偏好分析
, q# F/ F! X' W8 |  }畫質仍是購買焦點 台灣消費者對國產品牌認知較高

' I7 w2 G% T0 F& M9 D; o# B: D) q3 ?- v2 ^+ c3 y
資策會MIC調查台灣、中國、美國、英國等大城市消費者,未來一年欲購買32吋以上液晶電視的偏好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畫質影像仍然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產品技術差異化空間縮小,品牌與造型將成為2008年的競爭關鍵。未來能夠結合Life Style的超薄液晶電視將成為新的市場訴求,應用 HDMI-CEC資訊鏈結標準的第五代液晶電視,更將有助於液晶電視成為家庭中的數位媒體中心。而隨著二次購買風潮的帶動,能夠讓消費者受到售價合理性的入門機種,仍然有龐大商機。4 o5 r: R3 Y5 ~: x# h5 Q/ W2 q

" X) W5 Z8 J% V+ |0 c5 @將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以及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中國上海等城市,未來一年欲購買32吋以上液晶電視消費者的偏好行為進行調查發現,四個地區的消費者皆以高畫質與高解析度為主要購買考量,而英國、美國則以收看數位電視為次要考量,台灣、中國則以節省空間為次要考量;台灣民眾對國產液晶電視的認知度較高,而美國與英國民眾則對液晶電視的未來功能偏好接受度較高,同時對 1080P Full HD及HDMI等新興科技的認知偏好也較高,而中國大陸民眾則是對外商品牌的認知度遠高於國產品牌。
, z& ?: V6 |$ S; O2 C$ o9 {8 ~8 N, ~9 x# A
在最可能購買通路的偏好比例分析,各地區仍然以品牌連鎖或量販店為主要購買通路,其中網路購物有可能在英國成為第二大購買通路;在最可能購買品牌方面,SONY為台灣、美國、英國、中國消費者最主要計畫購買品牌,而Samsung在美國、英國、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則排名第二,而台灣消費者對於CHIMEI、聲寶、歌林、東元、BenQ等國產品牌的認知則較高。
/ ]9 e, i8 A2 s& N6 B; I* G1 k5 B& j# e
在產品未來功能之調查方面,美國及英國消費者對於未來功能偏好的接受度較高,其次為台灣,其中HDMI端子之認知以美國消費者最為清晰,至於中國消費者則對於未來功能持較保守之態度。而從液晶電視產品功能訴求偏好調查中發現,「減少畫面雜訊」、「影像色彩層次分明」以及「自然色彩真實呈現」為台灣消費者前三名之訴求偏好。顯示隨著液晶電視的市場教育,台灣消費族群對於液晶電視之「色彩」己經建立出相當的需求偏好。然而1080P Full HD之訴求,在美國、英國、以及中國之消費者心目中皆排在前三名,台灣消費者心中則排名第七,可見台灣購買者對1080P之認知偏好較低。
4 o+ P6 Z# u: u; u! t7 a  ^3 l: r, ^% T
整體而言,從台灣消費者的購買動機分析,將近35%的消費者是以「省空間」為主要動機,其次才是「畫質」。在計畫購買的通路方面,台灣、美國、英國、中國消費者在連鎖賣場皆有一定的購買比例,台灣及美國消費者在量販店計畫購買的比例高於英國及中國消費者,至於傳統家電經銷商對於台灣消費者則仍有一定影響力。比較特別的是,英國消費者有24%的比例表示計劃在網路購買液晶電視,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資深經理王勝宏表示,英國消費者願意在網路購買液晶電視亦顯示出網路通路在歐洲市場發展之成熟度。
* R" L* o# G$ J" d5 u3 Z. |資策會MIC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以及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中國上海等城市,未來一年欲購買32吋以上液晶電視消費者的偏好行為進行調查,分析消費者對液晶電視的購買動機、購買通路、考量因素、產品認知、使用情境偏好、品牌特性等偏好。相關調查數據及分析將出版為「2008台灣、美國、英國、中國數位生活消費需求調查報告-液晶電視篇」一書。 * |  ]8 ^" f' O
2 A1 S3 w+ c8 ^( _3 k, B+ u" j
, r+ C4 u, H. b( ?
歐美液晶電視二次購買風潮 HDMI-CEC資訊鏈結標準台灣業者需再強化研展 搶攻國際代工商機
, g' J0 h3 t  N, J3 _6 ^5 k4 F
. B0 G; ]: z4 i4 Y. r5 J0 L
台灣液晶電視產量預估至2007年底將達到1,538萬台,較去年成長71.1%,產值也預估將達到62億美元,較去年成長73.6%。預期至2012年的出貨量將達到5,116萬台。
& L7 s" w, ^+ A( V& l4 M
  v% V" O9 E3 f/ ^3 u" D資策會MIC產業顧問王勝宏表示,目前國際大廠針對歐美地區二次購買液晶電視風潮,積極搶佔中小尺寸低階入門機種市場,在引爆市場需求時也創造代工商機。台灣液晶電視廠商的全球佈局完備,可於此時充分發揮成本優勢,在面板、關鍵IC、資通訊廠商的強力奧援下,可較土耳其、中國大陸等廠商,更具備有效整合上下游的優勢,將有利於第二級市場的深化耕耘。但是,部份業者過度相信成本領導,以簡單功能為主要產品發展方向,導致Full HD、Double Frame Rate、HDMI-CEC等規格落後,中高階液晶電視規格進程明顯落後結果,將不利於業者躋身國際一級市場。
+ r2 Q+ m0 z6 ]
: `" g4 E$ Y# t' x  C王勝宏認為,應用在數位家庭中的HDMI-CEC資訊鏈結標準,逐漸受到國際大廠的採用,未來數位家庭產品在使用相同的資訊傳輸模式下,多元化連結家庭影音之數位週邊產品商機勢必大增,而PC、網路、家電技術之連結與整合,向來就是台灣產業長期發展且已具備的優勢,而隨著液晶電視向電漿電視之大型用途市場進攻,逐漸應用在公共顯示設備市場後,具備特定客製化需求、軟硬體系統接軌與整合能力,將是業者未來如何順勢掌握優勢的重要關鍵。
8#
 樓主| 發表於 2007-12-19 10:41:40 | 只看該作者
2008台灣液晶電視市場 仍以32吋為主力

- K1 Y: ?* V' x" b& g7 `7 f; j" S
# @0 {1 S- x: ]2007年台灣液晶電視市場出貨量約79.4萬台,較2006年成長73%,其中32吋液晶電視的出貨量佔整體的53.8%。預估2008年台灣液晶電視市場仍居成長期,出貨量可望達到98萬台,32吋仍然是主要出貨產品,而37吋、40吋以及42吋等大尺寸液晶電視的出貨比例也將持續增加,預期在業者以降價引發市場需求的效應帶動下,整體出貨量也會超越2007年。8 ]0 C8 i5 z/ u9 f

& C  \) s* ]% Y2007年台灣液晶電視的大幅成長,主要來自降價引發需求以及進口品牌推出平價機種的雙重效應。資策會MIC預估,2008年台灣液晶電視市場在北京奧運賽事,以及家庭添購第二台液晶電視的效應帶動下,液晶電視出貨量將穩定成長至98萬台,其中32吋佔整體液晶電視出貨的47.2%,仍是主力產品,而大尺寸液晶電視則在持續降價引發市場需求的情形下,37吋、40吋以及42吋的出貨比例分別為16.8%、6.1%、13.4%,均較2007年微幅成長。+ D; E( ~) _. G! Z$ Q- w

! \+ I! S/ x% w$ Y6 T  cMIC產業分析師姜漢儀表示,台灣液晶電視市場於2008年仍是成長期,預期在未來將逐步邁入成熟期市場,此時,大型連鎖賣場的量販低價銷售特性將驅動原廠的出貨比例,而原廠經營通路及大型連鎖賣場之間的互動拉鋸,將會影響台灣未來液晶電視市場的通路走向。+ s. m( A: w  `" M2 h/ t* G

" T9 K' k, z! V- k2 p% K( r從2007年台灣液晶電視出貨市佔率觀察品牌消費趨勢,國際性品牌佔37%、家電品牌佔34%、IT以及新興品牌則佔29%,資策會MIC預估,2008年台灣液晶電視出貨市佔率仍然如2007年般的三分天下局面,但是在國際性品牌陸續推出平價機種、IT品牌與連鎖3C通路的密切合作或跨入傳統通路經營,以及新興品牌的低價促銷等效應交互影響下,國際性品牌以及IT與新興品牌,在未來將有出貨比例逐漸增加的趨勢。2 i" w, W0 ~( |; C
6 e# a( @4 L) a( H: q9 x# j# \
從銷售通路觀察,傳統家電經銷商仍然是國際性品牌及家電品牌的重要通路,2007年國際性品牌在傳統通路的出貨比例為45.2%、家電品牌則為41.9%、而IT與新興品牌則較依賴傳統通路、3C賣場及量販店出貨,IT與新興品牌在3C賣場(如燦坤)的出貨比例為29.3%,在傳統家電經銷商的出貨比例為28.8%,而在量販店(如家樂福)也有23.6%的出貨比例。
$ b! o% B: x( c, X: e8 U& e8 }$ p: k; j; @' [6 O
從消費者購買意願觀察,根據資策會MIC對台灣液晶電視消費需求調查顯示,選擇傳統通路購買液晶電視的考量點在於「售後服務」與「維修方便」;選擇3C賣場的原因則在於「品牌齊全可多樣選擇」及「離家近且交通方便」,而尋找更為低價產品則是普遍性的消費需求。1 B! R& X* A) x6 }& c
! k) y2 Q% k9 o# C# r& a2 F
此外,消費者需求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電視時的心理需求,與選購中高價位家電的心理需求類似。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姜漢儀表示,節省空間仍然是消費者主要的購買動機,品牌可靠度及畫面品質為共通的購買考量因素,多數消費者對液晶電視的購買比較資訊是來自賣場服務人員,所提供的資訊內容將成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重要參考資訊。$ u9 y( K8 h7 J1 @; l: P; Q( ]7 |6 h4 |
. N; |1 l0 n8 F- X% E2 K
姜漢儀認為,多數消費者對於「減少畫面雜訊」及「色彩層次分明」的偏好需求相當明顯,且42吋以上的消費族群對於液晶電視數位生活應用功能之偏好也較高,例如直接使液晶電視上網的功能,未來業者可依大尺寸液晶電視購買者的需求,從42吋以上的產品開始建構此一消費族群的數位生活需求。
9#
 樓主| 發表於 2008-2-19 12:32:20 | 只看該作者
2007年我國FPD產業回顧與未來展望
* L/ F; O* L( ^# O
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葉錦清

. x# j7 i! r2 F
. B3 Y* Q) y- O) u一、2007年營運檢視$ K9 n$ i7 ]# M2 r7 X  j) d* J
根據工研院IEK ITIS計畫統計,2007年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1兆7,501.2億元,比2006年成長了37.6%。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1兆2,849.0億元,主力為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兆870.3億元,相較於2006年,產值成長42%;其次為中小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271.2億元,相較於2006年,產值成長69.3%,是整個顯示器產業成長最快的部分;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673.4億元,衰退了3.6%,是TN/STN歷年統計以來,年產值首次呈現衰退的現象。另外,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達新台幣4,652.2億元,相較於2006年,產值成長了29.1%,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323.4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685.7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142.1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501.0億元。
5 \6 F6 W# o& N7 J, F
7 L  I; \  P+ S! x2007年第四季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5,341.5億元,比前一季成長8.9%。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3,928.3億元,比前一季成長9.2%,主力為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60.3億元,比前一季成長7.5%;其次為中小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52.8億元,比前一季成長32.4%;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49.4億元,比前一季衰退6.0%。另外,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估計新台幣1,359.2億元,比前一季成長8.2%,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27.0億元,比前一季成長13.8%,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98.1億元,比前一季成長10.8%,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2.3億,元比前一季成長12.9%,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01.7億元,比前一季衰退1.5%。( L4 Q/ Y7 A5 ~1 @$ k8 D
% i2 |  t; a8 j( R+ i. U
2007年第四季台灣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由於新產能開出有限,大型面板產品需求量仍在成長的情形之下,整體產業營收仍持續攀升。第四季面板的價格走勢,由於開學季熱潮已接近尾聲,需求量不若第三季的大幅攀升,監視器面板與NB面板價格漲勢回穩,呈現持平。TV用面板則因耶誕與新年假期帶動買氣的影響下,出貨量持續成長。但是由於TV價格上漲幅度有限,再加上主力出貨廠商目前多集中於友達、奇美等大廠,因此對於整體產業營收貢獻有限,因此2007年第四季台灣地區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總產值較第三季約提升7%,達到3,363億新台幣之規模。
$ X* u; C& Q! V( M/ O/ r
9 n4 S, t  q8 T& O! g5 Q我國廠商於2007年第四季同時面臨下半年的中小TFT面板旺季及各項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大幅提昇,包括歐美感恩節禮品市場及新興市場消費力漸強,尤其是華碩電腦新推出的Eee PC開創了新的中尺寸TFT面板市場,因此帶來大幅成長。2007年第四季的中小尺寸TFT面板整體產值比2007年第三季成長32%。
1 W9 Q8 ~1 F0 d! w* j( B- w7 m3 P$ y! p- o: J, |
TN/STN產業方面,在第四季由於手機次面板採用TFT LCD的比重持續增加,CSTN的市場持續被壓縮,國內部分TN/STN 廠商持續增加了TFT LCM的比重,廠商在TFT LCM的出貨金額,已經超過了公司營業額的5成。另外,部分廠商開始與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廠策略聯盟,希望掌握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Array與Cell段來源,例如凌巨與華映策略聯盟的3代TFT LCD生產線、勝華買下彩晶的2條3代TFT LCD生產線,廠商積極掌握TFT LCD面板來源。( S& v6 J) K* [* `) I

  a! `5 B1 s+ x5 P& t從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之關鍵零組件部份來看,在彩色濾光片產業方面,因為國內展茂光電的停工以及中尺寸TFT面板需求出乎意外的強勁,使得G5彩色濾光片在第四季面臨供給缺口,導致價格上漲。加上我國彩色濾光片持續向外輸出,總觀我國彩色濾光片產業之第四季產值較第三季成長14%。
) D- `, r. h" a5 f0 T3 ^, h# f8 e  x$ P+ ^$ m& ^
2007年第四季由於聖誕以及新年假期的影響,面板業者出貨量續增,特別是在TV面板。但IT用以及手機、數位相機等產品用面板的旺季逐漸告一段落,對上游偏光板的需求便有所減少,連帶也影響台灣地區偏光板產業的產值表現。總計2007年第四季台灣地區偏光板產業較第三季略有成長,達到198.13億新台幣的規模。
! Q& J9 H$ I& X/ N' v
( X- K( _  _! {/ ^" y2007年第四季我國玻璃基板產業狀態因產品而出現分野, 在大型面板領域,IT用面板因開學潮結束,需求有趨緩的情形,而下游大型面板出貨攀升較為明顯者則為TV用面板。另外中小型面板需求則持續擴增,亦逐步使投片量大增,連帶擴大對玻璃基板的需求。2007年第四季台灣玻璃基板產業總產值將較年第四季成長約8%,達到新台幣332.3億元。
0 w& W% g, d* L' G. ~% w( X, G
: v& H3 v  p# M, L' }. ?隨著耶誕假期的結束,市場對於FPD產品的需求減緩,使得背光模組在第四季的產值上稍微降低為新台幣401.7億元,微幅下降1.54%。
! g5 k+ }9 w( u
: T; Y+ ]; p7 o# @5 t9 N1 T二、2008年展望' U* S, j5 V6 ]1 Z
展望2008年,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將達新台幣2兆1,454.8億元,比2007年成長22.6%,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1兆5,913.0億元,比2007年成長23.8%,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兆3,700.0億元;其次為中小型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560.0億元;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575.0億元;OLE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60.0億元。另外,估計2008年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新台幣5,541.8億元,比2007年成長22.0%,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580.0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810.0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380.0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771.8億元(如表一所示)。
* f) r! q5 |% s% \+ k7 B7 D, S3 j: e% v: x- U4 a, a. w

/ s  K/ Z: M, b2 ~/ c+ U表一 2007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回顧與2008年觀察
9 L. p7 Q( K' R# ]! p4 T+ I
/ J5 C  k- A8 u2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ITIS計畫(2008/02)
: U# \  @! [& I0 z( _4 J* xRemark: Others include PDP, micro-display, VFD…etc..1 K, t/ Y  w+ [( k& J

  B8 j& G% F( C) c' _- A) Y三、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 a, o4 Y" `0 Q2 |2 |8 q5 _4 D; h企業的表現可由許多指標來衡量,例如從財務方面而言,營業收入、營業利益、毛利率…等皆屬之。然而顯示器產業型態已逐漸轉為垂直分工,產業鏈之上、中、下游各業者之表現不適合一概而論。以下試圖採用「附加價值」的概念來計算國內平面顯示器產業廠商的產業表現,藉以衡量業內廠商之實際產出及貢獻。而就所得面而言,附加價值可表現成「勞動報酬」、「營業利益」及「資本支出」之三者總和,其分別對應公開發行公司揭露之財務年報內「用人費用」、「營業利益」及「折舊」項目。# K7 Q7 W; R) l2 P+ s: ^
以下試圖由附加價值的觀點來衡量我國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之表現,並分析附加價值之組成結構,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營業利益、折舊費用及用人費用為附加價值的最大組成因子,若能提升此三項目,將可進一步提升此產業對國內之附加價值貢獻。2 i: q$ N& G/ O6 Q: k9 x- R
台灣大尺寸TFT LCD平面顯示器產業表現如表二所示,雖然產業產值每年成長,但是附加價值率在2005年及2006年處於谷底,之後逐年回升。
" V1 y0 |& u$ o/ \, ]7 R/ A) K- Z5 z+ j. _: E! l, l
表二 台灣大尺寸TFT LCD平面顯示器產業表現
) q1 C3 c) T2 {$ p# [單位:新台幣億元
5 q+ d& j% t. u, L( c) D1 J# v4 T
年度
2 T, K0 o; [3 K3 J5 E  o& P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e)
產值  R% y& o( T+ C  q" V: ?) X
2,638.4
4,408.0
5,692.1
7,653.5
11,234.0
附加價值7 c5 f# w7 `9 q) N) i7 _/ Q
828.5
1,397.3
1,132.7
1,591.9
2,359.1
附加價值率- ]" l, j' W5 R
31.4%
31.7%
19.9%
20.8%
21.0%
/ |' I& P3 \# D0 O
1 Y; O3 G7 g. S# T4 X
" x' V" ?: M# s2 m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ITIS計畫(2007/12)0 _7 H  z3 p. Z$ R1 N9 b5 W

* }( O1 }$ ]$ }2 D大尺寸TFT LCD平面顯示器產業成長快速,預估2007年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達新台幣11,234億元,較2006年成長46.7%。綜整我國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附加價值率變化原因如下:
1 b9 s2 i5 V$ S
: L- ]3 R+ Q# P7 G$ o2005年,全球面板再次遭受「供過於求」效應,尤其是各面板廠頻頻壓低監視器面板價格,使得跌幅持續擴大,且我國面板廠的Monitor面板出貨佔比重高,故深受其害,附加價值率跌至19.9%。
' ~4 \9 Y! f! ]2 w我國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附加價值率變化波動隨著全球面板景氣循環而漲跌互見,而大尺寸TFT-LCD面板產業內穩定成長的折舊費用則使2005年度之附加價值下跌程度縮小。/ u% c: m7 h$ ^% ?
展望2008年,大尺寸TFT LCD面板產業產值成長將更為迅速,各個廠商亦重新調整營運策略,將使整體營業利益更往上提升。另外,國內廠商亦著手投資第6代生產線及第8代生產線,因此預期未來數年,台灣大尺寸TFT LCD面板產業之附加價值將持續成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0#
 樓主| 發表於 2008-5-21 12:14:22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第一季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回顧與展望
, I( X& t5 [+ j5 x6 D5 K' X3 J$ U
工研院IEK ITIS計畫 劉美君產業分析師

6 V7 x) o1 I1 h2 t% O# B3 h& ], H! e! E8 B3 B
一、2008年第一季產業現況
- i+ [: O9 A* c% L( @2008年第一季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4,801.9億元,比前一季衰退10.1%。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3,526.2億元,比前一季衰退11.5%,主力為大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2,936.5億元;其次為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29億元;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43億元。另外,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估計新台幣1,275.7億元,比前一季衰退6.1%,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80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77.5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9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79.2億元。+ s' Q1 i% U& e' \: H2 k! i

2 f' k8 ]# i0 R7 B2 z0 G大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隨著2007第四季聖誕及新年假期的結束,大型TFT LCD面板產業步入第一季傳統淡季,下游拉貨意願明顯縮減,需求增加有限,大型面板整體報價呈現緩步下跌趨勢,再加上2月份工作天數減少,因此在需求量及價格趨緩的雙重影響下,2008第一季我國大型TFT LCD產業產值較2007第四季減少了近12%,來到了2,936.5億新台幣。在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由於TFT面板之LCM組裝時程受大陸雪災影響而延誤,再加上二月農曆春節之工作天數較少,因此中小TFT面板出貨減緩。此外,美國次級房貸風波對全球消費市場之影響持續發酵,廠商同時也受到台幣升值及美元貶值之匯損影響。2008年第一季的中小尺寸TFT面板整體產值比2007年第四季衰退5%。OLED面板產業方面,由於第一季由於市場需求降低,處於當年度營收最低之季期,使得OLED產值在2008年第一季將較上一季為降低10.4%,產值達到16.3億元之規模。TN/STN產業方面,第一季通常是電子業的淡季,與2007年第四季相較之下,大部分的廠商呈現小幅衰退,但是凌巨科技2008年第一季較2007年第四季成長44%,明顯的是因為與華映的策略聯盟,掌握了TFT LCD 的上游來源,因此營收大幅成長。綜觀我國TN/STN面板產業2008年之第一季產值較2007年第四季衰退4%。$ q2 d  q0 h( B9 ?0 F

9 F7 Z6 }8 J$ E另外,關鍵零組件之彩色濾光片產業方面,受到大尺寸TFT面板持續跌價的影響,使得彩色濾光片在2008年第一季面臨衰退,總觀我國彩色濾光片產業之2008年第一季產值較2007年第四季衰退11%。偏光板產業方面,2008第一季由於聖誕以及新年假期旺季結束,面板業者出貨量進入淡季,TV面板、IT用以中小型面板的需求轉淡,影響到對上游偏光板的拉貨需求,再加上面板廠內製化偏光板增加,也影響台灣地區專業偏光板廠商的營收表現。總計2008第一季台灣地區偏光板產業較第四季萎縮,達到177.5億新台幣的規模。玻璃基板產業方面,2008第一季我國玻璃基板產業狀態以面板尺寸分別來看,因2007Q3開始玻璃基板已呈現供應吃緊的狀態,基板價格跌幅趨於緩和,即便2008第一季大型面板產品投片量不若2007第四季的旺季水準,仍使得玻璃基板出貨不至於受到太大的衝擊。而中小型面板產品亦呈現與大型面板類似的情形,玻璃基板的出貨量仍維持穩定。在基板價格平穩以及出貨量穩定的影響下,2008第一季台灣玻璃基板產業總產值較2007第四季仍微幅成長約2%,來到新台幣339億元。背光模組產業方面,由於每年第一季的銷售為年度中較為少量的季節,使得2008年第一季背光模組產值為379.2億元,較上一季下跌5.6%。
- z3 S5 h" q) O! \( A7 B% l
7 t8 Y7 S* @2 [6 l二、2008年第一季廠商動態
) l+ w. G- `7 G+ W" \7 T' ?# ^* E0 [! ~1 Q- ]4 z" x
1.新力與夏普、三星攜手,恐影響對台採購意願
$ q! m  q5 b+ s9 q" z由於新力與夏普在2008年2月達成在大阪堺市設立合資液晶面板業務的交易。新力同意對該廠投資逾一千億日圓,該廠最快在2009年即可量產。目前負責營運與三星合資液晶面板公司的新力,在2007年時向三星採買六七%所需平面電視板,而向台灣友達光電採買約32%。不過未來三年在夏普新廠啟動下,新力對三星與友達光電的倚賴將銳減至33%。5 H( X) \5 i' q2 F. Z* E7 F
繼先前宣布與夏普合資興建10代廠之後,隨後又傳出新力將再和三星攜手投資第二條八代線,投資金額約二千億日圓,一般認為新力此舉分散面板供應商、確保面板貨源的意味甚濃。新力甫於二月底宣布將與夏普合資新公司投資10代廠之後,隨之宣布再與三星也將再攜手投資第二條八代線,投資金額約二千億日圓(相當於19億美元),月產能約五萬片玻璃基板,預計2009年上半年量產。此舉將使新力取得52吋LCD TV面板未來的穩定貨源,但卻也會影響到未來新力對於台灣面板業者的採購意願。
9 F) \9 t" V+ q, _0 |2 k  n( q$ A4 f7 ^% S( \) H
2.奇晶增資10億投入OLED面板開發( u% ^% L& G4 B6 f% }
奇美電董事會通過將再投資奇晶光電10億元。奇晶結合奇美集團的資源,研發出的獨家OLED製程已成功量並通過客戶驗證,去年12月接單已超過現有產能。奇晶將建置第二條生產線,添購蒸鍍機台等設備,預定下半年量產。2006年奇晶光電為台灣OLED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日本、南韓相關OLED廠商倍感壓力,亦促使Sony搶快在2007年在市場上推出11吋AMOLED TV,同時奇晶光電也正式量產、出貨AMOLED面板,亦再增資、增設第二條生產線,可見奇晶光電在經研發多年,以及奇美集團的支援之下,將與全球OLED廠商一同較勁,共同開啟OLED的市場。
( c# v$ ]! W  g- T9 [: r% D9 j! ]# r8 m; e  j  ?9 k8 T
3.台灣凸版投入第二座G5彩色濾光片生產線5 e3 e/ H6 @/ H7 N. f9 f& H
友達光電轉投資台灣凸版國際彩光(Toppan CFI)預計於2008年投資新台幣38億元,自建第2座5代彩色濾光片廠。IEK預估2009年可達到5代彩色濾光片供需平衡,並減少對於專業外售彩色濾光片廠商的依賴。
* I4 Z* u$ B$ B$ V# J# Y5 D( h) \3 b! G% ?4 B
4.韓國Wooyoun傳出財務危機,將使台系背光模組廠受惠/ T5 u6 J. m( {9 w/ U
韓國背光模組廠商Wooyoun於今年年初傳出爆發財務危機,很可能退出市場。台灣背光模組廠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Wooyoung就傳出營運狀況不佳的消息。Wooyoung全球市佔率僅約三%,產能規模不大,主要客戶是三星,供應筆記型電腦和監視器背光模組。韓國面板供應鏈相對封閉,雖然客戶關係穩定,但是利潤不高,因此營運規模普遍較小,無力支持公司進一步擴充產能規模和分散營運據點。隨著韓國面板廠加速往大陸地區投資,同時又面臨來自台灣背光模組廠的競爭,經營更感艱辛。隨著公司營運出現問題,轉單效應最快第二季發生,既有供應商Taesan、瑞儀、中光電等可望直接受惠。台灣背光模組廠中光電、瑞儀已順利切入韓商的供應鏈當中,使得台灣背光模組廠利用在大陸生產的優勢,以優良的品質及較低的成本,讓下游廠商開始大量採用台灣背光模組廠所生產的背光模組。而韓商Wooyoung的市佔率不高,在生產利潤不高之下,使得必須退出此生產行列,對於台灣廠商而言,是一種更擴展銷售市場的機會,讓台灣背光模組廠的獲利可以更擴大。
  W3 A7 Q1 e& a7 j/ u( K
1 Q$ I& j3 B+ w/ A8 g  T5.TDMDA投入次世代背光模組與複合型光學材料計畫( q5 p  x& @# \! ~+ n
台灣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TDMDA)結合八家背光模組上下游業者,投入「次世代LED背光模組與複合型光學材料技術計畫」,日前已獲得經濟部業界科專計畫通過。該計畫由TDMDA主導,與八家業者組成研發聯盟,包括背光模組廠商瑞儀、奇菱、中強光;LED廠商億光;光學膜廠商長興、亞化與宣茂。上游材料廠商長興與永光,再加上面板及終端系統業者等,將投入以LED背光源為主的新型背光模組及複合型光學材料的整合型研發。在省電、薄型化的產品設計需求下,LED背光模組的需求正逐漸上升,而LED取代傳統CCFL之方式,不單單只有更換光源而已,其模組方式及光學膜優化技術都需要再重新設計,所以藉由國內LED廠商、光學膜廠商、背光模組、系統應用商的相結合,可以更快開發出符合最終電子產品的LED背光模組,相信藉由此合作計畫的執行,將可加速台灣在LED背光模組的進展。
6 f' i$ {! c. s* ~- M2 @: `% Z( S. w# _, z, P/ n9 v
三、2008年第二季平面顯示器產業觀察& X8 z' G; b# T8 n/ Q& ]5 |
第一季為傳統淡季,面板市場需求不若第四季來的暢旺,加上工作天數減少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壓力不斷攀升,使得業者在第一季承受了相當的生產壓力,這些壓力預計仍將延續至第二季。而美國經濟持續疲軟,美元走貶也將使台幣匯率面臨升值風險,匯差將影響出口導向的台灣業者;再者,北京奧運之前,中國仍採取強勢干預匯率的政策,以營造有利出口的環境,但美元不斷走貶、人民幣相對升值是必然性的趨勢,而台灣面板業者多數將後段組裝置於中國,因此北京奧運之後,中國政府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態度走向將是另一波必須注意的重點。此外,美國經濟究竟是以軟或硬著陸形式觸底、信貸危機、通膨隱憂是否解除,都讓全球市場呈現觀望氣氛,加上油價、原物料價格走揚亦不利於製造業,讓多數人看壞未來市場前景,使得2008年第二季的面板產業仍有一波新的挑戰。( Z' l: |, v' M

+ }# G  @1 v/ R6 f$ t2 {1 a, _估計2008年第二季,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4,618.2億元,比前一季衰退3.8%,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3,350.1億元,比前一季減少5%,大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2,731億元;其次為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64.2億元;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36.0億元;OLE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7.6億元。另外,估計2008年第二季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新台幣1,268.1億元,比前一季減少0.6%,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61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67.7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28.8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10.6億元(詳見表一)。; C) K9 V1 Y' U6 [2 u' N) s: e
1 h4 v2 W( X. ~  m: g- Q9 U; x
展望2008年第二季,大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以面板價格走勢進行觀察,不論是IT面板或是TV用面板自1月開始,價格持續下探,但到了3月份時,IT用面板主流規格報價已出現止跌回穩的現象,但TV用面板的價格下跌仍無觸底的跡象,主流32、37吋報價仍以每月1-2美元不等持續走跌,將對廠商帶來壓力。由於第二季仍為淡季,IT用面板報價雖可預期穩定,但受到TV面板跌勢陰影籠罩,以及台幣升值、油價、原物料上漲壓力影響下,我國大型TFT LCD產業產值預計將再下探,達到2,731億新台幣。在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中小TFT面板廠均致力去除生產線瓶頸,拉高4代線及5代線的生產效率,將分別對小尺寸TFT、中尺寸TFT的產值提昇有所助益。需求端方面,小尺寸TFT受益於新興市場手機市場蓬勃發展,中尺寸TFT將得利於下半年的低價NB大幅出貨刺激需求。OLED面板產業方面,隨著OLED能見度的增加,使得更多廠商開始採用OLED面板,2008年第二季的市場需求將較第一季增加,預估第二季產值可達到17.6億元。另外,奇美集團已確定再投資奇晶光電,以增設第二條OLED生產線,但實際投入量產需等至今年第三季。在TN/STN產業方面,由於應用產品幾乎是消費電子,而第二季處於消費性電子的淡季,因此預估整體營收與第1季比較將下滑5%。
/ Y. c" Z6 W% W# A- D4 m0 [2 v
2 S4 c# ^! n6 i( w" @6 l關鍵零組件之彩色濾光片產業方面,因為國內展茂光電生產線售出後將陸續復工,以及中尺寸TFT面板需求出乎意外的強勁,使得彩色濾光片在2008年第二季衰退幅度將減緩。偏光板產業方面,由於仍處面板傳統淡季,再加上偏光板降價壓力仍在,預計第二季偏光板總營收將再較第一季縮減,來到167.7億新台幣;玻璃基板產業方面,由於第二季面板仍處於傳統淡季,預計第二季我國玻璃基板產業產值將減少至328.8億新台幣之規模;背光模組產業方面,在全球原物料齊聲上漲的狀況下,使得鋼材、鋁材、塑膠等原物料價格水漲船高。在2008年第一季,背光模組廠不得不釋出由於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背光模組的成本已經降至最低的訊息,因而在4月必須將部分背光模組進行漲價,以維持公司的營收,已獲得面板廠的認同,背光模組報價將首次上漲,預估第二季產值可成長至410.6億元。- F7 h8 D7 R+ Q: u+ n- E" ?

9 K- \  x2 A, p3 \6 A$ X' [# D, w表一、2008年Q1/Q2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產值0 ~- U5 Q: o2 N4 b1 ]; R
單位:億新台幣
- O3 c) z1 Q- A* U& z% F! ]1 f% Q8 I% O4 J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ITIS計畫(2008/0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1#
發表於 2008-7-16 10:44:37 | 只看該作者

2009面板供過於求提前引爆 成本保衛戰開打

7月份面板價格持續下滑,主因來自全球經濟低迷、消費電子產品銷售不佳,促使終端客戶的產品庫存品增加,進而對面板廠砍單,使面板廠庫存量隨之上升;在此同時,全球面板大廠擴產計劃並未見停歇,2009年預計將有4條8.5代線及2條6代線產能開出,代線較過去大,瞬時激增的產能是否符合市場所需,值得觀察。而兩大因素交互影響下,除讓面板廠商承受巨大壓力外,也提前引爆2009年面板供過於求的問題。# |' ~" X* }" m8 M

2 u- |6 c  s; X" h5 ^! T8 t4 u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5代線以上面板供給面積年成長率今、明兩年仍維持高度成長,然而大尺寸面板需求成長率卻逐年趨緩,眼看2009年大尺寸面板供需溢口可能高達7.5%,2009年面板供過於求跡象已然浮現;在2009年面板價格預期下跌25%情況下,面對即將開打的面板成本保衛戰,拓墣研究員李秋緯進一步提出,廠商勢必減產以降低庫存率,才能穩定面板價格,而同時降低成本才能保本,避免淪為「虧損百億俱樂部」。" n+ z% t. q0 K9 w
- K9 \+ N1 O2 _" p  _. h0 |6 q
2009年大尺寸面板供需溢口為7.5%  n7 f- Y3 d: z: d% v$ A% P

6 X3 R4 k- D6 D8 V# C& a, j大尺寸面板以TV、Monitor、NB為其主要終端應用,除Monitor的面板需求因NB取代PC而逐漸趨緩外,TV與NB之面板需求仍然強勁,但整體成長動能不佳。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大尺寸面板需求成長率逐年趨緩,從2007年的52.3%,到2008年的32.3%,2009年減少到只有16.6%;若以面板供給端來看,以面板使用率80%計算,2008年面板供給量與需求量大致相同,供需缺口約0.6%,由於部份大尺寸面板仍在4.5代線生產,所以仍能弭平供需缺口。但反觀2009年的面板供給量約為9,207萬平方公尺,與需求量的8,568萬平方公尺,相差約640萬平方公尺,若換算成32吋TV面板,將有2,200萬片(以TV面板需求全年度1.3億片來看,已近20%之譜),大尺寸面板供需溢口為7.5%,迫使2009年面板產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窘境。
# U: e8 a+ K; y8 u& G; B) e0 \* H8 j, ?$ b$ ]% ?
2009年大尺寸面板價格將下降25%
! I' Y8 V3 R& G) i0 }# L1 d
7 m4 F: n2 x' K  |* ?. u以2006年面板供過於求的歷史經驗來看,大尺寸面板價格從最高點到價格反轉,足足長達7個月之久,且大尺寸面板價格平均下滑22%,在2009年面板供過於求的預期效應,且面板廠都經歷過2006年的價格波動,廠商若能啟動減產機制,將使大尺寸面板價格下降幅度趨緩;然而,2008年全球經濟不佳,是否影響2009年面板景氣,也是考量因素之一,眾多因素評估下,若面板廠不以降低產能渡小月,面板價格將可能下滑超過25%。0 x& \$ o; O# E+ g; G" o8 \) B
) K! @0 u& z. C) V- `
減產及成本控制為保本不二法門
6 `$ `- K8 N& f& F: ]9 E4 |$ r: d( U* J" N. l! U; c8 X4 H! Z
綜觀面板廠的營業利益率,2008年首季一線廠商皆維持在22%左右,探究其因,乃面板處於供不應求的情況,而根據經驗分析,2006年在面板景氣不佳下,除Samsung營業利益率仍正數及LG Display為負數外,台灣面板廠都維持0%左右,如果目前面板價格持續下滑,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09年的面板廠季營業利益率將出現個位數。
9 q  E* ^( }/ i, x  f  H
# s7 m7 p9 j: _3 t' h2 t6 \由於面板價格是一個全新市場,其價格高低取決於面板供需狀況,拓墣產業研究所更大膽指出,未來增加面板廠的保本不二法門,除必須更精準掌握下游廠商的面板庫存及自有庫存狀況,使面板供需受到控制外,面板廠在各材料的研發及對供應商降低售價,都可進而降低面板成本,增加保本能力。
12#
 樓主| 發表於 2008-8-19 16:02:53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第二季平面顯示器產業回顧與展望
- G" h9 I$ ~5 l% u* z( i5 m
一、2008年第二季產業回顧
2008年第二季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4,562.8億元,比前一季衰退5%。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3,301.2億元,比前一季衰退6.4%,主力為大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2,815.9億元;其次為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1.2億元;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35億元。另外,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估計新台幣1,261.6億元,比前一季衰退1.1%,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68.3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81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2.2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80.1億元。7 o/ X7 L1 M/ B/ t! T
! m; Q! [6 q6 W! g
大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不同於2007年同期的高度需求成長,受限於全球景氣逐步下滑,影響終端需求,為求縮減存貨壓力,致使下游拉貨意願轉淡,導致面板跌價速度加快,在需求量及價格趨緩的雙重影響下,2008第二季我國大型TFT LCD產業產值較2008第一季減少了約4%,來到了2,815.9億新台幣。影響整體營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面板價格持續下滑所致,受制於下游終端整機廠避免庫存的政策,舉凡IT面板或是TV用面板價格於第二季持續下探,直至第二季結束,價格仍無觸底的跡象。廠商目前已紛紛展開減產的動作,目的在於搶先壓制面板跌價速度,並減少庫存堆積,避免重演2006年的窘境。在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中小尺寸TFT面板主要以消費性電子產品為主,然而2008年第二季遭受全球原物料成本上漲及通貨膨脹壓力兩大因素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下游拉貨力道減小。因此系統產品廠商於第二季預留的產能庫存水位升高,導致我國中小尺寸TFT面板市場疲弱。2008年第二季的中小尺寸TFT面板整體產值比2008年第一季大幅衰退22.8%。# j/ O8 |$ [6 Y+ S7 y& k- ~
2 Q5 h5 ~- |. ]
OLED面板產業方面,由於日系及歐系手機業者已著手進行AMOLED面板擴大導入產品的計畫,另外PMOLED也由於Sony政策所帶動,更進一步搶攻低階MP3 Player的市場,帶動了台系OLED面板業者在AMOLED與PMOLED的出貨,因此2008第二季我國OLED面板產值較第一季有所成長,達到17.8億新台幣的規模。TN/STN產業方面,第二季通常是電子業的五窮六絕,與2008年第一季相較之下,大部分的廠商呈現衰退,而且TFT LCD面板降價幅度拉大,影響TN/STN的價格。綜觀我國TN/STN面板產業2008年之第二季產值較2008年第一季衰退5.6%。- c0 B/ r& ]: O7 K
5 L* P9 \& G; q; W$ i$ l! d  \
另外,關鍵零組件之彩色濾光片產業方面,受到大尺寸TFT面板需求疲弱的影響,使得彩色濾光片在2008年第二季面臨衰退,我國彩色濾光片產業之2008年第二季產值較2008年第一季衰退3.1%。偏光板產業方面,2008第二季我國偏光板產業呈現與面板廠不同的風貌,由於國內新興廠商如達信、奇美材料陸續強化出貨能力,再加上面板廠提前在第二季向上游偏光板廠商備貨的因素影響下,帶動了偏光板廠商的營收,較第一季微幅提升,來到181億新台幣。玻璃基板產業方面,2008第二季我國玻璃基板產業仍以穩定的速度擴增產能,價格方面則呈現穩定的走勢,主要在於玻璃基板廠商對於基板價格的議價能力高於面板廠所致。然而2008第二季開始的面板價格逐步下滑,面板廠提前發動減產的動作,幾家主要的臺、韓大廠都已啟動減產機制,減少投片量以嚴格控制面板成品及零組件庫存的壓力,此動作也影響了玻璃基板業者的價格主導能力與出貨量,因而使第二季的產值較第一季下滑,來到332.2億新台幣。背光模組產業方面,輕薄筆記型電腦在Apple推出MacBook Air後帶動LED背光模組的需求增溫,促使背光模組廠加緊開發各尺寸的LED背光模組,目前有些規格產品還在驗證的階段,需等至下半年,LED背光模組的能見度才會更為放大。2008年第二季背光模組產值僅較第一季微幅成長0.2%,達到380.1億元。/ o) A# M/ F6 _, {1 S# R# ^
% h9 e+ X% C# W* ?$ e/ X( P4 e4 b
二、2008第二季平面顯示器產業觀察
綜觀我國第二季整體面板產業表現,由於為傳統淡季,需求仍維持較為清淡的局面。不同於2007年同期的是,受到全球景氣趨緩的影響,需求力道減弱,為避免庫存上揚,使終端拉貨速度減緩,而此舉影響面板價格甚巨。直至第二季結束,需求不振導致具指標性的IT用面板價格仍未出現觸底的跡象,TV面板亦處於常態性跌價的狀態當中,而下游拉貨意願減少也連帶增加面板業者的庫存壓力,部分台系面板廠的存貨周轉天數甚至在第一季時已超過安全水位。為避免2006年價格崩跌窘境重演,大部份廠商紛紛在此時宣布減產,以抒解原料以及成品的庫存成本,並壓制下半年的面板跌價速度。  o& D/ p/ c3 ^3 ?

+ p9 R2 J  V( {$ I# B展望第三季的景氣,由於開學潮所帶動的需求,以及廠商減產的效應應該會在第三季時一同發酵,預期應可適時抒解面板價格下跌的壓力。在北美市場方面,油價與原物料長期趨勢仍然看漲,美國次級房貸、信用貸款風暴亦餘波盪漾,而通貨膨脹的壓力將進一步迫使聯準會出手調升利率,這些因素已從年初開始如滾雪球般牽動全球經濟走向,山雨欲來的停滯性膨脹將極為不利於第三季的需求提振。在亞洲的部分,日本受全球景氣牽連,已復甦景氣又出現成長停滯,而中國北京奧運所帶來的終端產品需求並不如預期樂觀,都讓系統廠商的觀望態度持續,也將連帶影響第三季向面板廠採購的意願。- n9 v* p7 ?* t! X& {# \* }& M3 s
+ R% S: S' {0 r, l/ j6 j6 P
估計2008年第二季,台灣平面顯示器總產值達新台幣4,885.3億元,將比前一季成長7.1%,其中面板產業產值新台幣3,582.6億元,比前一季成長8.5%,大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041.1億元;其次為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83.1億元;TN/STN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37.0億元;OLED面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9.9億元。另外,估計2008年第二季關鍵零組件產業產值新台幣1,302.7億元,比前一季增加3.3%,其中彩色濾光片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31.5億元,偏光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199.1億元,玻璃基板產業產值約新台幣355.9億元,背光模組產業產值約新台幣416.2億元(詳見表一)。0 ]  q& B( H$ Z  Z; a

8 [  R1 X( r7 k8 a3 I: j展望2008年第三季,大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預期大幅度的減產動作應可在IT面板逐漸發酵,若能配合開學潮所啟動的新一波需求,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第三季的營收成果。然而,因廠商減產以及跌價陰影仍在,預計我國大型TFT LCD產業產值將不若去年同期暢旺,預估產值將達到3,041億新台幣。在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方面,因為第二季處於谷底,展望2008年第三季,尤其是白牌手機於第三季湧入急單,同時低價NB也因市場看俏而同步成長,兩者皆為此市場之成長動力,將對我國中小尺寸TFT面板產值提昇有所助益。9 X2 d1 D, d: A8 q% [/ Z9 Q' [& N
4 ~0 E) n! h; q7 t( i1 v
OLED面板產業方面,奇美集團加碼投資奇晶光電,以增設第二條OLED生產線,投入量產將在今年第三季實現,將可擴大我國OLED面板產業整體產值,預計第三季將有進一步成長,來到新台幣19.9億元。在TN/STN產業方面,由於應用產品幾乎是消費電子,而第三季處於消費性電子的旺季,因此預估整體營收與第三季比較將上升5%,達到137億新台幣。
7 \. g' C  T4 _1 T% Z
) [, J( t/ [7 G4 h# @關鍵零組件之彩色濾光片產業方面,隨著我國大尺寸TFT面板廠商相繼減產,與之搭配的彩色濾光片產能亦將減少,我國彩色濾光片產業之2008年第三季產值將因而衰退。但同時中國面板廠商G5所用彩色濾光片將持續外購,提供我國彩色濾光片廠商成長契機。
0 J$ u1 d* ]8 y$ n  A# O6 P) f
2 [% {# ^- q1 e0 `" M% O: a6 v偏光板產業方面,第三季旺季因素應可更進一步提升偏光板業者出貨量,預計2008第三季我國偏光板產業營收將進一步成長,達到199.1億新台幣之規模。玻璃基板產業方面,由於第三季廠商的減產機制預計將不會喊停,這也會連帶的影響第三季玻璃基板廠的銷售,因此即便處於傳統銷售旺季,我國玻璃基板產業產值成長有限,預計達到355.9億新台幣之規模。背光模組產業方面,由於華碩推出低價筆記型電腦,造成市場一股搶購旋風,也使得更多廠商在今年第二季展示自家的低價筆記型電腦,參與此低價筆記型電腦的廠商已不只有台灣筆記型廠商而已,國際廠商HP、Dell亦推出自家的低價筆記型電腦,使得低價筆記型電腦的市場需求,將在第三季開始發酵。而2008年第三季將隨著LED背光模組認證通過,以及更多家廠商推出低價筆記型電腦,預估第三季產值將較第二季增加9.5%,可成長至416.2億元。+ E6 _) {1 H6 r, x  L) \
* a. a- A9 e+ A4 l& R/ w$ Q# g( P
表一 2008年我國平面顯示器產業第二季回顧與第三季觀察
% }6 f( v: T4 D0 ?/ v
: W. E: {' F9 N: K" q' M& V

: [/ ]2 _% d7 b$ q( W! ?' b9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08/0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3#
 樓主| 發表於 2008-10-31 11:29:00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 報告指出2008年第三季電漿面板超乎預期成長,整體出貨較去年同期成長37%,達到420萬片+ E0 r! p5 S' O3 f
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81031 -- DisplaySearch 最新一季全球液晶與電漿電視面板出貨模組報告中指出,電漿面板Q3’08出貨較前季成長18%,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7%,達到420萬片,比預期成長還要多6%。由於低價策略奏效,再加上高畫質的提升滿足消費者,全球電漿電視面板的需求依然強烈,預估2008年可達到電漿電視面板出貨 1550萬片目標。' e: U2 D+ x* m7 M
以下為該報告重點
9 w/ p1 M! u4 ~; h: u
  • 1080p佔整體電漿面板出貨超過20%,在Q2’08強勁成長後,Q3’08 更是創下歷史新高,達到85萬六千片的紀錄。Panasonic(松下)仍然保持1080p電漿面板頭號供應商的寶座,在1080p電視電漿面板市佔率高達70%;位居第二的Samsung(三星)市佔率則為15%
  • 50吋電漿面板出貨量從26%的市佔率持續成長到29%,市佔高達49%42”仍然是熱門的尺寸,然而跟以往42”一直佔整個電漿電視面板的一半比較起來, 這是42吋第一次出貨結果低於個電漿電視面板的一半以下。
  • 32吋依然是電漿面板主要成長尺寸中不可或缺的一角,第三季表現較第二季成長20%,達到486千片,將近20%的市佔率。所有的成長來自於開發市場中, 32” ED解析度的PDP面板的低價策略奏效使其非常搶手。
DisplaySearch 北美地區電視市場分析總監Paul Gagnon指出,因為32吋液晶面板價錢在第三季迅速下滑,第三季32吋高畫質(HD)電漿面板出貨量,從37%市佔率快速滑落至 23%,反而是32 (非高畫質)PDP面板銷售不受LCD影響而持續成長。因此有吸引力的價錢有利於32ED電漿電視的銷售。另外,第四季起,42吋與50吋低零售價的高畫質電漿電視將在全球掀起一波新浪潮,尤其是北美市場,所有電漿面板出貨量將被推入高峰。低零售價策略為PDP目前最主要武器,也帶給40吋及50吋等級LCD TV極大的競爭壓力。
& t# E  Q' n# X' H全球前兩大電漿面板供應商Samsung Panasonic 均事屬於垂直整合廠商,第三季均強烈成長。以電漿電視盈收來看,Panasonic仍然穩坐冠軍寶座,較去年同期成長37%,佔全球供應商總盈收39.8%,也是因為50吋出人意表的表現,使得Panasonic成為全球成長最高供應商;位居第二的Samsung SDI,儘管盈收比例下降,仍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30%;第三的LGE盈收比例雖然有22%的市佔率,但僅較去年同期成長8%; Pioneer爬升到第四,而Hitachi下滑到第五,比去年同期盈收短少26% 1 u; \" j5 S# e' v: {- h" F
Table 1: 各電漿面板供應商盈收比例與成長率
* ?! ~7 j6 l( Y% P3 P1 H
Rank
Supplier
Q2’08
; n" T! D' j# @) w$ n# Z) SShare
Q3’088 X4 _5 r2 I$ }3 m
Share
Y/Y0 a8 e) n. ^' B: c& _2 j9 l9 a
Growth
#1
Panasonic
36.8%
39.8%
37%
#2
Samsung SDI
31.0%
29.4%
30%
#3
LGE
24.0%
21.9%
8%
#4
Pioneer
3.3%
4.7%
-3%
#5
Hitachi
4.8%
4.1%
-26%
#6
Orion
0.1%
0.1%
10%
Total
100.0%
100.0%
21%
- b& i. Y- c/ E3 v- H0 V
以上主要摘要明全球第電漿與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狀況料主要摘錄Quarterly Global TV Shipment and Forecast Report, Plasma and LCD TV Panel Shipment Module
14#
 樓主| 發表於 2008-12-3 18:18:53 | 只看該作者
日韓面板產能滿載台灣獨憔悴!
, Z" v/ }) W9 L+ i9 Y拓墣:台灣四重困境擴大虧損  搶攻大尺寸TV面板事不宜遲0 j6 [: s0 S! m
1 b; y5 J9 y: u8 r9 x) ^
2008年第四季全球經濟景氣急凍,拓墣產業研究所發布最新景氣預測,將2009年面板需求預估數字下修1成,認為面板價格已跌破現金成本並將持續下探,台灣面板廠恐怕將從2008年第四季起虧損到2009年年底,明年虧損黑洞將再度擴大
& |3 ?* {5 _$ e% g& W% _; z拓墣指出,台灣面板廠正面臨四重困境,急需強有力的脫身良策:(一)需求急凍下,台廠減產無濟於事,今年第四季供給剩餘仍達7.2%;(二)台廠主力產品Monitor面板在2008下半年首度出現需求負成長;(三)日韓產能利用率維持95%左右,友達奇美卻僅存6成;(四)日韓TV品牌廠商抽單,採用自家TV面板,台韓TV面板差距擴大到3:5,台廠競爭優勢日益滑落,虧損日益擴大。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員李秋緯表示,台廠應搶攻50吋以上TV面板,並且強化集團自有品牌策略,才有機會脫身擺脫虧損惡夢。" S1 |+ D7 y8 w2 j1 m3 P# `+ p; ~, j
台灣面板產業面臨四重困境- g' `4 x9 k  z" J3 o
# @# H: }* A4 w8 B. u' b2 m8 y$ _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12& N- O* i  u( t) f( z
消費持續緊縮
% _6 b  Z: |( Y0 u6 t
成長遇瓶頸

# L% o: q! g6 h3 s& c全球消費持續緊縮,拓墣產業研究所針對2009年面板產業景氣預估作出修正。李秋緯指出,TV面板雖然仍為面板產業主要成長動力,但在歐美LCD TV市場需求減弱,導致面板消耗緩慢的影響下,2009年成長率將從25%下修為13%NB面板市場則受到Netbook侵蝕,從14%下修到8%Monitor面板修正幅度最大,2009年預估成長率為-5%,主因為NB替換Desktop PC的趨勢仍持續,致使Monitor面板的需求隨之減少。2009年全球面板總成長率,恐怕將從今年11月份預估的12%下滑至4%,全年需求量為4.52億片。
- n/ Y% f$ [% Z. j" o景氣低迷衝擊,2009年面板成長率向下修正1 k& G: k& Z3 ~9 l7 C+ ^: g  P
" z* x0 u3 J) ?! y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8/12) a# @0 M$ D4 G4 m8 }# N4 u
減產拯救價格  台灣受衝擊
, z3 G% X- _% `# G' m# G, J儘管市場需求大減,2009年全球仍將有6條新產線進入量產,面板產能將持續增加,使得全年都處於供過於求情況。若要穩定面板價格,面板業者必須持續採取減產策略,因此拓墣認為全球面板業2009年將減產15%,但日韓面板廠仍能維持產能滿載,台廠產能利用率卻將下滑到60~70%。台廠產能利用率不如日韓業者的主因之一,在於台灣Monitor出貨量全球市占率雖高達56%,一旦Monitor面板需求降低,以生產Monitor面板為主的台廠仍將率先受到衝擊。+ E, T, P+ y& L" b3 t
另一方面,日韓廠商具有集團品牌效應,電視品牌廠商多選用自家面板,台廠沒有品牌庇蔭,容易流失面板訂單。目前台灣TV面板出貨片數已被韓國超越,2008年第4季韓國廠商與台廠的出貨差距開始逐漸拉大;不過2009年第2季台灣將有8.5代線進入試產,與韓商在TV面板的市占率差距可望逐步縮小。
: a: L2 X( U3 B8 L. x台廠內傷嚴重  拓墣開良方: H& R! Q4 |$ W4 H) ~4 t+ G
40吋以下面板價格在2008年第4季多已低於現金成本價,因此面板廠可說賣一塊虧一塊,加上固定成本(設備折舊)的虧損,全球面板業者在2008年第4季起將面臨虧損。雖然40吋以上面板仍有一定的利潤,但台廠40吋以上產品出貨量較日韓業者少,虧損勢必更加嚴重,預期台廠虧損將持續到2009年底。
; G! I  A/ ~3 I: w0 T9 F/ @台日韓TV面板出貨市占率,呈現拉距戰' V6 }. p4 X0 S$ L( ~
, y, u% e1 o% B' T* R! o
註:本圖係依出貨面積進行市占率統計; T2 }' H1 @; I/ B4 M
SourceDisplaySearch;拓墣產業研究所整理,2008/12
/ X. L8 W) B1 t7 }# n" P此外,目前TV面板約佔大尺寸面板產值的60%,其中韓國市占率達50%(以生產面積計算),台灣市占率僅30%,相較之下台灣仍以生產中低階面板為主。拓墣指出,北美地區民眾在沒有金額限制情況下,購買50吋以上LCD TV的意願仍高,再者50吋以上面板尚有利潤空間,因此拓墣認為台灣面板業者若往50吋以上TV面板發展,將可有效去化面板產能並減少虧損。其次,台廠若能與通路商合作發展品牌或與中國品牌廠合作,例如國美電器、海爾、海信、康佳等,將增加面板廠下游客戶群,進而消化面板產能,克服面板產業危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5#
發表於 2008-12-9 10:25:10 | 只看該作者
2008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年終交流會新聞稿% J; I% T: z) ]& W+ O& F

) w! d5 h3 _( \; U, H經濟部工業局於97年12月5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一場以「一條綠光大道」為主題的「2008年平面顯示器產業年終交流會」,由經濟部工業局陳昭義局長主持,邀集國內平面顯示器產業上中下游業者及學界、研究單位代表參與,讓產官學研各界一同『綠色顯示齊跑 攜手環抱地球』。0 v+ A- F$ V! s) `8 h$ x
$ ^5 ?6 [$ K, j/ S
平面顯示器產業是繼半導體產業之後,另一個活絡台灣經濟發展的高科技產業,雖然今年全球經濟動盪多變,多數廠商都難免受到景氣下滑的影響而增加企業營運的難度,但即便如此,仍有許多廠商對綠色環保議題的關注卻未因此停歇,反而是在追求營運利潤的同時,願意主動投入資源、企業社會的責任(Comp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自發性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與盤查,並積極研發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這都顯示高科技產業願意承擔起維護地球與人類永續生存的責任。
: x* O8 z) V  e3 E( F  s5 Z/ T& S. H9 d5 e0 B( e7 A4 e
政府的永續能源政策已經訂定明確目標,在全國二氧化碳排量方面,於2020年間要回到2008年之排放水準;在發電系統中的低碳能源使用比率要由40%增加至2025年的55%以上;同時鼓勵產業積極發展無碳再生能源,這些措施都會由政府單位與產業界一起努力來達成。
6 h- k- }# }$ Z/ }: f( M
+ X  L; X0 g& W" _台灣FPD產業早在2004年就已具體提出溫室氣體自願減量之承諾,也是全球第1個自願落實溫室氣體減量與盤查的產業,當時由台灣TFT-LCD產業協會(TTLA)最初組成的5家創始會員廠商,包括友達、奇美、華映、彩晶、元太共同承諾及執行;而去年4月,TTLA更進一步與經濟部簽署「溫室氣體排放自願減量協議」,明確訂出於2010年達成減少400萬噸溫室氣體CO2當量排放量的目標,台灣FPD產業在政府與面板廠的領頭效應之下,勢必可為減碳環保工作有所貢獻。
16#
發表於 2008-12-10 04:39:51 | 只看該作者

日經BP社1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擁抱光電產業的下一個春天」研討會

【台北訊】正值光電產業面臨重大變革之際,橫濱平面顯示器展FPD International主辦單位日經BP社,於17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擁抱光電產業的下一個春天」研討會,邀請Nikkei Microdevices發行人望月洋介說明光電產業最新趨勢及太陽能電池、LED╱OLED等( Green Devices)的市場現況與未來發展,告訴您如何突破困境,掌握次世代產業的決勝關鍵。 8 g$ d9 Q" G2 Q$ q
, {* B" M0 P& n2 B
隨著AMOL:ED、E-Paper與LED背光等新興顯示器技術陸續成熟,顯示器的應用面正朝向「裝飾物」或「牆壁材料」發展。同時,FPD產業技術在應用面上越來越廣,預計太陽能電池、LED╱OLED照明等各種節能裝置的市場需求將急速擴大,各種創造低碳社會的"Green Devices"是否將為光電產業創造下一個事業高峰?
6 F% m/ X% j, u3 }5 A- Q1 W& |
研討會現場備有同步翻譯,歡迎國內相關業者免費報名參加。名額有限,一律傳真報名。
* F4 I0 T: s% B  F- ^$ a
1 z5 ~+ h4 V$ f( \4 Q5 g# O詳情可洽雙向溝通公司,電話(02)2727-7799 分機11賴小姐。
17#
 樓主| 發表於 2009-1-20 17:13:26 | 只看該作者
綠色環保之顯示器技術將主導未來十年平面顯示器市場與技術發展,DisplaySearch預估2011年,合乎綠色環保之顯示器將達所有面板出貨一半以上,2014年將達100%+ s: o$ @/ J4 h

; V6 @) M& ^5 c  B4 K( o: g' fDisplaySearch台灣辦公室,2009112 ---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Green”已經逐漸應用在各種平面顯示器技術上,綠色環保面板已經開始蛻變,且即將成為未來十年平面顯示器業界的主流。根據DisplaySearch最新研究,在2008年採用綠色環保技術或材料所生產的面板已有20%的市占率,預計到了2012年將爬升到70%,並在2014年成為100%
& C) g% S  u3 T4 K' D+ f) z6 A1 NDisplaySearch發表了全球唯一針對綠色環保面板市場與技術的220頁研究報告--- Green Technology in Flat Panel Displays, Market and Technology Trends (Green FPD綠色顯示器專題分析報告), 報告中詳細分析了各種平面顯示器(TFT LCDPDPOLED)之環保法令規章、綠色節能省電技術、環保材質零組件、環保生產製程、以及簡化面板結構等最新動態。並針對十數家面板製造商廠商、電腦與平面電視廠商的綠色環保技術與最新動態進行全面性剖析。0 c+ L, L( M5 {. G1 F) V
在報告中, DisplaySearch 對綠色平面顯示器之定義為合乎以下之ㄧ條件者; @5 x2 b! Y( M) v+ P# Q: }4 c/ f
l使用環保材質及零組件. ]) [8 d1 O( T6 r
l將綠色環保概念導入面板的架構設計之中
  W. \  [! r6 b5 T/ [+ L  c' ~l使用新零組件或新技術而達到綠色節能功效
. X# P7 d* z, `2 D& ]l採用環保綠色製程中能達到節省能量消耗或節省零組件$ ~: [; g4 F& g% P+ s" y2 u
l在生命週期後能夠回收再利用
1 w( V9 L% w! [2 cl採用綠色或環保概念的面板產品設計、面板包裝或材料. q! m7 h: ^. o* G5 U/ ]

9 T1 M& Q- I% s' \8 h( {& ~; |DisplaySearch指出以下幾點驅動的力量讓整個平面顯示器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進行對於綠色環保技術的開發:- c5 u! B: s8 E( w+ t
l環保以及節能法規或規章 : RoHS,WEEEEuPEnergy StarTCO或其他。
+ f! V4 T. K) @5 Z% k" y/ gl降低成本 : 儘管對於面板廠以及材料廠商而言,並非所有的綠色環保技術均能達成成本節省目標,但DisplaySearch發現大部分的綠色環保面板以及材料技術,隨著更多供應商的採納以及技術的快速發展,Green終將成為最省成本的辦法之ㄧ。
( v" r- j8 u* z+ nl社會責任 : 如企業對社區的責任,包含全球節能議題。
: C$ X3 n( f3 C. N$ N% A! gl隨著大眾綠色環保意識抬頭,預防對於未來損害及客戶索賠案件。
3 a) \7 t. Y' ]& H; D$ F0 b, @! p" G
1 O$ N  }- ~; H0 [! U" B  \
根據DisplaySearch副總裁以及Green FPD研究小組召集人謝勤益先生觀察,以電力消耗的角度來看,在所有用到面板的電腦或消費性產品之中,面板是最高電能消耗的組件產品,因此即使在全球經濟景氣有所疑慮的狀況之下,我們在終端市場發現,消費者反而越重視綠色環保產品與技術。換言之, 不管經濟景氣如何,綠色面板都將是未來十年顯示器業界的最熱門話題,也將改變整個面板上下游的生態。另外,我們也發現,綠色環保技術不只是一個獨立的事件,許多節省材料、降低製程損耗以及環保認證等等已經影響到面板與材料廠商的兢爭力與發展前景。為此,DisplaySearch整合目前所有關於Green FPD市場及技術資訊而製作了這份報告。不僅僅是一份目前最完整的綠色環保面板市場與技術的總整理,更是DisplaySearch對於綠色地球的一份貢獻。
) C4 C8 B: I$ k% D* E3 R- t
; |* c. Y) J) v1 T
報告中指出,在TFT LCD的部份,目前使用在綠色TFT LCD 液晶顯示器的四種方法如下 :
2 {' f( r8 q1 U( X. ^l綠色面板設計,例如增強面板透過率的新Cell結構,或是像PSACOAAMVA、和SHA等新技術。
5 B# \! z% G8 S" R- M' v2 f$ Ql節能製程,如減少光罩,彩色濾光片的噴墨印刷、滾軸式生產,有毒氣體的替換等等。
9 S) J- `& F! P; O: jl採用環保零組件,如氣體、彩色濾光片、液晶、光學膜、驅動晶片、LED背光板。
. T% J; F8 R, ~8 C. c! Ml包裝,特別是節省空間的包裝法或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裝材料。
: ^2 L% x" f+ B. c0 e. f4 S6 _, s1 |$ L. h0 l
OLED的部份,由於OLED擁有簡單的構造,減少材料的消耗,與省電的特點,其原本就屬天然的綠色顯示科技。在PDP的部份,也有高亮度,低EMI(電磁波干擾)環保材料,及減少材料的新製程等三種方法來達到綠色顯示技術的目標。
2 `% i: a# @* Y& \& Y; Y1 u; H% h9 \( R
DisplaySearch於近期發表最新主題報告:Green Technology in Flat Panel Displays, Market and Technology Trends (Green FPD綠色顯示器專題分析報告),該主題報告對於綠色顯示器市場趨勢、綠色面板規格與技術發展藍圖、節能材料與製程、以及分析綠色顯示器可能面臨的機會與挑戰,是業界專家朋友瞭解Green FPD的良好參考。
& K1 z7 d) r3 d1 }3 L, {" S! f7 L
6 E8 G& d- l$ [& t: ?* M& Z/ R
' \# I- I# t  B% c$ T1 a/ F( W
: ^- g+ t4 B- }& x" ]: K$ S
[ 本帖最後由 heavy91 於 2009-1-20 05:48 PM 編輯 ]
18#
 樓主| 發表於 2009-2-3 17:55:12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 指出電漿面板出貨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2008年第四季出貨量僅達380萬片,較2007年第四季下滑12%' |! h" \& ^, a4 s0 X2 V- [$ M

8 e. ]! X+ g3 i+ d5 gDisplaySearch台北辦公室,200923 --- 在過去幾個季度�由於32寸電漿電視在開發中國家銷售成績不錯以及大尺寸電漿售價下滑至較合理水準,使得電漿面板出貨量成長非常強勁。然而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及32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大幅下跌給電漿帶來非常大的競爭壓力,2008年第四季全球電漿面板出貨量僅達380萬片,較第三季下滑8%,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滑12%,同時這也是電漿面板自2007年第二季以來首次年成長率下滑。2008年全球電漿面板出貨量達1510萬片,與DisplaySearch2008年年初估計非常接近,較2007年成長了26%。從廠商別來看,Panasonic是唯一一家在第四季度年成長率為正值的公司,同時該公司出貨量市占率高達47%Samsung SDILGE26%20%市占率分居第二及第三名。至於面板出貨金額方面,由於面板價格劇烈的下幅使得2008年第四季出貨金額較第三季下滑13%,與2007年第四季相比則下滑了21%,不過2008年全年出貨金額仍較2007年成長6%- M5 z4 m# w+ D% S: G4 q: v
底下摘要2008年第四季電漿電視面板出貨結果重點。
* Y4 g' l! H# H5 b/ x
  • 高畫質(1080p)電漿面板在第四季出貨量達到96萬片,也是歷史以來新高水準,出貨量市占率達25%;其中Panasonic為最主要供應商,出貨量市占率達78%Samsung12%市占率居次。

  • 6 j5 L, b' m5 S
  • 由於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大尺寸電視銷售,50寸電漿面板出貨量市占率僅達27%,較第三季下滑2%;而42寸面板由於價格持續下滑,也讓消費者由50寸轉而考慮42寸電視,使42寸面板出貨量市占率由第三季49%上升到53%
  • 2007年第四季到2008年第三季之間,32寸面板一直都有二位數市占率,不過由於32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崩盤,嚴重影響到32寸電漿面板出貨。第四季32寸電漿面板出貨量僅有26萬片,較第三季下滑47%,與2008年第一季最高出貨紀錄538千片相比相去甚遠。

  • ' N  {; {" Z+ ^* r8 [
2008年全球電漿面板出貨量達到1510萬片,較2007年成長26%,同時高畫質面板出貨持續增加中。DisplaySearch 顯示技術與材料研究總監 YS Chung指出,高畫質電漿面板的推出對於提高電漿陣營與LCD陣營的競爭力有一定的幫助。不過YS Chung也提到由於金融危機與需求不振,使得許多電漿生產線關廠,目前很難看出2009年電漿出貨量是否會有正成長,同時與液晶電視的競賽也往上提升到50寸以及以上尺寸等級,預估2009年電漿面板出貨金額將會是負成長。
# p5 S1 U+ V6 P- w: o* [) H! E* O6 j

: z0 r. r2 r- I, c2 |3 k不過YS Chung也表示2009年主要電漿廠商已經採用更高效率發光技術,使得面板亮度更高而耗電量較低,這樣一來使得廠商可以使用較低電壓與減少部分零組件,將可降低電漿面板成本,這對於2009年電漿市場來說是一正面消息,
2 ]/ }: q4 h* G$ |! I: W從廠商別來看,2008Panasonic36%市占率穩居出貨量冠軍,Samsung SDI29%居次,接下來是LGE27%。由於HitachiPioneer都將在今年上半年停止生產電漿面板,因此日後將只有PanasonicSamsung SDILGE三家供應商。
$ y: x: D3 s5 L. b, E: ]/ p1 ~8 u% `$ @- z' F7 }

& r( ]5 [% u; g7 @1 `! l; W+ A表一 Q3’08Q4’08電漿面板按供應商別出貨金額市占率與年成長率
; P7 a4 s2 k: p- P4 L( \
Rank
Supplier
Q3’08$ }# ~+ f- f' i+ Z
Share
Q4’081 v' P* k: X# x" O
Share
Y/Y( q/ K5 z# `% k
Growth
#1
Panasonic
39.8%
49.9%
1%
#2
Samsung SDI
29.4%
26.1%
-20%
#3
LGE
21.9%
15.8%
-47%
#4
Pioneer
4.7%
4.2%
-29%
#5
Hitachi
4.1%
3.9%
-50%
#6
Orion
0.1%
0.1%
-22%
1 u* ]- N2 l; |( h# ?0 c/ A" w
Total
100.0%
100.0%
-21%

1 ?; |4 L1 M- C以上主要摘要說明2008年第四季與2008年全球電漿面板出貨結果,資料主要摘錄自DisplaySearch Global TV Shipment Report
19#
 樓主| 發表於 2009-6-16 18:23:03 | 只看該作者
綠色勢力+中國實力 未來面板產業驅動大推手# Y/ o) _. `0 b

$ W. k1 I5 X& J4 ^' G0 L! P: U) b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觀察指出,2009年大尺寸面板產業主要成長來自於TVNB,其中,LCD TV在新興國家的市場滲透率仍低,主要需求來自於此;而上半年中國家電下鄉的支持與下半年中國利多政策不斷釋出,使TVNB的面板需求量持續維持。NB面板則是在LED與低耗能產品的刺激下,帶動產品更換,預期2009LED NB產品的滲透率可達60%。拓墣產業研究所李秋緯研究員指出,未來綠色勢力加上中國實力,將成為面板產業成長的重大推手;從2009年大尺寸面板出貨量趨勢分析,面板出貨透過家電下鄉、新產品出台和家電進城的拉抬,不但甩開去年歲末和今年年初的陰霾,更一步一步階段性的往上推升,可期待下半年面板產業需求進入穩定成長的成熟期。李秋緯指出,歸功於面板廠的有效控管庫存及產能利用率,2009年全球的面板產業供給面積將維持成長態勢,產能利用率約落在80%
7 C' ]4 M# C' g
7 u/ F1 t. R5 O: o, R2009年全球產能利用率約80%' h8 a: S5 N, Y$ s

/ K/ I6 h# e; A+ F$ xSource:拓墣產業研究所,2009/06
7 }4 ^/ W' ^; ?* M ) `, o% O0 m/ X4 _2 N

" G" M: S, s' P0 [4 R3 W. i" O0 q; W3 J% |! V
節能、環保  綠色面板需求襲來1 S% Z1 q! }* C# q' P2 f" Z5 q5 V
# m4 G  i4 v# Q& @$ ]1 U
在上半年度全球數大光電展中,厚度1公分以下的高畫質電視產品畫出了另一個面板需求大餅,降低成本、擔負社會責任與創造環保價值是最終目標。對綠色面板的研發及生產來說,零組件方面普遍朝使用減少與材料減量方向努力,並加上新技術如e-PaperOLED和環保材質的應用;製程方面,業者有效率的生產,以乾式製程取代濕式製程,如此一來就可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污染與能源浪費。而對終端消費者有益之處,則在電力使用降低的改良,這可經由採用LED 背光模組、增加面板穿透度、提升發光效率、整合光學膜以及增加亮度來達成;光源從減少燈管到使用LED,共可降低65%的電力使用。8 L9 }8 K+ b8 v& M4 I( O
6 ~, W+ q: Q* _# a
7 j% R$ T2 W& w2 d# r
看好2011年中國市場 廠商積極佈局4 ?! J4 i8 {' S
. h: Q$ |5 q; w# R
從中國TFT-LCD主要應用產品需求狀況來看,中國面板需求除受金融風暴影響成長率稍稍下滑外,未來幾年的年成長率都將達15%以上,而家電下鄉對台灣面板廠受惠最深,奇美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將可達38%,以中國20092,000TV出貨量計算,可上看800萬片出貨量。中國政策促使台灣面板廠在全球TV面板市占率增加,解救台灣在2008年第四季至2009年首季的面板產業低潮。李秋緯表示,中國對台灣採購面板需求量,精算後仍有缺口500~800萬片,台灣面板廠因而供貨吃緊,台灣面板業者仍存有大好機會。由於未來中國是全球主要TV市場,而面板尺寸愈大,運輸成本愈高,加上貼近下游廠商可穩定出貨量,因此在中國建設高世代線(8.5代線)以上面板廠,加強與中國當地品牌業者合作,將是台灣業者應考量的下一步,愈早佈局將愈為有利。
0 U  g# E' j2 E8 h事實上,目前擴廠最為積極的就屬中國業者本身,中小尺寸面板廠往內陸移動,大尺寸面板廠則開始在沿海佈建;已宣布建廠的產線就高達9座,其中有34.5代線,6代線以上6座,擴展迅速。預期最快出現6代線的廠商為2010年底的京東方,其餘的產線最快也將在2011年開出,所以各界看好2011年中國面板市場的發展,自成供需體系。& J% Q- y, u( q0 ~+ U$ q# v7 g
在下半年面板價格趨勢方面,李秋緯指出,由於下半年面板需求快速增加,業者生產線難以快速回復產能,使面板供貨不及,導致面板價格在第二季快速上漲,此現象預期將持續至第三季,也促成面板廠商達獲利水準,一解過去前三季虧損的陰霾。+ P* b  O: P9 @4 p, N

: Q# {: P& ]( }  H) B( z[ 本帖最後由 heavy91 於 2009-6-16 06:45 PM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20#
 樓主| 發表於 2009-6-18 12:31:34 | 只看該作者
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指出,預計在2009年大尺寸液晶面板產出總面積,前五大面板廠市佔率將達89.2%,相較於2008年74.8%大幅成長
+ \% i& r5 O# ]! {1 n$ y+ wDisplaySearch 台北,2009年6月17日 --- 液晶面板的產出持續擴張,在符合產能利用率與成本效益的前提之下,經常會調整各世代線來產出不同尺寸、不同應用的面板,DisplaySearch日前針對這些生產與產品策略發佈研究報告,以數量而言,在2008年Q4有32.5%的大尺寸液晶面板(10吋以上包含10吋)產出於7代線,而2009年Q1則成長到34.3%,7代線確定為目前大尺吋面板廠生產之主力,DisplaySearch 定義之7代線為玻璃基板尺寸1870x2200 mm 與 1950x2250 mm 。
* I' U# G: {+ M( t在2009年Q1,以生產數量而言,4代線與4代線以下的產出僅佔全部大尺吋(10吋以上包含10吋)面板的2.3%,另外24.4%產出於5代線,4.4%產出於5.5代線, 23.9%產出於6代線, 34.3%產出於7代線, 而10.8%產出於8代線。由於液晶面板廠不斷轉移更多的產能到高世代線來生產,預計到了2010年Q1,產出於8代線的大尺吋液晶面板(包含玻璃基板尺寸2160x2460 mm與2200x2500 mm)將佔所有面板的19.4%,而產出於10代線的液晶面板將佔2.8%。' P( ^4 f% {1 p) P8 Q
1 |8 V5 J( M* x: R5 {* N1 @" B2 n! _. a
表一 : Q4’08到Q1’10大尺寸液晶面板各世代線的產出比例(以數量為基準)
' z+ ?7 x0 J$ W" r3 L3 E! z
Fab Gen. 0 y! a( g& L% L6 Z: R7 |
Q4’08
Q1’09
Q2’09
Q3’09
Q4’09
Q1’10
Gen4 and below
6 b  s9 c6 t! x. c3 \7 r
3.0%
2.3%
2.0%
1.9%
2.0%
1.7%
Gen50 c5 B' O4 l6 @% o7 M7 B' P- ]
26.6%
24.4%
24.4%
24.2%
23.0%
20.8%
Gen5.5: Q$ W2 F. ]3 [" I. O
3.1%
4.4%
4.0%
3.5%
3.2%
3.4%
Gen6. I  X+ {- d; g# ~
23.6%
23.9%
22.5%
22.8%
22.7%
22.6%
Gen7" a2 @, H' d# E' t7 T
32.5%
34.3%
31.9%
30.7%
29.1%
29.3%
Gen8
' u# A5 Q" [! m% M9 N% k
11.3%
10.8%
15.1%
16.8%
18.6%
19.4%
Gen10) J* @% x! d1 f' |- f
1.3%
2.8%
Total) d* X7 P/ t! [  q5 q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Source: DisplaySearch Quarterly Large Area Production Strategy Report
: ]. a4 Z( @9 Z3 o; `) l1 i
! _9 e9 m  w+ l從應用別來看,2009年Q1,以數量而言,迷你筆電面板中有77.6%產出於5代線,而筆記型電腦面板則有82.8%產出於5代線。由於5代線生產筆記型電腦面板的比例相當高,而目前5代線玻璃基板的供給短缺,將導致接下來幾個月筆記型電腦面板的供應相當吃緊。另外,有3.4%的筆記型電腦面板產出於6代線,主要來自於LGD與華映的產出。
4 g5 m% E6 x1 S" d6 m1 c& _) n2009年Q1,以數量而言有43.2%的液晶顯示器面板來自於5代線,這是液晶顯示器面板產出於5代線的比例首次小於50%。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測報告中指出,到了2009年Q4,含6代線以上所產出的液晶螢幕面板將佔55.7%。有趣的是,由於Samsung於8代線產出特有的18.5吋與21.5吋液晶螢幕面板,使得在2009年Q1有4.4%的液晶螢幕面板來自於8代線。7 P2 @& s' l/ _  V- t8 |
在液晶電視面板方面,以數量而言7代線是主要的供應線,有47.7%的液晶電視面板來自於7代線,有29.8%液晶電視面板則來自於6代線,而有16.4%來自於8代線。DisplaySearch估計在2009年Q4,將有28.4%的液晶電視面板產出於8代線,且有23.3%的液晶電視面板來自於6代線。
5 f; z' ~$ ^" s# \ 4 F% E6 W" s" K3 A& k4 ~' O, T
DisplaySearch於近期發表關於大尺寸液晶面板廠商生產策略報告,DisplaySearch預計在2009年大尺寸液晶面板產出總面積,前五大面板廠市佔率將達89.2%,相較於2008年74.8%大幅成長。而大尺寸液晶面板廠計畫在2009年合計將投入1億500萬平方公尺玻璃基板來生產大尺寸液晶面板,比2008年9千90萬片得投入量成長了15.5%。預計Samsung在2009年將投入2千890萬平方公尺玻璃基板,站全部玻璃投入量的27.5%,是投入量最大的面板廠;其次為LGD,預計投入2千500萬平方公尺,市佔率為23.8%;AUO預計投入1千700萬平方公尺,市佔率16.2%。CMO投入1千680萬平方公尺,佔16.0%;而Sharp將投入600萬平方公尺,市佔率為5.7%。+ `- M2 H  A( z
6 J3 ?% n0 J- A0 L" Q
根據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總經理謝勤益指出:「由於8代線的產出增加,加上10代線將在2009年Q4產能將開出。而拿生產大尺吋的世代線來生產小尺寸的比例將逐漸增加,這將使面板廠的產出更有彈性,並能與市場需求之產品組合更能結合」。他亦提到:「許多液晶顯示器與液晶電視面板均由相同世代線產出,所以當液晶電視面板供應短缺時,相對液晶顯示器面板的供應也會吃緊。而當前五大面板廠的產出面積市佔率提高時,表示大尺寸液晶面板的市場越趨集中化。」
: H" r: U" w* G
" N  U: F4 G  T! R6 o# x以上主要摘要說明2009年大尺寸TFT LCD面板投入產出情況與廠商生產策略,資料主要摘錄自Q2’09 Large Area Production Strategy Report。該報告為目前全球唯一針對大尺寸TFT LCD投入產出計劃分析與預測、按不同世代線/廠商詳細說明各產線產能/產能利用率/產品配置,對於不論是面板廠或整機廠商、產品規劃或採購人員掌握市場供需與產品產出情況都是一份深入而完整的資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2 03:03 AM , Processed in 0.1985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