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263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產學合作] 國家實驗研究院兩實驗室進駐成大 3日揭牌啟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10-1 15:2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14:15:07台南訊)研發前瞻性能源技術、打造台灣成為「綠色矽島」,國家實驗研究院兩實驗室進駐成大,攜手打造南台灣研發設計重鎮。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於奇美樓八樓建置奈米能源及光電技術研發平台、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於奇美樓七樓設置晶片設計實驗室及南區辦公室,3日下午二時在成大自強校區奇美樓1樓舉行揭牌典禮,揭牌儀式由成大校長賴明詔院士及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莊哲男共同主持,歡迎媒者記者蒞臨採訪。
' _) I  `% @' i
! s7 L& c. d4 e0 E  \ 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立成功大學在今(2007)年簽訂「奈米能源及太陽能電池研究合作計畫」及「晶片系統設計研究合作計畫」。3日國家實驗研究院正式進駐國立成功大學奇美樓,並揭牌啟用,象徵雙方合作的新里程碑,也代表國家實驗研究院落實服務南部使用者的承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7-10-5 15:19:45 | 只看該作者

成大研發論壇開鑼 楊明興教授以崑科大經驗談研發團隊培訓計畫

2 u% ^) y  _( l; m
成大電機工程學系楊明興教授6 M9 B0 s2 i& Z- i; a
, [, I# O! X# T# h. O
(20071005 14:27:11台南訊)為厚植研發能量,國立成功大學再出新招!由成大研發處主辦的「成大研發論壇」專題演講,首場「成大研發論壇」於昨(5)日中午12點,假雲平大樓4樓會議室熱烈登場,邀請前崑山科技大學校長、現任成大電機系楊明興教授主講「研發團隊培訓計畫」,吸引許多師生到場聆聽,副校長馮達旋、理學院院長傅永貴教授、研發長曾永華…等主管共襄盛舉。楊明興教授以崑山科大「跨院系科技整合產品開發專案」豐碩成果為例,和與會者分享成功經驗。
3 Y& b, z( S3 J; m/ ~* W" v. N* N5 i! Y- O0 D% w. j
  成大研發長曾永華教授表示,成大研發論壇主要目的是要營造一個輕鬆的環境和機會,在每週五和全校教職員生午餐有約,藉由既知性又溫馨的過程,增進教職員生的互動交流,以提升研發能量。
! e3 ^3 f$ ]/ z$ z& t" M" b$ j* G" H9 R6 y
  前崑山科技大學校長、成大電機工程學系楊明興教授首先指出,單一專業式的人才培育模式已經不足,未來必須往跨專業整合的人才培育方向轉型的觀點。楊明興教授認為,過去二十多年來,台灣產業的經營模式大都以代工製造(OEM)為主,然而,由於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直接與間接成本不斷的攀升,造成近年來產業界紛紛外移到中國大陸、或轉進到東南亞的現象。未來,要根留台灣的產業,必須往代工設計(ODM)甚至自創品牌(OBM)的層次提升,才有足夠的利潤來繼續發展。對產業界而言,若能有新的管道可引進整個研發團隊或至少聘請有跨專業整合之歷練的人才,則對其轉型就有莫大的幫助。. w" _! K6 w( G) W* I$ ]
7 }! v; A+ b* v& u
楊明興教授表示,培育研發團隊的模式包括模仿企業界的產品開發團隊之組成及運作方式、整合各院系的相關老師及專題學生組成產品開發團隊及以產品導向為原則進行完整的產品開發流程。崑山科技「研發團隊培訓計畫」執行到第四年,已產出67件產品開發計畫案,同時組成67個產品開發專案團隊。此外,也與19家廠商進行產學合作,產出專利有28件,申請中專利達10餘件,顯現已有具體的成果產出,證明了計畫的可行性。再者,上述成果也陸續獲得諸多的獎項,如國家發明創作獎之銀牌、韓國國際發明展之金牌與銀牌獎、全國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等。
6 u0 T  {" L, S+ |
$ Z: ~$ _  b, {6 C另外,崑山科技大學所舉辦的產品開發成果展中,不少企業界的參觀者都覺得產品的造形設計及DM都非常清新,讓我們領悟到,若從產品開發的起點開始,設計領域的學生就參與體會、了解該產品的創作構想,較容易抓住其精髓,再配合管理學院的學生之腦力激盪,就可協助產品找出更多的附加價值且作出最好的行銷企劃。我們也發覺該培育模式除了可培養學生參與跨領域產品開發團隊的實務能力之外,也可以提升教師跨領域整合的能力,並累積經驗及協助解決廠商產品開發問題,順利由代工製造轉型為代工設計。
' L( A3 H3 }' d3 j' }; j" |/ J# q. c. O8 A" T2 V4 V
楊明興教授最後指出,崑山科大跨院系科技整合產品開發專案不僅成為推動國內產學合作之鑰,也已成為推動國際產學合作的一大助力,目前已經開始啟動的地區有日本、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印度及美國。另一方面,也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並增強了學生的跨領域整合實作能力6 H  T5 Z% D: `& s" P8 m

$ p* p2 c; M: ^/ R楊明興教授,成功大學電機所博士、國家工學博士。現任成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國科會工程處諮議委員等,曾任成大電機系系主任及所長、崑山科技大學校長、勤益技術學院校長、國科會醫工學門召集人等。主要研究領域為醫學電子工程,專長在儀器系統設計、類比信號設計、人體潛能工程、保健科技研究與應用,近年來發表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的論文及研討會論文近200多篇,並擁有數項國內外專利。曾獲教育部優秀教育人員、國科會優等研究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榮譽。
6 p- \0 q6 f( y1 Z& v$ i  L( M* m  }; @
由成大研究發展處主辦的「成大研發論壇」專題演講,即日起將固定於每週五中午時段舉辦,演講內容包含計畫申請、尖端研究、產學經驗、廠商研發等,希望藉此營造校內老師在研究發展方面之交流機會,以提升研發能量。近期已確定的場次內容有10月12日理學院傅永貴院長主講「如果我是新進教師」、10月19日教育研究所陸偉明教授主講「人文社會計畫申請與論文寫作」、10月26日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杜鈞博士(講題未定)及11月02日電機工程學系蘇炎坤教授主講「漫談產學合作和技術移轉之經驗」。
3#
 樓主| 發表於 2008-1-22 14:48:16 | 只看該作者

把世界放進成大 與美國ISB共享頂尖研究資源


" |2 z% c0 c7 ]* x/ H& m透過即時通的視訊平台,成大師生與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的對話零距離。
4 d4 n! V4 a3 N+ b8 X& h2 F
3 U9 [9 b' f. }6 }  \! O8 J(20080122 11:38:54台南)在國際化的進程,成功大學大有斬獲,透過與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ISB)國際合作平台,把世界放進成大,成功地把世界頂尖研究中心納為自己的研究空間,締造學生不出國也能坐擁世界一流研究中心、共享世界頂尖的資源之先例。成大資訊工程所教授蔣榮先說,在e化的時代,網路無遠弗屆,透過即時通的視訊平台讓成大師生與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的對話零距離。- q4 q+ \0 Y' Q* s4 t% [
' C' h' |( u$ h# M" H/ s
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ISB)是全世界第一個系統生物研究中心,成功大學在2007年6月與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書,隨即於七月送出資訊工程研究所教授蔣榮先指導的李宗儒及劉恆惠等兩名博士班學生,並透過定期及不定期的視訊會議,與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研究的兩名博士生進行密集的書報討論及專題報告,除指導老師可以在第一時間充分掌握兩名博士生的研究進度,此外博士生也能即時回報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所獲得的最新研究資訊與技術,並以對談及意見交換的方式嘉惠給實驗室其他的研究生,協助校內研究生適時解決一些研究上的瓶頸。例如把分析癌症基因顯著性之數據傳給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ISB)的兩名博士生,然後再利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的尖端技術加以解讀而獲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 D* O0 J/ J  m) p! R
! `; L7 n" P  M+ v* A
成大資訊工程所博士班學生李宗儒及劉恆惠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研修四至六個月,學習新型專利表現資料之資料庫,七月到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依照指導老師蔣榮先教授的指示,每週最少進行兩次固定的書報討論及專題報告視訊連線對話,在視訊的溝通平台上,兩名博士生與指導老師以及多名研究生,除廣泛交換研究心得與最新研究資訊,也把在成大研究所遇到的困難利用美國系統生物學中心的設備與技術加以解決,不僅加速縮短研究時程,亦大幅提昇研究的質與量。
3 t4 t) \% S; Q9 x
9 [& c7 J; y" y7 `3 k# G+ b: C6 C. c# N李宗儒說,能到美國西雅圖ISB研究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他特別感謝指導教授蔣榮先與ISB的Dr. Hood博士的極力爭取及成大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研究計畫的挹注,使得雙方的合作從一踏到美國西雅圖就非常順利。
( O: q$ ~" I% q; ]0 ?0 ?, r! g( t: i$ N; c2 h; U
在美國ISB研究的過程中,李宗儒等二位博士生印象最深刻的是ISB開放及鼓勵的氛圍。李宗儒說,在ISB隨處都可以找到白板跟沙發,也總會看見三兩個人端著咖啡在白板前或坐在沙發上討論。此外,ISB裡的研究人員也很習慣跟不同專長領域的研究人員交流合作。在ISB集合了電腦、生醫、物理等專長的人才,並透過討論可以從不同觀點去思考問題,有如此優質的工作文化,使得ISB備受國際矚目與肯定。
1 v8 |/ w3 R) a/ o; j# a. k4 @6 h* ?* @% V; w. V1 }
李宗儒目前在Dr. Hood博士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與多位世界頂尖的研究員合作,合作項目包括前列腺癌、肝癌、卵巢癌、血癌、血液和免疫相關疾病、狂牛症、幹細胞研究和老化等。此研究的資料都是由世界頂尖的研究單位取得,其中,包括史丹佛幹細胞和癌症研究中心和多個西雅圖的研究機構和醫院等單位。
: i/ v  s, T/ h% W0 k6 h* L+ L4 p% N: X- @) h0 D  b" J7 Y4 _; P5 h
李宗儒說明,在ISB每週都有許多大型的和內部的研討會,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互相討論、合作,以他而言,他是以系統生物學和生物資訊學的角度來分析所處理的問題,非常需要和生物學者和癌症研究學家做密切的討論和資訊交換。由於ISB鼓勵跨領域合作的工作文化,在短短幾個月中陸續完成兩篇國際知名期刊的投稿,他表示,在ISB從事研究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 w) M1 r1 L" D! {" ?' I. y, [# \6 c9 R
成功大學在邁向世界百大的過程中,積極與國外知名機構合作、完成與頂尖的研究團隊一起工作的夢想,以達到擴大國際視野及提升研究水平。由蔣榮先教授主持的智慧型資訊擷取實驗室(Intellig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Lab: IIR Lab) 是國內第一個受ISB邀請的合作機構。智慧型資訊擷取實驗室在資料探勘、文件探勘、人工智慧與資料分群等主題已紮下深厚基礎及卓越研究成果,除發展了許多智慧型的方法來找尋文獻中所隱含的資訊並進行分析,並應用於不同的研究主題上。近幾年來更不斷地發展新技術於生物資訊相關研究,例如: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gene name normalization、biological pathway與regulatory network,且發展出數套相關生醫研究系統。" |# L& b2 @3 A, N# ?6 f
2 [% W6 p( @4 d  H
過去,蔣榮先教授帶領智慧型資訊擷取實驗室團隊的成員,與成大醫學院合作的膀胱癌研究國科會計畫,曾開發了一套名為GeneLibrarian的系統,用以幫助研究人員自PubMed的摘要文獻中找出與其查詢基因相關的疾病、功能及其他基因,且能夠針對輸入基因列表中的基因進行功能相似性的語意分析,然後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幫助了解實驗得到的基因列表中的基因功能(包括molecular function, biological process以及cellular component)的分佈狀況。對此,美國ISB給予高度的評價。
' u5 |6 ~- R- l# \# M$ @% B! x; u: E
目前,成大智慧型資訊擷取實驗室與ISB的合作計畫是進行卵巢癌的研究,試圖從系統生物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以較全面性、系統化的方法去了解在化療過程中,各個基因所扮演的角色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並透過ISB的技術幫助了解卵巢癌化學治療的反應路徑,並找到關鍵的調控網路(regulatory network)。蔣榮先教授說,藉由與ISB頂尖研究團隊的國際合作,將有助於成大系統生物學相關研究學者們相互腦力激盪,預期在未來的生物標誌(biomarker)之找尋、系統化分析癌症與個人化醫療上能作更多的研究及貢獻。" D! E$ ~% Q8 n% `) T* A6 u
" a& U& z* s' w0 _
蔣榮先教授補充說明,未來系統生物學的目標是希望轉型成為預防性醫學的基礎,從現今所發展的工具與技術應用於發展預測性、預防性與個人化醫療的世代 (predictive, preventive,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當前的DNA定序的成本太過昂貴,以至於普及化變得不可行,而新一代的科學家致力於研發一套新的定序機器以降低DNA定序成本,若能將成本降低至美金1000元,則可以邁向個人基因體 ($1000 Genome)的時代。如此一來可以輕易解碼個人基因的秘密。未來也可以幫助醫生來進行更精確的診斷與治療。如果新生兒出生時就進行個人基因體定序成為事實,而未來一生所有可能發生的疾病與醫療教戰守則都可以放入一片DVD中儲存。  F; x0 T4 K* ^7 P) j! o: Z
2 g3 d3 f5 f# a1 n' b$ D
美國ISB是由人類基因研究權威和美國國家級科學院士Dr. Hood與Dr. Alan Aderem及Dr. Ruedi Aebersold等三人於2000年在美國西雅圖所創立,在短短幾年中,已發展成為美國重要的癌症研究中心之一,在最近的科學影響力評價中,更是超越哈佛等知名的研究中心。目前該中心有來全自球頂尖的研究員170名,每年從國家及私人機構獲得高達三千萬美金的研究經費。聚集了來自生物、數學、資訊、物理等領域的人才,提供了一個少見且優質的跨領域合作的工作環境。最初的使命是希望能夠發展並應用系統化的方法以瞭解複雜生物系統之運作方式,以期能夠為當時的生物學及醫學注入一股新的研究氣象。終極目標則是希望藉由系統生物學這門科學來促進預防醫學以及個人化醫療的發展,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ISB更是第一個系統化地研究生物體中信號傳導途徑的先驅,在預防性醫學及個人化醫療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V0 Q$ w! B+ Z$ o0 f9 @

1 D! N+ z! [0 XISB正致力於推動P4 Medicine以建立更完善的醫藥診斷體系,未來的目標是只要以美金1000元的就能取得個人化人類基因定序,不僅能提升目前對人類基因定序的科技,更能全面性的研究家庭遺傳和癌症等基因相關疾病,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計畫和方向。1 I5 G; X) G0 F

; e. y  G" [' P9 O( I/ s/ C在基因體醫學時代中,如果事先知道某種基因模式在某種環境下可能會產生某種變異,便可以提早採取預防性的治療。例:女性在60歲時其mutant breast cancer 1 gene (BRCA-1) 這個基因有高達70%的機率會發生變異而導致乳癌的發生。我們的目的在於利用這些個人相關的健康資訊,藉由發展有效的方法來了解每個人遺傳模式可能造成的健康潛在問題。如果在60歲時有可能發生乳癌,若提前在45歲即進行相關的治療,則可降低乳癌發生率,因此可以達到預防性醫療的目的。未來將可以更容易地獲得更多個人化健康資訊,然後根據個人狀況的不同而給予對應的醫療照護來實現個人化醫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3 09:33 AM , Processed in 0.1210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