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tk0237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Gartner: 2009年全球前十大 OEM 廠商的半導體消費達 773 億美元

[複製鏈接]
88#
發表於 2013-5-28 15:50:37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分析師針對今年的供應鏈領導廠商排名提出出三項顯著的趨勢:
8 P5 Y: q; @& Q, R. Y& g4 v  y% W6 @. X
新的績效提升領域7 L# Y5 l) d1 m( P
許多廠商在建立橫跨分散業務的端對端供應鏈基礎構成要素,專注改善核心供應鏈功能,並在不同業務間創造更多共通的流程與系統。部分更先進的廠商則於此一基礎上規劃各式各樣的方案,包括:端對端的供應鏈切割、簡化、服務成本分析、多層次的透明度,以及供應網路最佳化。
  S6 U" A# f' R. Q9 H) n( v0 z/ p! v/ K4 L4 K
Gartner研究總監Stan Aronow表示:「頂尖廠商的差別為其處於上述創新中之生命週期。領導廠商早已跨越理論的階段,早早就執行其他人剛開始考慮要做的事。這讓他們能夠發現全新且創新的方法來運用這些能力,發掘一些原本始料未及的綜效與契機。領導廠商發現,結合他們正在部署的這些能力能夠帶來新的績效提升領域,提供他們一套全新的工具,能將業務最佳化以大幅超越競爭對手。」
5 U/ Y3 y: r# ^+ O$ K: I6 T" `/ U* X# ?  }9 G* Q( G
更智慧的全新成長方式) ^; F  ^" n# h* m& y
在成長趨緩的大環境下,或許很多企業都認為應該節省支出,並且回頭專注改善供應鏈以節省成本和提升效率以提升企業獲利能力。相反地,2013年的領導廠商卻擁抱新的成長方式,採取更加智慧的做事方法。( K) a% i1 k9 @; i

& h- A1 x# {& Y- K/ n6 H7 sHofman表示:「對各產業的領導廠商來說,其供應鏈部門已不再狹隘地專注於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他們視自己為成長的推手,而其執行長也抱持著同樣看法。企業內的合作就是一種『更智慧』的成長方式。例如,領先的高科技和消費產品廠商皆利用跨功能團隊(包括銷售、行銷、營運和IT)來開拓新的市場,以整體方式設計出步調一致的切入策略:從客戶著手並設計適當的產品、定價、毛利目標、服務等級,以及供應鏈網路設計與交易,這些全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O! {" w) p, N7 _
  Q5 d$ T3 l; ]! ?" T
掌握人才的心 , `3 p3 G6 W# W4 i0 y5 S
招募、培養並留用供應鏈人才一直是企業的要務,而Gartner在這方面也不斷發表許多研究。企業正投入時間和資源從事各種計劃,包括:擴大與大學合作、輪作計劃、改善供應鏈職涯規劃、多元管道進修選項、供應鏈認證計劃、供應鏈領導人才培育等等。  & N! g9 z, J0 ?7 z- |/ \2 W

6 q' _7 ^$ A6 B% IAronow表示:「領導的供應鏈部門已跳脫特定的人才計劃,開始探討供應鏈團隊激勵因素的根本。對他們而言,重要的是心的投入,而不只是智慧的投入;是點燃工作的熱情與衝勁,而非只是循規蹈矩。這些部門所採用的激勵語言包括:希望成為一家『指標企業』,或者成為供應鏈領域的『僱主首選』。他們所追求的不僅是讓個人行動與企業目標結合而已,而是更遠大的激勵目標。」
87#
發表於 2013-5-28 15:48:33 | 只看該作者

表一、 2013年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

本帖最後由 innoing123 於 2013-5-28 03:50 PM 編輯 2 x" M, Z8 |, e: h, y

8 c! J$ @/ u5 Q( r/ X
  排名$ _3 l% b3 x9 c+ r+ Q  x
  
  廠商
/ }  ]/ j! o7 @: ~/ T0 l  
  同業評選1
$ R- `# q& A1 Z; F/ c$ e  (172
位投票者)
; a3 ^' C/ ^( R* s  (25%)
2 j. E' `8 B. y8 W; h
  
  Gartner 評選1
$ i) C( d$ ^" J  h5 E  n  (33
位投票者)
* y2 G# d3 B7 e% l' a  (25%)
' l2 j' C* z4 Y' \
  
  三年加權總資產報酬率2# S% W; `. z7 h, M& G" g0 k2 ?
  (25%)

1 R6 v4 I7 J- ]( W$ Z* K* }- @; q  
  

存貨周轉率3
/ j$ ^1 B! C; G% v# W# i  (15%)

  
  三年加權營收成長率4
+ |* [# n# ]/ q9 G4 y) }) J, q  (10%)

/ c# Z2 _% g4 `( X- E9 S* R3 e+ g  
  

綜合評分5

  
  1
: a  X; q; Q- o: a  
  

蘋果Apple

  
  3203
. C& H9 w" H& L4 H3 c. j  
  470
$ Y1 l5 j. k, p% r) E9 u  
  22.3%
. q" G+ K' _/ x% A7 w  
  82.7
" v% c5 g0 L2 H  
  52.5%+ }8 i' q4 m9 Y& M* p  d! W7 I: ^7 h
  
  9.51! ?. ?+ v( Y4 g) C% ?; a9 o
  
  2
: D5 P- _- i; Q  
  

麥當勞McDonald's

  
  1197! K! u3 G5 k0 V# R( A
  
  353
6 s8 m6 ?% g4 d: ^  
  15.8%
+ m; b8 p! h1 X% K  
  147.5
9 E( y" H6 m* K, B' Y  M. Q9 [' V1 D  
  5.9%  N, q: Q3 C" H$ l( h4 W" Y
  
  5.879 l: u9 J5 V% k8 `6 M8 e3 s
  
  3
; g* n7 G- e$ b4 U: Q  
  

亞馬遜Amazon.com

  
  3115, p$ A/ Y) {, @% j
  
  475! s& z8 o& I$ L; \2 B0 \# k
  
  1.9%
, I: X, k8 u; H! S* e  
  9.3
+ H2 _- _3 r. K$ g  
  33.6%8 T; c" y: K5 v! u9 T
  
  5.86
* K* w" s+ _+ C3 `$ r) a# Z  
  4( R& y; C) ]& }7 {' G) I9 a
  
  

聯合利華Unilever

  
  1469
( {9 k2 ?* R, ?2 i1 b9 B  
  522  P* e5 t5 V2 h6 w9 s* R3 @$ {9 a7 F
  
  10.5%8 J  p3 f3 D: V* L$ ~- ?3 Z
  
  6.50 J' }1 M5 G5 a& s6 W
  
  9.0%% R, i; H1 H* x! D- E1 f
  
  5.04
& G1 D. A2 p2 w! a  
  5
0 M$ Z, y) F* ~; D  
  

英特爾Intel

  
  7567 X- z: b3 T: w7 y5 a8 l2 f
  
  515
, f; O) U) J. D( d6 W# A  
  15.6%
1 m" R/ U6 R9 v! z; p0 ?  
  4.2( L9 ^& q5 k. g
  
  11.4%
8 m0 R6 H: I; J! u4 \- b! t: i  
  4.97
$ ~: u2 i6 K- L! }9 V9 K8 n3 m  
  6; l% L% E, y1 U5 S
  
  

寶僑P&G

  
  1901
# m+ T8 _3 J3 u& s( R6 j  
  493
( T" e9 K# f! X- z" t. o3 g  
  8.6%' p3 p6 Z9 q+ N; I* c
  
  5.85 y4 Q! }2 @" E$ Z0 i. c
  
  3.6%1 Q$ @" z6 K9 q/ T: _( T
  
  4.916 Q& |0 W! b: g$ v5 V
  
  7
& N8 f# ^9 ^% d/ T9 S  
  

思科系統

  

Cisco  Systems

  
  11674 g+ z' ]; n* |- ?# g4 t& I" }
  
  517
7 e$ T2 M$ _2 X) j# e9 k- a  
  8.5%1 o8 e& l! u& J5 w
  
  11.2
/ ~& H' m: |5 M7 A! z8 d* b  
  7.8%; w! M; d! E" c, g1 \
  
  4.67
# ^/ p0 B- H, \6 ?  
  8
# y6 U* O) m2 \, G  
  

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1264$ e8 R+ M% A9 B' b  a9 ^
  
  298
8 y1 M( U: S# ~' x; Y6 e7 Y+ v  
  11.6%
9 ^0 H% ~7 m) n7 p4 b  
  18.5
# M; i8 d+ M0 _- V; L  
  15.7%: A, ]: m. ], x: E
  
  4.354 ~  w8 g5 J1 t  t
  
  9* X& o; L+ r  u2 N
  
  

可口可樂

  

Coca Cola Company

  
  1779
, ~8 Y: {" |% s9 h" j( U7 \1 V; q  
  278
- ~* a" [' @4 D; Z2 H8 _# F- r. `* C  
  11.7%" X+ Q% y3 R; d& \1 C
  
  5.5
) I% I& r* B7 x# @. U; I/ v! M; s9 P  
  14.0%
1 m6 y  Y- {" Z$ j4 h& i0 `  
  4.33
* l7 ?2 J( \! Q7 j. R- J  
  106 Z9 ]0 n1 m# _. k
  
  

高露潔棕欖

  

Colgate-Palmolive

  
  794& b1 T0 @1 @1 ^4 |3 R2 H
  
  324/ T  d0 y0 W8 S
  
  18.9%+ z' k2 r  y6 e7 ~. z& G% f' k
  
  5.2
6 k9 i9 j, I* p  n  
  3.6%8 P# c# \, N8 ^1 n
  
  4.27
1 E/ s/ d. X* A+ R% ^7 S  
  11
# |& {$ q* ~" w  Z) w' R6 f* i  
  

戴爾Dell

  
  1409) h* T' K0 l' J6 ^! v9 n& T
  
  342
6 h' U$ a  R6 b" |; Q2 k! a# B3 m  
  6.2%
7 Q, [& u  Z- g) i3 j  
  30.7, U" |2 i3 x7 A, T' {' J- E
  
  -0.6%
& w, w  i; a3 x; T1 k6 L% V  
  4.05
- {8 M+ J& b3 _  
  12
/ b+ n2 u- R4 ~) j5 p6 Z* q  
  

Inditex

  
  745
2 F/ A  N# O$ Y6 G  
  221' m. g9 @4 u, B; r
  
  18.0%& F6 i% h# x. c/ I
  
  4.25 y+ ]* e  r( _
  
  13.4%/ Z, S+ ^5 E+ Y# a8 R
  
  3.85
' ]& z# q) U4 S# L, r  
  13
0 D1 W7 U2 ^2 f  
  

沃爾瑪

  

Wal-Mart Stores

  
  1629/ d) e1 g" c0 M+ @+ C" c
  
  282
; a; h0 y" M. a3 E- V  
  8.8%6 J8 g. z! g" A
  
  8.1
4 h0 M+ K& U* v+ T  
  4.9%0 m0 ]6 U6 ~: D; U7 P$ A8 a
  
  3.79
9 g$ x. \7 [; E5 w- P/ q. U, F* n  
  14
* S: f) L9 X2 R+ C5 r6 F  
  

Nike

  
  955
4 D) G: |( m! a4 }" h  
  236
# W  z. ?2 e; W0 A: W0 g  
  14.1%/ q# W2 x1 E; y2 P; k7 Y
  
  4.2" f. m9 J) B7 j& b2 C& U
  
  10.6%. `* a. E! b- }8 l0 y% u" k
  
  3.621 I/ V+ Z  c& A
  
  15
; [( C, U3 i( }- h! }( a* y* i/ U  l  
  

星巴克Starbucks

  
  8089 r# n5 q+ x5 A$ R7 b. S( |
  
  159
/ f6 v& e" M6 g% f1 U* ?  
  16.5%6 a0 b- L0 z* t  e* _
  
  4.8& L/ V) U) e9 U3 T: O* N' n. y
  
  11.5%7 Q2 m& i0 y( B" E
  
  3.41
: c( \+ K9 T, g  
  16% b9 D- {5 ^2 @1 t9 U6 C
  
  

百事公司PepsiCo

  
  810* I/ c6 l/ r$ q9 d" `  l4 @2 N) y
  
  314
0 A& _' \9 M. V7 g0 {  
  8.6%
& l% s/ c' Z! w# i" V- p  
  7.8" z0 K0 }0 q+ s  B
  
  10.5%$ }/ ?5 H6 ]4 x5 l2 G1 I  `, i
  
  3.417 v0 r- H# R: c5 B- c4 t& n0 I, I
  
  17
2 A8 m9 V9 y/ t' s  
  

H&M

  
  399
; d2 ^* [: }4 @  
  41
* s1 O  S7 @) `) u  r( I  
  28.2%
+ F) J4 \6 ?* {- l) L, a$ V  
  3.7
8 J5 j5 v& R! s4 Q: }) \- J  
  6.7%4 r% Y4 r' ]. T' c
  
  3.22- }7 `+ r6 m2 g; r6 s4 e' Y0 r
  
  18/ I( @7 W6 |  H% k
  
  

Caterpillar

  
  714+ D- U# s- s9 k# j% D- a
  
  247+ B8 A  _$ i0 U+ i
  
  5.8%0 T9 ^8 u: D9 m; p+ U4 D- q  u% O
  
  2.8( s) T2 u" C' u% {  \5 N/ R2 c
  
  23.4%
& d* u$ M2 Y- n! A  
  2.91
; u# [2 n1 T  |4 R1 ^. H$ B; G  
  19* z+ J! h8 c' C5 c6 S  K# ^
  
  

3M

  
  999
/ A. [5 ^; `0 ~7 l3 L# j& m  
  105
, {! V3 J, C1 b& d. B  
  13.3%$ h: Z& V/ z) I* f$ U
  
  4.2& [! _$ @7 n- v# w, {
  
  6.9%2 [/ j( ], l* v9 [& D8 q
  
  2.87
4 L" V) x, C4 t" u  
  20( X8 f! h5 R: A8 M+ T1 o
  
  

聯想集團

  

Lenovo  Group

  
  397
; Z$ C; e2 Z; s1 L+ |  
  211
4 U8 K* R; Q$ U$ T  
  2.5%
# q: L* _& k4 n$ W7 M  
  22.2. B3 y# o/ D2 D1 ^" j
  
  29.8%5 e3 y5 n0 P. U2 l9 A
  
  2.75
5 T5 V3 d4 i3 T  l% ^( E  
  21; M( i0 f& D+ S. V
  
  

雀巢Nestlé

  
  679  I. @3 j6 Q, F6 U6 C
  
  112$ t7 G- i; }% M: h8 @1 F6 i. M
  
  13.3%
' v2 T+ @. N$ J4 x, @  
  5.1
- {4 q; H) b5 t4 Q' C% A7 \  
  -0.6%  a  t% S  Q5 m0 L7 e: |9 p
  
  2.512 A5 t2 W) t! f( O8 @7 k
  
  224 O, I2 E  e5 c" g2 s7 J
  
  

福特汽車

  

Ford  Motor

  
  5527 |6 L+ |* @3 d' q$ m6 ^
  
  2318 A# Y$ j# i4 O' @. x; w
  
  5.7%& I' q8 d" c8 [; T" }; _
  
  15.1
1 j7 n$ R9 S* w% ]7 ^% \* j  
  3.1%6 ?$ [7 g# G/ i! S2 R2 T0 X
  
  2.51
0 o' I; M8 e: s" O  
  23. N8 y0 R- o+ ~1 w- ?# [1 Y/ g% X& w
  
  

康明斯Cummins

  
  74
' f- ?. ^: j# U& W# O$ |) d1 y  
  139
1 s8 L$ Q: v% R" @" }/ O5 v  
  13.3%2 x" B7 i3 y; j# @  H$ Q4 z0 t# j
  
  5.3: h0 s9 p* |* d" c
  
  13.5%
; X; L, `' y- ?' x. \1 \  
  2.48/ n* [0 X4 D4 e  V# u
  
  24
2 K* c: Z1 j7 z  
  

高通Qualcomm

  
  1223 C: W1 c( B) n0 S" k! z% ]; I
  
  452 V3 Q5 L+ w9 C) x4 N8 D' a
  
  12.7%% i' s$ Y" b) _) o
  
  8.5" r- H9 k* {& V7 `6 w
  
  25.9%$ J; o* y, Y1 \2 B* ]- v+ E5 S
  
  2.37
* K1 q. h) K9 L  V8 E2 r6 I  R" u1 X  
  25
/ W. L3 {3 _2 F8 l& f  j  
  

嬌生

  

Johnson  & Johnson

  
  7302 V; I1 R' e1 `+ ]9 U7 E6 \
  
  144, L5 |' R; C$ C
  
  9.6%
8 k* Q% M: K- Z0 \9 u+ E1 N0 o& E1 v  
  2.9. [% K% O3 ], M3 N7 u
  
  3.3%, p: Q' R/ s& u# p2 z) l
  
  2.35' h9 m0 m# V+ F) m; H
  
  

註:

  

1. Gartner與同業評選根據各評審團強迫排名順序與需求導向價值鏈領導廠商定義之比較

  

2.三年加權資產報酬率(ROA): ((2012 淨收益/2012總資產)*50%)+(2011淨收益/2011總資產)*30%)+((2010淨收益/2010總資產)*20%)
$ M, m0 n4 J: \$ o4 X8 k  3.
存貨周轉率:2012年銷貨成本/2012年平均存貨  x9 v# S( b3 z4 H! x7 V/ h
  4.
三年加權營收成長率:((2012年與2011年營收差額)*50%)+((2011年與2010年營收差額)*30%)+(2010年與2009年營收差額)*20%)8 R/ t3 k5 j2 x9 _
  5.
綜合評分: (同業評比*25%)+(Gartner研究評比*25%)+(資產報酬率*25%)+(存貨周轉率*15%)+(營收成長率*10%)

  

以上數據採用2012年可得數據,若缺少2012年相關數據,則參考最近一年全年整體的數字。所有原始數據均先以10點評量分類後才進行計算。

  

資料來源:Gartner20135月)

  
86#
發表於 2013-5-28 15:47:51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公布2013年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公布第九屆全球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此項研究旨在提升供應鏈秩序的認知,並了解其對產業界的影響。
/ p1 s# j8 v3 `# s  c: b1 M' @9 J$ L; y; ^! v  M
Gartner副總裁Debra Hofman表示:「全球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的核心為需求導向的領導概念。Gartner自2003年起致力於研究與撰文討論需求導向的實務,強調廠商的演進歷程─從舊有的『被動式』供應鏈模式,進化至將需求、供給及產品整合為價值網絡的模式,一個隨時因應需求變化協調出具獲利性的模式。」
8 n+ r5 A: M% H+ Q9 F; a6 y, @
& m# I+ U$ ]) K+ o( H1 u' ]# K除了長期領導市場的廠商所做的創舉,2013年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中亦出現了三家新興值得學習的成長產業廠商,另有兩家新進廠商晉身前五大排名。2013年的前五大廠商排名當中,除了去年亦在榜上的蘋果(Apple)、麥當勞(McDonald's)與亞馬遜(Amazon)之外,亦有今年新躋身前五大且穩定成長的英特爾(Intel)和聯合利華(Unilever)。此外,福特(Ford)、聯想(Lenovo)與高通(Qualcomm)亦為本年度進入前25大排名的三家供應鏈廠商。5 ^4 r2 s: `8 A" s7 P
* l7 n1 e3 N4 m1 y8 Z
蘋果創下紀錄,連續六年穩坐Gartner供應鏈廠商排名的龍頭,於五項評選標準當中皆遠勝其他對手(參見表一)。蘋果再度於「同業評選」中蟬連第一,獲得75%的最高分票。去年的第二、三名廠商今年排名互換,由麥當勞取得第二,亞馬遜位居第三。然而,該排名並未反映在「同業評選」上。亞馬遜在「同業評選」項目中排名第二,緊追蘋果在後,幾乎完全消除了前幾年的落後差距,同時快速追趕蘋果。
85#
發表於 2013-4-26 15:13:41 | 只看該作者

表一、全球前 12 大半導體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單位:百萬美元)

2012; O' _. j+ D% g! H5 e& P% [
排名

20114 z% A; o5 A6 s8 f# I$ m- \
排名

公司名稱

2012年營收

2012

市占率(%

2011

營收

2011-2012成長率

%

1

1

台積電

17,130

49.5

14.533

17.9

2

3

格羅方德

4,200

12.1

3,580

17.3

3

2

聯電

3,602

10.4

3,604

-0.1

4

4

中芯國際

1,702

4.9

1,319

29.0

5

9

三星1

1,295

3.7

470

175.5

6

5

TowerJazz

639

1.8

613

4.2

7

6

IBM Microelectronics

634

1.8

545

16.3

8

10

力晶科技

614

1.8

431

42.5

9

11

華虹NEC2

602

1.7

-

-

10

7

世界先進

580

1.7

516

12.4

11

8

Dongbu HiTek

478

1.4

483

-1.0

12

12

MagnaChip Semiconductor

390

1,1

338

15.4

其他

2,711

7.8

3,322

-18.4

總計

34,577

100.0

29,754

16.2

1:三星營收含傳統晶圓代工營收(6億美元)與來自蘋果A6A6X晶片的營收(但不包含A4A5A5X晶片)

2:華虹NEC與上海宏力半導體於2011年完成合併,華虹NEC為存續公司。

資料來源:Gartner 20134月)

; b; G" W: @- {3 S: G9 L% ?
儘管先進製程的出貨量增加,然而成熟製程市場的市占率卻有所變化。部分晶圓廠65奈米至0.18微米的晶圓出貨量接近歷史新高,主要供應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高電壓、內嵌式快閃記憶體、CMOS影像感應器以及微機電系統(MEMS)。市占率的提升主因設備效能的持續改善以及傳統晶圓製程調校所節省的成本。4 p+ f, d* K$ \8 X: M6 T7 g

7 N" O+ y0 `4 `; D$ j( i, q2012年,絕大多數晶圓代工廠來自fabless客戶的營收都有所提升,而來自整合元件製造商(IDM)客戶的營收比例則持平,甚或下滑,顯示行動裝置晶片主要供應多來自fabless企業。
84#
發表於 2013-4-26 15:12:05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2012年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成長16.2%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終統計結果,2012年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總值達346億美元,較2011年成長16.2%。 : O& E9 p! T% M
, w+ P( N$ X# q2 ^& ]
Gartner研究副總裁王端(Samuel Wang)表示:「2012年,行動裝置半導體營收首度超越PC與筆記型電腦的半導體營收,亦為行動應用先進技術首度帶動晶圓代工市場營收的指標年。此外,主要晶圓代工廠不僅於2012年提升了28奈米(nm)技術的良率,絕大多數晶圓廠亦透過調校提升了傳統製程的產能。」 7 W" E: L# [  ^; B
2 p7 M- B, K$ x, w5 a
台積電因先進製程的成功而穩居晶圓代工龍頭(參見表一)。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因德國Dresden晶圓廠優異的32奈米良率與次世代45奈米晶圓產能供應而躋身第二,至於聯電的市占率則因晶圓出貨量減少而下滑。三星的晶圓代工營收倚藉蘋果A6與A6X晶片的晶圓需求上升四名,來到第五名,其於2012年的成長率達175.5%。( W/ H( q5 Q4 x3 ?9 [1 r
# {# N" v( c) s, `
晶圓代工業務的成長來自客戶備貨,加以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成長帶動對先進技術晶圓的需求。2012下半年,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對低價智慧型手機急遽竄升的需求亦使市場增加對40奈米晶圓之需求,使晶圓廠表現優於季節性正常水準。產能充裕且40奈米與28奈米良率優異的晶圓廠皆有不錯的營收成長。
83#
發表於 2013-4-26 09:17:14 | 只看該作者
表一、 全球前十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廠營收排名初步統計結果(單位:百萬美元)[td]

2012
9 b' l" X1 K' O9 S* X) q
排名

2011
8 Y( k: P: ]/ n% u5 Q& a0 F
排名


! o/ i. \& q" O  p4 {7 X; N; {$ e

公司名稱

2012

營收

2012

市占率(%

2011

營收

2011-2012

成長率

%

1

2

應用材料公司

5,513

14.4

5,877

-6.2

2

1

艾司摩爾ASML

4,887

12.8

6,790

-28.0

3

3

東京威力科創

4,219

11.1

5,098

-17.2

4

5

Lam Research

2,835

7.4

2,314

22.5

5

4

科磊KLA-Tencor

2,464

6.5

2,507

-1.7

6

6

Dainippon Screen

1,484

3.9

1,810

-18.0

7

9

愛德萬Advantest

1,423

3.7

1,162

22.5

8

11

日立先端科技

1,138

3.0

986

15.4

9

7

Nikon

1,007

2.6

1,378

-27.0

10

8

太平洋ASM International

965

2.5

1,332

-27.5


! C& Q* k4 J) h( t; J3 f3 X) K


9 k8 e$ K- j" r- s# F( E

其他

12,226

32.0

16,277

-24.9

- o) }/ s" w  W$ S

* R. a$ ?) W5 e8 b# N- T: Q7 w" l

總計

38,161

100.0

45,530

-16.2


) P; ?' y# Z+ T- T) S

5 u' R2 u% P4 c2 m0 y+ l$ D

已退出市場之OEM代工廠

328

) h5 z. Q# d# K

451

-27.3

- h2 M( \0 N3 |$ h) @4 f; B; w% p

' G# X6 _; y( R' g/ J

市場淨值總計

37,833


" i% ~1 B& C/ p$ a' p

45,079

-16.1

資料來源:Gartner 20134月)

9 a5 q. @5 {& z: a! L8 {% L
. j7 a- c/ @! U  q: Z. }
Rinnen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廠商的銷售額所占全球比例進一步攀升,現已將近70%,而2008年只有61%。這些大型廠商的成長代表小型廠商輸掉這場競賽,亦凸顯設備市場日益仰賴少數幾家供應廠商。」- P6 e# W( k  {8 E. D, H% Z/ L

- I) F: n7 E$ |% g+ _5 h後端設備領域,尤其是晶圓級封裝(WLP)相關領域,表現優於整體市場。這些領域有的受益於邏輯製程投資方面的相對優勢,如先進RF或系統單晶片(SoC)測試設備,有的則是受益於凸塊(bump)、覆晶(flip-chip)及其他WLP製程的逐漸熱門,例如:凸塊鍵合(stud bump bonding)和矽穿孔(TSV)的晶圓鍵合器。! o' o9 I4 ^; {) o

6 L& x- Z; r) W0 \5 U( D製程控制領域的表現超越整體晶圓廠設備市場,因為廠商紛紛擴大32/28奈米廠的產能,以及需要更多的檢測與缺陷再檢測工具以監控日趨複雜的製程。在製程控制領域當中,以電子束晶圓檢測的表現最佳,在2012年當中上升了36%。
82#
發表於 2013-4-26 09:16:18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2012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支出減少16%

根據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的最終統計結果,2012年全球半導體資本設備支出總額為378億美元,較2011年減少16.1%。晶圓級製造受到微影(lithography)與沈積(deposition)領域疲弱的影響,在2012年表現低於整體市場。在主要領域中,亦即主要受到邏輯製造影響的領域,以28/20奈米製程和良率改善的表現較佳。
4 D4 P) Q2 d% D+ P+ M; r* g
3 U1 C# W; k, z, d* WGartner副總裁Klaus-Dieter Rinnen表示:「DRAM長期供過於求以及轉進NAND之後又造成供過於求,導致產能需求下降。記憶體製造相關的採購大幅減少。而邏輯相關的支出也僅能稍微抵銷一點下降力道,因為受到2012下半年整體半導體裝置需求減緩和庫存暴增的影響。因此,製造設備的銷售量從第二季至年底為止呈現逐季下滑。」
( q4 H- G" X; H& h  J
+ B% B% ?# x( |% `2 I+ \$ q由於沈積及製程控制方面的相對優勢,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重新登上第一名寶座(參見表一)。而艾司摩爾(ASML)則因微影市場疲弱與極紫外光(EUV)銷售不佳的影響,造成營收下滑。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Ltd.,TEL)和應用材料公司相仿,同樣受惠於該公司在非微影市場的相對優勢。Lam Research在購併諾發系統(Novellus Systems)之後晉升至第四名。
81#
發表於 2013-4-8 09:34:24 | 只看該作者
排名全球第二的三星(Samsung),儘管其於2012年的整體營收受惠於智慧型手機特殊應用IC(ASICs)與特殊應用標準產品(ASSPs)而成長,但成長力道受DRAM的微弱成長而抑制,同時受到NAND Flash市場的稀釋。 4 h" t9 V, J% u7 p
) I5 j8 P. J% z  {9 x# C
高通於2012年的半導體營收成長31.8%至132億美元。其排名由2011年的第六名上升至第三,僅落後於英特爾與三星。高通為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中成長最快的公司,並持續受惠於無線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地位。
) M# V3 F; h. ]; q6 t% h  P/ O6 D5 E) a! y' U) `, z$ t) k2 Q1 U
德州儀器(TI)的排名仍維持全球第四,儘管東芝的市占由第三名下滑至第五名。
" l) W6 n' L. X. E8 H/ j6 ]$ ^% ^) o' r4 j3 r
廠商相對產業表現
0 j* R- u1 D8 p  A/ R  ]; p$ @
/ H" H4 x2 N+ T若僅看市占率的表格,雖能告訴我們廠商在過去一年表現的好壞,但仍無法呈現完整的真相。通常,一家廠商表現的好壞僅係該廠商所參與製造的裝置的市場成長的結果。Gartner編製的「相對產業表現(Relative Industry Performance, RIP)指標」能具體計算出企業在特定產業成長率和實際成長率的差距,顯示出哪些企業藉轉型以圖提升市占率,或是正進入新的市場。
( C) c( u8 M! e8 @
# k4 r, Q9 C- d# n3 N+ G3 t. S+ J9 t在Gartner相對產業表現指標中的市場領導者包含了高通(Qualcomm),其18.2%的成長幅度較預期為佳。另一家成長表現較預期高出逾10%的企業是恩智浦(NXP)。然而,飛思卡爾(Freescale)、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AMD等三家公司的表現較預期低了逾10%。
& d$ c9 w6 F5 Y1 ^$ L2 O
$ S1 c) |1 J" Y8 W. `$ g" [3 ?' TGartner的年度半導體市占率分析分別檢視八大市場和64項產品類別的310家半導體供應廠商在全球及區域市場之營收,並予以排名。這項研究足以為衡量半導體產業表現的基準,同時亦為個別企業對照競爭對手評量其營收表現之有用工具。
80#
發表於 2013-4-8 09:34:01 | 只看該作者
表一、 2012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營收(單位:百萬美元)
& l' h4 |# Q( o1 n

2011

排名

2012

排名

廠商

2011

營收

2012

營收

2011-2012

成長率%

2012

市占率%

1

1

英特爾

50,669

49,089

-3.1

16.4

2

2

三星電子

27,764

28,622

3.1

9.5

6

3

高通

9,998

13,177

31.8

4.4

4

4

德州儀器

11,754

11,111

-5.5

3.7

3

5

東芝

11,769

10,610

-9.8

3.5

5

6

瑞薩電子

10,650

9,152

-14.1

3.1

8

7

SK 海力士

9,388

8,965

-4.5

3.0

7

8

意法半導體

9,635

8,415

-12.7

2.8

10

9

博通

7,160

7,846

9.6

2.6

9

10

美光科技

7,643

6,917

-9.5

2.3

其它

151,343

146,008

-3.5

48.7

市場總計

307,773

299,912

-2.6

100.0

資料來源:Gartner (2013年四月)

79#
發表於 2013-4-8 09:33:11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最終統計結果:2012年全球半導體營收衰退2.6% 英特爾第21年蟬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廠商
1 ?0 @' r  U& Q) V4 j) y! _1 g; h, G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統計結果,2012年全球半導體營收總計2,999億美元,較2011年下滑2.6%。由於整體半導體市場營收衰退,前25大半導體廠商中業績下滑的家數多於能呈成長者。 8 D, `$ o9 g3 k$ f1 s

0 y& {5 k  N# t' Z" J" z0 jGartner表示,前25大半導體廠商營收衰退速度略快,平均下滑2.8%,高於整體產業,在整體產業的營收比重幾乎沒有變化─2012年的比重為68.9%,但在2011年時為69%。 & s1 z# p' }: I4 I! K8 u

) H; F9 q8 O, t6 K* UGartner研究總監Steve Ohr表示,「半導體產業的成長動能通常來自於運算、 無線、消費電子和車用電子等產業,但這些產業於2012年皆受嚴重的衝擊。即便是工業/醫療、有線通訊、軍事/航空等較不會因受消費信心變化而影響的產業,對半導體消費亦呈嚴重衰退。」 6 Z' N, l/ V0 I: G( {

3 q5 \2 U1 d# G9 ?  {* E英特爾(Intel)2012年之營收由於PC出貨趨緩而下滑3.1%,但已是連續21年位居全球市占第一的寶座。英特爾的市占率由2011年的16.5%略降至2012年的16.4%。
78#
發表於 2013-1-24 15:55:50 | 只看該作者
表一、2012年全球半導體設計總體有效市場前十大企業初步排名(單位:十億美元)8 `2 B; F) M8 E) Y

2011

排名

2012

排名

企業

2011

採購額

2012

採購額

2011-2012

成長率 (%)

市占率

(%)

2

1

三星電子

18.6

23.9

28.9

8.0

1

2

蘋果

18.8

21.4

13.6

7.2

3

3

惠普

16.0

14.0

-12.7

4.7

4

4

戴爾

9.9

8.6

-13.4

2.9

8

5

索尼

7.7

7.9

1.9

2.7

7

6

聯想

7.8

7.8

0.3

2.6

6

7

東芝

7.8

6.5

-17.1

2.2

9

8

LG

6.5

6.0

-6.7

2.0

11

9

思科

5.4

5.4

-0.8

1.8

5

10

諾基亞

8.6

5.0

-42.6

1.7

- Y) _2 \! x; ]5 Y5 a9 l

其他

199.7

191.1

-4.3

64.2

" z1 _* G( D' u# z2 y! u# J% S2 F& Q

總計

306.8

297.6

-3.0

100

TAM=總體有效市場

資料來源: Gartner20131月)

4 g4 r. d0 `4 [+ m, F7 A2 u: P9 T$ z

  C8 X& f/ p" l# j" q1 n山路表示,「雖然新型行動運算裝置(特別係指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成長動能尚未能完全彌補PC市場對半導體採購的下滑,但資料中心和通訊基礎設施市場將持續帶動對半導體的需求。新型行動運算裝置在運算與儲存上的有限資源可以藉由雲端運算服務的微應用軟體克服。」 " q7 ]! |+ x" X' J4 M, H& j9 U4 Y

- F4 i; t; I; d6 R- b5 D" a山路進一步指出,「隨著硬體難以實現差異化,加劇了2012年智慧型手機與平板廠商間的價格競爭。硬體裝置的創新隨即會遭競爭對手抄襲,因為半導體製造商能夠快速提供商用系統單晶片(SoC)、軟體與參考設計予欲與市場創新領導者匹敵的硬體客戶。晶片製造商必須能協助或至少能掌握市場領導者在硬體方面的創新。」 2 x  H+ V: l, z; v) V
6 U1 A) U0 O3 N- Q
半導體設計總體有效市場即單一電子設備製造商或於特定地區所設計之產品中的矽含量。若半導體製造商欲依據消費者或地區分配其業務或應用工程師 (field application engineer, FAE)之人力資源時,半導體設計總體有效市場實為一具有參考性的指數。
77#
發表於 2013-1-24 15:55:03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2012年三星超越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客戶
; o" C! \2 s. B& R: j三星與蘋果合計共占2012年整體半導體需求的15%
/ X1 j/ u  y5 ?3 R5 p
. H8 K+ N; b6 K6 b6 A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 Gartner表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蘋果兩大公司2012年對半導體之需求仍佔全球的主要地位,然而,三星已進一步取代蘋果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採購客戶。根據對半導體設計總體有效市場(total available market, TAM)的分析,三星和蘋果在2012年的半導體採購金額合計為453億美元,較2011年增加79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需求的15%,同一時期的半導體市場卻萎縮3%。 / F) t' v- o5 b, e5 f
: u+ g. Y/ Z# r7 E, v% f' \& Z
Gartner首席分析師山路正恒表示,「儘管三星和蘋果不斷壯大,其他電子設備製造大廠的表現不盡理想,前十大企業中就有六家在2012年減少對半導體的採購。除了總體經濟續呈疲弱,消費者需求戲劇性變化亦導致2012年半導體需求的下滑。PC市場仍為晶片需求的最大貢獻來源,但桌上型和行動PC銷售未如理想,因為消費者的興趣移轉至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等新的行動運算裝置。此一轉變導致半導體需求在2012年顯著減少,因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的半導體含量(semiconductor content) 遠低於PC。」
# S9 t' P0 U0 H  M7 z8 K3 b# F* D" z) @" @1 z7 M
前十大企業在2012年對半導體的需求總計達1,064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供應商總營收2,976億美元的 36%(參見表一)。在前十大企業中,諾基亞(Nokia)對半導體的採購的下降幅度最大。
76#
 樓主| 發表於 2012-8-22 16:43:39 | 只看該作者
近來28奈米製程依舊為市場上火熱的話題之一,GLOBALFOUNDRIES 已具備立即生產 28奈米HKMG 的優勢,而日前亦透過紐約12吋晶圓8廠擴產計畫,以期達到每月約6萬片的產能,滿足強烈的市場需求,擴產後8廠的整體支本支出預算也將增加至69億美元。& b& l" k& K4 m

3 @! ]$ F2 L+ y0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 的最新報告,GLOBALFOUNDRIES 今年第二季營收成長18%,再次超越聯電蟬聯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而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名也躍升至第十六。IC Insights 預測,GLOBALFOUNDRIES 今年全年營收可望超越富士通,排名前進至第十五名。7 m. e; ?! k7 q) Q+ M" o3 O7 O
( `* {# }. |) i& W/ 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75#
發表於 2012-7-25 16:52:38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副總裁Hofman表示:「Gartner曾於今年五月公布2012年全球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但區域排名更能準確顯示各地區的問題並提出最佳的實踐方法。」
: u' o4 ~5 I, G) H9 j' Q9 w3 v0 |& U( \* N7 @' ?" T$ X
Hofman 進一步指出,亞太區供應鏈領導廠商反映出以下幾項重點趨勢:
7 c+ {' b2 J+ y9 u& S; i; l3 @
' Y7 z' w# b; a·           專注於成長和低成本的創新
/ P* Y+ Y; `5 s& j" P4 G9 C8 @·           成長但卻無法預測的需求伴隨而來的是需求管理的挑戰
& ~* n7 ]4 |; c3 P1 w6 U& M·           供應基地轉移使供應鏈需要重新設計
: g1 d* k1 {' `3 }' b3 C" N/ B·           區域內貿易的成長有助減緩全球經濟巨變帶來的衝擊
, S. \* y* y9 y: S·           快速的通貨膨脹、持續上升與易變的成本和勞動市場緊縮,加總造成的風險增加 ; A5 I5 y8 h2 H; U5 q/ z: ?: |
3 X; N1 _7 m3 y& D# ^
多家此一區域的供應鏈領導廠商今年無法名列前15大廠,因為他們沒有獲得足夠的票數,包含了台積電、新加坡的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和澳洲的西農集團(Wesfarmers)。上述部分廠商和亞太區其他企業未來仍有機會進入全球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行中。這些廠商上榜與否取決於他們如何快速並有效地將全球及當地最佳方案採用與修改於企業中。
6 t" F8 `. e$ Y. {
9 r8 J" p& N2 g* O/ K5 G8 ]' g( a: ?關於Gartner前25大供應鏈廠商評比$ p& |4 v- j" {- a2 n3 I7 M+ x
7 n; Y5 q1 b! M
前25大供應鏈排名主要係由兩個部分組成:財務和民意。其中,公眾財務報告提供企業在過去表現之狀況,而民意則提供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及未來領導的預期,後者為重要的特點。這兩個部分組合成一個綜合得分的標準。亞太地區的廠商名單由不同的來源取得,包括全球財富5百強和富比士全球兩千大企業中,營收達1百億美元以上的公司納入調查。Gartner從合併列表分類出製造、零售及經銷等類別,再排除某些產業類別,如金融服務和保險。
74#
發表於 2012-7-25 16:50: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ophiew 於 2012-7-25 04:52 PM 編輯
* V+ H$ e2 k4 l% Y+ ]8 A; l
% \5 y0 u# l$ sGartner研究總監Debashis Tarafdar認為,亞太地區的領導供應商重新配置供應鏈,同時聚焦於需求導向策略,在艱困的經濟環境中,仍能維持成長動能。 5 H" `  J% M3 G" K1 n# b

& c; W; h2 [8 QTarafdar指出:「這些亞太地區的領導供應商充分展現他們在需求管理、卓越經營與創新方面的能力。他們採用最佳的實務操作,包括需求感應與形成、分類與協作,協助管理需求變化,並且達成預期的成果。為衡量供應鏈表現,這些領導供應商採取合乎公司整體業務目標的指標,同時增加供應網絡設計的彈性,並且將危機管理策略導入交易夥伴網絡。」
" m  w" L: R9 {4 D6 [6 Z3 ~- V5 T" l( d  G6 u2 S0 t: c
表一、2012年亞太地區主要供應鏈廠商排名

2012

亞太區

排名

2012

全球

排名

企業

資產報酬率1
, }5 O0 ?% N3 ]0 L9 a; A

存貨周轉率2
' i" o5 r: r5 A! t0 Z

營收成長率3

綜合評分4

1

13

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

9.4%

17.1

15.9%

3.67

2

31

現代汽車 Hyundai Motor

8.7%

18.0

12.6%

1.95

3

42

Tata Motors

3.3%

5.9

44.0%

1.75

4

43

聯想 Lenovo Group

1.0%

20.8

16.7%

1.75

5

45

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9.8%

4.9

16.4%

1.73

6

57

Woolworths

10.5%

10.4

4.7%

1.56

7

69

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0.6%

11.7

-6.6%

1.41

8

76

華碩ASUSTeK Computer

7.5%

5.6

14.6%

1.35

9

81

現代重工業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7.9%

7.5

8.8%

1.33

10

94

Seven & I Holdings

2.8%

20.0

-5.1%

1.11

11

104

本田汽車Honda Motor

3.2%

7.2

-5.5%

1.03

12

111

Canon

5.7%

3.8

-1.7%

0.88

13

116

LG Electronics

-0.4%

20.8

-1.1%

0.83

14

118

小松Komatsu

4.8%

3.1

3.6%

0.78

15

121

偉創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8.2%

7.7

5.3%

0.72

1. 資產報酬率(ROA): ((2011 淨收益/2011總資產)*50%)+(2010淨收益/2010總資產)*30%)+((2009淨收益/2009總資產)*20%)
; i  w- `9 k$ v2.
存貨周轉率:2011年銷貨成本/2011年平均存貨
! v  x: V# w3 M9 X8 A+ b4 b3.
營收成長率:((2011年與2010年營收差額)*50%)+((2010年與2009年營收差額)*30%)+(2009年與2008年營收差額)*20%)
% i) S) j1 A# T% i1 ?4.
綜合評分: (同業評比*25%)+(Gartner研究評比*25%)+(資產報酬率*25%)+(存貨周轉率*15%)+(營收成長率*10%)

以上數據採用2011年可得數據,若缺少2011年相關數據,則參考最近一年全年整體的數字。所有原始數據均先以10點評量分類後才進行計算。

資料來源:Gartner20127月)

73#
發表於 2012-7-25 16:49:34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公布2012年亞太地區供應廠商排名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於其供應商主管大會上公布總部設於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廠商年度排名。
% z. Q( I4 B. J# [, Z
3 |- M; c) I' |0 RGartner首創的年度前25大供應鏈廠商排名研究,旨在提升供應鏈秩序的認知,並了解其對產業界的影響。Gartner從符合資格的機構中,針對營收成長、資產報酬率(ROA)、庫存和同業評比,評選出總部位在亞太地區的前15大廠商。 " R5 X5 b' A% X+ I/ W5 |
; [; [% W% C/ _+ q5 W
在亞太地區排名的前15大供應鏈廠商中,有五家總部位於日本,包括Canon、本田(Honda)、小松(Komatsu)、Seven & I控股公司和豐田汽車(Toyota);韓國企業占了四家,包括現代汽車(Hyundai)、現代重工業(Hyundai Heavy Industries)、LG和三星(Samsung);中國亦有華為(Huawei)和聯想(Lenovo)等兩家企業入榜;其他名列前15大的廠商包含澳洲的Woolworths、印度的塔塔汽車(Tata Motors)、新加坡的偉創力(Flextronics)和台灣的華碩。
. b8 N& F+ g0 d8 I7 B6 Y; ?. u1 K0 C2 F
Gartner研究總監Vikas Sarangdhar表示:「雖然亞太地區的需求仍呈成長,但隨著通貨膨脹、成本上升和勞動市場緊縮將會為該地區的企業帶來挑戰。而全球其他地區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亦會增加風險,因為對先進經濟體的出口銳減和資本外流,都會對亞洲造成直接衝擊,在連鎖效應下亦會影響此一區域的內需。」
+ F) C  s; e0 ^4 ?' ]
+ r  j; u' V$ K1 F( Q& _2 e亞太前15大供應商大多為高科技、消費電子、汽車、零售與工業產品生產廠商,三星依然雄踞榜首。今年有四家公司首度躋身亞太前15大廠。歷經2011年的天災與經濟危機後,大多數的日本公司仍處於復甦階段,目前逐漸恢復穩定。
72#
發表於 2012-6-25 17:53:01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2012年全球晶圓製造設備支出衰退8.9% 晶圓製造設備市場可望於2013年恢復成長 ' A9 I) W, m0 V0 i0 [+ p
/ E4 o, |0 D0 j9 B3 w3 y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展望報告,2012年全球晶圓製造設備(WFE)支出預期為330億美元,較2011年362億美元的支出規模衰退了8.9%。Gartner分析師表示,晶圓製造設備市場可望於2013年恢復成長,預期屆時的支出規模可達354億美元,較2012年增加7.4%。
( K/ M. s! {' J2 {6 V! h; F! x' l8 O9 o" U
Gartner研究副總裁Bob Johnson表示:「隨著晶圓和其它邏輯製造廠增加30奈米以下的生產, 晶圓製造設備於2012初始表現強勁。新設備需求較原先預期為高,主要是在良率未達成熟水準之際,若要提高市場對領先(leading-edge)裝置的需求,便需拉高產量。但是,新邏輯生產設備需求會隨著良率提升而趨緩,導致今年下半年的出貨量下滑。」 / J# w; W- b) M) r; y# Q% h; x

1 ?+ Z$ k; L" U$ B晶圓製造廠產能利用率將於2012年中下滑至85%左右,預計到年底會緩慢回升至約87%。領先技術產能使用率則是會在下半年回到85%以上的範圍,到2013年將達95%以下的水準,提供了樂觀的資本投資環境。
9 q1 v* G! ^9 z
& T7 T1 u6 T. p- \# NJohnson表示:「在庫存修正期之後,產能會逐恢復至更正常的水準。需求成長,加上領先產品在尚未發展成熟前的低良率,持續消耗增加的產能,產能利用率因而會再度於2012年第二季開始上升。直至2012年下半年的資本支出抑制策略,同樣會為新增的產能減緩,整體產能利用率會因而於2013年之初回到正常水準。領先技術產能利用率在2013年大多會維持在95%以下的水準,為資本投資提供持續的動能。
! f$ M7 \: y5 m" ]  U, v' D( y# t7 m' D0 a/ H* M3 Q/ l: d3 Q6 D% q
半導體產業在2011年不斷有許多技術升級,此一趨勢會延續至今年,可以帶動更多不同設備的銷售機會。晶圓代工將進入28奈米製程,領先技術邏輯則轉換至20奈米的製程,NAND flash將採用1X技術製程,DRAM則採用4X和3X技術製程。Gartner分析師指出,設備供應商會因技術製程世代不同,而面臨不同的挑戰。
71#
發表於 2012-4-17 14:36:56 | 只看該作者
三星在2011年受到DRAM疲弱表現所拖累,以致落後英特爾,排名第二。東芝和德州儀器仍維持第三和第四大廠的地位,而瑞薩電子則在併購屆滿一年後,躋身進入前五大半導體廠商之列。 / P( _8 m& z) C4 d
& r6 z* B' c0 N. E. G- z* A' L
高通在前十大半導體廠商當中排名第六,其2011年半導體營收成長39%,達100億美元。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成長,高通市占率持續擴大,成為2011年成長強勁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排名第十的博通今年表現穩健,優於整體半導體市場,強項在其行動與無線裝置業務,已連續兩年出現二位數的年增率。
9 H) J! {, i/ L% j) c* S& M9 g5 p
5 c5 X* b1 X) h5 e( n供應商相關產業績效0 j/ y" S! k% L

7 F' m2 z6 h; ]- A( z2 g4 B各家廠商的市占列表雖可看出他們在過去一年的表現好壞與否,但卻無法看到真正的全貌。通常各家廠商的強弱表現取決於其產品市場的整體成長率。Gartner的相關產業績效指數主要是評量某家廠商在特定產業的成長率,及其整體實際年增率。這指數可顯示哪些廠商正在轉型、擴大市占率,或進入新市場,以及是否有智慧慎選客戶。
) g+ x* b# J3 |7 }9 t
+ ~" Z1 E  O6 a" z& q$ l3 E根據Gartner相關產業表現指數,市場龍頭包括高通(年增17%)、海力士(年增13%),與英飛凌(年增12%),表現皆優於預期。然而,松下電子、爾必達及聯發科的表現卻令人失望。
3 j+ G5 ~- n1 ~6 j+ M! k( u" I* L0 \2 Z' I  B
Gartner年度半導體市占率分析將半導體產業分成8大市場,與62大產品類型,並檢視290多家半導體供應商在全球與各區域之營收表現,並予以評比。另外,Gartner年度半導體市占率分析可做為半導體產業表現的衡量基準,亦為各家廠商評估與競爭對手營收表現比較之參考工具。
70#
發表於 2012-4-17 14:36:14 | 只看該作者

表一、2011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場廠商營收統計(單位:百萬美元)

2010

排名

2011

排名

企業

2010

營收

2011

營收

2010-201

年增率(%)

2011

市占率 (%)

1

1

英特爾1

41,988

50,669

20.7%

16.5%

2

2

三星電子

27,094

27,366

1.0%

8.9%

3

3

東芝

12,360

11,769

-4.8%

3.8%

4

4

德州儀器2

11,827

11,754

-0.6%

3.8%

6

5

瑞薩電子 3

10,204

10,650

4.4%

3.5%

9

6

高通4

7,204

9,998

38.8%

3.3%

5

7

意法半導體

10,262

9,635

-6.1%

3.1%

7

8

海力士半導體

9,884

9,388

-5.0%

3.1%

8

9

美光科技

8,224

7,643

-7.1%

2.5%

10

10

博通5

6,604

7,160

8.4%

2.3%

其它

155,807

150,811

-3.2%

49.1%

總計

301,458

306,843

1.8%

100.0%

1英飛凌2011年的營收,不含出售給英特爾的無線事務部,其交易在2011年第一季生效。
/ N: W+ N/ D, Y0 N2 S. z2
德州儀器於20119月併購國家半導體,其第三與第四季的營收貢獻予德州儀器該年營收中。.
& }+ x+ ^# R  `' O) T& J" Y3
瑞薩電子2010年營收不含瑞薩科技2010年第一季之營收。
+ p% l% V2 D* Q4
高通2011年營收包含銳訊三季的營收
9 Z4 W" R. A+ p4 Z2 @; f5
博通於2011年第二季併購以色列晶片廠商Provigent

資料來源:Gartner20124月)

69#
發表於 2012-4-17 14:35:58 | 只看該作者
Gartner:201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達3,070億美元 英特爾以16.5%的全球市占,創歷史新高
, p# A" @: ^8 r2 e9 g' `- {' f# I& d5 b+ P, a4 }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統計,201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達3,068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54億美元,漲幅1.8%。
$ @1 j( z. N) d7 _" G* K; Z4 j0 q# s! _  t7 D2 k( i$ `/ B
Gartner表示,2011年全球前25大半導體廠商營收平均年增率較整體產業高出3.1%,亦占市場較大的營收比重,營收貢獻由2010年的68.3%增加至69.2%,但其中約有半數營收來自於各廠併購的結果。 - Q, f2 e) T- Z: H* b3 A

7 ~, b, ~3 z8 y/ l* l5 Z- S% f5 AGartner首席分析師Peter Middleton表示,「微元件(microcomponents)雖在2010年表現相對較差,在2011年的表現卻最優於其他產品。而微元件市場的主要成長動能是電腦微處理器,由於平均售價大漲,營收年增率因此上揚14.2%。受惠於繪圖整合技術,電腦微處理器市場大幅成長,進而帶動了伺服器和電腦市場。」 / h5 x3 l3 N3 `5 v; h( C
1 M1 Q9 t2 c7 @' a, e  r
英特爾以20.7%的營收成長,連續20年穩站半導體市場龍頭地位,並於2011年以16.5%的市占率,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次高紀錄則在1998年, 市占率為16.3%。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18 12:08 PM , Processed in 0.2095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