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ranica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業界競賽] 第八屆「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揭曉12位得主

[複製鏈接]
1#
發表於 2013-5-23 17:29:3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屆「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揭曉14位得主

逐夢踏實中翩翩起舞 為社會各角落灑下甜美果實/ A$ Q. J! a  I' F
2 t: N5 h0 c  `4 c5 T
# F1 e! b) R% Z4 s" D
  全球酒精性飲料領導廠商帝亞吉歐(DIAGEO)公司主辦的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今(23)日舉辦頒獎典禮首度揭曉本屆14位得主。本屆報名人數創下近幾年新高,達703件,70歲以上的報名者也較往年成長七倍,顯示許多高齡長者退而不休,期望以經驗與智慧解決社會議題。立法院王金平院長今年亦親臨會場,給予夢想家支持與鼓勵,並肯定帝亞吉歐善盡企業責任,持續舉辦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與正面影響力。! T+ @6 Z6 B$ A* J+ \
9 I3 a- {/ w0 T. b, q! w* u0 O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選出14位夢想實踐家,包括帶領智能障礙孩子騎獨輪車環島,獲得自我成就並傳遞大愛的王志全;走遍全台育幼院,以「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引領孩童學習武術建立自信的任培豪;協助海外弱勢社區自力更生、改善社區環境的朱永祥;挑戰世界職業組鐵人三項的李筱瑜;遠赴南極考察,回台推動環境教育的張良伊;設立「IOH:海外經驗的線上影音圖書館」為台灣學子開啟了解世界一扇窗的莊智超;與弱勢家庭孩子共同打造有機農業溫室的陳文靜;建構社區協力農業以健康糧食餵養都市居民的陳建泰;帶領身心障礙學生參與第三屆國際障礙者鋼琴大賽的陳蔚綺;舉辦「阿米斯音樂節」創造傳統文化新價值的舒米恩‧魯碧;實踐「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向世界推廣雜耍表演與分享經營天賦的黃明正;與父親攜手蓋一棟傳統日式木造綠建築的楊淨淑;執行「漂流木不流浪」計畫,進行偏鄉再造的廖聖福;以及打造身心障礙者專用無障礙錄音室的潘美緣。特別蒞臨頒獎典禮的立法院王金平院長肯定本屆得主對於夢想的堅持與付出,有些致力於在地關懷,有些則站在國際舞台為台灣發聲,為社會帶來許多溫暖與鼓舞。王院長說:「相信得主努力不懈向夢想邁進的歷程與故事,將激勵更多人跨出夢想的第一步,為台灣帶來更多的正向循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2#
發表於 2013-5-23 17:30:59 | 顯示全部樓層

* l8 A2 m8 f. _& t/ X; X- I" u%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14位得主們與評審團和貴賓3 O( j! Y# r' V  K. R
! Y; ~: a5 F2 y8 }/ C3 q
投注商業思維,期許夢想永續經營
" d5 |: d8 G+ G4 Y# D, j
3 V; R/ o2 c3 k! K3 P「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一直是帝亞吉歐力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藉由每屆脫穎而出的夢想,持續關注台灣多面向的社會議題,九屆以來,共93個夢想實踐家為社會提出環保、人文藝術、社會關懷以及農業等解決方案,為生長的台灣盡一分心力。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朱鎮豪表示,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舉辦期間儘管遭遇經濟發展疲軟與國際情勢的緊張,生活感覺有些低迷,但從遞件的每一份夢想企劃書裡,又總是看到在艱困環境下台灣人民對夢想的堅持,與成就更好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令人備感溫馨,也持續為「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舉辦注入動力。朱鎮豪進一步強調,今年得主夢想多元,持續為社會問題帶來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有半數以上的得主將夢想注入商業思維,在創造社會公益的同時,也能永續經營夢想,像是與弱勢家庭孩子一同打造溫室的陳文靜女士,計畫透過農作銷售自給自足;以及廖聖福先生,在偏鄉進行「漂流木不流浪計畫」,透過技藝傳承與產業創新,提供工作機會吸引年輕人返鄉。
5 o* f  j+ K( {" C+ k, n& c
4 a$ e  \' u- y" F9 w$ d9 k1 p0 E社會參與無分年齡 實踐夢想永無界限
9 H& m9 a' X6 O5 r% t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今年從全台各地收到703份夢想企劃書,持續突破近年收件數紀錄,顯示台灣民眾對社會議題所投注的關心與參與力仍不斷攀升。從第一屆就「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擔任評審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指出,本屆堅強報名陣容中,在年齡層50歲到70歲之間的報名者明顯地增加,約佔總報名件數的四分之一;而70歲以上的報名者也較前屆成長許多。他強調,這些報名者付出他們寶貴的生活經驗,發掘教育、藝術文化與公益面等議題,提出可能解決方案的夢想計畫,為社會付出正面的改變,也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更精彩的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3#
發表於 2013-5-23 17:32:37 | 顯示全部樓層
1 G5 k' A/ v* Y" M" F8 q+ C7 u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與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董事總經理朱鎮豪祝福夢想順利啟航: t' {5 j/ ]7 C6 ?8 _7 m

, i2 Q/ u5 i/ v! K2 h2 A4 g1 R4 l  九屆以來,各類夢想皆為「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所重視與鼓勵,今年脫穎而出的14位夢想實踐家,不僅來自各行各業,關懷的對象也從個人、社會擴及到整個環境,夢想內容更涵蓋公益、教育、文化藝術、體育、農業與生態環境等議題,為議題投入可能解決方案,帶來善的循環。在生態環境類夢想上,張良伊遠赴南極了解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回台後積極推動環境保育,呼籲台灣青年為環境保育付出實際行動;楊淨淑則與父親一同建造傳統日式木造房屋,推動永續共存的綠建築;以及廖聖福先生的「漂流木不流浪」計畫,將廢棄毀損的漂流木進行再造,傳承技藝與提倡產業創新,活化偏鄉經濟。三位得主們與生態環境的緊密相連,將為台灣社會喚醒更多環境保育的意識。- n5 }6 g* x+ }& j

1 x' e  K3 G$ G: P/ J" g   在公益類夢想上,許多夢想實踐家關懷觸角深入各領域的弱勢團體付出關懷,並提升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同。陳文靜與屏東縣高樹鄉弱勢家庭孩子,結合地區專業人士一同打造有機農業溫室,將農產品進行商業行銷自給自足,也期許有機農業能成為創造吸引年輕人回鄉的源頭活水;任培豪先生則透過「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教導育幼院孩童學習武育,培養品格與強健體魄;潘美緣打造全台第一座無障礙錄音室,化解身障朋友跨入廣播圈的鴻溝;王志全受到紀錄片「飛行少年獨輪車環島1000公里」的啟發,帶領中重度智能障礙孩子們騎獨輪車環島,實現自我成就,同時傳遞大愛給台灣其他身心障礙教養機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4#
發表於 2013-5-23 17:33:50 | 顯示全部樓層
面對全球化的擴張,多樣文化受到強勢文化的擠壓而造成了發展的困難,台灣更亟需保存及發揚獨特的人文資產,走出一條深具台灣特色的文化大道。在藝術文化類夢想中,舒米恩‧魯碧籌畫舉辦「阿米斯音樂節」,將阿美族原住民語言以傳統歌謠方式呈現,同時結合部落文化與環境,保留原住民人文風俗並宣傳部落觀光,同時創造了經濟收益;「倒立先生」黃明正的「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將透過攝影、紀錄片、演講與展覽等形式與世界分享雜耍藝術的夢想故事故事,同時建立台灣對雜耍藝術更友善的環境。' D. E: [. d+ K# G+ Q9 \& @
2 `6 |" m7 @! d. F- V5 V* x
此外,本屆也有嘗試跨越國界的藩籬,以全球為藍圖的夢想,包括在柬埔寨、尼泊爾、印度等地海外弱勢社區推展公平貿易平台的朱永祥,讓弱勢社區居民透過網站行銷手工藝品,改善經濟、家庭與教育問題,形成良性循環;李筱瑜克服癱瘓的苦難,將挑戰世界鐵人三項職業組,為台灣體育拿下世界席次,並建構台灣成為亞洲區三鐵運動的最佳基地;莊智超,要為台灣青年學子打造海外經驗線上影音圖書館(IOH - Innovation Open House),讓不同領域的海內外講者透過平台,分享個人求學、工作與生活方面的經驗,打開台灣青年學子看世界的一扇窗;以及陳蔚綺將與身心障礙學生前往維也納參加第三屆國際障礙者鋼琴大賽,拓展孩子國際觀,並與其他國家身障鋼琴指導老師交流,讓身障孩子學習音樂更無礙!* ~& O& q) U& L! G
$ `9 m, e+ `7 F1 i" g
今年夢想對於台灣逐漸凋零的農村經濟也有所重視。陳建泰以社區協立農業,輔導都市原住民務農,在城鄉交界推行社區農田,以健康、對環境友善的糧食餵養都市居民,帶動台灣農業經濟。
0 g% O) f: V) j; W: o: K( t" L: @/ Z5 c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自2012年9月中旬展開後,歷經五個月的初審、複審以及決審三階段的評選過程,以「對社會之正面影響性」、「夢想堅持之一貫性」、「創意性/前瞻性」以及「夢想實踐之可執行性」等四個項目評選出14位得主,共獲得總獎金新台幣1000萬元,其評審團成員由來自各界的社會賢達人士,依姓名筆畫排列包含:第一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圓夢起步金得主暨野桐工坊創辦人尤瑪.達陸女士、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先生、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女士、國立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先生、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女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志朗先生、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女士、智融公司董事長葉紫華女士、天下雜誌群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暨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鄭宜媛女士、聯合勸募協會理事長魏永篤先生。' v7 K/ E7 _" F+ y5 _

# |7 l: k/ N9 e" W3 N14位夢想實踐家Keep Walking  逐夢歷程及夢想故事即將上線  歡迎至官網閱覽( y5 R9 Z" X8 \5 [
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公共事務部協理許鴻鵬表示,鼓勵民眾追求自我成就,挹注台灣更多前進的力量是「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理念。「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活動官網將持續更新最新相關訊息,第九屆夢想紀錄短片與第七屆夢想專書也將陸續上線,讓民眾深入了解歷屆得主們實踐夢想的動人過程,並藉由他們的逐夢故事,激勵自己朝夢想跨出第一步。請參考活動官網 www.keepwalking.com.tw
5#
發表於 2013-5-23 17:35:22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獎名單

本帖最後由 sophiew 於 2013-5-23 05:37 PM 編輯
' d  E8 M- L! S6 U1 x4 G9 |0 F! J  c9 T$ b
  

圓夢起步金獎項(總獎金1000萬)

  
  

姓名

  
  

資助金額

  
  

夢想計畫

  
  

王志全

  

獲起步金100

  
  

王志全計畫帶領中重度智能障礙孩子們騎獨輪車環島,充實他們的獨輪車技能,同時從環島過程獲得自我成就、傳愛分享給更多人。除送愛心外,亦能激勵院內身心障礙者勇於突破自身障礙,更能讓社會看見身心障礙者無限的潛能。

  
  

任培豪

  
  

獲起步金40

  
  

任培豪期望發揚「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將品格教育結合武術學習,並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暖與正向力量帶給這群成長過程中極需自信的孩子們,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品格涵養、身體健壯與積極的心態。

  
  

朱永祥

  
  

獲起步金50

  
  

朱永祥計畫建立公平貿易平台,提供海外弱勢社區居民手工藝品在台灣行銷,同時於海外設立服務據點提供品管、成本控管等生產訓練,最終希望弱勢社區居民可以學會自力更生,改善經濟、家庭與教育問題,產生改變社區環境的良性循環。

  
  

李筱瑜

  
  

獲起步金100

  
  

李筱瑜近兩年的計劃將以參加比賽以及大量的訓練為主,透過國內外不同的訓練、更多時間的投入和經費的支援,將自己推向鐵人三項職業組世界排名前30名。未來也複製她個人經驗,帶動國內運動人口與相關產業。

  
  

張良伊

  
  

獲起步金70

  
  

張良伊在實地探訪南極後,記錄其所見所聞。回台後將透過環境教育巡迴互動工作坊、文字出版、影像展覽、紀錄片等形式引起台灣青年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對環境保護做出承諾、並採取實際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

  
  

莊智超

  
  

獲起步金80

  
  

Innovation Open House:個人經驗線上影音圖書館主旨為將個人經驗大眾公開,收藏所有人的經驗,以海內外就學、工作的人來作為耳目,提供台灣年輕人一個看世界的窗口、培養國際觀的管道。未來,他並將IOH網站轉化為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可以永續經營的組織。

  
  

陳文靜

  
  

獲起步金130

  
  

邀請社區有經驗師傅與工班打造一座有機溫室,並邀請元氣館孩子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向心力;完成之後,陳文靜希望可以藉由有機農業,產生社區中心的源頭活水,創造可以謀生的產業,進而讓青年願意回鄉。

  

陳建泰

  
  

獲起步金60

  
  

打造在城鄉交界的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成立工作小組運用完整知識、結合都市社區,協同都市原住民種植可以供給都市的健康糧食,並讓都市原住民可以擁有對環境友善的農場。

  
  

陳蔚綺

  
  

獲起步金40

  
  

陳蔚綺期望藉由帶領學生們參加第三屆國際障礙者鋼琴大賽,讓這群身障鋼琴家的努力與才華能被看見,拓展國際觀,並期望能和其他國家的身障鋼琴指導老師討論與分享教學方式,讓身障生學習音樂更無障礙!

  
  

舒米恩‧魯碧

  
  

獲起步金60

  
  

舉辦「阿米斯音樂節」,以阿美族母語音樂表演營造具有異國文化風格、社區式中小型音樂表演活動,讓阿美族族語與傳統歌謠、文化精神得以傳承,並在音樂節期間透過部落的異業結盟創造經濟價值,讓都蘭部落當地人做自己的主人。

  
6#
發表於 2013-5-23 17:3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黃明正

  
  

獲起步金80

  
  

「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從台灣開始,以20個月時間完成環台計畫,在台灣各縣市駐地表演,進行倒立攝影、紀錄片拍攝,將台灣多元面貌用實體影像留存;同時透過雜技表演、演講,分享更多經營天賦與宣揚雜耍藝術的理念。

  
  

楊淨淑

  
  

獲起步金70

  
  

楊淨淑將協助父親楊三二進行造屋,以換工及伴工的模式,在一冊木屋建構過程中將工法技術進行傳承。未來,她也希望將相關手繪文件,影像資料建立資料庫,進行「一冊工時文件紀錄」,做為未來教學資源、攝影展分享。

  
  

廖聖福

  
  

獲起步金70

  
  

透過「漂流木不流浪」計畫,編寫木工坊培力計畫教材,選定新北市、新竹縣竹北、與台東縣長濱為輔導對象,展開技藝培訓、媒合地區與企業夥伴作品選購,並建立平台行銷,推廣公益與教育宣導,幫助社區與偏鄉,輔導年輕人返鄉。

  
  

潘美緣

  
  

獲起步金50

  
  

培訓身障人才擔任DJ的工作機會,並為他們打造「無障礙錄音室」,讓他們能無阻礙地製播各類公益性質與社會服務的廣播節目,甚至承接製作有聲出版品,開闢出一條專屬身障人才的「公益專業頻道」。

  

(依姓名筆劃排序)

7#
發表於 2013-5-24 11:25:30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九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得主故事簡介

王志全 – 國立台中特殊教育學校實習輔導主任  Q, }1 r0 W' C/ ^$ [9 R
讓台灣看見我們 ─ 特教生獨輪車環島傳愛行
" R6 \  Y; h7 v- }% @% ]& a$ }1 _
" k+ E% e% |  ?  H" H: ?: h~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堅持下去,孩子就會有所不同~
0 O8 S0 D0 X' J8 h
1 C8 i  B6 ~8 H! P: d3 N帶領中重度智能障礙孩子們騎獨輪車環島,充實他們的獨輪車技能,同時從環島過程獲得自我成就、傳愛分享給更多人。, B; c  I8 @8 B$ J, s4 Y8 H+ E

3 M3 A0 i7 `8 |0 u9 n. m  2010年,受到紀錄片「飛行少年獨輪車環島1000公里」的啟發,王志全開始有了是不是可以讓台中特殊教育學校裡中重度智能障礙孩子開始學習費用不高,具有自我挑戰,又能訓練孩子知動協調獨輪車的構想。開始要推動時,卻遭到「孩子學得起來嗎?」、「很危險耶!受傷誰負責?」的質疑,但面對孩子展現出來的興趣與堅持,以及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後,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由特殊教育學校成立的獨輪車社團,王志全及其團隊開始帶領著孩子們進行獨輪車訓練。0 N  Q3 e7 D" k6 A7 [% W+ Z1 `8 y0 X' X
9 |1 {% L5 z4 t
  練習時,每個孩子都持續經歷摔倒了站起來,受了傷、擦了藥再繼續練習的過程,王志全說:「儘管傷痕累累,但孩子都不願放棄。」不斷地練習,跨越了種種的障礙,他們不只是學會騎獨輪車,行為及表現也變得更有自信。2011年,王志全帶領孩子們成功挑戰日月潭環潭,2012年勇闖金門島,他們的堅持與毅力感動了曾經不看好的家長們,當然更鼓舞了孩子,即便學習遲緩、生活上需要協助,但他們真的創造了無限的可能。8 r) m' j% K& t2 r8 b
5 L! o4 k' G. t# R, d4 T6 Y
  經歷了先前獨輪車的訓練與外地參訪的經驗,這群智能障礙孩子找到了揮灑自信的舞台,激勵了王志全及團隊迎向下一個挑戰的想法,他們要帶領這群智能障礙的孩子挑戰騎獨輪車環島!經由身體的苦行,讓孩子充實本身騎獨輪車的技能,當在環島路上遭遇困難時,能勇敢突破與解決;同時,王志全也希望募集社會各界的關注,將愛傳到各地身心障礙機構,引導孩子們從體會環島的小我自我成就,到大我的在環島過程把愛分享給更多人,激勵社會更多正面的啟發與力量。
* `$ [" n$ M( ^# L5 n
* J5 Z# z) m* @  e- |夢想計畫:
+ B2 t! X' o, W7 w' p6 `7 ~  王志全及其團隊計畫帶領國立台中特殊教育學校獨輪車社團裡中重度智能障礙的孩子騎獨輪車環島,於環島過程中教導孩子傳愛的精神,並成立校內後援團;選定中、南、東區各一所身心障礙教養機構舉辦獨輪車公益表演,預計為每個機構募十萬元愛心。除送愛心外,亦能激勵院內身心障礙者勇於突破自身障礙,更能讓社會看見身心障礙者無限的潛能。環島至台北時,將舉辦環島傳愛記者發表會,期望透過媒體引起社會對於身心障礙者的關懷。9 M7 d$ P4 v: d6 \; A3 ?( g( U. J
# r$ g. E0 ]1 C3 }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5 y3 t6 y7 E( n9 i& T/ P' O) j# K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新台幣10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王志全於4月完成「獨輪車環島傳愛勇士團」場地探勘與購買相關裝備,並同時間進行智能障礙孩子的環島訓練、成立活動官網,預定於今年6月27日展開為期23天,從台中出發的獨輪車環島傳愛活動。環島至台北時,舉辦環島傳愛記者發表會,發表環島過程重要記事,藉此讓社會大眾看到身心障礙者的潛能、價值,誘發更多社會關懷身心障礙者善的循環;也期望身心障礙孩子於環島過程的努力故事,能激勵大眾樂觀進取、立定目標、勇敢追求夢想、永不放棄。
8#
發表於 2013-5-24 11:26:01 | 顯示全部樓層
任培豪 – 國家級武術教練
0 F, d; q1 K& h7 F+ ]! I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
. ?7 u/ s* P9 u% V1 Y~孩子渴望的是被重視、被關懷,也更需要自己給自己的肯定~
) q& k. }/ a6 `% Z( i: I, {0 S8 {; ?- x
在不健全家庭成長、受到同儕霸凌,後來透過武術找回自信與自我的任培豪,期望與全台育幼院合作「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以武術教學引領孩童找到自信,培養品格涵養與強健體魄,並進一步紀錄教學武術的故事,持續將計畫推廣下去。0 P' q, b. i  S' S; F1 Z: {1 p' I% z: k
- R2 \, i* B9 ~; V4 K
從小父不詳、母親離去的任培豪,與奶奶相依為命,他為自己的身世感到自卑。成長階段長期受到霸凌,每天遭受其他同學言語與肢體的欺侮,逃學、沉迷電玩,甚至墮入不良幫派,但這卻始終無法擺脫他內心的黑暗面,也無法從中獲得自信與肯定。高一那年,任培豪用打工的積蓄報名武術(功夫)課程,這成為他人生蛻變的開端……。苦練半年,任培豪以跆拳道項目在中等學校運動會初試啼聲,並獲得第三名殊榮,他說:「我從一個成績總是倒數、瀕臨被退學的「問題學生」,瞬間蛻變了!獲獎第二天,校長當著全校師生面前,誇獎我『為學爭光』。從那一刻起,我發現自己的內心,開始有了改變……。」3 k. S: u( _2 g' k: `6 {# V4 D' g
  透過武術萌生自信與找到自我的任培豪自此精修武術,成為國家級武術教練,並於2009年成立「武林功夫教學團隊」,開始投入研發幼兒與兒童武術課程,期望將武術的精神向下紮根。任培豪認為,武術課程應該結合孩子們的興趣,才能真正帶領他們進入武術的世界,於是他開發出與文學經典結合的唐詩武術,探索自然生態的動物拳法,以及將打虎拳架式隱藏於打掃拖地的生活武術等等。除了期望幫助小朋友們強健身心,他最終仍是希望孩子們能養成正向學習態度,進而提升「武育」的涵養。
! `& I2 |9 c' P0 `1 v2 K/ g. w8 @: m, X0 ~& A& L/ A
  了解武術可以帶給孩子的改變,就如同武術帶給自己的改變一樣。任培豪期望透過「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影響全台63所育幼院的孩子,幫助心智正在開發的幼兒與兒童建構正確的品格教育,並教導他們正確的「武育」觀念,進而建立自信並防治霸凌,完整地由內而外,從心智、思考到身體與武術技巧,給予孩子們全方位的學習。$ q5 m# f! u, _$ Y2 D* i% f8 B
3 Q( |5 {# E7 h) \; f' C" t" e1 W
夢想計畫:
6 m0 K, G" [( K' o& [' O; k  任培豪期望發揚「功夫小太陽教育計畫」,將品格教育結合武術學習,並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暖與正向力量帶給這群成長過程中極需自信的育幼院孩子們,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品格涵養、身體健壯與積極的心態。
9 a, Z/ y  P1 T) }/ N1 T: R! \% v" z3 ^- _7 |0 D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6 @$ Q# B2 C$ a& i0 V7 B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新台幣4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任培豪將於今年6月前完成各地育幼院拜訪與洽談提供武術教學的機會,並同步進行武術課程教材編訂與教學影片拍攝;於8月展開各地育幼院教學與文字、攝錄影紀錄,後續將紀錄製成教學手冊出版,發送至各地育幼院。
9#
發表於 2013-5-24 11:26:41 | 顯示全部樓層
朱永祥 – 微客公益行動協會負責人$ }/ E/ @5 O1 n2 k' Y
One Choice, One Chance給自己一個選擇,讓他們得著機會
0 m, y8 y9 C6 N7 h2 f~我或許無法做些偉大的事,但是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做些小事~
% Q0 N" o" Q& E+ s2 j. D& e; B9 i' H* r( R& |% e# ]0 ]
建立一公平貿易平台,提供海外弱勢社區居民手工藝品在台灣行銷,同時於海外設立服務據點提供品管、成本控管等生產訓練,最終希望弱勢社區居民可以學會自力更生,改善經濟、家庭與教育問題,產生改變社區環境的良性循環。
: [4 J1 v6 @; Z+ U9 N9 w5 c5 [* Z$ G1 a3 T3 T' c% R2 d9 T  m  G$ T
  創立微客公益行動協會的朱永祥,大學時代只是個平凡的設計系學生,因為一場營隊接觸了中輟生,希望持續陪伴他們的想法,讓他選擇進入非營利組織服務。朱永祥在教會和伊甸基金會服務至今已超過20年,直到去年,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希望不只是服務弱勢,更期待他們能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改善經濟與生活。
4 E1 q( }4 T) d6 Z- I
8 S( Z/ ]. h  R' w6 s( e  「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的想法來自一趟柬埔寨之行。2009年,朱永祥第一次以國際志工身分走進柬埔寨的Sunflower Orphan Center愛滋孤兒院,不到10坪的鐵皮屋內擠著20多位愛滋孤兒,日常生活都在這狹小的空間中完成。一個並非擁有富裕背景的院長,卻收容了這麼多的愛滋孤兒,朱永祥於是向院長詢問孤兒院的經費來源,院長默默打開一個堆滿圍巾和背包的櫃子,語中充滿無奈的回答:「我們靠著販售的手工藝品來養活自己,但是當地人不會買我們的東西」。朱永祥靈機一動將這些有特色、在當地卻賣不出去的手工藝品帶回台灣,邀請台灣志工穿戴手工藝品拍攝照片,包裝後放置於網路上行銷與銷售,最後成功將手工藝品全數賣出。2010年1月,朱永祥又再度回到了柬埔寨,不同於之前旅人的身分,而是帶著孩子們製作手工藝品義賣所得轉接給院長,院長顫抖的雙手捧著為數不多的經費向孩子們說:「終於有人買了我們的東西了。」( ~+ h% t( U9 R. z8 c
) T3 R6 x0 A6 N2 J+ Y) y4 R2 C
  當時的朱永祥以為與Sunflower Orphan Center愛滋孤兒院的孩子們緣分在銷售完孩子們製作的手工藝品後結束……。2011年春天,他接到一通國際電話,Sunflower Orphan Center院長打來求救,愛滋孤兒院的房東受到當地社區居民的壓力,即將收回愛滋孤兒們生存的家,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能向朱永祥求助。朱永祥與夥伴們討論了許久,決議為愛滋孤兒們買下一塊屬於孤兒院的土地,才是長久的解決之道。基於手工藝品將在台灣進行販售的商業考量,朱永祥帶著台灣流行的圖樣又來到了柬埔寨,教導孩子們如何設計打樣、縫紉與品質控管,甚至教導他們生產流程與成本控制等知識;再將孤兒們在新技術下生產的手工藝品帶回台灣進行公益販售,籌得60萬元台幣,正好能為孤兒院買下一塊土地,解決孤兒們無家可歸的困難。
' l  J0 P1 B  Q' n1 @6 [/ \8 A3 Y% U% h8 x# R
  經過這次義賣後,朱永祥開始思考,如果一個柬埔寨的愛滋孤兒院可以在短時間內接受訓練、生產手工藝品,透過台灣公平貿易平台包裝後販售,並將所得回饋當地,改善孤兒們的生活,那麼尼泊爾的農奴、印度的貧民窟和菲律賓落後的農村社區也可以透過這個機制產生正向改變。朱永祥希望透過此計畫,讓弱勢社區的居民學會自力更生、並可以自己決定社區發展;再者,透過製作手工藝品提供就業機會,弭平城鄉差距,減少父母至外地工作的必要,而造成隔代教養或留守兒童的家庭問題;最後,當經濟、社區意識和家庭問題獲得改善提升後,再將居民銷售手工藝品所得回饋社區,興建技能培訓中心和學校,讓資源缺乏的弱勢社區產生良性循環。
7 V* V( v$ m0 b4 \# d7 G! {9 g  [/ q" B5 ^% f) p6 [
夢想計畫:3 J# K- p4 n" w9 i
  朱永祥計畫透過專屬網站,行銷並販售海外弱勢社區的居民手工製作物,讓居民可以於網站上進行公平交易,避免剝削;並於海外地區設立服務據點,提供小型模組生產流程、品管等訓練。讓訓練居民在生產過程中了解社區發展概念,獲得省思和賦權,走向「社區自決」,讓社區人民可以決定社區的未來發展。最後,讓各服務據點進行交流與產業觀摩,形成合作聯盟的實體組織。
/ t+ ~  n8 S; x7 [2 r; ~* ?0 |3 \4 g  n, x( g$ _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K4 z! G+ u- ^. U. R5 D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新台幣5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朱永祥計畫於8月前完成專屬網站上線,並深入柬埔寨、尼泊爾、印度及菲律賓的海外弱勢社區居民,教導居民製作手工藝品並協助放置網站行銷,同時進行當地各弱勢社區服務據點進行品管、成本控管等教育訓練,計畫於2014年4月舉辦年度階段成果發表,評估成立弱勢社區合作聯盟的機會。
10#
發表於 2013-5-24 11:27:15 | 顯示全部樓層
李筱瑜 – 台灣首位三鐵職業女子選手* H. A! P. G' I1 \( q0 w+ }
She is small, but she is dare to fight, dare to win, dare to be the INSPIRATION
4 U4 |0 N, Q+ O& X& }# S. [: h~雖然我曾經動不了,但挑戰自我的困難和勇氣,激勵我走過死亡幽谷,重見生命的希望!~8 p& z/ ]2 U& y

! z& k+ ?% F  Z# b3 W克服了自身癱瘓的苦痛和磨難,已經拿下國內馬拉松、自行車和鐵人三項超過95場冠軍的李筱瑜,期望持續自我精進,和世界高手競賽求勝,並藉由自己曾經癱瘓又重新站起來成為職業三鐵選手的生命歷程,激發更多人的希望與勇氣,也希望建構台灣成為亞洲區三鐵運動的最佳基地。0 T/ K" G8 O! x% q: }7 _0 x+ s

4 b' u1 m1 [0 k, s0 ~+ L. v* h0 @  從小熱愛跑步、參加過游泳校隊的李筱瑜,因高中的一場車禍差點斷送體育生涯。復健的日子令她每天以淚洗面,甚至失去活下去的勇氣。當她靠著自我的意志力再度站起來,以毅力自我訓練,再度在田徑場上馳騁,李筱瑜終於了解「只要還活著,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即便她仍有神經麻痺與肌肉不協調等車禍後遺症,她持續鍛鍊,10年前開始挑戰最艱難、最長距離的鐵人三項比賽,刷新多項紀錄,拿下超過近百場的冠軍。, \0 R* P2 j- z& k
6 }+ |; z- q( |
  近三年, 她開始前往國外比賽,連續贏得中國海南島、韓國濟洲島、新加坡與日本Ironman 226公里和70.3公里等三鐵比賽冠軍,並贏得夏威夷三鐵全球冠亞軍爭霸賽Kona Ironman226公里女子組第三名,成績為亞洲之冠。因為她,台灣在報導中的世界地圖上,有了小小的席次……。今年,李筱瑜獲准以職業選手身分參賽,她將在各大國際三鐵賽事中與各國好手一較高下,讓世界看見台灣,「我也希望將完成目標的熱情和感動帶給台灣更多喜歡運動的人……。」
( r; [  i, y7 M5 L
7 p" R7 V9 T4 {4 c2 p( M  除了希望達到成為台灣第一位揚名國際的三鐵女子職業選手的目標,李筱瑜也計畫逐步建立起她個人走入國際賽事和全球頂尖好手競爭的專業經驗和模式,激勵國內女性運動員,也期望將把更高水準的運動訓練方法和工具引進國內。她說:「我若不自己先走出第一步,年輕的後輩選手會更辛苦!」沒有強大支援的她,將活出三鐵運動的精神的最佳典範。
' I1 n& S. b" A
. {8 _; O' m0 u8 T. _( O+ z5 w) _夢想計畫:
, V! R: R1 Q0 Y: X  李筱瑜近兩年的計劃將以參加比賽以及大量的訓練為主,透過國內外不同的訓練、更多時間的投入和經費的支援,將自己推向國際賽事。未來也複製她個人經驗,帶動國內運動人口與相關產業。) d* ~  n1 h9 F, [9 [2 H  Z2 c- R
+ c, P) e5 I$ Q2 k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3 z6 ]4 J2 B$ i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新台幣10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李筱瑜在未來一年內預計參與4到5場的國際賽事,以及3至4場的國內重要三鐵比賽,持續進行移地訓練以及調整、復健休息,計畫達成職業組前五名的目標。明年計畫開始參加國際積分賽,希望在下半年能達成職業組世界排名前40名的年度目標;預計2015年拿下職業組世界排名前30名。
11#
發表於 2013-5-24 11:27:54 | 顯示全部樓層
張良伊 –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創辦人
% A% o0 O8 l; {2 Z+ w% J  }: H2041青年出極計畫3 b# l  G* n! f2 X+ u, A6 ?( c
~台灣一直深受其害,我沒有辦法蒙蔽自己不去看清這個世界。~
) f6 E2 v) ~6 L4 e$ U3 _2 J4 ^' N" ?4 p. m8 S5 R5 H) e6 U
參與國際南極考察隊至南極大陸考察生態系統的張良伊,希望記錄在南極觀察到的第一手資料回台分享,藉以鼓勵青年關心氣候議題並產生行動。, W/ ^, e" U  u

% d- ~7 A; T4 L: W3 J# f  2月底,由極地探險家、環保領袖和公眾演說家羅伯特斯旺(Robert Swan)所屬的2041國際組織(註)進行國際南極考察隊員徵選,入選的隊員將至南極大陸考察其生態系統,張良伊在全球多名青年激烈徵選下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唯一獲選參與國際南極考察隊的青年代表。, C, x; z1 r# J2 i4 s1 ?& [& @8 M
) e" l) ]$ g2 |0 E' o5 ]  V3 y. h( b
  大學時期的張良伊曾到瑞典擔任交換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環境議題是在COP15哥本哈根大會,因感受南太平洋島國受到氣溫上升影響可能導致國家滅亡的震撼,他體悟到他已無法蒙蔽雙眼不去看清這個世界……。2012年,24歲的張良伊參與墨西哥坎昆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會議,由他代表其他25國青年發言,會議前夕,他還特別與來自新加坡、日本、中國、菲律賓等國的代表,擬出一份亞洲青年提案,他說:「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的意見,這會是一份代表亞洲青年聲音的提案,別再讓歐美告訴我們要做甚麼了!」從墨西哥歸國後,張良伊與台灣其他青年團體籌組「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希望串起台灣青年的力量,繼續為環境與氣候議題發聲。: w1 a+ P9 S& R
3 f2 `1 _- `1 o; B9 V% l+ m
  出發至南極考察前,張良伊早已透過多場活動,吸引青年對於環境的重視。「夢想出極」巡迴說明會,成功招募志同道合的「小企鵝」團隊;透過「一起出極」填寫夢想單活動,號召青年逐夢;舉辦「鼎力出極」募集照片,發揮網路串連力量等,活動相當受到青年關注與支持。3月底,自南極大陸考察歸國後,張良伊已開始將考察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參訪再生能源示範教育基地的感想,以及全球暖化後,造成南極海冰融化的生態與景觀記錄下來,建立南極學習資料庫。張良伊強調:「希望年輕世代為環境發聲,做出實際保護行動。」透過舉辦環境教育巡迴互動工作坊、文字出版、影像展覽、紀錄片形式,進行環境教育,更藉此計畫分享青年在實踐夢想中的力量不容小覷,鼓勵青年勇於做夢並努力實踐。  J; G+ G! l3 S/ t
& a! g# B) Y5 V2 p! }3 W
夢想計畫:
* D+ G6 d  f' B* T  張良伊在實地探訪南極後,記錄其所見所聞。回台後將透過環境教育巡迴互動工作坊、文字出版、影像展覽、紀錄片等形式引起台灣青年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對環境保護做出承諾、並採取實際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3 B6 ?* w, o% y) D
: \! J0 {* }' l- e/ F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e- m3 R+ W: n' `8 q8 ]0 C3 r
  「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資助的新台幣70萬元圓夢起步金,張良伊將部分用以支付國際南極考察隊旅費,其他經費則運用於返台後環境教育宣傳活動。張良伊返台後即展開為期至年底的環境教育巡迴工作坊,透過演講分享其與國際南極考察隊所獲的資訊、以「互動」方式鼓勵聽眾關心氣候議題,引領聽眾做出承諾、產生具體的行動保護環境。今年下半年度,他計畫出版南極考察的心得與過程,鼓勵青年勇於追夢;並舉辦攝影展覽,將帶回的南極生態影像、照片真實呈現,引發民眾對環境保育的關注。+ v5 \" W3 R, b  D

; q+ o8 F0 Q) J. K3 ^% ^4 M9 Y# l7 m& w註: 2041國際組織為羅伯特斯旺(Robert Swan)創設,致力因氣候變遷導致巨變的南極。
12#
發表於 2013-5-24 11:28:24 | 顯示全部樓層
莊智超 – IOH: Innovation Open House計畫發起人、MIT Media Lab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 研究員6 d( v; ?* A  G
Innovation Open House (IOH): Democrat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
7 r5 R6 k& I. o( t) e海外經驗的線上影音圖書館
$ ]: d" H  k, O* b" _' |; P7 L~讓在台灣沒有資源或人脈了解在海外求學與工作經驗的人,可以透過IOH去了解世界,讓他們敢於作夢,不被環境所受限~
% r% x) X7 H2 I0 R0 B* N3 x- x9 B- o0 P2 L7 O9 C
對於資訊不足或缺乏人脈連結的青年學子,莊智超要提供一個開放的個人經驗分享網路平台,讓不同領域的海內外講者透過平台,分享個人求學、工作與生活方面的經驗。讓青年學子藉由工作經驗分享講座,得知夢想的輪廓;藉由求學經驗分享講座,了解達成夢想的途徑。讓教育不是為了學歷而唸書,而是為了圓夢而讀。也希望藉由IOH,替台灣學子開一扇世界的窗,並替他們尋找海外戰場,提供一個反轉社會階級的免費資源。
2 c" e9 D' Y6 E7 k% e0 J
) c; S4 M5 Q/ Q8 m8 P從在台灣就讀建築系開始,莊智超就對大規模、大尺度的系統設計很感興趣,大學期間完成以台灣為設計基地、重新以產業類別劃分台灣新行政區等空間原型設計。大學畢業役畢後,負笈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求學。在取得建築學院的建築與都市設計學位與媒體實驗室的媒體藝術科學的學位後,一直以來就擅長觀察都市現象的莊智超,繼續留在媒體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從事新型態都市智慧交通系統的車輛共享系統研究,為德國、西班牙、瑞典等國的大都市,提出規劃報告。
5 x! g4 U# f) d: |" j3 u
0 N% \; Z( h' O! ^1 }  ~7 Q於MIT Media Lab擔任研究員期間,莊智超一直有創業的想法,他計畫創立一個美國大學生的經驗交流平台,讓美國學生在申請大學與研究所時,有一個獲取經驗的窗口。在2012年9月返台休假前夕,他與新進學弟閒聊時,發現2012年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建築學院的台灣學生人數較前幾屆大幅減少,他開始思考是否有解決方案,可以改善這個現象。於是,莊智超計畫在台灣設立一個海外經驗交流平台的想法,讓在海外讀書、就業的台灣人,可以將個人經驗分享於此平台,將他們的海外經驗公開化,提供給在台灣的民眾參考,給想要出國學習、跨入世界舞台的台灣人,一個新的契機。
8 @, s, ~9 @9 q- h: a5 @4 |# G& ~6 v$ L+ Y6 w+ m( b
2012年10月,莊智超與數十名志工,開始執行IOH計畫並建構網站。在眾人的協助下,他已建立起團隊的組織架構與規則,同時進行IOH網站的試運轉測試,邀請了9個不同領域的14位海外講者開始錄製線上講座、提出學習經驗分享,並設立短、中、長程目標,逐漸充實網站內容與規模,讓網站上有更多海內外讀書、就業的人,將第一手的經驗分享給在台灣的學子;也提供國內教授與教學單位有機會了解國外相同課程教授的方式並從中獲取課程規劃靈感;也讓國內家長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教學系統與資源用於小孩未來學習方向規劃。
5 u  t* S/ c. l2 P6 u: G
9 @, m! U' p7 [夢想計畫:8 u% s1 N* S3 P
Innovation Open House主旨是要Democratizing Personal Experience,意同於將個人經驗大眾公開化,將IOH作為個人經驗線上影音圖書館,收藏所有人的經驗,以海內外就學、工作的人來作為耳目,提供台灣年輕人一個看世界的窗口、培養國際觀的管道。未來,他並將IOH網站轉化為一個常設的組織,擁有自己的商業模式可以永續經營,將經驗分享創造最大價值化,幫助全台灣的人民。
1 @: i3 D) n1 [1 |: _3 z1 g! Q/ y! q' Q" _1 D) M* J: l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4 O  Z: |+ Z! h3 }2 Q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新台幣8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莊智超計畫於今年春季將IOH: Innovation Open House正式上線,並於8月前上傳50至100位海外學生與海外工作經驗的影音分享;8月舉辦Innovation Open Workshop(IOW)工作坊,讓台灣年輕人可以直接面對海外講者,吸收海外第一手新知。
13#
發表於 2013-5-24 11:2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陳文靜–社團法人慈惠善導書院文化教育研究協會 理事長
7 ^7 w+ E% o& ]8 B為生命點一盞燈 ─ 培育弱勢不再弱勢計畫
  l# w" M: K) i: i! U~我甚麼都可以放棄,就是無法放棄這群孩子們……。~
3 v( [" F; _7 ]
9 V' f; n# m; j* G邀請孩子與社區專業人士一同打造一座溫室,教孩子體驗大地的慈悲及敬天的可貴,並讓孩子了解與環境的共生,對於萬物的護生及養生得重要性,陳文靜希望讓有機農業成為社區源頭活水,創造青年回鄉的種子契機。
( {0 _# C9 H& A* k. k/ O: E9 d5 U" C0 g; _" @! w2 N
  陳文靜身為一個單親媽媽,二十幾歲便開始獨力養育二個孩子,龐大的經濟壓力及隔代教養問題,使得家庭陷入很大的危機。當年,兒子因年少叛逆而入獄,多次探訪下來,陳文靜的孩子在手上寫了許多電話,是同牢房的孩子請她致電家人來探望,她一一打電話,卻沒得到家長正面的回應,甚至有些開口便飆罵髒話……,讓她深刻體會弱勢的少年對親情的渴望及被遺棄的挫折,種下陳文靜投入弱勢教育工作的遠因。
8 Z( g9 G7 l- T3 S
/ s2 x/ w8 O- U) G  2009年八八風災,陳文靜協助慈濟、法鼓山等慈善單位深入救援,發現當地單親、隔代教養、弱勢孩子占五成以上,年輕時候自身的經驗加上當時的體會,讓她感受弱勢孩子被放棄的孤苦,「那時我『乞丐發大願』,發誓有能力一定要照顧這些孩子。」隔年,陳文靜受邀擔任高雄縣高樹鄉元氣館(為屏東縣政府委託管理之多元文化產業交流中心)館長,觀察到社區裡有一些少年和兒童,因為家庭功能不佳,流連網咖、電玩場所,她不捨這群弱勢孩子們無處可去,開始在元氣館開辦課輔班,與社區裡許多的單親媽媽一同照顧他們。
- o3 G" J0 G) r) }) x" @' l
$ g- l: G5 `2 Y  元氣館目前照顧56個孩子,除了品格教育與課業上的輔導,陳文靜也要求每一個孩子都得學習家事烹飪、以及田間各式各樣的基礎農事。針對弱勢學童進行課業輔導、品德教育、補救教學及家事與農事課程,讓孩子知道他們有能力一起來分擔家長的生計壓力,積極培養孩子「自力自強、自助助人」之能力。然而,農作其實是一個「老天看養」的行業,氣候、天災與蟲害其實很容易影響收成,使得元氣館的經濟收入無法穩定。於是她計畫蓋一座溫室,由社區裡有經驗的老師傅和工班,教導孩子們一起建造,讓孩子們在體驗實作的過程中,體會身體勞動的可貴與付出的美好。
- K. Q1 p! z. X2 Z' @  h: u9 s- L' v* D' {
夢想計畫:7 l. a8 S: N9 d7 }; B: J5 k
  邀請社區有經驗師傅與工班打造一座有機溫室,並邀請元氣館孩子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向心力;完成之後,陳文靜希望可以藉由有機農業,產生社區中心的源頭活水,創造可以謀生的產業,進而讓青年願意回鄉,在自己的土地上就學、就養、就業,有尊嚴地生活下去。- K3 V6 k  M+ G5 ~* G5 ?
; m( p1 \" P' T8 C+ s6 f6 X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9 Y" V2 {% z' ~5 \! J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13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陳文靜計畫用一年的時間為有機農田打造一座溫室,並以影像、文字記錄,保存與社區居民共同奮鬥的歷史印記;農作收成穩定後,陳文靜除了希望他們的成功案例能影響社區的其他農民投入有機農業,達到土地永續的目的;也希望農村青年回流,在自己的故鄉深耕。
14#
發表於 2013-5-24 11:2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建泰 – 公益委員會千甲聚落CSA計畫執行人
6 D3 K- [& e4 V' L0 k& ~糧食網絡~千甲里到千甲地
, @$ b* k# F* ]* O& Q9 X% ^~千個生態CSA農場,盤據在城鄉交界,像一串珍珠項鍊,掛在都會的頸子上~
! F( x$ P* o8 D! x' M
6 m% F4 W- c- p) w( N0 G在新竹市近郊建立社區協力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註一),讓都市原住民擁有新農民角色,運用農業生態學、社區協力與適切科技為城市居民帶來健康、對環境無害的糧食,未來則希望將計畫擴散到各個城鄉交界處。, C8 ^  ]8 M5 O# S

# m) w: Q7 F% n  2008年,全球引發糧食危機,陳建泰開始驚覺全球糧食分配不均而台灣農村卻正迅速的失去功能……。在台灣糧食網絡未來可能將不堪一擊的情況下,陳建泰開始參與農業與農村相關的活動與議題研究,並於2010年投入工研院執行「糧食網絡 – 多元知識入鄉計畫」研究計畫,推動社區協力農業,培植在地有機小農,打造一條讓資金、人力與知識進入農村的道路。
/ M. [  P. {2 h0 t' u. K% o% t( B- Y' N2 I
  儘管後來研究計畫因故而中止,但他仍不放棄地繼續思考可以為台灣脆弱的糧食網絡做改變的機會。透過先前因研究社區協力農業於竹東設立的彩虹農場,陳建泰發現一個兩分地的農田可以餵養周邊社區裡的16個家庭,每戶家庭提供一千元,就能換取無毒蔬果;也因地點的鄰近省去運送成本與時間,讓每戶家庭可以享用新鮮又便宜的農產品;耕種者則可從收取每戶家庭的費用與養雞等副業,賺取穩定的收入。因此,陳建泰希望將這項發現化為實際行動,推廣到新竹的社區,他希望策動移居都市的原住民回頭務農,讓他們擁有除臨時工外的選擇。藉由都市原住民所熟悉的耕作經驗,在新竹市的周圍,打造屬於他們的小型農場,並為此農場設立工作站,透過農業生態學、社區協力農業與適切科技的結合,教導都市原住民建立對環境友善的糧食產區,將生產的健康糧食供給臨近都市人口,達到經濟、環境與文化技藝的永續傳承。
' E1 @! t0 t" Z: |3 k7 k4 c, h4 N
( X$ ^) w/ g) @$ g$ G  21世紀的開端,因為金融危機、氣候變遷、糧食短缺、水資源拉緊報、油價物價高漲等問題引發社會關注,其中陳建泰感受與人類生存第一線相關的就是刻不容緩的糧食危機。推動弱勢都市原住民朋友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小型社區協力農場,讓都市原住民不只是得到釣竿、擁有本事而已,更是擁有一個可以釣魚、發揮自我價值的地方,是陳建泰目前最專心致力的事。# [1 ?1 ?) J) w  ]% D

$ B9 y* w" H1 S4 s夢想計畫:  q' K5 _0 c, c& o0 j; C
  打造在城鄉交界的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成立工作小組運用完整知識、結合都市社區,協同都市原住民種植可以供給都市的健康糧食,並讓都市原住民可以擁有美麗、對環境友善的農場,更與都市居民建立溫暖友誼的城市新印象。: n. Q7 C: F$ l% V/ t% [8 S

0 K. r7 @4 W- F% t: A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j* P# j8 B3 u0 y8 w$ a$ @9 v/ c; }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6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陳建泰將展開為期一年於新竹市千甲里的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試營運,供給工研院支持小型農場的31位會員,讓農場所生產的糧食可以適得其所,並能提供耕種者穩定的收入。同時於今年1月建立台灣生態農業網站,持續匯集社區協力農業相關資訊與生態農業技術,作為未來複製小型農場參考與執行用。千甲里的小型農場目標於2014年可以達成損益平衡,而陳建泰將持續將千甲里經驗複製至下一個都市原住民主持的社區協力農業農場。
* f4 [- ?. E- `; w9 A* ^
5 A/ q7 t# g- z. Y註一:社區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以小型社區居住家庭培植在地有機耕種者,建立耕種者與消費者間的協議與承諾,消費者以資金承諾耕種者,而耕種者則以健康的農作回饋消費者。
15#
發表於 2013-5-24 11:3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陳蔚綺–台灣身心障礙者音樂關懷協會理事長、國立台中特殊教育學校輔導室主任/ [5 o% I0 V6 P6 T5 U6 x8 ?" ~
身障鋼琴家越障展翅,國際大賽奏出生命樂章!
( h' T4 H. z6 e1 F9 O~慢飛天使們儘管身體有殘缺,但燦爛的笑容與光采,就是無價的且真誠回饋~
- x9 m0 Q  [: F: c. W! D3 G/ J0 A" O3 a$ }$ [; Q
於身心障礙特殊學校任教十多年的陳蔚綺,期望今年能藉由帶領身心障礙學生們參與第三屆國際障礙者鋼琴大賽(The 3rd International Piano Festival by  Disabilities in Wien, Astria 2013),讓這些孩子拓展國際觀,學習音樂更無礙!  @. T. \5 X2 g; C. n7 N
  任教於台中特教學校的陳蔚綺,原本只是普通的國中音樂老師,一開始的教學生涯,滿懷對教學的熱情卻遇上音樂課卻不願開口唱歌的學生,感覺好像獨自一人在音樂課自彈自唱挫折感油然而生。民國83年,彰化啟智學校成立,急需音樂與特教老師,陳蔚綺於是轉換了跑道……。接觸身障生後,孩子們的天真無邪和真誠地回饋,都讓陳蔚綺非常感動,他們儘管身體不便、儘管五音不全,每一位孩子在課堂上卻都賣力高歌。於是,她進入彰化師範大學深造特殊教育,希望具備更多的專業教導這群孩子。6 m) |& c0 ]! E( Q
  陳蔚綺任教於身心障礙特殊學校時,會利用課後指導幾位視障生彈鋼琴或拉小提琴,無意間發現其實許多身心障礙孩子非常喜愛音樂。自閉症的孩子平日與他人無互動,是因為表達能力差而有情緒上的困擾,但彈奏樂器時確能穩定情緒,彈琴時,孩子露出愉快的笑容,也願意和她分享心中的小秘密;腦性麻痺的學生,藉著演奏樂器,不但可以訓練手眼腦協調,也一併進行復健;而視障全盲的孩子藉著他們的聽覺強項聽音樂記譜,可以彈奏出非常美好的旋律。
9 P& @$ T! S1 i: I  陳蔚綺有感觸地說:「這些身心障礙學生都花非常多的心力在學習苦練樂器上,一般人要花10次學會的曲調,他們可能要花上100次,甚至200次才能學會,精神令人感佩!」陳老師指導的學生共有七名獲得總統教育獎,本身也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獎,但這些光環並沒有令她滿足,今年她將帶領學生們前往維也納參加比賽,鼓勵他們持續超越自己身體的障礙,用心彈出每一個音符!: n0 j2 d( |/ ~. o# f5 f) K7 ~5 e: A
" b9 x$ V) \* t7 N
夢想計畫:
) t/ ]4 p; B; @陳蔚綺期望藉由帶領學生們參加國際比賽讓這群身障鋼琴家的努力與才華能被看見,有機會拓展國際觀,認識來自世界各國的身障音樂家,互相切磋琢磨。再者,陳蔚綺也期望能和其他國家的身障鋼琴指導老師討論與分享教學方式,以期能以更適合身障生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讓身障生學習音樂更無障礙!3 u3 \. H3 f; r) U; ~1 Q8 [
- O6 N/ p6 z$ V& S6 z0 l, M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 {# A5 W& V) J1 w1 Y. |$ }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新台幣4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陳蔚綺將針對學生們展開一連串集訓,期望順利地在5月通過初賽進入複賽者,並於11月11日帶領學生前往參加在維也納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障礙者鋼琴大賽(The 3rd International Piano Festival by  Disabilities in Wien, Austria 2013),預計11月18日返國。
16#
發表於 2013-5-24 11:30:49 | 顯示全部樓層
舒米恩•魯碧 – 詞曲暨音樂創作人、歌手
( K9 h/ V: ]) b; x6 z  U6 d阿米斯音樂節
* {7 ^, U: z8 W; t0 H; |~做自己部落的主人,我不要都蘭部落成為第二個墾丁~
* x0 V6 o2 g: j7 \. t2 j& N# ]& ]1 Y; |
引導部落青年經營自己的部落,凝聚都蘭部落族人共識,透過舉辦社區式的中小型音樂節活動,將都蘭部落完整的自然景觀、人文風俗與阿美族母語音樂得以傳承並創造傳統文化的新價值。
5 e, D, K; H" d0 x& a: W1 T; @0 i0 J  q
  出身台東都蘭部落的阿美族青年歌手舒米恩•魯碧,多年來受邀出席國內外多場大型音樂節活動,從中觀察到一場音樂節所需籌備的資源以及創造出來的經濟效應,但也體悟到一些台灣最具知名度的音樂活動雖然吸引眾多樂迷、遊客參與,卻與當地的人文脫節,讓居民流失了許多宣揚在地文化的機會,也剝奪了他們做自己家鄉主人的權力,過程中,自然景觀也一點一滴地被破壞殆盡。
$ r% ]; E8 v* e* Z5 ]
3 j6 F4 {* U. x& n6 Y7 ]& w' C" C4 G6 l  在幾次參與國外的音樂活動中,舒米恩•魯碧發現國外的音樂活動不但保留當地音樂的表演,更進一步結合當地的美食、文化,從人文風俗到自然景觀充分地呈現給參與的民眾與國外表演者,為當地文化推廣創造龐大的效益。舒米恩•魯碧遂而興起結合在地文化、引領部落的族人共同打造一個具有阿美族文化慶典氛圍,同時能讓旅客認識原住民文化特色的「阿米斯音樂節」活動。由「阿米斯音樂節」創造出的經濟效益將回饋部落,讓部落族人能一起投入經營「阿米斯音樂節」,族人可以是音樂節的表演者,也可以是經營民宿、餐廳、生態導覽的商家,為自己和部落創造收入,讓自己成為部落的主人、決定部落的發展,並從中認識自己的生長環境,進而了解該如何保護生長的家園、維護自然景觀,永續經營具有特色且無可取代的部落文化。) \) ~$ n' W# e$ {2 j) ^# j/ L
  3 s/ |; u. {: ]; M: W! F
  舒米恩•魯碧從2008年開始以舒米恩工作室為基礎,舉辦義演演唱會「海邊的孩子」,將演唱會收入捐作為部落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基金,帶領部落青少年到國外演出、累積經驗、傳承文化技能與學習演唱會企劃與執行的能力。在與部落青少年的互動過程中,接觸他們的家長與部落中的耆老,經由學習部落長輩的豐富文化經驗及傳統歌曲的演唱能力。舒米恩•魯碧已勾勒出「阿米斯音樂節」的雛形,他期待「阿米斯音樂節」將創造出傳統文化新價值,讓都蘭的當地人做自己部落的主人!
% Q0 r# E% i# z; u' d' w
5 c/ |4 S+ z, Y夢想計畫:
+ k" R  y3 h' b. K" n  y5 ~2 ~: q  舉辦「阿米斯音樂節」,以阿美族母語音樂表演形式營造一個具有異國文化風格、社區式的中小型音樂節表演活動,讓阿美族族語與傳統歌謠、文化精神得以傳承、保留當地文化特色,並在音樂節期間透過部落的異業結盟創造經濟價值,讓都蘭部落的當地人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 Q. A. Y- j+ ?1 D; @; f% L5 [6 X' y" N8 ?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 G7 n+ y. s& p' l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6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舒米恩•魯碧計畫在今年12月舉辦第一屆「阿米斯音樂節」,在音樂節前的籌備期,培訓部落青年接受表演及部落文化的教育、與都蘭部落居民討論當地產業進行異業結盟的可能性。並於5月展開「阿米斯音樂節」的宣傳活動。舉辦「阿米斯音樂節」過程的同時,也會為活動作記錄彙整,提供下屆音樂節與部落青年文化教育及產業平台作延續。
17#
發表於 2013-5-24 11:3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黃明正 – Mr. Candle倒立先生、當機劇場藝術總監: ?! a* B1 ^2 @& Y
~走在夢想的路上比走在現實的路上辛苦一千倍,但是是快樂一萬倍,因為你的心是自由的~; E  ^/ ^# [" }

) ?- T) {: R3 o+ c$ \從小就有著強烈表演慾望與可以輕易倒立天賦的黃明正,希望透過兩階段「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將自己經營天賦、實現夢想、保護土地與雜耍藝術透過攝影、紀錄片、演講與展覽等形式,分享給全世界,鼓勵更多人勇於追逐夢想並體會實踐夢想的快樂。# F0 r' t9 b& O# e6 S  W

/ }5 P* m, S! y% {  G5 o. U9 Z  黃明正,從小在爸媽眼中就是個獨特、有想法、有夢想的孩子,一旦設立目標,就會用盡全力去完成,從來不讓父母擔心。曾經,14歲的黃明正夢想學好英文,他將零用錢一點一點存起來,支付英文家教的費用。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夢想,但卻是黃明正從小到大努力實踐夢想最好的印證。
. i6 i  B0 s! e  i$ v1 A3 a1 v% N& m5 g) O4 J
  從小就好表現、喜歡倒立的黃明正,9歲時聽起父母討論到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在教翻筋斗,對雜技表演有濃厚興趣的他立刻跟父母表達想就讀的意願。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黃明正靠著想學習雜技的信念,順利地進入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就讀,並接受完整八年的雜技訓練。就讀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期間,黃明正發現他從小就擅長的倒立,竟是少數人擁有但自己卻能駕輕就熟的一種天賦,他思考著如何將這種天賦轉化成一種表演方式,這一個動念,為他倒立環球的夢想計畫埋下了種子……。畢業後,黃明正曾在要「賺大錢」的思維裡迷失,但卻始終無法掩飾身體發出渴望表演的聲音,即便職場上主管也曾不看好「你以前表演的東西是窮人家才去學的……」,黃明正仍決定順從自己的意願,把自己最喜歡的倒立,透過拍照、表演雜技與旅遊結合,逐步建構出夢想的藍圖,「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遂而發想。) @( M: |; Z! F

) d: R* r# m0 V; P  黃明正計畫將用30年,分為兩階段「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完成夢想。在第一個階段中,黃明正將以他最熟悉也最原始的街頭賣藝方式,到全世界244個政治實體進行倒立自拍,同時在各地舉辦講座,分享夢想實踐過程,拜訪各地雜技藝術家及蒐集世界各地雜技文化技藝資訊。一路上,黃明正也會將這一連串的活動進行拍攝,剪輯成紀錄片。第二階段中,他將用15年的時間,舉辦倒立攝影作品展覽,也將透過演講、展演與紀錄片放映等方式,向世界介紹雜技、述說雜技文化以及分享倒立拍攝過程中,在每塊土地上所遇的美好的人事物故事,並建立起台灣表演藝術圈對雜技藝術的友善環境。
& L( U4 m4 i& f. O( q; D1 z* s4 g; m+ d
夢想計畫:
/ n# [6 O9 y" A2 ]) [! L* W  「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預計從台灣開始,以20個月的時間完成環台計畫,將在台灣各縣市駐地表演一個月,進行倒立攝影、紀錄片拍攝,將台灣的多元面貌用實體影像留存;同時透過雜技表演、各地演講,分享更多經營天賦、實現夢想、保護土地與宣揚雜耍藝術的理念。! b- L+ d& H. m, ?, H
3 A2 ]: t8 ]1 t* k) N9 [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8 g" A' U$ i6 Z8 T0 T# F, a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8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黃明正將繼續發揮他對雜耍的熱情,結合自己擅長的倒立攝影,於今年10月完成他「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之3年環台行程,其中包含全台百岳、農作影像、建築、傳統文化藝術之拍攝紀錄,同時進行約50場的分享講座。拍攝紀錄完成後,於今年11月開始籌備第二本書、環台攝影紀錄展覽與紀錄片後製,預定明年2月揭開「倒立先生環球計畫15年」之3年環台行程新書、展覽與紀錄片發表。
18#
發表於 2013-5-24 11:32:12 | 顯示全部樓層
楊淨淑 – 安麗直銷商
2 o  i8 h3 I  V1 u" V! ?堅持重現老祖先的綠建築˙挑戰為地球降一度 C
+ y* o" G- ]  x! B~一個女兒將父親夢想放大的計畫,直到蓋上屋頂完工的那一刻…~
) p$ y9 Z5 y. X* \
" x1 v: c% N2 g) f4 s( V8 ~# z人類不斷地向大自然奪取資源,卻沒有讓大自然喘息的空間。楊淨淑與父親要建一棟無鋼筋、無水泥、無鉚釘、無油漆,全部用人造林木材質,可以居住一百年的傳統日式大木構榫接建築。重現唐朝祖先的智慧,一棟囊括了環保節能減碳、技術傳承、推廣永續的綠建築。
# p6 _. a- C$ W; F  P. p+ R6 E2 \6 L7 s
  楊淨淑的父親楊三二從小就做過許多粗工與重工業,他認為長期重工業的發展,導致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環境汙染,不僅破壞自然生態與環境,也使得地球沒有喘息的空間。父親開始思考,什麼是人類最適合居住的空間?可以讓地球降低負擔,並且減少排碳,結論是只有木造房屋,才能維持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於是建構一棟永續生態建築給家人居住,便成為了父親人生最大的夢想,爾後將藉由全家人分工合作推廣與傳承。
5 i6 x4 J+ G8 d* F6 m
: x! D( C( ~( p6 m  偶然的機會下,父親拿到一本「木造住宅」的書籍,「日本木屋多延用唐朝建築技術,木榫構造和明清時期有差異,但唐代木榫結構較繁複、堅固」。於是,非建築科系出身,也沒有學過任何與建築相關的技術,父親在年過半百之際,開始潛心鑽研日本阪神大地震後的木屋營建規範,甚至到大學旁聽,十年如一日,不分晝夜,為的就是建造一棟無鋼筋、無水泥、無鉚釘、無油漆,全部都是用木頭打造,傳統日式大木構榫接而且可以留傳百年的木屋,為永續地球而盡一份心力。1 j3 N, m3 f+ Z
5 k; N7 c( |; Q6 A* k
  楊淨淑看著父親一個人全年無休,為了他的承諾與責任堅持著,身為他的孩子,楊淨淑更夢想著有天能將父親的精神與智慧延續與傳承……。獲得資助之後,父親長久努力於永續建築的理念不僅得以延續,她說:「在父親身上所看見的美好精神,永續、堅持、勞動、不計較、實踐承諾、用誤差不超過1mm的態度,和大自然和諧共處不浪費的智慧,將得以傳承。」
! g' ]6 v  w$ ^( i7 u: r& G0 _2 B+ d. I- {% r
夢想計畫:
+ f$ ?) U2 y# A; r  造屋地點確定,製圖、木料採購、木料榫接以及專業鑿榫設備皆已準備完成。楊淨淑接下來將開始協助父親進行造屋,並以換工及伴工的模式,在一冊木屋的建構過程中,也將工法技術進行傳承。未來,她也希望將相關手繪文件,影像、錄像等建立資料庫,進行「一冊工時文件紀錄」,成立交流平台,做為教學資源;未來也希望舉辦攝影展,募集不同時期的台灣木造老屋,呈現一段特有的台灣故事。
3 Y5 D1 Y7 ?: r/ Q6 {, O% F% M$ u% t( ?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 T  H: ~7 Q0 Q$ v2 }6 P) M4 m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 新台幣7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一冊木屋將進行開工,為期三年,預計2016年完成。造屋期間也會進行文件與影像彙整,作為後續教學資源;木造老屋攝影展也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讓綠建築從社會底層串聯,真正達到減碳標準。
19#
發表於 2013-5-24 11:33:05 | 顯示全部樓層
廖聖福 – 財團法人台東縣私立牧心智能發展中心 董事. }: R: |+ n  o% t4 n
無用之用。薪火相傳 -「漂流木不流浪」計畫
& C( `( w- T  l  s! }7 v0 R- u~讓漂流木不流浪,讓漂流木回到台灣每個家庭的角落,傳承環境保護意識,讓台灣不再有土地悲歌~
6 z: A! @9 a: X% Y) z0 Z
1 [% W- t; @2 v- O7 v65歲精彩人生才開始的廖聖福,希望推動「漂流木不流浪」計畫,透過技藝傳承、產業創新及公益推動的行動,將漂流木再造,輔導年輕人返鄉,於偏鄉打造擁有當地特色的產業。. E, x% J' |5 M* Y# C8 k

) u# A3 j* I- }. F; Z1 H: B  總是在自家後院發現廖聖福敲敲打打的身影,努力地讓手中每片漂流廢棄的木頭,成了超完美流線型、帶有原始林木溫潤質感的手工漂流木椅。曾擔任台東縣野鳥學會創會理事長的廖聖福,因著迷於鳥類生態,愛屋及烏地進而重視山林的保育,長時間在山林間田野調查,也讓廖聖福因緣際會發現原住民手工木榫的智慧。颱風過後,河床上堆積著將被焚毀的漂流木,廖聖福以無用之用的氣度,開始以手工方式發揮榫眼的趣味,結合傳統無釘的榫接技藝,展開鳥人到木頭人的樂活人生。
) b( A+ ~4 k0 }: U) y& ]" {: `, }* X' i; m
  十多年來在木榫技術上的鑽研,讓廖聖福成為榫接技藝的專家。2003年開始,受到台東新興國小鄭漢文校長的邀請,他開始在校內的「原愛木工坊」傳授當地部落居民傳統無釘榫接技藝,讓失業的居民有工作,並改善其經濟環境,成功打造社區特色產業。八八風災過後,從台東大武山沖刷出滿山遍野的漂流木,廖聖福不捨政府以垃圾清除的方式銷毀這些木材,於是他複製「原愛木工坊」成功案例,成立「向陽薪傳木工坊」,指導受災區多良部落傳統木榫技藝的知識,開創漂流木創新加值社區,協助部落自立。/ x8 ?, L1 I. i& C/ K/ y; x
  ]) y6 ?- a3 F3 Y
  台灣這幾年面臨經濟困境,讓許多年輕人回到自己的家鄉,重新思考立足之道。廖聖福清楚知道,唯有給年輕人立足的機會,才能吸引他們回流家鄉。成功打造「原愛木工坊」與「向陽薪傳木工坊」的他,將繼續結合技藝傳承、產業創新及公益推動的行動,在新北市金山、新竹縣竹北、與台東縣長濱進行偏鄉再造,並輔導年輕人返鄉,建立屬於社區的特色產業。& i0 U5 A  Q6 S- f) w+ j. p

: V7 O: x6 S( K, l$ X, _夢想計畫:; O, Y  w: S8 m. f/ c
  透過「漂流木不流浪」計畫,編寫木工坊的培力計畫教材,初期並希望以新北市金山、新竹縣竹北、與台東縣長濱為輔導對象,遴選工坊學員展開技藝培訓、媒合地區與企業夥伴進行作品選購,並建立平台行銷包裝作品,同時展開漂流木作品義賣活動,推廣公益與教育宣導,幫助更多的社區與偏鄉,輔導年輕人返鄉。
& ^  v3 z* O) `7 ?: L# ~( E) H9 t* Z, z  \) ~( l2 H& z) d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7 \$ ^# M1 b: d' K, ~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7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廖聖福將召開計畫籌備小組,確認輔導對象後,於今年4月至9月展開「漂流木不流浪」教學與產銷輔導計畫,同時編寫木工坊的培力計畫教材;預計於今年10月舉辦「漂流木不流浪」義賣活動,並將完成之培力計畫教材上網分享。
20#
發表於 2013-5-24 11:33:37 | 顯示全部樓層
潘美緣 –廣播節目主持人
" {, D. E5 h( Q( W0 g天使DJ圓夢計劃7 V, n5 q3 Q* {2 a
~希望對廣播有夢的身心障礙者,能夠一展長才,開闢出一條傳媒空中大道~' t1 M6 n: N" N* n* T3 Y" a3 m

& h  Z# K- E$ \" d$ J/ ~打造屬於身心障礙者專用的無障礙錄音室,化解身障朋友跨入廣播圈的鴻溝,讓更多有心朝向廣播天空發展的身心障礙朋友,藉由「天使DJ圓夢計畫」持續發光發熱!5 s. W' X. [, T; e5 |

3 |" \( n' ?  Y  在廣播界已有十多年經歷的潘美緣,曾承接了公共電視臺、華視、臺視等各大電視臺的外製節目,因而經常接觸國內各種社福團體及身心障礙朋友,在採訪的過程中,看到許多身障朋友爲自己的人生夢想持續地努力付出,卻往往無法被平等地對待,這些事總激勵著她心中那份「想為身障優秀人才做一點事、爭取一些機會」的想法。有機會帶領著早年拍攝公視節目採訪認識的重度視障陳俊源踏入了公益廣播界,製播各類型的教育節目,在與陳俊源合作製播的節目屢次獲獎後,加深了潘美緣想要為身心障礙朋友一圓發聲的夢想!7 \2 Q7 r4 t6 U: _, Q" D) D  f8 J5 C
5 y1 I) m: |3 L/ Q  g9 l
  傳播科技日新月異,廣播透過最傳統、最純粹的「聲音」,成為身心障礙者在行動不便與資訊和經濟弱勢之下最佳的精神依靠,並為他們打開走向世界的另一扇窗。聆聽廣播的身障朋友,透過聲音來了解社會上的消息,激起一些身障朋友心懷廣播之夢,希望可以藉由廣播,分享更多故事並讓自己踏入不同以往的生活圈。民國101年,漸凍人李玟燕不放棄自己,在復興廣播電臺一圓DJ夢的故事,讓潘美緣大膽向復興廣播電臺總台長丁宗提出舉辦「天使DJ圓夢計畫」,她期許能夠藉由此計畫,讓對廣播有夢的身心障礙者,能夠有機會一展長才。幸運的是,潘美緣陸續獲得各界貴人相助,順利展開培訓各類身障及弱勢族群擔任廣播節目DJ,打造「公益專業頻道」,製播各類公益性質與社會服務的廣播節目。
% E3 i! Z0 \* `. j2 c9 \; V2 k. ^9 X& \3 h5 ^" I
2012年成功地培訓12位身障朋友成為天使DJ,潘美緣的「天使DJ圓夢計畫」漸漸地受到社會大眾與社福團體的肯定。然而,在缺少無障礙空間的電台錄製節目,耗損了身障朋友大量的體力與心力,在諸多客觀條件上的不便和限制,致使「天使DJ圓夢計畫」後續推動遇到窒礙。於是,潘美緣開始計畫打造「無障礙錄音室」,希望能化解身障朋友跨入廣播圈的鴻溝,讓更多有心朝向廣播天空發展的身心障礙朋友,持續創造和傳播社會公益及生命教育的價值!
1 y" h5 r+ O6 D) c9 x- b0 ^8 F
% J; y$ V) V9 k/ {& J夢想計畫:
! N4 g+ e  k. E& h' B藉由「廣播」開啟身障朋友一扇窗。培訓身障人才擔任DJ的工作機會,並為他們打造「無障礙錄音室」,讓他們能無阻礙地製播各類公益性質與社會服務的廣播節目,甚至承接製作有聲出版品,開闢出一條專屬身障人才的「天際線」,甚至逐漸打造出容納多元聲音的「公益專業頻道」,讓這些天使DJ有機會藉由這條傳媒空中大道服務各類身障及弱勢族群。
' {+ C, I( m! U' j' i. h- G7 v; ^$ I
得獎後未來一年計畫:% |- G' A* J; T
獲得「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50萬元圓夢起步金後,潘美緣於今年5月完成國內第一座「FLY  STUDIO無障礙互動數位錄音室」,並同步展開第二屆天使DJ的徵選與培訓。這間錄音室將是國內第一座座落於古蹟群中的行動裝置藝術,結合淡水文化園區(原英商嘉士洋行殼牌倉庫)戶外舞台與古蹟氛圍,延伸出藝文展演、公益活動等多功能用途。潘美緣也期望帶動其他公民營廣播電臺釋出更多時段,開放給社福團體以及身障弱勢族群,讓一間專業的無障礙錄音室有如一座「愛的發電廠」,效益無限而多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4 02:36 PM , Processed in 0.1505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