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50080|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HTC & Apple的差異?

  [複製鏈接]
1#
發表於 2011-4-17 04:2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開版的兄台您好/ x) m0 t0 o" x! x% E# g

# C2 i7 g3 R( h' Z& m您的想法是很有理想性的, 之所以在目前( 2011.04.17 ) 才看到報章報導似乎有點這種跡像要發生了., r" i5 K- D+ H. d" o! z- p
) y6 e0 m* r: }0 }* {
這樣的想法在過去大家不是沒有過, 在一篇十年一覺程式夢吧!  作者對 Eee PC有有類似看法.% l1 L- F% S6 A( b6 K  P
5 b) n' [( v  s! b4 n9 A: X  a1 o
問題在這個所謂的商業模式規模不小, 真的要作起來, 需要動員的資源是很多的.
3 L& z- j% R0 n4 G9 B& U9 Z
; B" X6 R) v4 p3 G5 o從 1995 Internet 普及後, 其實你會看到很多人作同樣的事, 但成功的比例恐怕是不高的, 這中間牽涉到計劃的能力, 公司品牌型像與適當人選的號召力, 跨國文化的溝通能力, 智慧財產權的運用能力, 整體國家資通基礎建設的能量,...... 消費者接受及是否有足夠使用這些服務的能力.....要很多條件配合.  這些條件不一定顯而易見.
6 q* U+ L2 l2 r4 j5 k6 v( y' c
# x$ w  w2 {0 q6 e# u5 ?# d" s再講一個例子, 民國 77, 78 年台灣股市大漲, 甚至在 1995至目前, 台灣的電子資訊類股也是有果一些榮景.; M- E! O% D- \7 O1 m! I! f
依稀記得不知是不是張進福教授還是那一位, 曾說過依台灣某些公司的財力在股市榮景時, 是可以買下美國的貝爾實驗室, 財力上已不太成問題了. 7 q* H" I% \1 e4 r) m
但接下來就很成問題, 買下來已後, 有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去管理 Bell Laboratory呢?
2 k& q) g$ |) h/ Q; O' y也就是我們有沒有一群適當的人去管理美國 Bell Laboratory 的那些人, 同樣的事, 台灣的公司對於
; j4 H1 f6 w& @+ _9 f: l( }& r  L作這樣的事  "經營策略讓他能夠藉助外在的力量,形成一股銳不可擋的勢力"  有幾成把握呢?8 t1 d( i( q5 e/ S6 n( B# J
2 b" P7 V4 T% j) v, s5 q
我想這也許是一個許多人可以期盼, 但真的動手去施行時, 有許多人會停下來考慮一下的事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5-31 03:24 PM , Processed in 0.0975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