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chip12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搶攻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 國際驗證不可少

  [複製鏈接]
1#
發表於 2010-2-5 08:09:15 | 顯示全部樓層

電信技術中心「綠色通訊實驗室」開幕暨UL授證典禮


UL亞太區能源部資深副總 Mr. Krishna Kumar(左起)、高雄市經發局局長劉馨正、UL全球工程部門暨實驗室資深副總 Scot Webster、TTC董事長簡仁德,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高雄縣縣長楊秋興、標準檢驗局副局長黃來和、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威呈共同為電信技術中心的「綠色通訊實驗室」進行開幕啟用儀式。

【高雄訊】電信技術中心(TTC)4日於高雄縣路竹鄉南科高雄園區舉行「綠色通訊實驗室-太陽光電模組驗證」開幕暨美國UL授證典禮,由TTC董事長簡仁德主持。UL亞洲區工程部副總裁Mr. Paul Ngai,並頒發授權證書予TTC副執行長劉雅蘭,並宣佈TTC「太陽光電模組實驗室」成為UL認可的測試實驗室。
2#
發表於 2010-2-5 08:09:20 | 顯示全部樓層
此次參與貴賓有立法院院長王金平、高雄縣縣長楊秋興、高雄市經發局長劉馨正、經濟部標檢局副局長黃來和、南科管理局副局長林威呈、UL全球工程部門暨實驗室資深副總Mr.Scot Webster及多位產業界代表逾百位出席,共同見證這歷史性一刻。

全球綠能發展已成趨勢,我國政府也積極推動綠能產業與研發,TTC為滿足國內和亞太地區太陽光電模組檢測驗證的需求,於南科高雄園區建置「綠色通訊實驗室」,取得全球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專家UL的認可,成為可執行太陽能模組安全測試實驗室。只要經TTC檢測合格的產品,即可取得美國UL認證標誌,進而行銷國際。TTC在地提供國際級專業檢測驗證服務,有效大幅節省廠商往返運送國外檢測所需時間與費用,並加速取得產品驗證。

TTC「綠色通訊實驗室」擁有先進完備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矽晶和薄膜太陽能模組符合國際標準規範UL 1703與IEC 61215/61646/61730的部分檢測驗證服務,並擁有國內唯一AAA級穩態太陽光模擬器(最大量測模組面積為2.2m*2.6m)。該實驗室測試項目包含「戶外曝曬試驗」、「衝擊、推擠、冰雹之試驗」、「紫外線預處理試驗」、「太陽光模擬試驗」、「灑水及剪切試驗」等。
3#
發表於 2010-3-19 08:16:09 | 顯示全部樓層
工研院與全球認証機構UL合作  引領台灣綠能產品進軍國際市場

國際知名產品安全標準制定與認證機構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與工研院於今(17)日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共同發展電動車電力系統安全測試技術與規範,並針對鋰電池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長期老化安全性測試,展開合作研究,並正式宣示台灣進入綠色能源安全的新里程碑。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指出,在聯合國發佈「綠色新政」後,已獲得許多國家的共鳴與支持,產業界也期待綠能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動能。台灣具有良好產業基礎,例如太陽光電、電動車、鋰電池等,因此希望能掌握此波新能源產業機會,透過UL國際認証協助台灣企業綠能產品進軍國際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全能表示,正當全球暖化議題持續受到關注,政府積極推動綠色新政、發展綠能產業,並因應國際發展趨勢,加速協助國內產業進行轉型與升級,提高優勢與競爭力。而工研院與UL跨國合作,將加速國內相關業者開發符合國際認證的技術與產品,搶進國際綠色能源產業的龐大市場。
4#
發表於 2010-3-19 08:16:29 | 顯示全部樓層
UL是全球產品安全標準發展與測試認證領域的公信機構,向來首重產品安全,並積極帶領全球業者建立產品安全是品牌永續經營的思維。 UL副總裁暨全球電源和工業控制設備事業部總經理Gary Savin表示,UL在1998年即針對電動車的配電系統及零組件安全,完成北美地區電動車用充電器的標準公告,並持續發展相關的檢測技術。這次與工研院合作研發電動車電力系統的安規檢測技術,期能結合工研院在台的產研優勢,協助台灣業者強化電動車產品的研發能力,發展「性能與安全合一」的產品。UL亦將移植百年來發展標準的經驗與專業,支援台灣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安全標準與認證系統,推動台灣業者參與國際電動車與電力系統的規範標準化活動。

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王漢英強調,工研院已建立電動車平台整合技術,而UL專精於建立電動車相關國際安規認證體系,互補性的合作可讓雙方共同掌握國際電動車相關安全標準之發展趨勢,早期研發對應之電動車安全設計與驗證技術,協助國內業者建立國內外安全認證之解決方案,強化國內業者電動車產品的品質,建立國際市場競爭差異化。未來五年內,將就電動車內/外充電系統、動力電池組、電動動力系統等電動車電力關鍵系統方面進行技術開發,並與UL逐步展開合作。

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彭裕民表示,材化所自2005年起即與UL合作鋰電池標準規範改革,確立電池設計、製造和評估的統一標準,確保電池驗證品質和可靠度;並使臺灣電池業者可透過台灣電池協會,直接參與UL的STP國際標準制定決策,鞏固台灣產業的國際領導地位。工研院量測中心副主任林增耀也指出,工研院與UL進行「太陽光電模組之長期老化安全性研究」合作,未來還會逐步發展太陽光電模組安全檢測技術研究,並對模組與材料提出新的安全國際測試規範,藉此掌握國際太陽光電模組相關安全標準的發展趨勢,積極引導產業發展方向。

UL 日前宣布在台設立的「前瞻能源安全檢測技術研發中心」,不僅率先投入新興科技的先導安全研究,鎖定發展電動車電力及能源相關的檢測技術,亦積極拓展包括太陽能和風力等領域的安全研究。工研院未來亦將持續開發多方面綠能技術與主動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規範,帶領台灣綠能產業邁向國際水準,創造更多藍海新商機。
5#
發表於 2010-5-3 07:44:13 | 顯示全部樓層

宏泰 太陽能模組封裝零組件取得TUV認證

【台北訊】宏泰電工(1612)歷時三年研發的太陽能模組封裝用零組件Junction Box及Connector,取得德國萊茵實驗室(TUV)認證,正式進入太陽能領域。該公司計劃中的產品還有鍍錫銅帶(PV Ribbon)及Solar Cable等,以建構完整的太陽能零組件供應鏈。

宏泰電工為國內知名的電纜製造商,跨入銅箔基板等電子材料,在銅材料應用具有40餘年經驗,佔有市場一席之地,並具有相當地位與影響力。Junction Box及Connector是由該公司通訊事業部研發生產,該部門現已改為光電事業部,未來來自太陽能的營收有機會超過目前的電信類電纜。

宏泰光電事業部副總李鴻隆表示,Junction Box及Connector主要用於晶系太陽能模組,中國現為全球生產重鎮,將優先開發兩岸市場,並將拓及於歐美日。市場認為,宏泰進入市場後,有助於國 內太陽能模組業者避免過度依賴進口產品,發揮降低成本之效;該產品已獲得台灣、德國、中國及美國各項專利。

李鴻隆表示,宏泰的產品通過認證,代表品質達到國際水準,且價格具有相當優勢。宏泰電工發言人蔡昇幟表示,Junction Box及Connector即將進入量產,第四季開始會有營收貢獻,明年則更為顯著。
6#
發表於 2010-6-3 07:34:51 | 顯示全部樓層
UL太陽光電產業佈局全球推手 掌握成本效率關鍵優勢 協助台灣業者以最快速、最低成本進入目標市場

即使面對先前的金融風暴及近期歐美的債信危機,全球太陽光電產業依舊蓬勃發展。台灣擁有發展太陽光電產業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技術優勢,但要角逐全球,相關產品還需符合如美國UL及歐洲IEC等國際標準,並以最快速、最低成本方式進入目標市場,才有勝出機會。

UL大中華區業務行銷總經理陳宗弘表示,為滿足全球太陽光電產業的發展需求,目前UL已在美國、中國蘇州、日本與德國等地設立太陽能實驗室,其中,去年才啟用的蘇州實驗室不僅可提供包括UL與IEC安全認證等一次到位的服務,更縮短一倍以上的測試時間,使相關產品能在品質與效率兼備的狀況下,快速進入市場,實驗室規模在年底前還將因應大中華區市場需求擴充一倍。

結盟TTC 提供在地化服務

為避免業者送檢產品在舟車往返的時間消耗、排隊等候測試與產品損耗等情形發生,也協助廠商及時進行產品的失效觀測,UL與電信技術中心(TTC)合作,設立太陽能模組的測試實驗室,提供台灣廠商在地化的服務;另也有太陽光電業者,透過UL的製造商實驗室認可計畫,建立自主的安規測試實驗室,讓生產的產品儘可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測試,及早取得國際安全認證,將時間成本浪費減到最低。
7#
發表於 2010-6-3 07:35:11 | 顯示全部樓層
太陽光電模組除了需符合UL1703安全標準外,其他零組件也需要符合不同的安規要求,如使用在接線盒上的UL subject 6703標準及變頻器的UL 1741標準等。此外,UL表示因太陽電池產品與一般消費性電子商品不同,其整套系統的產品生命週期至少需達20年以上,因此從產品集成、安裝、使用,一直到維護等任一環節的安全標準都相當重要。也因此UL提醒業者必須重視及預防整套相關零組件及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問題,除了太陽模組本身的安全規範、品質效能要求外,也須進一步考慮整體系統的集成、維護等。

調和IEC標準 創設UL-EU標誌

做為國際性產品安全標準制定與認證機構UL,是目前少數能同時提供美國UL與歐洲IEC安全認證測試的機構,UL也持續努力進行UL與IEC標準的調和,預計今年調和標準UL/IEC 61730-1/-2將可被推出。為協助業者同時拓展北美及歐洲市場,UL更創設在歐洲通行的UL-EU標誌,讓所有國際性檢測服務都能在UL一次做好。陳宗弘強調,UL不僅只提供安全認證等在地服務,協助台灣廠商行銷全球,更積極向外與產官學研合作,舉辦多場訓練課程,進行國際安全認證的知識傳承與交流;對新興科技,也持續投入安全先導研究,協助業者發展性能與安全兼顧的科技產品。
8#
發表於 2010-6-9 07:55:32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內唯一IECEE認證「太陽光電CBTL測試實驗室」 工研院強化產業外銷發展

■段家瑞(工研院量測中心主任)■

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的趨勢中,綠色能源儼然成為全球科技發展新潮流;由於全球掀起再生能源發電熱潮,而「太陽光電」具備節能、安全、無移動組件、維修需求低,且發電量可依需求調整等特色,太陽光電已成為世界各國全力開發與建置的能源之一。

由於太陽光電模組的設計使用壽命長達20年以上,並且在安裝後的二、三十年間,產品處於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嚴酷條件下,仍然要維持其發電品質不墜,因此世界各國對模組品質訂出一系列檢驗標準,例如在性能方面的共通檢驗標準上,矽晶太陽光電模組為IEC 61215,薄膜太陽光電模組為IEC 61646,在2007年以前,太陽光電模組要打入國際市場都要通過這些標準的驗證才能在世界各地銷售。

但是自2007年歐盟公佈IEC 61730安全驗證標準成為強制性之歐洲標準EN 61730,並被納入歐盟低電壓指令下的技術標準,此乃表示太陽光電模組已強制性規定必須通過EN 61730 才可標示CE標誌;因此當國內太陽光電模組廠商全力提升模組性能的同時,更嚴謹的安全測試已經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另一道重要門檻。

因應國際太陽光電發展,產業面臨除了產品技術突圍議題外,產品「測試驗證」為產業界一致公認最關鍵競爭點與門檻,「測試驗證」與產業發展是不可或缺之槓桿策略關係。工研院量測中心於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在國內建立第一家符合國際標準IEC 61215、IEC 61646、IEC 61730、IEC 61701 之國際級測試實驗室,目的旨在協助國內太陽光電模組廠商進行測試驗證。
9#
發表於 2010-6-9 07:55:38 | 顯示全部樓層
由於不用送至國外驗測,在國內即可進行IEC驗證及測試,將可節省1/3費用成本及驗證測試時間,讓企業面對競爭,激烈的太陽光電產業市場,搶奪先機。本實驗室不僅通過德國TUV萊因公司的Audit認可,於98年4月獲得國際組織IECEE 之IEC 61215 CBTL實驗室認證,更成為全世界23座實驗室中,唯一非會員國卻已取得認證資格的國家,並且已正式對外開放服務。

以國家品質基磐(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觀點做說明,國家品質基磐包含認證、驗證、標準、檢測與計量等五大要素缺一不可,世界各國莫不透過國際相互認可協定之手段與國際接軌,以減少國際貿易的技術障礙。工研院「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與德國TUV萊因公司技術合作,取得IEC 61215 CBTL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認證後,提供包含「機械負荷試驗」、「冰雹衝擊試驗」、「紫外線老化試驗」、「戶外曝曬試驗」等多達十八項測試服務,測試模擬自然環境的日照、濕度、溫度、水分等對太陽光電模組的影響。

譬如「機械負荷試驗」可評估風壓2400Pa(相當於17級陣風(強烈颱風標準為16級風以上)對太陽光電模組的機械結構的影響。此外,本實驗室也建置完整IEC 61646(薄膜太陽光電模組)及鹽霧IEC 61701測試平台,解決業者相關測試需求,並且今年底將完成安全標準IEC 61730測試能量建置,屆時將提供國內產業更完整的國際驗證需求。

另一方面,由於許多國家正積極佈建太陽能發電廠,對於大面積的太陽光電模組需求大增。著眼於廠商的熱切需求,工研院「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走在同業之前,專門針對超大尺寸的薄膜太陽光電模組,所建立了國際首座大尺寸薄膜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提供包括8.5代大尺寸薄膜太陽光電模組最完整大尺寸太陽光電模組測試服務,本技術團隊所建立的大尺寸薄膜太陽光電模組測試能量,除了可以解決目前全世界無產品測試服務的窘境外,更提升國內產業與該業者之國際形象與市場價值,未來即使國外測試實驗室也提供大尺寸薄膜太陽光電模組測試服務,在國內進行測試服務,亦可縮短將產品送往國外驗證所需耗費的時間,同時如果產品驗證過程有任何問題,國內服務時效,絕對比國外即時。
10#
發表於 2010-9-2 11:37:28 | 顯示全部樓層

節能產品正夯!台達電子獲全球首例UL節能認證

以公正的第三方綠色證明  強化產品能效可信度

2010 年 9 月 2 日—全球產品安全測試及認證的領導者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UL)宣布,台達電子成為全球首位成功取得UL Energy Efficiency Certification (EEC) 節能認證的廠商。UL綠葉形狀的綠色能效認證標誌<註1>將標示於台達電子電源供應器產品與產品包裝上,以客觀的第三方認證,證明產品符合美國及加拿大對能源效率的使用要求。台達電率先取得UL EEC認證,將有助於其強化產品綠色能效的可信度,並展現其有志發展綠色產品的決心。

UL EEC節能認證計劃為針對國際能源效率標準及規範所發展的綠色解決方案,為全球唯一提供後續追蹤檢驗的公正第三方節能認證。UL EEC計劃主要針對欲將產品銷往北美市場的業者,規範的產品類別包括LED照明產品、家電產品、電腦、伺服器、外接電源供應器、備用電力等,目前涵蓋的能源效率標準包括美國能源之星 (ENERGY STAR®) 、加拿大天然資源部 (Natural Resources Canada; NRCan) 及加州能源委員會 (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 CEC) 的節能規範,未來將進一步納入歐洲及亞洲相關能源要求的認證。

UL台灣總經理湯家德表示:「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趨勢與公信認證的需求,除了能源效益的EEC認證,UL也提供環境聲明檢定 (Environment Claims Validation, ECV) ,以測試鑑定業者產品上的環保聲明;還有環境永續產品認證 (Sustainable Product Certification, SPC) ,其依據環境永續的產品標準,執行稽核測試與認證,如:辦公室傢俱、電腦與螢幕等。此次UL針對台達電的需求提供合適的EEC認證方案,並在本地直接進行測試,日後UL將透過後續追蹤檢驗的機制,協助台達電確認產品的節能符合性,持續認證的可信度,鞏固使用者對環境聲明標章的信心。」
11#
發表於 2010-9-2 11:37:55 | 顯示全部樓層
在環保風潮席捲全球之際,許多製造商為了響應潮流紛紛宣稱產品符合環保標章,使得驗證的真實性成為重要議題。美國國家審計總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即於今年三月發表報告指出,原有的能源之星認證程序採用自我宣告及登錄方式,有容易遭到造假濫用之虞。市面上充斥著未經完善測試卻貼著能源之星標籤的產品,使得產品「漂綠」(Greenwashing)成為消費者的一大隱憂。也因此,近來國際主要市場相繼修訂環保法例,訂定更嚴格具體的綠色產品聲明,如加拿大天然能源部 (NRCan) 即強制要求,宣告產品符合能源規範的製造商,必須取得公正的第三方認證做為證明。透過取得UL EEC節能驗證,台達電不僅確保產品符合美加能源效率規範,亦成功強化合作夥伴與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實踐環保、節能、愛地球的企業責任,更進一步突顯EEC節能認證對強化能效標章可信度的重大意義。

在驗證品質良莠不齊的市況下,唯有通過國際公信機構如UL的節能認證,經過嚴格測試與持續的後續檢驗的產品與廠商,才能真正獲得市場信賴。未來,UL EEC認證範疇將持續擴展,協助業者因應國際上的各種環保要求,並利於客戶進行具公信力的綠色產品宣告聲明。

<註1>:

UL 綠色能效認證標誌,其圖樣設計為 UL 的環保葉片加上右側附帶 「Energy Verified」(節能檢測)文字,以方便市場及消費者辨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申請會員

x
12#
發表於 2010-10-10 08:14:45 | 顯示全部樓層

綠陽光電獲頒TUV證書

【台高雄】看好南台灣熱情陽光並選址設廠於屏東加工出口區的綠陽光電,日前(6日)在出口區管理中心舉行德國TUV頒證,由於為國內第一家通過TUV認證的CIGS太陽能薄膜廠,現場嘉賓雲集,包括管理中心副分處長陳俊熙、TUV-NORD亞洲區總裁Paul van Brenkelen、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林炫佑博士及供應鏈體系、輔導券商、銀行團等;相信,在該公司獲頒TUV證書後,台灣太陽能源產業發展將更齊全。

該公司董事長李適維表示,國內太陽能源產業方興未艾,從數年前的單/多晶矽應用到近年來的化合物薄膜CIGS技術,一直是處在高度發展的狀態,甚有在兩者之中發展的微晶矽薄膜產品也正急速竄起,然而,誰能在此波競爭中取得領先,端看其光電轉換效率、產出速度及成本結構;目前,綠陽光電成功建置國內第一條自主量產整合的化合物薄膜CIGS生產線,已著手試運轉,該產線設計最大尺寸為635mm ×1,245mm,總瓦數最高可適用單片72W的規格(轉換效率達11.5%),年產能規劃可達25MW以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4 02:44 AM , Processed in 0.1320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