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樓主: jimi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市場探討] 工業局「產業綠色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提升產業之綠色生產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4-28 14:18:0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產業綠色技術成功案例介紹與未來推動方向

有鑑於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且為落實重大環保政策對工業主管機關之要求,及因應各種國際環保趨勢,經濟部工業局於民國72年即強化對既設工廠之污染設施改善輔導,成立「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服務團」,以積極協助產業加強管末處理之污染防治工作。民國90年起,工業局為進一步配合漸趨嚴格的國內外相關規範、因應國內業界配合環保法令之輔導需求及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故而規劃辦理「環保技術輔導計畫」。民國95年起,為進一步提升計畫位階、提供整合性之環保技術,並連結國際「綠色設計」、「清潔生產」、「綠色消費」、「綠色採購」之綠色環保潮流與國際趨勢,以輔導產業界邁向永續發展,工業局爰規劃「產業綠色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旨在運用綠色技術的觀念與污染預防、製程清潔生產及環保技術等,提供產業整合性之綠色力與環保技術輔導,以提升產業之綠色生產力。

經濟部工業局現階段除積極推動產業相關綠色技術輔導,以持續協助產業界提升環境品質及綠色競爭力,?到永續經營之策略目標外,亦將於98年度產業永續發展計畫中,規劃以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強化重點產業發展與技術及資源循環再利用為科技之發展策略;並藉由扶植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環保及安全重點產業、協助產業與國際接軌、協助產業發展綠色科技等實質作為,以建構安全、健康的產業永續發展環境。

目前國內部分產業已能善用綠色技術,以減少能源與資源損耗。除高科技產業積極投入綠色設計與生產技術外,針對眾多的中小企業,已有許多產業或研究單位致力於推動相關之綠色技術,包括原物料替代、製程污染減量及高效率環保技術等;以下為本局歷年之綠色技術成功輔導案例介紹:

案例一:長效型微生物脫脂系統

彰化市的成功行公司代理能延長使用期限、降低生產成本及廢水COD之「長效型微生物脫脂系統」,以取代高COD之傳統脫脂劑。該系統主要應用在表面處理業、電鍍業及塗裝業(製程)之前處理脫脂單元。由於許多行業所使用的脫脂劑均含大量界面活性劑,清洗廢水COD常達500~1,500mg/L,造成部分工廠之排放水無法符合放流水管制標準。該公司負責人林書容先生表示,「長效型微生物脫脂系統」是一種可使脫脂液達到零排放,徹底解決廢水COD問題之微生物脫脂劑。該系統可有效使廢水COD濃度降低20~100%,節省20~100%之廢水處理成本。依據國內實廠使用之經驗,雖然初期建浴成本較傳統脫脂劑高(約每公噸3~10萬元),但因不須更槽及可有效降低廢水COD,長期使用確實可有效降低操作成本,是值得產業投資及應用的技術。

案例二:化腐朽為資源的電鍍綠色製程技術

座落在桃園縣平鎮工業區的協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從事汽機車零件、五金零件的鍍鋅工廠。該公司為了落實環保工作並符合RoHS指令要求,公司製程已改為三價鉻及無氰電鍍,並推行清潔生產技術、設備改進及維修等16項綠色技術方案。如:將脫脂槽液循環回收使用,減少脫脂劑使用量7.2噸/年;應用多段式逆流清洗法降低用水量21,024m3/年,節省廢水處理藥劑使用量190噸/年;製程中設置高濃度鍍液回收槽,節省電鍍藥劑576噸/年及廢水處理藥劑量1,900噸/年;自行研發重金屬污泥乾燥機,污泥減量達215噸/年。執行綠色技術每年需投入535萬元,而產出效益則高達1,755萬元,本益比達3.28。

該公司藉由廠內管理、執行綠色技術及管末處理等方面多管齊下,不僅達到企業永續發展之目標,更贏得全體員工之信任,堪稱為電鍍工業之最佳典範。

案例三:整廠綠色技術製程設計與應用

位於台中縣神岡鄉以生產太陽能集熱板的國光能源開發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企業。該公司自去年底積極導入綠色技術製程,並已完成整廠改善與量產。該公司張晉暐總經理表示,工廠原以銅板經過焊錫鉛組裝後再以電鍍方式進行表面處理;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各項環保法規及指令之限制,且原物料價格節節上升,因此積極導入綠色技術製程。張總經理說,過去採用傳統的焊錫鉛條不但價格高達每公斤500元,且造成環境污染,新製程則採用超音波瞬間焊接方式,完全不使用焊條,每年節省120萬元的原料費用。新製程採用低溫式表面處理製程代替以往之電鍍製程;因此在週邊設備(如整流器、加熱器)、能源、水資源、重金屬原物料及廢水之處理費用均大幅降低。張總經理統計,新製程的動力設施合計可減少218kW的電力,每年可節省42萬元的電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06公噸;單位產品的用水量從0.14m3/m2降為0.09 m3/m2,節水率達36%。且因廢水中已不含鎳、鉻等重金屬離子,廢水處理趨向單純化,每年廢水處理成本亦可減少34.5萬元。

張總經理表示,採用綠色製程技術每年可節省約200萬元的成本、降低環境污染,同時也開擴了國際市場,真是贏了裡子也贏了面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8-5-12 10: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如何減少浪費?

王文博(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兼任教授)

各類型住商大樓、辦公大樓、工廠及服務業(包含學校、醫院、飯店百貨、量販店、超商等等)用電設備設施的場所,必然就有節能空間的問題值得探討。

近年來受到能源(油價)高漲及地球暖化之雙重壓力,促使如何節能?如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受到高度重視。業主應就用電設備之電能 (電費)使用狀況先做瞭解,是否合理?是否耗能?是否有改善節省的空間? 這些問題的分析,用電(電費)資料,有無裝設電能管理監控系統?是解決節能問題的第一要務,您做了嗎?您的電能管理人員瞭解否?是否有請專業人員來探討評估分析?若沒有?應趕快著手進行是當前高電價來臨,如何節電之急務。

用電設備節能改善項目繁多,那些有改善空間?改善效益如何?各項設備都有不同的專業領域,應分別探討做節能之可行性評估,以效益來決定改善的項目。建議:可先設置「智慧型電能管理監控裝置」,建立用電的基準線(Base Line)做為節能改善前之基準值與節能改善完成後之節能效益驗證依據。智慧型電能管理需量監控裝置應依經濟部能源局頒定「節能經濟措施推動計劃」之方案執行,避免錯用造成時間浪費或失去節電目的。經濟部能源局有規劃選定的節能產品,可在95年由綠基會節能中心編訂電能管理需量控制器之Q&A手冊中,並公告於綠基會網站上可提供用電戶查閱(www.tgpf.org.tw)。

用電設備節電(電費)的項目很多,從接受電力公司送電端開始一一檢討,整個電力系統上可區分為十大項:(1)受配電設備(2)空調設備熱源設備 (熱水)(3)照明設備(4)馬達(電動機)、電梯 (5)泵浦、風扇(抽、排風機)(6)冷凍機設備、冷卻 水塔 (7)空氣壓縮機設備(8)電氣爐設備(9)乾燥設備(10)電銲設備。其中從第(1)項至第 (6)項,不論是住商大樓、辦公大樓、服務業或生產工廠都具備的一般性設備,但從第(7)項以後至第(10)項是以生產工廠為主的設備。每項之節能方法雖不同,但目的都一樣,就是減少用電量省電費;相對的就是降低用電成本同時也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每度電kWH,平均可減少0.638Kg/CO2排放量)。也是防止地球溫室效應繼續惡化之良好對策。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執行節電改善,不僅減少浪費同時也可增長設備使用壽命。

目前台灣地區有較多中小企業之公司並未落實電能管理,導致耗電能源使用率偏低,通常企業主也不知道電費是否合理? 每月按電費單繳費,也不會檢討分析及改善,不知不覺之中浪費了很多能源。

能源珍貴的世紀不容許點滴浪費,近年來經濟部能源局積極推動「加強電能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案,委託綠基會節能中心輔導在94年6月成立台灣能源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協會(TAESCO),協助ESCO會員執行業務。能源技術服務業 (Energy Service Company簡稱ESCO),基本業務模式就是以績效保證型契約的方式提供節能改善,從節能效益中所節省的電費共同分享。對企業主沒有任何的風險負擔,鼓勵企業主盡快參與節能的改善方案,尤其是中小企業公司對節能技術比較缺乏也有資金問題,不易投入節能改善,今後可由ESCO公司承包節能改善業務,設備費用融資由ESCO公司負責,改善後可從節能效益中所節省的電費共同分享,對企業主沒有風險壓力。

節能的工作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前哨,面臨高電價的挑戰,企業如何因應是項考驗,落實電能管理工作,「今天不做,明天還是要做」,但隨著時間流失,錢也隨之流失,二氧化碳CO2也增多排放,值得警惕!
3#
 樓主| 發表於 2008-7-11 13:54:15 | 顯示全部樓層
國立高應大育成中心進駐廠商節能屋科技 產品省電效果比一般市面上傳統T8節能燈具強「30%」

鑒於地球暖化危機日益嚴重,節能屋科技董事長楊明坤認為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應致力於地球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推動節電設備普遍化,以提升節能效果,減少能源浪費。而且基於擔任弱勢團體顧問多年,一向不遺餘力關懷弱勢團體,特別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共同推出回饋計畫,楊明坤呼籲企業不只要善盡照顧員工的企業責任,更貢獻一己之力,善盡社會責任!

節能屋科技、力瑪科技與高應大育成中心經理劉逸薇一同頒發一萬元社福金,做為第一批公益慈善基金捐助款,為社會上弱勢族群盡一份心力。此外,為長久延續社會公益福利,該公司更將在未來只要每售出T5/T85燈具即捐款20元至市政府社會局做為社福運用之統籌款。未來每兩個月將會請會計師依照進出貨來統計賣出多少燈具,以昭公信。

該公司最新研發推出的T5節能燈具/T85節能燈管,省電效果比一般市面上傳統T8節能燈具強「30%」,可有效協助公司行號省電「40%」。其中最新型的T85節能燈管,演色性好,不傷眼力,而且可與目前市佔率80%以上的傳統T8燈座相互配合,省去換裝燈座的麻煩,非常適合學校及工廠安裝,既不必因施工影響上課或上班,而且可提早享受「省電就是省錢」的好處,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生產效能,並為地球盡一份環保節能之心。價錢的成本部份,T5約貴一般的T8費用多50%,但卻可省下40%的電力,至於使用壽命,T5燈管10000~20000萬個小時,遠高於傳統燈管3000~5000小時,將可省下燈管經常替換的費用。要保有美麗地球環境,節約能源是當務之急,該公司未來二個月內更將在北中南拓展門市通路,以因應節能設備之採購需求,讓更多人可以方便直接購買,同時讓更多人擁有節電、減碳保護地球的觀念。
4#
 樓主| 發表於 2008-7-24 08:43:10 | 顯示全部樓層

精英、光寶、佳世達、微星、英業達獲選以供應鏈協助逾500家廠商導入清潔生產

【台北訊】自歐盟推出WEEE/RoHS/EuP等一連串環保指令後,已引領國際間將環保標準與市場貿易機制結合趨勢,並隨著全球化腳步,擴大影響層面,帶動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採購及綠色消費等風潮。

工業局以多年輔導廠商經驗,肯定應用清潔生產技術、結合綠色供應鏈管理機制,為有效因應各項國際環保標準良方。

國內廠商因應國際環保標準情形尚稱良好,惟鑒於國際環保規範推陳出新且日益嚴苛,故本局呼籲業界多加關心注意因應,包括:建構綠色供應鏈、開發產品無鹵技術、展現環境績效、揭露環境資訊等。同時請業界持續參考應用本局所提供的相關輔導/資訊/諮詢/工具/訓練等服務,以提升產業之綠色競爭力。

繼RoHS之後,歐盟EuP指令即將於2008年底陸續公告各項產品之實施方法。現階段工業局積極藉由推動「因應國際環保標準與清潔生產輔導計畫」協助產業因應,以提升產業之競爭優勢。本(97)年度本局已選定精英電腦、光寶科技、佳世達、微星科技、英業達等廠,以供應鏈的方式導入清潔生產技術,可協助逾500家廠商因應,影響輸歐產值約1,500億元。

由國際環保標準發展的歷程與趨勢中可以窺見,產業於內部建立以ISO 14001為基礎之管理系統、導入/發展清潔生產技術、藉由綠色供應鏈與上下游廠商共同產製綠色產品、透過環境績效的展現與環境資訊的揭露,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更可提升企業形象。期望業界持續和工業局密切合作,共同面對國際環保潮流的挑戰,並進而開創更輝煌之綠色市場與競爭優勢。
5#
 樓主| 發表於 2008-7-24 08:43:38 | 顯示全部樓層

媒合再生技術 促進資源化產業產值躍升

【台北訊】工業局為促進資源化廠商,結合學研界研發能力及人才資源,於去(96)年6月建置資源化技術研發供需資訊平台(網址:http://www.iw-recycling.org.tw/isr/),提供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供給與需求媒合管道,透過產學研單位研發合作,產製高附加價值再生產品。

資源化技術研發供需資訊平台,功能分為二部分:1.資訊平台運作:提供資源化產業技術、技術需求與供給種類統計、技術媒合成果和政府研發補助等開放訊息區;2.對資源化技術有需求者,提供需求管道及為其尋求符合項目的研發對象。此外,資源化技術研究成果,亦可尋求有意將成果實務化的合作對象,使研究成果經專業人員評析、透過產學研單位研發合作,落實於實務生產應用。

學研界投入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日漸增加,新技術研發水準不亞於國際,例如:以二氧化碳通氣碳酸化法、燒結、萃取、電解、提煉與加入水泥製程等技術,將工業污泥再利用製成高純度碳酸鈣粉體、輕質骨材、磚、銅與水泥替代原料等再利用產品;以破碎、磁選、篩分、燒結、熔融與緻密配比等技術,將灰與渣(石)再利用製成輕質骨材、石材、SO2吸收劑與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等產品;以濕法冶金與超音波輔助溶劑萃取等技術,將金屬廢料再利用製成金、銀、銦、鉑與釩等有價金屬。

另如以熱裂解、研磨與摻配等技術,將廢塑膠再利用製成瓦斯、油品、碳黑與輕質骨材等再利用產品,以及利用溶膠─凝膠、化學置換、萃取、電解與觸媒等技術,將廢液 (水、油)製成奈米級二氧化鈦鍍膜、釩離子、鎳離子、與生質柴油等再利用產品。
6#
 樓主| 發表於 2008-7-24 08:44:06 | 顯示全部樓層

發展環保及安全重點產業 提升環境品質及綠色競爭力

【台北訊】經濟部工業局現正積極推動產業綠色技術輔導,協助產業界提升環境品質及綠色競爭力,將於98年度產業永續發展計畫中,規劃以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強化重點產業發展與技術及資源循環再利用為科技的發展策略。

藉由扶植新興綠色產業、發展環保及安全重點產業、協助產業與國際接軌、協助產業發展綠色科技等實質作為,建構安全、健康的產業永續發展環境。已有不少產業能善用綠色技術,減少能源與資源損耗。

除高科技產業積極投入綠色設計與生產技術外,針對眾多的中小企業,已有許多產業或研究單位致力於推動相關綠色技術,包括原物料替代、製程污染減量及高效率環保技術等。

工業局近年輔導多項綠色技術成功案例,具代表性的個案如產業揮發性有機物 (VOCs)減量、廢水鎳濃度減量、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輔導都有很高的效益,減少污染物質產出排放、降低能資源及原物料使用、環境管理都有很大助益,亦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為業界建立優異的產業綠色技術。
7#
 樓主| 發表於 2008-9-2 08:41:00 | 顯示全部樓層
未來在等待的綠領人才
數位時代 - Taiwan

熱愛創業的矽谷科技新貴,也紛紛跳入這個正在崛起的嶄新領域。曾在IBM任職的大衛.柯普(David Cope),創辦Novazone,專門研究如何不使用化學藥劑清洗食物,「在矽谷,我學到的是如何創造事業,並讓企業成長,現在只是想在解決溫室效應的過程中貢獻一己之力,」柯普說 ...
8#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3:53:51 | 顯示全部樓層

UL協助聯相光電建置可執行UL測試的製造商測試實驗室

大幅縮短太陽能電池模組產品研發與上市的時間

UL 日前核發WTDP 證書予聯相光電,認可其成為可執行太陽能電池模組安全標準 (UL 1703) 的製造商實驗室。聯相光電是目前在大中華地區第一家也是唯一擁有此項資格的製造商實驗室。而不論是將產品送測或自建測試實驗室,UL都能提供完整的支援。

UL台灣總經理陳宗弘表示,UL的WTDP (Witnessed Test Data Program)為UL的製造商見證測試計劃,提供製造商較具彈性的認證方式。製造商只要通過UL WTDP 的審核,即可在自身取得認可的實驗室中,會同 UL 工程人員的見證,進行認可項目的測試,以完全掌握測試工作的時程與即時測試資料的研判。對於迫切於「時間節省」與「研發加速」的太陽能電池模組製造商而言,這代表能大幅縮短在認證機構進行測試所需的運送樣品與等待測試的時間。

太陽能模組安規測試的項目與一般的電器產品安規不同。樣品大,搬運不易,測試所需花費的成本相當高;目前全球太陽能測試的負荷量不足,常有等待測試的狀況,造成認證取得時程的拉長。太陽能產品送測如果順利的話,一般要花上一年,而業者建置本身專屬的太陽能實驗室,可將測試時程縮短至半年內。

陳宗弘補充,由於大多數太陽能模組業者並沒有類似的安規實驗室建置經驗,業者運用UL的WTDP,UL會先了解其實驗室的現況及與標準的差異,接著進行人員的標準訓練、測試步驟的審查,並提供儀器設備規格的標準要求參考。如此可協助客戶本身的安規人員把安規要求?入其產品設計中,及獲得設備的重要知識以便運用於如太陽光模擬器及冷熱濕變循環烤箱等重要設備之評估。
9#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13:54:16 | 顯示全部樓層
廠商因為擁有自己的測試設備,再加上對測試程序的熟悉,可在量產之前,自行針對不同設計與用料進行先期測試,找出最佳化的方案與安全設計後,再進行產品的設計與認證申請,進一步減少因為不良的安全設計而導致重複進行的測試與時間花費。

在北美之外,歐洲市場大多採用 IEC 的 CB 報告,在 IEC 的認證系統中,同樣也有類似於 UL 的見證測試流程,稱為 WMT。UL 在 IEC 標準認證系統中,同樣也是 IEC 61215、IEC 61646 北美地區唯一的 NCB (National Certification Body),可以接受廠商進行 WMT 的認證模式規劃,在 2009 年初更會將 IEC 61730(模組安全)與62108(聚焦型模組功能特性)加入發證的範圍之中。因此雖然 WTDP 無法直接適用於歐洲市場,UL仍可與業者透過 WMT 的合作模式,利用 IEC 61730 達到以最小成本拓展歐洲市場的目的。

相對其他驗證機構,UL具備更強的標準研發能力。UL 1703 草稿的第二版早在 1984 年就成型,這是透過 UL研發團隊與產學研共同合作的結晶,也是在這一波太陽能潮流之中,UL能在標準發展上保持領先的主要原因。

對於產品送測的廠商來說,UL除了在美國的測試實驗室之外,明年將在蘇州啟用新的測試實驗室,也能夠加快送測時程且能就近滿足全亞洲的測試需求。而通過 WTDP 的廠商,因為認證時間縮短,能完全釋放研發動能,擺脫削價競爭,有更大機會在產品品質、研發與認證速度超越歐美,這也是UL的WTDP 在提升台灣廠商技術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3 08:02 PM , Processed in 0.1280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