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找回密碼
 申請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Login

用FB帳號登入

搜索
1 2 3 4
查看: 5543|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慧生活] 「智慧台灣」讓台灣2020成為全球智慧生活科技應用生活型態的先驅者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8-12-1 07:41: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愛台12建設」,目的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機會。其中,打造「智慧台灣」一項,希望台灣社會在優異的科技基礎下,讓國人享受科技帶來便利及幸福的生活,透過科技建設改變生活,逐步走向未來世界。希望在2016年,使台灣成為全球智慧生活科技應用生活型態的先驅者。
. ~& i6 W& @9 [  G, ~2 g  }/ h- b2 }  d% y7 |0 t" I8 [8 D. b
全球先進國家紛紛致力於思考發展智慧生活以提升人民生活水準,為此經濟部規劃2012年發展出20種智慧生活科技應用及服務,建構服務應用實驗場域,蒐集100萬使用戶的使用體驗作為改進的參考依據,以「生活應用在地化、應用服務產業化、服務產品全球化」為發展願景及目標,7 ?; ]4 m: L. d8 S8 n6 y' y

0 s6 `% G  ]" w& p1 \  t" v# }& C未來智慧生活的形貌主要包括「食醫住行育樂」等六大領域,「食」為安心食材、健康飲食、便利採購等;「醫」為遠距醫療、居家照護等;「住」為安全監控、便利控制、節能、自動化、科技管家、節能永續建材等;「行」為節能、智慧運輸、智慧車輛、行車導覽等;「育」為行動學習、互動學習、遠距家教、實驗教學、情報服務等;「樂」為觀光導覽、虛擬實境、行動娛樂、感知運動器材、隨選娛樂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頂 踩 分享分享
2#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 07:49:27 | 顯示全部樓層
建構智慧台灣基礎建設推動寬頻網路普及、數位網路匯流2011達成寬頻 (30Mbps)網路涵蓋率80%目標
2 R1 S) y8 ^6 G) r5 v0 f3 A' X1 V
( T" z  q5 a6 N' {1 y% g: U; ^8 j「智慧台灣」的規劃,目的在落實文化創意與學習型社會,推動智慧化生活創新應用,及建設智慧化資訊基礎。為了達成智慧台灣優質生活的願景,我國寬頻匯流網路發展策略,以「普及寬頻網路基礎建設」及「推動數位網路匯流」兩大面向採取6項具體措施:推動行動無線寬頻網路、加速下世代寬頻網路建設、普及物件連網之推動、數位匯流法規之整備、強化頻率與號碼等稀有資源之有效利用及促進資通訊及傳播網路匯流。
" b: g2 i5 P6 U7 K$ I# ]* {
( ?# F) ~" i/ N) r8 G我國優質網路社會主要以「建設安心、便利、建康、文化優質網路社會」,及「整備30M寬頻網路、智慧感知環境,完備優質網路社會發展環境;推動醫療照護、居家安全、娛樂、行車資訊與安全…等關鍵生活應用,解決民生需求。」為發展藍圖。為達到此願景,政府決定將寬頻匯流網路的目標訂為:2011有線及無線寬頻 (30Mbps以上)網路涵蓋率達80%,希望透過建構隨手可得的e化服務,使台灣順利邁向優質網路生活環境。2 Z% E4 i; S1 g/ T5 f& s) P
. B0 L7 M+ m* X" E
在寬頻匯流服務方面,根據統計,至2008年底,我國網路產品取得IPv6認證標章phaseⅠ51件,phaseⅡ26件,僅次於美、日,居世界第3位。在推動數位網路匯流及促進寬頻匯流服務發展方面,光纖接取網路 (Fiber To TheHome/Building, FTTx)建置及廣電數位化扮演關鍵角色。據FTTH Council之研究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光纖家戶數為2,010萬,我國光纖普及率居全球第五名。為完備資通訊基礎建設、促進新服務與應用之發展及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國將持續致力光纖接取網路之普及。
3#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 07:49:52 | 顯示全部樓層
發展「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塑造台灣為亞太優質健康生活典範
4 r2 ?8 l( ~! ]
* X3 ^+ z& t/ Y5 q6 L1 g" w在遠距健康照護方面,為因應未來高齡化社會龐大健康照護需求,政府透過建立整合性、連續性遠距照護服務網絡,發展各種創新科技化照護服務,並運用資通訊科技將社區、居家、機構等照護模式與照護資源串連起來,以達到連續性照護,增進民眾的健康福祉,塑造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質健康生活典範。
$ t+ W) P( x7 n/ b, d. D- z
- z& \, T0 m0 B/ q6 T$ q) D! A  v+ K未來,我國推動具體執行方案包括,發展遠距健康照護服務解決方案,並建立可行之服務營運模式,以利後續複製擴散;建立遠距健康照護資訊交換標準與互通之機制;鼓勵跨專業資源連結,促進異業合作科技創新雛型試驗;建立遠距健康照護服務知識庫,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訓等。
' ~, M, ?! K, l3 Y4 }
2 T' H: q5 q; l# [  W優質生活新主張 建構多元與互通(O2)的優質智慧化居住環境
  ^9 X! \* U6 o0 h! T6 |' D' V  M1 ]* U) n' P
在智慧化居住空間部分,為讓產業科技的發展與民眾的生活更加契合,目前我國完成「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八年發展藍圖」規劃,從相關基礎建置、應用推廣,與產業發展等方面入手,應用我國資通訊產業之優勢,建構主動感知及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多元與互通生活空間,以全面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並帶動國內建築、製造業與智慧化居住空間相關的服務產業之創新發展,建立國際競爭優勢。
7 _0 a( j2 v! p: t: [
6 m$ C: T8 o# }, f0 P智慧化居住空間發展目標為提振資通訊產業,增進人民生活品質。因此,在推動方向上,我國第ㄧ個發展機會是以滿足多元使用者需求出發,推動國民智慧化居家服務的「需求隨選」 (On-Demand)環境,使國民可享受到各式各樣的優質服務。也就是在安全安心、節能永續、健康照護及舒適便利領域,發展多元的「需求隨選」智慧化居家服務及設備(包含智慧化家電、家具及建材等)。
( C, z  ~2 J6 }* O1 y: L4 m' Z0 e/ W  w6 x# Z8 T7 d3 e% X
我國智慧化居住空間四大發展策略分別為,一、進行持續性國民生活需求調查及服務展示推廣。二、培植整合型居家生活服務團隊並進行實證實驗計畫。三、推動智慧化設備與相關服務應用之整合發展。四、推動建築物綜合佈線系統,加速建築物導入智慧化服務。1 |7 i5 Q1 n3 U: c4 u
$ @  {9 O/ r4 G
藉由推展多元與互通之「O2服務」概念,建構我國優質智慧化居住環境,並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使建築能充分與智慧化硬體設備整合,並透過提供多元化服務,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4#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 09:18:39 | 顯示全部樓層

值得國人共同築夢的『智慧台灣』

21世紀才過了八年,各國面對的挑戰卻更形嚴苛:地球愈熱愈擠趨勢未減、金融風暴盤旋肆虐不去、區域貿易障礙顯著提高;而我國也無法自外其境。為因應上述諸多挑戰,政府推動愛台十二建設為藥方之一,其中的「智慧台灣」,確實值得國人共同築夢。+ J8 H5 w* d* o5 p
9 T% `8 A$ i6 \# L( q: U
智慧台灣所要追尋的情境就是,社會充滿了文化創意、資通訊環境是可信賴與高速普及、人民盡情享受各種優質應用服務、同時擁有均等的學習機會與多元人才培育環境;未來四年 (2009-2012),政府預計投入約1400億元,追求「智慧台灣」;此舉不僅是馬蕭政見的實現,它更代表著政府積極促進各界,共同突破產業經濟發展困境的策略企圖。( s' L3 e) p& h4 }2 P+ u2 V
* ^. F6 H& A  B. k) M
因著「智慧台灣」的努力,希望近十年來,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停滯在1萬5000美元左右的夢饜可以破除;同時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的未來,可以實現下列三大目標,並且達成2016 年我國每人國民所得30000美元的已開發國家。
# E0 Y, ~- i- j6 a" L" u# L% S4 b7 G5 D; ^
智慧台灣三大目標為從微利走向價值、從品質走向品味及從享有走向貢獻。要走到這三大目標有三節列車,第一節列車為文創社會,也就是應用「新生活美學運動」、「媒合科技與藝術」與「國際品牌的文化創意產業」形成風潮而讓生活態度轉換,進而影響我們過著更有品味的生活。$ v' e! R# Z% j, _9 ]; Z

/ {( Y. T& @- k! J' {; X第二節列車為智慧環境,透過「建構智慧交通系統」、「車載資通訊產業鏈」與「寬頻匯流網路」讓國人擁有可信賴與高速普及的資通訊環境,同時藉由這些無所不在的網路,享受各種加值的交通服務,是國人值得期盼。
2 r% P3 ^% X; R
  F" R4 K; T/ m, ]6 Z7 _* P第三節列車為優質生活,透過「智慧化居住空間」、「遠距健康照護服務」與「智慧生活科技運用」讓國人能夠享有智慧化居住空間,讓台灣高齡人口能夠擁有妥善的健康照護,讓我國優勢的科技能夠助益優質生活。
5#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8 11:20:07 | 顯示全部樓層

政院投入33億力推ICT 中小企業與農業再現新契機

行政院本次舉辦的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以「蛻變與躍昇—加值應用科技、創新傳產活力」為會議主軸。會議共四天(15.16.17.18),假台北仁愛福華飯店舉行,與會者包括行政院院長劉兆玄、政務委員張進福等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200多人。今日(17日)進入第三天議程,會議討論子題為「ICT促進農業加值策略」、「ICT促進中小企業加值策略」兩部分,會議討論運用資通訊科技,來促進中小企業與農業的創新營運、提升附加價值。政府並將於2013年前在中小企業與農業的創新營運部分投入約33億元,以創造傳統產業新契機。5 f2 [) b% }+ x, |7 I  y/ }0 o- {3 s
3 O& G$ x2 Z& b1 N* W% q& ^
ICT驅動在地企業加值與升級  2013年增加4萬個地方就業機會/ t- ?3 K4 ~3 U& w( h' q
/ L: b' _) ]1 D. g7 s% R
張進福政委表示,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扮演整體產業的衛星支援體系,更是我國產業穩健成長的關鍵因素。目前台灣(96年)中小企業家數已達到123萬家,佔企業總家數比例98%;就業人數達到793萬人,佔台灣總就業人口近八成,是國家的重要命脈,所以善用科技的力量來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能量是政府的首要工作之一。
8 L3 Y6 _# N; @8 t
# O7 [- W, U6 `7 M  l/ i" _. V) B張進福指出,政府選擇中小企業,特別是地方產業為作為政策推動的前導力量,就是希望掌握以ICT來支援、加值地方產業所帶來的人文、生態、產業共生共榮的美好機會。這種與土地結合的「在地型創新」已成為現階段新世代中小企業之發展利基。從在地經濟的觀點而言,政府營造在地幸福經濟生活圈,開創社區微型小型企業數位新機會,透過創新加值,才能倍速驅動在地企業加值與升級。而正因為結合當地自然、傳統、人文、歷史與社會等脈絡,更能彰顯在地特色,創造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等共生共榮的創新生態系統,對於台灣產業發展與人民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
6#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8 11: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杉桂表示,為了推動國內中小企業的在地發展,政府參考英國、日本、愛爾蘭等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後,根據國內現況提出「地方小企業ICT 747飛鷹方案」,透過引進國際輔導動能、結合數位驗證平台、深化在地科技應用等三大策略,預計至2013年,可協助7萬家地方產業之微型/小型企業以ICT加值創新,增加4萬個地方就業機會;同時每年增加7億元受輔導企業之再投資金額與營收額,並至少輔導完成47個地方主題聚落,協助其創新營運、國際化。期能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全面促進台灣地方產業之微、小型企業,從地方級邁向國家級與國際級,也間接促進國內整體經濟之厚實發展。
8 q( s' a5 @) O, F* W7 J; u4 W/ q0 p$ P! W# I; d
ICT協助「保障農民」、「維護健康」及「永續經營」0 M+ z) f' x& y, I9 h

1 p" E4 E7 _' ]8 K" D    張進福指出,經過多年耕耘,台灣農業已從傳統以糧食生產為主軸,發展為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生農業」,也就是包括生產糧食的一級產業,農產品運銷、加工的二級產業及農業休閒、文化體驗的三級產業。農業的總產值估計為新台幣1.3兆元,約占GDP的13%,遠大於經貿統計的1.7%。以綠色國民帳來計算,農業的價值更將超過其產值。由於最近因颱風或豪雨等氣候變化及天災造成的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以及其他地區國家低價產品所產生的民眾安全疑慮,為維護國民健康、保障農民福祉及永續經營,以科技產業為討論主軸的「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也首次將農業納入討論。2 P* V' z. }9 o& f

! O$ W6 r( U8 V* s) D$ |農委會副主委黃有才表示,政府以全民共享精緻休閒農業,促進農村新面貌為目標,要使未來專業新農民可更容易取得農地,以擴大經營規模,並藉由資通訊技術快速取得生產、施肥用藥、病蟲害防治、市場行情等資訊,進行有效的經營管理。因此,未來四年政府將投入輔導3500個農民組織生產安全紀錄農產品、完成1000個再造農村發展社區資訊化生產管理示範體系、帶動休閒農業產值每年66億元、促進國民旅遊及國外遊客每年1100萬人次,同時增加2000個農村就業機會。台灣農業發展已先後完成糧食增產、安定民生、發展農產品外銷等任務,更希望藉由ICT的應用協助達成「保障農民福祉」、「維護國民健康」及「農業永續經營」之目標。
7#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8 17:43:50 | 顯示全部樓層

運用資通訊科技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 製造業、農業、中小企業與商圈展新機

面臨景氣衰退各界皆苦思協助產業發展之策略,而藉由資通信科技(ICT)來協助傳統產業發展與躍昇已成為近來的熱門議題。為此行政院本次舉辦的「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 」,就以「蛻變與躍昇—加值應用科技、創新傳產活力」為會議主軸。為期四天的會議於今日(18)圓滿閉幕,行政院劉兆玄院長親臨主持,期望透過科技的協助,能促進傳統製造業、農業、中小企業與商圈的蛻變與成長。" Y* [- O' b+ G8 e# S4 }5 J

0 W6 I6 I0 f$ \* a' k: i) z, J  _    行政院院長劉兆玄於科技顧問會議閉幕時表示,受金融風暴影響,今年行政院科技產業策略會議重點為如何應用台灣優異的ICP背景,協助傳統製造業、商圈、農業與中小企業升級,接軌國際巿場,讓傳統產業重返台灣經濟榮耀,產業競爭力提振、相對帶動相關商機,促使下波景氣提早到來。希望政府各相關部會應儘速依據會議的結論與建議訂定執行方案,使這些策略能夠融入政府的政策,並且儘速落實推動,以創造台灣在國際競爭局勢中的領先優勢。9 f- [6 o$ i* X; Y1 V! ?

* ~. f; B6 k' o6 i0 j* z2 F    張進福政委表示,往年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規劃「產業科技策略會議」偏重於新興產業的規劃,包括較早期的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等兩兆雙星產業,到前幾年的軟性電子、奈米等,均肇因於該會議的結論而開始集中政府資源大力投入。今年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的籠罩,以及出口衰退、需求不振的衝擊下,為了保持台灣的繁榮發展,協助傳統產業競爭力提升與扎根,本次會議特別以傳統製造業、商圈、農業與中小企業為主,期能為這些傳統產業注入一些科技活水,讓傳統與科技產業能共利共生,彼此能相互加值、齊拓商機。
. F) t) B9 C/ l% W; _% L9 I# j+ ]# T, M3 H) ?# V
    這次的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也期望能運用ICT等科技來為台灣的傳統製造業、中小企業、農業與商圈解決問題,提高這些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就業率、帶給人民更好的生活品質。本次會議結論與建議,大致可歸納成以下幾點:
8#
 樓主| 發表於 2008-12-18 17:44:19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商圈部分,運用ICT來使商圈經營更科學化、更效率化,並透過科技強化商圈的凝聚力,打造幸福商圈,使消費者有所謂「三心二意」:「逛街真開心、購物真放心、出門真順心、找店真如意、服務真滿意」的優質購物體驗。9 T6 f2 Q9 p/ {6 l/ W+ P* W; A
- U1 c7 z* O9 [
    在製造業部分,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傳統製造業ICT加值應用的典範,除了加強產品專業服務外,更要促進製造業服務化,使其邁向2.5級產業,並藉由傳統產業的活化,增加13萬個工作機會,在這波經濟信心危機中,給予傳統製造業最有力的支持。
) ~# X. T- L+ s+ c0 [8 k, X- r$ J. M" C/ z- E
; y* b& |, G6 x) s
    在農業的部份,最重要的是保障農民福祉、維護國民健康以及農業的永續經營,未來將透過農地活化吸引青壯新農民回農,推動安全農業與發展綠色休閒農業三大策略,達到「效率、健康、永續經營」之目標。
9 o0 @: P( t; W
7 o. Y4 j  w7 W% r    在中小企業部分,推動ICT 747飛鷹方案,營造在地幸福經濟生活圈,協助地方產業創新起飛,透過ICT協助中小企業加值蛻變與躍升,成為具世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群。
( p3 r9 o- `/ r
4 ]- y, b. d8 M3 v" ~: s' d) l    與會專家學者也針對會議議題提出一些寶貴的建議,在傳統商圈部分,他們建議運用ICT建構台灣成為傳統商圈加值的全球領導者,建立ICT平台提供創新價值及出口服務,外銷至新興國家及全球地區。平台設計將依據傳統企業需求,包括共同採購、多國語言、在地化內容等功能,並建立ICT策略夥伴及驗證經驗以達到永續經營之目的。在傳統製造業加值策略部分,他們提出政府應該建構一共通性平台,發展示範性系統。以及更大膽且快速地整合產學研能量,積極協助傳統製造業提升附加價值。並定義出產品與客戶需求之服務缺口,方能發展出隱性之服務。7 w& y9 [* ?. l  P4 F0 b4 @" y* S8 Q
5 w! x2 A! x3 n3 Q
    另外,在協助農業部分,專家們認為應該積極運用ICT協助農產品栽培管理及模擬決策系統,建構最新地理資訊系統。並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及環境保護相關獎勵機制來促進生態永續發展。而中小企業部分,他們認為中小企業是許多中大型企業的協力體系,對於促使中大型台商海外經營獲利並匯回台灣有相當大的貢獻。因此建置中小企業ICT平台時,不能只針對企業規模或地區來發展ICT平台,應一併考量到這些中小企業對應之大型企業或相關公、協會團體的需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申請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首頁|手機版|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新契機國際商機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GMT+8, 2024-6-5 08:11 AM , Processed in 0.132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