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標題: 「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及「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 [打印本頁]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3 AM
標題: 「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及「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
「綠能智慧車輛成果展」為明日兩岸車輛搭橋會議暖場9 ?6 k5 ]' q. a! w# }  H" w# s
+ t0 A& }- O( L8 X2 K
為落實政府開啟兩岸經貿合作政策、擴大雙贏契機,在經濟部搭橋專案推動之下,由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TTVMA)、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結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共同主辦的「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將於明(24)日假君悅大飯店凱悅廳隆重登場,預計將有兩岸菁英人士超過500人共襄盛舉;本次活動並特別在今(23)日下午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啟動首波暖場活動,舉辦「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展示內容包含靜態成品與動態車輛試乘等近50項台灣車輛產業及研究單位的創新研究成果,並安排各型電動與智慧車輛的試乘體驗,向兩岸車輛界以及社會大眾展示台灣在自主整車和零組件產品的創新應用成果。+ K# E8 h. H3 m6 T- N; `1 [' g
0 r+ z+ z1 P+ m& {% y
近百位大陸車輛產業重量級人士也在今日抵台,包括工信部官員、中汽協董揚常務副會長、中汽中心趙航主任,以及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奇瑞、吉利、江鈴、江淮、曙光、華晨、上海電驅動、天津清源、中信國安盟固利、北京、同濟大學等大陸車產企業領袖及研究機構專家近百人來台;台灣方面則將有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TARC黃隆洲主任委員、裕隆、中華、國瑞、福特六和、三陽、華創車電、納智捷、東陽、全興、信昌、健生、勤美、敦揚、必翔、能元、致茂、富田及產業大廠包括鴻海集團、光寶集團、台達電、中國鋼鐵及台塑集團等產業界重要人士共同與會,見證兩岸車輛產業第一次大規模的熱情交流。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3 AM
今(23)日下午的成果展可說是經濟部科技專案在車輛領域的成果大會師,活動以「節能減碳、智慧行車」為主軸,分別以「廣場試乘區」、「道路試乘區」及「靜態展示區」來呈現各項成果;「親身體驗」是本次成果展的一大特色,在廣場試乘區中,親身體驗車輛中心研發的「自動停車導引系統」可讓民眾體會one touch自動停好車的神奇,而工研院機械所開發的都會型電動車則可感受到綠能車的環保便利。' a. q$ |4 t' I% ^; l9 E# S2 M9 s

& E/ q0 q% t( a# M而道路試乘區則會更加刺激,車輛中心裝配有「車道偏離」、「前方車輛碰撞」、「側方盲點碰撞警示」,以及「停車動態軌跡輔助」等系統的先進安全車將首次於台北對大眾展示,來實車體驗主動安全的驚奇魅力,裕隆集團的台灣自主品牌智慧科技電動車也再次亮相,搭載360度環景影像、車側安全影像輔助、高感光夜視輔助與行車偏移偵測警示系統等四項前瞻科技,亦讓人十分驚豔,另外,以外銷知名的必翔公司純電動車,都將在此次成果展中揭露給社會大眾並提供體驗。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4 AM
靜態展示區則是以「先進安全關鍵模組」、「電動車關鍵模組」及「整車自主智慧科技平台」三個單元向各界呈現各項量產成品或雛型成果。參展的廠商包含華創車電、富田、能元、必翔、長傑、長園、世紀民生、永彰機電、全興創新科技、全興工業、宏達電、華擎、信昌機械、大億交通、華晶、徽昌、新竹貨運、康訊、耀崴、敦揚、奇美精密、造隆、士林電機、橙的電子、徽昌等近三十家廠商,TARC的成員包括車輛中心、金屬中心、工研院機械所和中科院也都是精銳盡出,逐項把研發成果展現在對岸車輛專業人士面前。
2 t( Y/ n  `1 w: d1 g) V2 w; {
大會籌備主任委員黃隆洲亦說明,希望在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期間,藉由實際成品的展示並透過車輛試乘的親身體驗,來展現台灣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及先進安全、節能、智慧化等系統產品的競爭實力,讓來訪的大陸車輛產業領袖實地感受到台灣在車輛綠能與智慧化的科研成果,進一步觸發兩岸在互補分工及市場拓展上的合作契機。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4 AM

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 展出成果及廠商名單
道路
" K% z7 s& W3 y/ h試乘區
自主品牌智慧科技電動車裕隆集團及車電廠商
先進安全車輛車輛中心
電動車必翔公司
廣場
+ U: G  U9 a$ K+ g5 @0 ?試乘區
自動停車導引系統車輛中心
都會型電動車工研院機械所
靜態
5 a3 K7 R; G/ l9 S7 C展示區
先進安全關鍵模組
  e2 d( E/ I0 n
車輛中心、工研院機械所、金屬中心、華創車電、富田、能元、必翔、長傑、長園、世紀民生、永彰機電、全興創新科技、全興工業、宏達電、華擎、信昌機械、大億交通、華晶、徽昌、新竹貨運、康訊、耀崴、敦揚、奇美精密、造隆、士林電機、橙的電子、徽昌等29家廠商計49件心血結晶
電動車關鍵模組
整車自主智慧科技平台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5 AM
標題: 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 23日啟動引擎
由經濟部搭橋專案推動,車輛公會、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辦理的「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將於11月24∼25日假君悅大飯店凱悅廳隆重登場,計有兩岸菁英人士超過500人共襄盛舉;不同以往的是本次活動特別在會議前(23∼24日)舉辦「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及電動與智慧車輛試乘體驗,向兩岸車輛界以及社會大眾展示台灣在自主整車和零組件產品的創新應用成果。
+ p' c& x1 E. I7 \/ y
5 ]5 l! u9 L! L0 r為落實政府「開啟兩岸經貿新時代」及「深耕台灣、全球連結」的施政方針,經濟部於97年8月行政院院會通過推動搭橋專案政策,朝一產業建立一平台,從個別產業開始舉辦兩岸產業交流會議的方式搭建雙方交流橋樑。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由車輛公會及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共同主辦這一次的「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藉以促成兩岸車輛產業加強研發合作,設計與製造分工、發展自主品牌和共同拓展全球汽車及高價值零組件市場商機。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5 AM
大會籌備主任委員黃隆洲亦表示,本活動邀請到兩岸車輛產業重量級人士包括工信部官員、中汽協董揚常務副會長、中汽中心趙航主任,以及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奇瑞、吉利、江鈴、江淮、曙光、華晨、上海電驅動、天津清源、中信國安盟固利、北京、同濟大學等大陸車廠企業領袖近百人來台;台灣方面則有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TARC黃隆洲主任委員、裕隆、中華、國瑞、福特六和、三陽、華創車電、納智捷、東陽、全興、信昌、健生、勤美、敦揚、必翔、能元、致茂、富田等車輛產業重要人士共同與會。除此之外,台灣的車輛電子大廠鴻海集團、光寶集團、台達電及產業大廠中國鋼鐵及台塑集團均積極參與,見證兩岸車輛產業第一次大規模的合作交流。3 D  M) V# g7 z; z
6 d$ ?/ V! n0 e! j  r5 A" `
首波暖場活動啟動於23日下午假台大國際會議中心所舉辦的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以「節能減碳、智慧行車」展現台灣在綠能與智慧化車輛研發方面的各項成果。除了靜態展示區將展示先進安全關鍵模組、電動車關鍵模組及整車自主智慧科技平台等近50項量產成品或雛型成果之外;在道路試乘區則可親身感受車輛中心的先進安全車、裕隆集團的台灣自主品牌智慧科技電動車,以及必翔的電動車,廣場試乘區則將讓參觀者體驗車輛中心的自動停車系統與工研院機械所開發的都會型電動車;藉由實際成品的展示增加兩岸互動交流並創造合作契機。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4 11:26 AM
24日上午,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將由經濟部長官及大會主席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為大會開幕,以「兩岸合作互補雙贏,開拓全球市場商機」的會議訴求為主軸,共同探討兩岸車輛產業的發展現況與挑戰、自主研發技術與自創品牌的發展、進軍全球市場的策略,以及測試驗證技術交流等議題;而節能減碳已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因此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電動車的發展方面也將是會議的重點所在。9 R. q) M. L. u! ^1 M8 L( P9 Z$ g
3 V2 O! U. O' [# Y/ x( C
在中國車輛市場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兩岸產業朝加強研發合作、零組件設計製造分工、發展自主品牌,以及拓展全球市場的互補工作正待加速推進。此會議除了為兩岸車輛產業公協會及企業高層搭起交流橋樑之外,並將台灣在車輛電子與電動車的強項優勢介紹給中國車輛產業,期能在新能源與智慧化車輛的研發及行銷上攜手打拼,掌握技術及市場先機。
* w7 T# i( Y% A: W6 u5 ?$ Z$ n
* ]1 E/ F. T' N0 p本次會議將簽署包含兩岸產業公協會的合作、整車廠的戰略分工、動力電池的技術開發,以及兩岸產業資訊、法規標準、測試驗證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意向書,期望未來兩岸的車輛產業能藉此會議的啟動,來共同提升技術、創新品牌、互補分工、聯合行銷並提高產品價值,進而創造兩岸車輛產業雙贏利機,做大做強進軍全球。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4 04:37 PM
標題: 兩岸及全球車輛產業未來合作方向的掌舵會議: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經濟部為積極推動兩岸車輛產業搭橋交流,透過車輛公會及車輛研發聯盟的籌劃,結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共同於今(24)日假君悅大飯店舉辦「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 V0 N' l' ?  V- ?! z- P

! i* @3 S% q& j, H$ z, a活動由經濟部技術處吳明機處長、大會主席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及中汽協董揚常務副會長為大會致詞開幕,並邀請到中國大陸工信部官員及車輛產業重量級人士,包括中汽中心趙航主任,以及上汽、一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奇瑞、吉利、江鈴、江淮、曙光、華晨、上海電驅動、天津清源、中信國安盟固利、北京、同濟大學等大陸車產企業領袖及專家近百人來台共襄盛舉;台灣方面則有車輛公會陳國榮理事長、TARC黃隆洲主任委員、裕隆、中華、國瑞、福特六和、三陽、華創車電、納智捷、東陽、全興、信昌、健生、勤美、敦揚、必翔、能元、致茂、富田等車輛產業界重要人士盛情與會。除此之外,台灣的車輛電子大廠鴻海集團、光寶集團、台達電及產業大廠中國鋼鐵及台塑集團也蒞臨參與,共同見證兩岸車輛產業第一次大規模的合作交流。
8 M0 R! L- M* L: j' D' X, d' Q7 V
大會主席陳國榮理事長致詞時感謝經濟部技術處積極推動兩岸車輛產業搭橋專案,同時也說明,在智慧車輛的趨勢下,使用更多的汽車電子技術,台灣IT產業發展成熟,投入汽車電子研發已展現豐碩成果,而中國大陸汽車及零組件市場潛力非常大,今年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兩岸已開啟交流的新時代,如能進一步進行交流合作,將可降低相關產業的營運成本,以提高營運綜效。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4 04:37 PM
大會籌備主任委員黃隆洲表示,台灣汽車產業的優勢在於擁有外銷歐美十多年的零組件設計及製造能力、良好品質的工廠管理與彈性生產實力,以及政府支持車輛研發的科研創造力,再加上ICT產業的雄厚實力,有相當大的機會可在車輛電子、電動車及市場規模的擴大方面開創另一波契機;而大陸的車市規模雖已突破千萬,佔全世界1/6強,成為全球最大銷售市場及第三大生產國,本土自主品牌也在積極發展階段,然而卻也長久受制於外資企業,技術上仍需外國車廠的支援,若想從「汽車市場大國」變身成具備全球競爭實力的「自主汽車生產強國」,大陸汽車產業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面對未來,兩岸都有不同的挑戰,卻也充滿可期盼的合作前景。6 D! @& [) S, M( @

; S2 [4 b% O2 h3 d2 t+ T+ |因此,24日會議將以「發展自主品牌,進軍全球市場」為核心主軸,分別從產業的未來發展、自主技術的研發、自創品牌之路、測試驗證技術到進軍全球市場戰略上共同討論如何合作及互補分工的實質方向。而因應油價高漲的趨勢,全世界都投入新能源的開發,在汽車的動力選擇上也有許多面向的發展,電動車就屬當今最紅且對兩岸車輛產業而言,正是搶進全球市場的最佳選項及時機,所以25日會議主軸著重在「發展新能源動力,供應鏈互補合作,拓展全球市場」,在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電池上相互交換心得,並共同討論兩岸在整車、零組件供應鏈上如何合作,藉以攜手邁向全世界。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4 04:39 PM
吳明機處長說明,搭橋計畫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兩岸產業交流會議,讓產業可以在這個平台上進行對話,尤其中國車輛市場已是全球指標,台灣的車輛電子與電動車的優勢也眾所矚目,兩岸車輛產業可藉由加強研發、零組件設計製造分工、發展自主品牌以及拓展全球市場的互補合作等方式,共同研發、生產、行銷,讓台灣的車輛產業與車輛電子產業藉由中國廣大的市場,開拓另外一個發展機會,亦提供企業投資佈局更廣泛的決策和經營空間,更為台灣車輛相關產業厚植經濟實力,並創造市場發展環境。
( Q0 G+ i, A9 X" X, _7 e. {6 [- f: d4 P2 G$ |# `. p9 C* U
會議共計有超過500位兩岸菁英人士共同參與,聚焦在這掌握五兆市場商機、關係兩岸車輛產業未來合作方向的盛會上;明(25)日雙方將共同簽署包含兩岸產業協會的合作、整車廠的戰略分工、動力電池的技術開發,以及兩岸產業資訊、法規標準、測試驗證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意向書,攜手創造兩岸車輛產業雙贏利機,做大做強進軍國際。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5 06:44 PM
標題: 兩岸車輛搭橋簽署三份合作意向 台灣業者分食千萬輛汽車市場
由經濟部推動,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TTVMA)、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共同籌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合作主辦的「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今(25)日於君悅大飯店圓滿落幕,在兩天的密集交流以及親身體驗台灣車輛產業及研究單位的創新應用成果後,今日簽署三份重要的合作意向書,開啟兩岸車輛產業加速交流的序幕,未來雙方代表也紛表示將在此基礎下,進行更深入實質的互動與合作,攜手創造兩岸車輛產業雙贏局面、共同拓展全球車輛市場。$ n; w. T' _) x. y, k" ~

7 o: v; j+ W! i經過兩天的交流,兩岸代表獲得共識,於閉幕式中簽署合作意向書共三份,包括兩岸公協會、研究測試機構及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宣示未來將攜手朝研發互補、兩岸分工、拓展市場之方向邁進,為本次會議劃下句點,同時也開啟了兩岸車輛產業交流的歷史新頁。
+ F8 e) r2 s8 l  q- D! D

合作意向書簽署雙方與內容概要如下:

l公協會方面. w. a1 K9 Q9 |3 D% s' P# C
     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及台灣區車輛工同業公會共同簽署,未來將加強兩岸車輛產業重要議題之研究、交流與合作。

l研究測試機構方面
5 J- i: @$ ^9 J  E     由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簽署,未來將就雙方之產情、法規標準、測試驗證技術等做交流。

l兩岸電動車輛鋰電池及材料合作備忘錄3 n* H! A4 I+ A# b6 O
     由威力能源和中信國安盟固利在電池協會的見證下共同簽署,未來將就電池的技術共同投入開發,爭取全球綠能商機。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5 06:45 PM
兩岸車輛產業搭橋系列第一回合已圓滿落幕,TARC主任委員黃隆洲表示,未來將在經濟部技術處的指導下持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並朝以下三個方向邁進,包括
7 q6 m- Z( Y# Y; K) c3 x3 B
; C( T/ @8 y2 k3 K(1)研發互補:結合兩岸綠能智慧車輛廠商之資源互補,共同推動亞洲地區新能源車輛產業之發展平台及高價值系統產品;
) Q9 v8 M- c" h0 d  a* X  C" T! w4 i4 r
(2)兩岸分工:透過車型分工,讓台灣優質產品進入大陸自主品牌汽車供應系統,同時台灣馬達、電池、傳動控制與ICT業者也能切入大陸,進入汽車電子與電動車所提供的龐大資源及商機;8 ^( L% E3 Z* r$ [& g

( [/ r" ]% b1 J; N* f# V" X(3)拓展市場:藉由技術、品牌、行銷合作與產品加值來拓展外銷,兩岸合作進軍全球車輛市場等方向,共同來提升技術、創新品牌、互補分工、聯合行銷並提高產品價值,進而創造兩岸車輛產業雙贏利機,做大做強進軍全球。+ B. V, ~+ _& a. k7 C9 x0 b
9 e$ F: G2 ~% ]  K, ~
本次會議在經濟部技術處的積極推動下,總計有超過500位兩岸菁英人士蒞臨,包含大陸官方及車廠副總裁級以上企業領袖近百人來台,而台灣各整車、零組件廠,甚至包含車輛電子廠、產業的指標性廠商高層也都親自蒞臨與會,見證兩岸車輛產業第一次大規模的合作交流,展出的綠能智慧車輛科研成果也吸引到產、官、學和民眾共超過千人次參觀,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作者: tk02376    時間: 2009-11-27 11:59 AM
標題: 兩岸車載資通訊產業回顧與展望
(台北訊)全球車載資通訊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為何?那些創新服務與應用將成為主導消費者需求的主要應用?那些加值型應用又是最具發展商機的創新服務?ITIS計畫今日(27日)上午進行「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兩岸車載資通訊,會中邀集ITIS資深產業分析師及各界知名產業專家,從全球車載資通訊市場環境變化切入探討,再聚焦於探索中國車載資通訊市場商機,最後比較兩岸互動合作契機,具體觀察我國企業在車載資通訊應用市場的拓展能量。, u+ `1 s6 i7 w1 u+ p+ Q9 W* P. `
% X& w' E3 b8 Y! M9 ?9 P
隨著新興科技與數位匯流的趨勢發展,車載資通訊服務由過去以人力支援為主的服務內容,逐漸強化在資訊服務上的內涵。資訊服務業者包括網路、內容業者,將原本封閉的車載資通訊服務體系,朝向較開放化的模式發展,使更多業者具發展機會。同時在各國政府積極發展智慧運輸系統的趨勢下,亦促進車載資通訊在短距通訊的應用發展,未來除電子付費外,亦可延伸發展車輛管理、駕駛安全等應用。
3 I( \9 K% n: z/ O& M
, I3 C. a- v8 V! ~隨著車市回穩,在車載資通訊應用服務蓬勃發展下,預計2010年車載資通訊產品市場亦將轉趨穩定,全球車載資通訊產品市場將達1.7億台。估計車載資通訊產品將朝提升運算/通訊能力發展,同時導航與影音產品可望逐漸整合,未來並將加入DSRC通訊功能,以提供更為多元的應用服務
作者: tk02376    時間: 2009-11-27 12:01 PM
在全球車載資通訊的發展情勢中,先進國家的進度較為成熟,國際主要車廠皆有實際成果,惟受近年車市衰退的影響,各車廠在車載設備供應體系出現變化,歐美日業者面對成本壓力,開始轉移生產重心至亞洲地區。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市場邁入高速成長期,各方業者陸續將車載服務導入至中國市場。
& l! f* F. A6 Z) o
6 j  V- u; }7 t2 t( l1 o根據資策會MIC ITIS計畫的統計分析,中國大陸車用電子市場規模,預估2009年銷售額約為1,850億人民幣,成長率為31.7%。預期至2011年的銷售額將達到2,942億人民幣,成長率為25.3%。中國大陸的車用電子產品應用結構,目前以動力控制系統(29.5%)為主要應用產品,2008年市場規模為414億人民幣、其次為底盤控制系統(27.9%),2008年市場規模為392億人民幣、車身電子與防盗系統(22.8%),2008年市場規模為320億人民幣、車載電子(19.8%),2008年市場規模為278億人民幣。
6 f% X9 h- g! N0 [
3 |0 U* }6 x# g) }未來兩岸可合作推動方向包含:1.車載資通訊核心技術的開發 2. 兩岸車載資通訊相關標準的進程 3. 信息產業、通訊產業與汽車產業的合作發展4. 兩岸新能源汽車的發展5. 綠色交通、智能化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8 l4 T7 s# H* R3 j0 b
" D+ u4 Q7 C- q. {2 \, A中國具有在市場潛力及製造技術上的極大優勢,而臺灣則在ICT 及電子技術佔有一席之地,若能結合汽車製造及資通訊電子,有效發揮各自優勢能力,必能在向來掌握於歐美日手中的市場中一舉成功。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7 05:52 PM
標題: 兩岸車用電池產業回顧與展望
(台北訊)經濟部技術處ITIS計畫將在11月25日至27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09發現台灣建構未來產業研討會」。其中,今日(27日)下午針對「兩岸車用電池產業回顧與展望」進行研討,由ITIS計畫產業專家及業界專家,針對兩岸車用電池產業與市場進行分析,同時針對兩岸的車用電池的技術研發與產品測試標準等議題提出報告,說明兩岸車用電池的發展現況、競爭態勢與合作機會。
- I" n/ @. U/ U6 x  Q7 \8 T, r% e) b; c, E9 E
面對氣候變遷與能源價格高漲問題,各國陸續把改善污染排放與確保能源安全列入重要政策目標,也由於車輛使用本身既是溫室氣體排放重要來源,同時又是高度倚賴石油的使用部門,許多國家也都將車輛電動化作為節能減碳之重要措施。配合此一趨勢,電動車發展儼然成為全球車輛產業的新風潮,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投入資源加速研發(尤其是車用鋰電池),期能在這一波產業轉型之際,掌握關鍵競爭能力,爭取未來可能的龐大商機。
3 H2 P' O6 ~2 K( W+ U8 o1 U0 I# E7 _8 W0 e, G- `3 C
中國大陸不僅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同時也是主要的電動車輛推動國家之一。十一五計畫中針對電動車輛的發展已擬定相關的具體措施與方針,配合國家政策許多車廠也積極投入整車與關鍵零組件的開發,電動車輛已成為中國大陸的車輛產業發展方向,而再以其對車輛的年需求量預估,未來中國大陸勢將成為全球電動車輛的重要供給國與重要需求國家。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7 05:53 PM
台灣目前具有電池產業的發展能力。國內多家電池廠商都已成功切入全球車廠供應鏈,顯示台灣於電池領域的技術與製造能力受到國際的認同,未來電池產業能否在文化背景相近、無語言隔閡與地理條件鄰近等優勢下,爭取機會與中國大陸車廠共同合作,將是台灣電池產業繼續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4 k0 Y) s( H0 c6 l9 Y
! \, i) e5 F  O' D& f未來兩岸合作的目標,工研院IEK ITIS計畫陳文仁副組長指出,應著重於協助國內研發的電動汽車進入大陸市場,讓國內鋰電池廠商與大陸廠商站在相同機會點切入大陸汽車廠與電池管理模組供應鏈。同時善用地理優勢條件,讓台灣將鋰電池的核心能力,包括電池設計及生產製程等根留台灣,將標準化且需大量生產製造部份結合大陸優勢環境。另外,在台灣切入大陸供應鏈後,累積產品研發與銷售紀錄,配合台灣設計能力及產品品質,可引導國內相關廠商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
. x* ]1 s  H, F" Q# ]$ q8 W. _" ~1 L  a, E+ M
至於合作項目,陳文仁組長建議短期可讓台灣鋰電池材料進入大陸電池芯供應鏈;電池芯進入大陸動力鋰電池模組供應鏈。長期則讓台灣之BMS進入大陸車廠,成為其電動汽車開發體系的主要供應商。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7 05:53 PM
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3月19日啟動以24億美元(台幣808億元)研發下一代插電式(plug-in,或稱充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的計畫,經費從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撥出。美國國會通過的振興經費裡,有20億標明用於推動油電車,其中15億用於製造先進高效能電池,最大考量在於未來汽車能源來源將以鋰電池儲電為主形式,未免於行動能源掌控於國外,因而利用經濟振興方案經費重新在美國本土建立鋰電池產業。此外,世界其他各國發展電動車的製造商也努力投入電動車的推廣與銷售。如在中國地區其產業發展迅速但其電池技術多為鉛酸電池,在電池品質與技術的發展上尚待提昇。日本在綠色環境與潔能趨勢下,未來電動車市場發展迅速。而在歐洲地區,其歐盟執委會在歐洲10國推動電動車輛之E-Tour計畫,預計未來在環保與人口老化的趨勢下,環保電動車輛的銷售將提昇。
+ N+ R& ]0 y& e( j4 P( }# s
) A9 s+ _5 |& p4 I) J9 `面對高油價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要求下,我國也積極推動節能車輛相關政策,例如工業局計畫啟動電動機車增量推廣計畫,目標於4年內促成16萬台上市,並將電動車輛納入租稅減免補助範疇;裕隆集團已於FY97起推動為期4年之「多源動力電動車」產品開發計畫,預計99年底完成第一代「多源動力電動車」自主開發驗證,100年將積極投入電動車開發。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7 05:53 PM
電動車在商品化最大的障礙源起於電池技術,包括電池的能量密度、單位價格、使用壽命、安全性的考量等,其中又以大型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自主生產,為國內電動車發展所未能成熟之項目。此外,大陸、日本與美國歐巴馬政府極積投入大量資金於再生能源、電動車與大型鋰電池系統技術,恐導致台灣的儲電及應用產業落後,國內應極積投入及促進下世代儲電元件與系統產業。在油價浮動與氣候環境變異的今日,使用電動車輛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減緩環境惡化最直接的表現。以車市低迷的現今而言,電動汽車的發展似乎已經是車廠擺脫困境的重要選項,世界各大車廠也紛紛宣布2009∼2010年將是鋰電池電動汽車問世的關鍵年。工研院材化所潘金平組長在會中表示,台灣電動車市場規模太小及投入資金龐大,如何與大陸車輛系統結合,利用兩岸目前優勢產業相互合作,降低風險及快速進入早期市場,建立完整電動車實際運轉及安全標準驗證,將可在未來世界電動車市場佔一席之地。
作者: chip123    時間: 2009-11-27 05:53 PM
台灣儲電系統從材料、電池製作與電池組之上中下游產業已具相當規模,台達及新普為世界最大的power supply及3C鋰電池模組公司,有機會成為世界電動車零組件之大廠,能元、有量(台達電)、必翔等已提供BMW、Ford、Tesla、Fisker及法國電動車鋰電池已有實績,明年預計交貨3000萬顆動力鋰電池,向世界前三大動力鋰電池廠邁進。然而全球動力鋰電池在安全及性能上尚未發展成熟,目前日本鋰電池技術雖領先全球且市占率第一,但安全狀況頻傳亮起紅燈。而大陸電池雖便宜,因安全問題系統廠疑慮加深(日商在大陸的生產,已有移回日本本土的趨勢);反觀台灣已逐漸建立自主材料工業,將有機會主導動力鋰電池產品開發。台灣若在安全及材料方面有技術突破,結合國際機構,將有機會加入重新訂規則的舞台,成為全球前三大動力電池生產大國。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8 10:51 PM
標題: 令大陸車界貴賓讚譽有加的ARTC研測實力
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甫閉幕,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常務副會長所率領的參訪團隨即到產研單位拜訪,11月27日一行50餘人來到位於彰化鹿港的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參觀瞭解該中心的研發、測試能量。  k6 Z  U) C  L7 n9 \6 v
, D# T  f6 V$ a) `  v
由經濟部所指導推動的「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邀請到大陸車輛產業近百位重量級人士來台交流,11月23日抵台時第一站即參觀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對於台灣在自主整車和零組件產品的創新應用有了深刻印象,緊接著11月24、25日參加大會進一步與台灣產業界交流,並在會議中簽署三份合作意向書,觸發兩岸在互補分工及市場拓展上的合作契機。6 W& {+ a4 i8 F2 s
/ X. O+ e& t% m/ B- Y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常務副會長(中者)所率領的參訪團於27日至ARTC參訪研發、測試能量,圖為一行人至研發成果展示中心參觀照。! _9 q" z3 O' ~# @! _

2 T. Q8 c5 j' M: X! }7 R
9 H1 F; t$ e. u[attach]8509[/attach]
作者: heavy91    時間: 2009-11-28 10:54 PM
27日下午,一行人抵達ARTC參訪體驗,參觀重點包含試車場、碰撞實驗室、振動噪音實驗室,以及吸引貴賓駐足良久的研發成果展示中心。貴賓們對於車輛中心在先進安全、潔能、智慧行車、光學影像、底盤系統等研發成果均相當感興趣,尤其是自動停車導引系統的神奇及便利性,更是肯定ARTC在研創能力方面已達國際級水準;而董副會長對於甫獲得德國紐倫堡發明金牌獎的大型車盲點偵測系統及影像式適路性頭燈,也很讚揚ARTC在研究上的巧思與專利佈局,認為產業要奪得第一,便是要投入研發,才能捷足先登。
" [/ ~. z1 u8 W" {8 z8 T! A- L& p% ?% w3 T
同時,貴賓們也藉試車場及碰撞、振動噪音等實驗室參觀,了解ARTC在檢測能量構建與協助產業提升技術水平的運用成果。ARTC總經理黃隆洲表示,此行也代表著會議落幕只是個逗點,未來兩岸車輛界的合作交流將會更加密集與積極,產業前景也將更加充滿機會與榮景。0 h# J3 S6 ?# K; L( E$ t& g

. u$ |$ I$ w! `9 {1 }8 Y; k5 N* b* v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董揚常務副會長所率領的參訪團於「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結束後,27日至ARTC參訪研發、測試能量。7 @% c3 K* V" H: y2 C9 o2 e* b
[attach]8510[/attach]




歡迎光臨 Chip123 科技應用創新平台 (http://www.chip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